浅论新课程改革中的高中生物教学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3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有两种形态,即过程和结论。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新课程课改革核心是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就生物学科而言,教师该如何适应课程改革所需呢?
  
  一、教师教育观念要转变
  
  新《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是面向全体同学、提高生物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等三个方面。这是作为新课程改革的落脚点和导向,充分体现了教育理念从生物教学向生物教育的转变。
  
  1.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思想、教学过程、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要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待每一个学生的评价必须公正。
  
  2.提高生物素养,培养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生命科学作为21世纪的主导学科,是对社会影响最大的领域。人类生存的大环境已成为生命科学中最为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因而生物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和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
  
  3.倡导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精神。实踐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将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学生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二、教学形式的更新
  
  教学形式一般有课堂教学形式、评价学习成绩方法和教育内容等三方面,随着育人标准的改变,教学形式也应作相应的更新。
  
  1.课堂教学的创新化。在课堂的教学中,要把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把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在课堂中畅所欲言,给学生以思想的自由、创新的自由和情感的自由,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评价学习成绩的多样化。闭卷书面考试、开放式考核、实验操作考查相结合。
  
  3.学习内容的丰富性。教学中不但要完成基本生物知识的教学,要尽量使生物知识存在于生活的背景中,能够使之成为为人类服务的手段和方法。从生物教学向生物教育的纵深发展。
  
  三、教学手段的优化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把传统的教学媒体与现代化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高效而简便、科学而切实地为教学服务。
  总之,中学生物教师只有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形式,优化教学手段,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才能提升教育潜能,拓宽思路,改变方法,以全新的思路、全新的方法投入到生物新课程改革中。
其他文献
初中物理探索式教学模式更能体现物理学科的特点,更能遵循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或者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物理情景,提出研究课题,然后让学生设想实验方案,并通过学生亲身做实验验证实验方案,得出实验结论,最后,把结论应用到生活、生产中解决问题。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般步骤  1.通过提问,激发兴趣,引导探究。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能够立时激起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
渔父这一绘画题材是中国山水画中所独有的现象,以“渔父”为题材的山水画从不同角度折射出儒道合流的中国主流文化特色。从山水画的客观形象构成要素来历看,渔父活动的场景也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尤其是低年级,许多课时都是围绕识字展开。然而,小学生学习汉字存在着三难:难读、难记、难写,所以,优化识字教学,打下扎实基础,对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甚至学生的终身教育都是大有益处的。  低年级孩子的学习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他们的注意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这就使得苦口婆心的劝说、枯燥乏味的训练效果不佳。现代科技的结晶——多媒体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把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多媒体
二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采取了渐进的方式,优势明显,成效显著。但这种改革模式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缺陷和不足。总结历史经验,在今后的改革中,应在以渐进式改革为眩的前提
目的: 探讨脑出血康复治疗的最佳介入时间. 方法: 将77例以偏瘫为主要表现的脑出血患者按开始治疗时间随机分为甲、乙、丙3组, 甲组15例为发病0.5个月以内者,乙组39例为0.5~1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喜欢读故事性强的文章,不喜欢说明性的文章;许多教师也认为,教学说明文总不如文学作品那么形象生动,课堂上自己都感到枯燥乏味,学生学起来就更不用说了。  其实不然。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创造才能的催化剂。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版初中教材入选的一些说明文,多是精美的科学小品,不少写得形象生动,通俗活泼,让人读来饶有趣味。我们只要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