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作为非盈利性服务单位,不同于企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随着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职能也相应发生变化,更加强调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服务型政府是绩效政府,即有效率和效益的政府。为使行政事业单位实现自身职能的有效发挥,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具备良好的内控管理制度。所以,从财务预算管理方面切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效率、管理水平、工作质量就变得十分重要。本文针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过程中目前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探讨,总结一般规律,并提出相应对策加以解决。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对策;完善评价体系
财务预算管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一项核心工作,对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财务预算即要量入为出坚持收支平衡的原则合理协调与分配资源,又要合理分配资金的使用,厉行节约,避免浪费,使资金的使用达到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发展,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执行财务预算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影响财务预算工作成效,需要找出有效对策加以解决,方能保障财务预算实施效果,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建设发展。
一、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意义
财务预算不是简单的“输入输出”,而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数额普遍较大,一般来自财政拨款。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经济发展侧重点发生转变等原因,国家财政资金压力进一步增加,如果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问题,一定程度上会给国家财政造成负担。规范管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能够节约不必要开支。另一方面,在新形势下,国家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任务尚未全部完成,制度改革与落实方面目前还存在不少缺陷,许多新财政问题也将由此产生。因此,增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能力十分重要,也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充分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通过掌握单位内部各个部门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并对使用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利用预算管理合理安排项目资金有序投入,从而确保财政资金规范使用。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成本支出进行全面管控,严格控制单位运营过程中成本支出,进而减少单位运营成本支出。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协调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之间关系,合理安排工作流程及计划,从而提升行政事业单位整体运营效率,确保单位持续稳定运营。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方法不够前沿
预算管理有多种编制方法,就目前就有滚动预算法、定期预算法、增量预算法、固定预算法、弹性预算法、零基预算法、项目预算法、作业预算法,定期预算法等,每种预算法各有其优缺点,具体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部分预算单位预算编制方法比较单一,仅停留于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预算编制不合理,预算管理权、责、利不分,缺乏准确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知识结构固化严重,年纪普遍偏大,部分财务人员第一学历在大专或大专以下且非财会类专业毕业,且后期财务工作专业性学习不够。很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未与时俱进更新财务预算知识,未做到活学活用,结合实际,灵活运用预算编制方法,自我学习与实际应用能力较弱。财务部门在编制预算过程中,缺乏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交流,一般采用传统方法进行预算编制,使得经费使用率在一定程度上被降低,预算权威性不够、执行不力,或可能因重大差错、舞弊而导致损失,从而导致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功能难以有效发挥。
(二)全面预算管理意识薄弱
部分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尚未意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预算管理流于形式,没有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构建组织体系。很多单位财务人员专业知识不够全面,缺乏相应的财务管理能力,在编制预算时敷衍了事,全面财务管理工作推进较为缓慢,全面财务管理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一是财务预算问题,事业单位内部少数部门只向财务部门报账,未如实向财务部门提供本部门预算,不满足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中“全员参与”管理预算要求。第二是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来源对政府依赖程度非常高,主要来自财政拨款,从而导致缺乏竞争意识和节约意识,使全面管理受到限制。事业单位内部其他部门普遍认为预算管理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缺乏深入认识或认识不准确,因此不重视预算管理工作,而事业单位内部各个部门往往缺少沟通交流,不利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执行全面预算管理,需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全面预算管理意识。
(三)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部分单位存在一人兼数职、分工不明确的现象,如:一些单位出纳和会计为同一人,出现兼岗的现象,必然会造成相关职能混乱,财务管理人员权、责、利不匹配,产生相应的财务风险,其次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定的规章制度缺乏权威性及执行力,导致制定的相关制度得不到有效实施,究其原因是部分事业单位缺乏有效的预算监督管理机制,使得预算执行过程中相关执行人员随意性强,随意支配资金,导致专项资金未实现专款专用,不同项目之间的资金挪用占用情况严重,導致一些重大项目因资金不足停工停产的现象,从而影响政府单位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部分事业单位账面上剩余资金较流动资金占比过多,一定程度造成坏账现象普遍,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往往与管理物资购置款项不及时有关,因此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会造成单位管理无序,从而影响单位正常运营,进而阻碍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在管理中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不合理,会导致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下降,因此对工作质量和效果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带来严重后果。工作绩效考核中,极易受个人感情因素影响导致不公平现象发生,若缺少财务指标硬性约束,将直接影响财务预算工作正常开展,因而影响整个单位正常运转,不利于长远发展。在财务预算管理中,需首先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四)预算评价体系不完善
预算评价是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传统预算工作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很多时候只能从执行率进行评价,缺乏事前和事中评价,不能取得预测的结果。完整的预算评价体系,必然包括事前和事中评价,不是单纯的事后评价。评价体系完善,指标设置科学,有助于提高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合理利用项目资金,科学节约成本。从而得到理想的评价结果,使得预算评价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度。 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实时更新知识结构,与时俱进应用新预算编制方法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财务预算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尤其艰巨。搭建一支专业能力较强的财务梯队就显得特别重要。一是引进一批专业技术型人才,同时单位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习培训,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前来授课,培训内容以财务预算管理最新知识体系为主,尤其从事财务业务工作人员,必须定期组织专业化培训学习,注重单位内部知识结构更新,探索创新管理模式;二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要主动学习寻求进步,率先完成知识结构转变,关注财务预算管理领域知识更新,主动学习新方法,并与实际相结合,将之应用于工作中;三是单位内部加强沟通协调,财务人员主动向其他部门人员普及财务知识;四是将财务人员知识更新与新预算编制方法应用情况纳入考核体系,实事求是,提升工作效率;五是从事财务具体业务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目前所有预算编制方法,根据不同问题,灵活选择运用一种或多种合适编制方法进行预算编制。
(二)改变传统观念,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意识
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思維模式不利于全面财务预算管理,全面财务管理意识薄弱,一定程度会影响工作效率。因此,必须解放思想,开阔思维视野,提高全面财务管理意识。单位提高全面财务管理意识,关键在于单位主要领导足够重视全面财务管理,单位内部人员全员积极参与,自觉提高全面财务预算管理意识,以上率下,在全单位进行推广,逐渐制度化,从而提高整个单位全面财务预算管理意识。
第一,将全面财务管理作为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单位主要领导掌握单位内部具体情况,牵头制定切实可行的全面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根据不同部门的工作职责,确定各部门在全面财务管理中的不同角色。由财务部门牵头抓总,各部门主动沟通交流,共同推进全面财务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第二,各部门必须遵守财经法规及有关制度,根据规定,履行自身职责,积极配合有关工作,定期如实向财务部门报告本部门预算。第三,财务人员做好单位内部全面财务预算管理普及工作,通过制作发放宣传手册、会议培训、一对一交流讲解等方式进行全面普及,做到人人知晓全面财务预算管理内容,人人参与全面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单位将普及经费纳入年度预算,保障经费充足。第四,各部门积极沟通,主动作为,全面配合,把全面财务管理工作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来抓,不推诿扯皮,主动学习运用全面财务管理有关知识。第五,行政事业单位主动提高竞争意识,自觉减少对财政资金依存度,节源开流,扩大合法收入途径,在法律法规框架内积极探索全新运营模式,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对于全面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只有各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工作效率才能得到提高,提升全面财务管理意识也是一样,必须各尽其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相互配合,提高竞争意识,减少对财政资金依赖,自力更生,逐渐形成常态化机制。提高全面财务预算管理意识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要做到以制度管人,制定完善全面财务管理制度,久久为功,不折不扣执行到位,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健全奖惩措施,逐渐形成常态化。
(三)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日常财务管理
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监督机制,预算管理应由具体人员负责,职责明晰,具体负责全面预算的编制、审核、控制、调整、分析、考核等工作,严格执行相应的制度。一个好的财务管理制度首先应具备确保人人参与,杜绝部分员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消极心态。应能够提升职工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与年度考核挂钩,健全奖惩制度,防止出现坏账现象。应在运行中能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不断完善,从而能够维持单位健康、正常运营,使行业持久健康发展。
首先,应及时完善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制定与本单位实际情况相适应的预算管理制度。其次,制度建立完成后不能只是流于纸上,应制定有效的监督措施以保证预算管理制度的权威性、执行力,确保制度不打折扣执行到位。预算管理制度一旦开始执行就不得随意改变,应确保制度稳健实施。项目资金坚持专款专用,坚决杜绝项目资金相互挪用的现象。
提高预算公开的准确性、可持续性,预算公开是构建阳光政府的需要,也是实现社会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的要求,只有坚持公众对预算决策的最终评判权,公开财政预算信息,预算才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建设服务型政府,事业单位财务预算做到依法公开。
(四)完善评价体系,提高预算管理科学性和准确度
完善事前、事中、事后评价是完善评价体系的必然要求。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指标设置合理,是提高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合理利用项目资金、科学节约成本的基本前提。想要取得理想的评价结果,需结合单位实际,制定符合条件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不能太单一传统,需多种方法综合考虑,选择其中最符合目标事件的一种评价方法进行评价,适当选择新方法或新旧方法结合,尽可能提高评价准确性和科学性。完善评价体系,科学设置评价指标,首先应遵守财经法规,根据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将评价体系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进一步明确和改进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流程和具体指标。在日常评价工作中,参与评价人员应善于观察思考,根据不同评价对象实际适时调整评价体系,不断实践更新,使评价体系更完善、更科学合理。在评价工作中,科学节约成本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指标,尽管事业单位强调公益属性,不以盈利为目的,更注重社会效益,但综合来看,部分单位财政资金浪费现象频现,不利于科学预算管理。单位健康持久发展受到威胁,科学的预算管理制度亟须完备。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够一定程度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增加资金利用效率,使项目资金安排更加合理高效。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体系日趋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对于整个单位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财经体系越来越完备,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也应与时俱进。事业单位资金来源对国家财政高度依赖,财务预算管理对资金使用效率影响较大,事业单位整体资金使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稳定。为更加充分节约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合理分配项目资金,使资源配置最优化、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从而提高单位运营效率和工作质量,以保证单位长久健康发展。预算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重要工具,通过预算管理,可以将目标、规划、计划等具体化。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推进事业单位完善内部管理,对社会发展公益事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应高度重视并予以实施。
参考文献:
[1]刘琨.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探讨[J].商讯,2020(18):162+164.
[2]韩梅.关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12):29-30.
[3]曹丽红.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6): 45-46.
[4]唐秀莲.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建设措施[J].财经界,2020 (18):25-26.
[5]陈慧.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与对策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 (07):48-49.
[6]马莉.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探讨[J].财会学习,2020(15):96+98.
[7]陈珺.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问题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11): 92-93.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对策;完善评价体系
财务预算管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一项核心工作,对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财务预算即要量入为出坚持收支平衡的原则合理协调与分配资源,又要合理分配资金的使用,厉行节约,避免浪费,使资金的使用达到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发展,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执行财务预算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影响财务预算工作成效,需要找出有效对策加以解决,方能保障财务预算实施效果,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建设发展。
一、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意义
财务预算不是简单的“输入输出”,而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数额普遍较大,一般来自财政拨款。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经济发展侧重点发生转变等原因,国家财政资金压力进一步增加,如果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问题,一定程度上会给国家财政造成负担。规范管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能够节约不必要开支。另一方面,在新形势下,国家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任务尚未全部完成,制度改革与落实方面目前还存在不少缺陷,许多新财政问题也将由此产生。因此,增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能力十分重要,也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充分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通过掌握单位内部各个部门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并对使用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利用预算管理合理安排项目资金有序投入,从而确保财政资金规范使用。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成本支出进行全面管控,严格控制单位运营过程中成本支出,进而减少单位运营成本支出。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协调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之间关系,合理安排工作流程及计划,从而提升行政事业单位整体运营效率,确保单位持续稳定运营。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方法不够前沿
预算管理有多种编制方法,就目前就有滚动预算法、定期预算法、增量预算法、固定预算法、弹性预算法、零基预算法、项目预算法、作业预算法,定期预算法等,每种预算法各有其优缺点,具体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部分预算单位预算编制方法比较单一,仅停留于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预算编制不合理,预算管理权、责、利不分,缺乏准确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知识结构固化严重,年纪普遍偏大,部分财务人员第一学历在大专或大专以下且非财会类专业毕业,且后期财务工作专业性学习不够。很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未与时俱进更新财务预算知识,未做到活学活用,结合实际,灵活运用预算编制方法,自我学习与实际应用能力较弱。财务部门在编制预算过程中,缺乏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交流,一般采用传统方法进行预算编制,使得经费使用率在一定程度上被降低,预算权威性不够、执行不力,或可能因重大差错、舞弊而导致损失,从而导致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功能难以有效发挥。
(二)全面预算管理意识薄弱
部分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尚未意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预算管理流于形式,没有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构建组织体系。很多单位财务人员专业知识不够全面,缺乏相应的财务管理能力,在编制预算时敷衍了事,全面财务管理工作推进较为缓慢,全面财务管理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一是财务预算问题,事业单位内部少数部门只向财务部门报账,未如实向财务部门提供本部门预算,不满足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中“全员参与”管理预算要求。第二是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来源对政府依赖程度非常高,主要来自财政拨款,从而导致缺乏竞争意识和节约意识,使全面管理受到限制。事业单位内部其他部门普遍认为预算管理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缺乏深入认识或认识不准确,因此不重视预算管理工作,而事业单位内部各个部门往往缺少沟通交流,不利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执行全面预算管理,需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全面预算管理意识。
(三)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部分单位存在一人兼数职、分工不明确的现象,如:一些单位出纳和会计为同一人,出现兼岗的现象,必然会造成相关职能混乱,财务管理人员权、责、利不匹配,产生相应的财务风险,其次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定的规章制度缺乏权威性及执行力,导致制定的相关制度得不到有效实施,究其原因是部分事业单位缺乏有效的预算监督管理机制,使得预算执行过程中相关执行人员随意性强,随意支配资金,导致专项资金未实现专款专用,不同项目之间的资金挪用占用情况严重,導致一些重大项目因资金不足停工停产的现象,从而影响政府单位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部分事业单位账面上剩余资金较流动资金占比过多,一定程度造成坏账现象普遍,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往往与管理物资购置款项不及时有关,因此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会造成单位管理无序,从而影响单位正常运营,进而阻碍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在管理中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不合理,会导致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下降,因此对工作质量和效果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带来严重后果。工作绩效考核中,极易受个人感情因素影响导致不公平现象发生,若缺少财务指标硬性约束,将直接影响财务预算工作正常开展,因而影响整个单位正常运转,不利于长远发展。在财务预算管理中,需首先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四)预算评价体系不完善
预算评价是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传统预算工作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很多时候只能从执行率进行评价,缺乏事前和事中评价,不能取得预测的结果。完整的预算评价体系,必然包括事前和事中评价,不是单纯的事后评价。评价体系完善,指标设置科学,有助于提高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合理利用项目资金,科学节约成本。从而得到理想的评价结果,使得预算评价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度。 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实时更新知识结构,与时俱进应用新预算编制方法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财务预算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尤其艰巨。搭建一支专业能力较强的财务梯队就显得特别重要。一是引进一批专业技术型人才,同时单位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习培训,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前来授课,培训内容以财务预算管理最新知识体系为主,尤其从事财务业务工作人员,必须定期组织专业化培训学习,注重单位内部知识结构更新,探索创新管理模式;二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要主动学习寻求进步,率先完成知识结构转变,关注财务预算管理领域知识更新,主动学习新方法,并与实际相结合,将之应用于工作中;三是单位内部加强沟通协调,财务人员主动向其他部门人员普及财务知识;四是将财务人员知识更新与新预算编制方法应用情况纳入考核体系,实事求是,提升工作效率;五是从事财务具体业务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目前所有预算编制方法,根据不同问题,灵活选择运用一种或多种合适编制方法进行预算编制。
(二)改变传统观念,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意识
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思維模式不利于全面财务预算管理,全面财务管理意识薄弱,一定程度会影响工作效率。因此,必须解放思想,开阔思维视野,提高全面财务管理意识。单位提高全面财务管理意识,关键在于单位主要领导足够重视全面财务管理,单位内部人员全员积极参与,自觉提高全面财务预算管理意识,以上率下,在全单位进行推广,逐渐制度化,从而提高整个单位全面财务预算管理意识。
第一,将全面财务管理作为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单位主要领导掌握单位内部具体情况,牵头制定切实可行的全面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根据不同部门的工作职责,确定各部门在全面财务管理中的不同角色。由财务部门牵头抓总,各部门主动沟通交流,共同推进全面财务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第二,各部门必须遵守财经法规及有关制度,根据规定,履行自身职责,积极配合有关工作,定期如实向财务部门报告本部门预算。第三,财务人员做好单位内部全面财务预算管理普及工作,通过制作发放宣传手册、会议培训、一对一交流讲解等方式进行全面普及,做到人人知晓全面财务预算管理内容,人人参与全面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单位将普及经费纳入年度预算,保障经费充足。第四,各部门积极沟通,主动作为,全面配合,把全面财务管理工作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来抓,不推诿扯皮,主动学习运用全面财务管理有关知识。第五,行政事业单位主动提高竞争意识,自觉减少对财政资金依存度,节源开流,扩大合法收入途径,在法律法规框架内积极探索全新运营模式,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对于全面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只有各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工作效率才能得到提高,提升全面财务管理意识也是一样,必须各尽其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相互配合,提高竞争意识,减少对财政资金依赖,自力更生,逐渐形成常态化机制。提高全面财务预算管理意识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要做到以制度管人,制定完善全面财务管理制度,久久为功,不折不扣执行到位,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健全奖惩措施,逐渐形成常态化。
(三)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日常财务管理
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监督机制,预算管理应由具体人员负责,职责明晰,具体负责全面预算的编制、审核、控制、调整、分析、考核等工作,严格执行相应的制度。一个好的财务管理制度首先应具备确保人人参与,杜绝部分员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消极心态。应能够提升职工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与年度考核挂钩,健全奖惩制度,防止出现坏账现象。应在运行中能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不断完善,从而能够维持单位健康、正常运营,使行业持久健康发展。
首先,应及时完善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制定与本单位实际情况相适应的预算管理制度。其次,制度建立完成后不能只是流于纸上,应制定有效的监督措施以保证预算管理制度的权威性、执行力,确保制度不打折扣执行到位。预算管理制度一旦开始执行就不得随意改变,应确保制度稳健实施。项目资金坚持专款专用,坚决杜绝项目资金相互挪用的现象。
提高预算公开的准确性、可持续性,预算公开是构建阳光政府的需要,也是实现社会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的要求,只有坚持公众对预算决策的最终评判权,公开财政预算信息,预算才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建设服务型政府,事业单位财务预算做到依法公开。
(四)完善评价体系,提高预算管理科学性和准确度
完善事前、事中、事后评价是完善评价体系的必然要求。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指标设置合理,是提高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合理利用项目资金、科学节约成本的基本前提。想要取得理想的评价结果,需结合单位实际,制定符合条件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不能太单一传统,需多种方法综合考虑,选择其中最符合目标事件的一种评价方法进行评价,适当选择新方法或新旧方法结合,尽可能提高评价准确性和科学性。完善评价体系,科学设置评价指标,首先应遵守财经法规,根据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将评价体系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进一步明确和改进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流程和具体指标。在日常评价工作中,参与评价人员应善于观察思考,根据不同评价对象实际适时调整评价体系,不断实践更新,使评价体系更完善、更科学合理。在评价工作中,科学节约成本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指标,尽管事业单位强调公益属性,不以盈利为目的,更注重社会效益,但综合来看,部分单位财政资金浪费现象频现,不利于科学预算管理。单位健康持久发展受到威胁,科学的预算管理制度亟须完备。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够一定程度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增加资金利用效率,使项目资金安排更加合理高效。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体系日趋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对于整个单位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财经体系越来越完备,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也应与时俱进。事业单位资金来源对国家财政高度依赖,财务预算管理对资金使用效率影响较大,事业单位整体资金使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稳定。为更加充分节约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合理分配项目资金,使资源配置最优化、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从而提高单位运营效率和工作质量,以保证单位长久健康发展。预算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重要工具,通过预算管理,可以将目标、规划、计划等具体化。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推进事业单位完善内部管理,对社会发展公益事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应高度重视并予以实施。
参考文献:
[1]刘琨.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探讨[J].商讯,2020(18):162+164.
[2]韩梅.关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12):29-30.
[3]曹丽红.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6): 45-46.
[4]唐秀莲.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建设措施[J].财经界,2020 (18):25-26.
[5]陈慧.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与对策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 (07):48-49.
[6]马莉.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探讨[J].财会学习,2020(15):96+98.
[7]陈珺.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问题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11): 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