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9日全国健身气功九种功法公益大课堂正式开播了,这是我们一线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梦寐以求的知识课堂。首先感谢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中国健身气功协会,为全国乃至世界的健身气功爱好者、更重要的是健身气功指导员,办了一个“明理”的功法及理论学习,感谢钉钉群的每一位辛勤工作的老师们。您们辛苦了!
我是云南省文山州老年大学健身气功学科的教师,每次开课,我都提前坐在电脑前,认真听讲,并且笔记,我知道这种高级别的培训,是非常珍贵的,效果也是前所未有的。比参加全国国家级的培训效果还好,全国培训没有视频回看,老师讲的知识能学进百分之十就不错了。而且不是每一个社会体育指导员都有机会参加高级别的培训,这个网络教学的覆盖面非常大,只要想学、爱学,视频可以反复的回看,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提升是非常大的。
近两个月的学习,每个老师都有特点,都是总局挑出来全国最优秀的老师。我反复的回看视频,对比教材,第二天又到站点践行规范,吸收。这个疫情,宅家静下来学习,收获满满。刘晓蕾老师开门红,规范了形,桩、路线、节点;田怡然老师教学中的小窍门,用凳子固定髋和下肢,充分的体会脊柱的拧转运动;五禽戏的方文泽老师用了心,五禽结合了五脏,还主动给了课件;十二段锦周倩老师的教学和PPT也很棒;特别是代金刚老师讲的“从中医理论谈六字诀与养生”,通过矫正读音的方法来规范口型,口型对了,来调整气息,用气息的出入、大小,结合中医理论来调整进而影响到我们的脏腑,非常受益。强调六个字读音、口型、气息、发声,不是声带的发声,是胸腔、腹腔的共鸣,甚至是鼻腔、颅腔的一种共鸣。有这么多的要领、核心。这些书本以外非常珍贵的知识和“诀”“窍”,非常受用我们自身和教学。
牛爱军老师的“养生治未病”,从人体、身心、九节九窍、阴阳五行、八卦…….等等诠释了八段锦的养生文化内涵……以上老师的健身气功课件样板太珍贵了,我会努力学习,结合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的理论结合实践教学。谢谢您们规范的课件样板。
这期间我有幸还学习了6月13日(第六期)健身气功“助力抗疫”网络公开课,章文春教授讲的“明理践行——如何提高健身气功练功效果”。章教授说:气功是对人体生命的锻炼,或者调控。气功是练人体生命的,那么练气功就必须了解人体生命。也就是说,“明理”,明什么理?明——人体的生命之理;明——气功的健身之理。
还有5月16日健身气功“助力抗疫”漫谈网络直播。张明亮老师讲的:“要练好健身气功至少有四个需要,1、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法并用(理论和方法同等重要);2、需要实践与运用相结合——体用不二(练习的方法、目的、作用要结合在一起。就像“两手托天理三焦”,“三焦”搞不清,练习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3、需要体育与医学相结合——体医融合(健身气功本身就是体育和医学融合的千年典范);4、需要养生与练功相结合——练养相兼。”张老师从中医的角度以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为例,讲了“气”有余便是“火”,那么“心火”就是心的气过剩,为什么心火会多?张老师说有两种情况,1、确实是心的气过余多了,叫——心火亢剩;2、阴虚火旺——就是相对的水少了,显得火多了而已。阴虚火旺又分心阴虚造成的心火旺和肾阴虚造成的心火旺。那么我们到底练的是什么?张老师说:摇头摆尾我们练的是中间的腰,腰为肾之府,说明这个动作本身不是练“心”,而是练“肾”。张老师反复的说:“最终你一定要知道,你做这个动作,在练习身体的那个部位?是什么样的感觉?这个是你必须要知道的。”多年的困惑被解开了。这些专家、博士、教授的课非常有嚼头,就像橄榄一样回味无穷。张老师说:练好健身气功的一个字练!两个字练!练!三个字练!练!练!
2004年我初识健身气功,对健身气功不了解,没有一丝兴趣的我,有幸参加了省中心的若干次培训,2006年我第一次参加了省中心的培训,就被赵宜刚老师神奇的经络课牵了进来;2016年雷斌老师的经络和穴位深深的吸引了我。十六年的健身氣功学习和推广,我们的功法在省中心杨俊等老师的指导下,成为了一个地州的骨干。没有一点中医基础知识的我,功法和理论的运用结合不上,在十多年的指导推广和教学的过程中感到语言的苍白无力。为什么要这么做?健身气功好在哪里?和其他项目的区别在哪里?等等。省健身气功管理中心马主任,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2017年10月至2019年5月云南办了五期健身气功师资骨干的培训,我有幸全程参加了培训,从而知道了要当好一个健身气功的老师有多么的不易,明白了我们知识的匮乏。授课老师剖析了“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里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悠久文化的组成部分。”51个字,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健身气功,他的博大精深,他和其他项目的区别,至少涵盖了五家(佛、道、儒、医、武)的文化等等。授课老师说:“要成为一个好的健身气功老师,其实很难,不仅涉及的面广,研究的深度也很深,更重要的是他需要理论和实践的完全融合,不是说你会背这段就有用了,背会没用,你得把这段真正理解了,练到你的身上,然后,还要能够转换成语言文字的方式传播给别人。所以,作为一个真正好的健身气功老师,要求是很高的。”授课老师怕我们走入弯路,特别给我们强调:“虽然这些内容涉及到很多的面、很广,但是,我们只要把握住一点,我们健身气功作为这条贯穿的主线。我们不是研究传统文化,但是我们是从健身气功延伸到传统文化。我们的主线都是跟健身气功有关的,这是原则,必须把握。我们的主线是以健身气功作为一个载体,一条主线,所有的知识都是为他服务,来丰富我们的健身气功。而不是一会讲点佛学、一会讲点道学、一会讲点中医。你讲一大堆,跟你练功没什么关系,这不是我们要学习的方向。一个专业的中医大夫最少也要学5-7年,你就是很下功夫也没用,这肯定不是方向。但是,以健身气功作为一个载体,目的是为了更深入的理解健身气功,通过健身气功来理解中医理论,那么你就找到那个点了,就是中医和气功的交叉点。”授课老师说:“一个健身气功的老师,要不断的充电学习,你必须知道每一个动作练哪里?是什么感觉?否则学员提问题,就回答不了。”
我认真学习了新版八段锦教材,其中第108页,明确的告诉我们“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形体动作从上到下、从躯干到四肢乃至梢节,编创设计是全面细致的,已经考虑到每一式动作的健身效果及相应经络和穴位的刺激作用。实践证明,正确的形体运动可以促进人体的气血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错误的形体动作会导致人体气血的阻滞,故练功过程中时刻注意调整并保持身形合乎要求十分重要。”
故,我在3至5月疫情期间学习了刘文江老师的网络“中医基础训练”的基础理论课,刘老师讲的非常好,从中医的哲学、阴阳、五行、藏象、经络、体质等这些基础的理论知识讲起,对丰富健身气功的学习和教学非常有用。正好赶上全国健身气功公益大课堂网络直播课,有了以上的基础,学习起来就不吃力。刘晓蕾老师讲的健身气功·八段锦“形”的重要,每一个动作的路线、节点、要点。如,调理脾胃须单举,上举时——梢节领、中节随、根节催,下落时——根节沉、中节坠、梢节随的三个节点,以点连线,以线连面;五劳七伤往后瞧,胸部要有含展……等等;代金刚老师怎么样练“口型”、练“气”的小窍门;五禽戏多年来只知道仿生象形、动诸关节,方老师让我知道了每一式与五脏的关系;牛爱军、张明亮、章文春等老师的“明理”“践行”就容易理解了……我学到书上有的和没有的或者有的我们重视不到的重点、要点,这些宝贵的理论知识。
衷心的感谢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中国健身气功协会,以及网络直播授课的所有的老师们、以及钉钉群的每一位辛勤工作的老师们。您们辛苦了!(摄影 李瑞林)
我是云南省文山州老年大学健身气功学科的教师,每次开课,我都提前坐在电脑前,认真听讲,并且笔记,我知道这种高级别的培训,是非常珍贵的,效果也是前所未有的。比参加全国国家级的培训效果还好,全国培训没有视频回看,老师讲的知识能学进百分之十就不错了。而且不是每一个社会体育指导员都有机会参加高级别的培训,这个网络教学的覆盖面非常大,只要想学、爱学,视频可以反复的回看,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提升是非常大的。
近两个月的学习,每个老师都有特点,都是总局挑出来全国最优秀的老师。我反复的回看视频,对比教材,第二天又到站点践行规范,吸收。这个疫情,宅家静下来学习,收获满满。刘晓蕾老师开门红,规范了形,桩、路线、节点;田怡然老师教学中的小窍门,用凳子固定髋和下肢,充分的体会脊柱的拧转运动;五禽戏的方文泽老师用了心,五禽结合了五脏,还主动给了课件;十二段锦周倩老师的教学和PPT也很棒;特别是代金刚老师讲的“从中医理论谈六字诀与养生”,通过矫正读音的方法来规范口型,口型对了,来调整气息,用气息的出入、大小,结合中医理论来调整进而影响到我们的脏腑,非常受益。强调六个字读音、口型、气息、发声,不是声带的发声,是胸腔、腹腔的共鸣,甚至是鼻腔、颅腔的一种共鸣。有这么多的要领、核心。这些书本以外非常珍贵的知识和“诀”“窍”,非常受用我们自身和教学。
牛爱军老师的“养生治未病”,从人体、身心、九节九窍、阴阳五行、八卦…….等等诠释了八段锦的养生文化内涵……以上老师的健身气功课件样板太珍贵了,我会努力学习,结合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的理论结合实践教学。谢谢您们规范的课件样板。
这期间我有幸还学习了6月13日(第六期)健身气功“助力抗疫”网络公开课,章文春教授讲的“明理践行——如何提高健身气功练功效果”。章教授说:气功是对人体生命的锻炼,或者调控。气功是练人体生命的,那么练气功就必须了解人体生命。也就是说,“明理”,明什么理?明——人体的生命之理;明——气功的健身之理。
还有5月16日健身气功“助力抗疫”漫谈网络直播。张明亮老师讲的:“要练好健身气功至少有四个需要,1、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法并用(理论和方法同等重要);2、需要实践与运用相结合——体用不二(练习的方法、目的、作用要结合在一起。就像“两手托天理三焦”,“三焦”搞不清,练习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3、需要体育与医学相结合——体医融合(健身气功本身就是体育和医学融合的千年典范);4、需要养生与练功相结合——练养相兼。”张老师从中医的角度以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为例,讲了“气”有余便是“火”,那么“心火”就是心的气过剩,为什么心火会多?张老师说有两种情况,1、确实是心的气过余多了,叫——心火亢剩;2、阴虚火旺——就是相对的水少了,显得火多了而已。阴虚火旺又分心阴虚造成的心火旺和肾阴虚造成的心火旺。那么我们到底练的是什么?张老师说:摇头摆尾我们练的是中间的腰,腰为肾之府,说明这个动作本身不是练“心”,而是练“肾”。张老师反复的说:“最终你一定要知道,你做这个动作,在练习身体的那个部位?是什么样的感觉?这个是你必须要知道的。”多年的困惑被解开了。这些专家、博士、教授的课非常有嚼头,就像橄榄一样回味无穷。张老师说:练好健身气功的一个字练!两个字练!练!三个字练!练!练!
2004年我初识健身气功,对健身气功不了解,没有一丝兴趣的我,有幸参加了省中心的若干次培训,2006年我第一次参加了省中心的培训,就被赵宜刚老师神奇的经络课牵了进来;2016年雷斌老师的经络和穴位深深的吸引了我。十六年的健身氣功学习和推广,我们的功法在省中心杨俊等老师的指导下,成为了一个地州的骨干。没有一点中医基础知识的我,功法和理论的运用结合不上,在十多年的指导推广和教学的过程中感到语言的苍白无力。为什么要这么做?健身气功好在哪里?和其他项目的区别在哪里?等等。省健身气功管理中心马主任,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2017年10月至2019年5月云南办了五期健身气功师资骨干的培训,我有幸全程参加了培训,从而知道了要当好一个健身气功的老师有多么的不易,明白了我们知识的匮乏。授课老师剖析了“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里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悠久文化的组成部分。”51个字,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健身气功,他的博大精深,他和其他项目的区别,至少涵盖了五家(佛、道、儒、医、武)的文化等等。授课老师说:“要成为一个好的健身气功老师,其实很难,不仅涉及的面广,研究的深度也很深,更重要的是他需要理论和实践的完全融合,不是说你会背这段就有用了,背会没用,你得把这段真正理解了,练到你的身上,然后,还要能够转换成语言文字的方式传播给别人。所以,作为一个真正好的健身气功老师,要求是很高的。”授课老师怕我们走入弯路,特别给我们强调:“虽然这些内容涉及到很多的面、很广,但是,我们只要把握住一点,我们健身气功作为这条贯穿的主线。我们不是研究传统文化,但是我们是从健身气功延伸到传统文化。我们的主线都是跟健身气功有关的,这是原则,必须把握。我们的主线是以健身气功作为一个载体,一条主线,所有的知识都是为他服务,来丰富我们的健身气功。而不是一会讲点佛学、一会讲点道学、一会讲点中医。你讲一大堆,跟你练功没什么关系,这不是我们要学习的方向。一个专业的中医大夫最少也要学5-7年,你就是很下功夫也没用,这肯定不是方向。但是,以健身气功作为一个载体,目的是为了更深入的理解健身气功,通过健身气功来理解中医理论,那么你就找到那个点了,就是中医和气功的交叉点。”授课老师说:“一个健身气功的老师,要不断的充电学习,你必须知道每一个动作练哪里?是什么感觉?否则学员提问题,就回答不了。”
我认真学习了新版八段锦教材,其中第108页,明确的告诉我们“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形体动作从上到下、从躯干到四肢乃至梢节,编创设计是全面细致的,已经考虑到每一式动作的健身效果及相应经络和穴位的刺激作用。实践证明,正确的形体运动可以促进人体的气血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错误的形体动作会导致人体气血的阻滞,故练功过程中时刻注意调整并保持身形合乎要求十分重要。”
故,我在3至5月疫情期间学习了刘文江老师的网络“中医基础训练”的基础理论课,刘老师讲的非常好,从中医的哲学、阴阳、五行、藏象、经络、体质等这些基础的理论知识讲起,对丰富健身气功的学习和教学非常有用。正好赶上全国健身气功公益大课堂网络直播课,有了以上的基础,学习起来就不吃力。刘晓蕾老师讲的健身气功·八段锦“形”的重要,每一个动作的路线、节点、要点。如,调理脾胃须单举,上举时——梢节领、中节随、根节催,下落时——根节沉、中节坠、梢节随的三个节点,以点连线,以线连面;五劳七伤往后瞧,胸部要有含展……等等;代金刚老师怎么样练“口型”、练“气”的小窍门;五禽戏多年来只知道仿生象形、动诸关节,方老师让我知道了每一式与五脏的关系;牛爱军、张明亮、章文春等老师的“明理”“践行”就容易理解了……我学到书上有的和没有的或者有的我们重视不到的重点、要点,这些宝贵的理论知识。
衷心的感谢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中国健身气功协会,以及网络直播授课的所有的老师们、以及钉钉群的每一位辛勤工作的老师们。您们辛苦了!(摄影 李瑞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