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频共振”或称“共鸣”,原属物理学的概念,是指两个物体由于振动的频率相同,一个物体振动就会引起另一个物体相应的振动。课堂教学中的同频共振规律,是指教师的教学艺术与学生的思想认识达到同“频率”的时候,师生之间就会产生认识、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共振”或“共鸣”。苏霍姆林斯基有一段话说得很精彩:“在每个孩子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本文仅从遵循同频共振规律,打造和谐语文课堂这一方面谈些认识和体会。
一、创造思维的同频条件,诱发思维共振
所谓思维共振,是指师生在交流过程时双方的思维处处呼应、时时合拍,步调一致、达成共识。实践证明,教师的思维活动对学生的思维活动有着直接影响。也就是说,师生思维共振的先决条件是教师要先做一个积极的思考者。
如何才能引起师生的思维共振呢?关键是创造师生思维的同频条件。
首先要搞清课文作者的思路。叶圣陶先生曾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而作者的思路是隐含在课文之中的,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能深入理解教材,理清作者的思维线索和思维方法。《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篇课文语言精练,文路清晰,结构严谨。为使学生理解和把握思路,用文中之情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让学生的心灵也随着“音符”合拍地跳动,与之产生共鸣,一位教师在教学时主要分三步进行。一是从“厄运”切入:谈迁遭遇了什么厄运?为什么说《国榷》被偷对谈迁来说是厄运?重点品读第一自然段中描写第一部《国榷》的语段。二是提挈信念:遭遇厄运,对谈迁来说意味着什么?重点品读第二自然段中描写谈迁悲伤痛苦的语段。但最终从痛苦中挣脱出来,下决心重编《国榷》,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三是体会信念:重写《国榷》,谈迁又是怎样做的?重点品读第三自然段中描写谈迁在北京写书的语段,抓住“赴京图”“寻访图”“奋笔疾书图”大胆想象。最后写成了怎样的新《国榷》?笔者认为,该教师尊重作者的行文思路,沿着事情发展顺序一步一步往下教,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这样简洁、流畅,学生思维顺畅,情感也自然得到升华。
其次要熟悉学生的思维实际。学生平时都思考些什么问题,其思维方法、思维习惯、思维态度以及思维活动的准备状态等,教师都应了然于胸。
最后要精心设计教学思路。教师在进行教学构思时,应注意教学思路与教材思路和学生思路的合拍,恰到好处地在关键之处拨动学生的心弦,从而诱发师生的思维共振,产生智慧绚丽的火花。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船长》时,以凸显船长的崇高品质和伟大人格为中心,以船长指挥救援工作的言行为重点,把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串联组合,形成一个富有凝聚力的整体结构。全课依据自主发展、点拨启导的教学思想,为学生创设了自读、自悟、质疑、表达、讨论、写作等学习活动的情景,使学生自然投入其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实,思维共振不仅会发生在师生之间,而且也可以发生在学生之间。有时在教师指导下讨论某些问题,如果学生的思维方法相同、思路相近,谈论起来就会非常融合、投入,引起大脑皮层兴奋、神经细胞活跃,产生共振。所以,进行一些问题的讨论、辩论、座谈,对学生来说绝对是必要的,教师应该多给他们提供或创设一些能够多产生思维共振的机会和条件。
二、运用情感性教学手段,引起情感共鸣
优秀的教师总是想方设法与学生在交流中达到情感共鸣。如特级教师霍懋征在语文教学中常常要求自己“进入角色,想作者之所想,爱作者之所爱,憎作者之所憎,然后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运用富有情感的讲述,扣人心弦的提问,适时辅以直观教具等,传达给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学中的情感传递有时是细微的,点点入心田式的;有时是强烈的,声声震撼着心灵。真情是引起情感共鸣的前提与催化剂。如果低估了它的作用而架空情感去分析作品,势必违背语文学科思想性强的特点,违反语文教学的规律,其收效甚微是自然的。试想:如果学生不能从教师的语言、神情、动作中感受到可亲、可信、可敬的情感信息,不能感受到与作者同样的感情,那么作者再强的感情在学生心中也难以引起共鸣。《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讲的是高尔基和他儿子之间栽花、赏花、写信三件事,读来使人感到父子之间浓浓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一位教师在教学时紧扣“爱”的主题,抓住“给”永远比“拿”愉快这一重点,层层剖析,情感投入。教师将作者之情化为自己之情,以自己之情点燃学生之情。比如,在“赏花”这一环节中,有深情的引导,在评价语中有真情的赞美。这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深厚的情感,达到使学生情感自然流露,进入文本,与文本对话的目的,达到了“目标共有、资源共生、人际共和、成功共享”的和谐语文课堂的要求。
三、重视教学心理场效应,达到活动默契
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只有在师生积极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产生作为一个完整现象的教学过程。”也就是说,师生积极性的充分调动与协调配合,是教学活动默契的重要前提条件。笔者认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是师生双边参与活动。要促使目的各异、水平不同的双方走进同一课堂,发生教学关系,达到心灵的默契与沟通,其间必有一种东西在发生作用。这就是教学心理场。教学心理场是教学双方在情感、意志达到某种契合时的特定反映。它使师生在特定的条件下,在认识上保持某种程度上的一致,在共融中达到共鸣。有了这种心理场,师生双方才能够传递信息,相互作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程,不只是静止的文本课程,更是生动活泼的体验课程。所谓体验,笔者认为是指主体通过亲历获得相应的情感和认识,这种亲历包括心理层面上的亲历,即亲心体验。在阅读教学中,很多时候是不可能让学生亲身体验的,而亲心体验则不同。它只需要主体的心理到场。《草原》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老舍先生选取迎客、相见、款待、话别四个场景向我们介绍了草原的天美、地美,生活在草原的人民热情好客,歌颂了民族大团结。在四个场景中均有老舍先生朴实但不失真情的词句。一位教师教学此文时,在“迎宾”场景中引导学生品味比喻句的妙处,品味两个“飞”字的深刻含义。在“相见”的场景中,引导学生紧扣“握手再握手,笑了又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等,品味语言文字,揣摩主客的心理活动,体会蒙汉人民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的情感,最后回归到民族团结互助上来。在“款待”场景中,抓住“两次敬酒”“两次回敬”,让学生结合平时的生活经验说说“两次敬酒”“两个回敬”妙在何处,体会蒙汉两族间浓浓的情感,也体会到老舍的写作功力:语言质朴,却闪动着最真最深的情。在“话别”场景中,抓住“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诗句设问:此时此刻主客双方在斜阳下能“话”什么呢?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代表团成员来自全国各地,他们会根据家乡的特点对蒙族人民说些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绝妙的提问引来学生积极的思维、精彩的回答,达到了理解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物产丰富、歌颂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这样一个目的;更重要的是,学生明白“盛世中华”这一新时代民族和谐的重要性。而学生达到这一步的手段,无疑在于教师的巧妙引导,在于教师巧妙地提供了一个感情融通易于交流的心理场。由于“场”的作用,师生在融洽的气氛中,认识上渐趋一致,产生共鸣,获得心灵的沟通。
(责编 韦 雄)
一、创造思维的同频条件,诱发思维共振
所谓思维共振,是指师生在交流过程时双方的思维处处呼应、时时合拍,步调一致、达成共识。实践证明,教师的思维活动对学生的思维活动有着直接影响。也就是说,师生思维共振的先决条件是教师要先做一个积极的思考者。
如何才能引起师生的思维共振呢?关键是创造师生思维的同频条件。
首先要搞清课文作者的思路。叶圣陶先生曾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而作者的思路是隐含在课文之中的,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能深入理解教材,理清作者的思维线索和思维方法。《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篇课文语言精练,文路清晰,结构严谨。为使学生理解和把握思路,用文中之情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让学生的心灵也随着“音符”合拍地跳动,与之产生共鸣,一位教师在教学时主要分三步进行。一是从“厄运”切入:谈迁遭遇了什么厄运?为什么说《国榷》被偷对谈迁来说是厄运?重点品读第一自然段中描写第一部《国榷》的语段。二是提挈信念:遭遇厄运,对谈迁来说意味着什么?重点品读第二自然段中描写谈迁悲伤痛苦的语段。但最终从痛苦中挣脱出来,下决心重编《国榷》,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三是体会信念:重写《国榷》,谈迁又是怎样做的?重点品读第三自然段中描写谈迁在北京写书的语段,抓住“赴京图”“寻访图”“奋笔疾书图”大胆想象。最后写成了怎样的新《国榷》?笔者认为,该教师尊重作者的行文思路,沿着事情发展顺序一步一步往下教,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这样简洁、流畅,学生思维顺畅,情感也自然得到升华。
其次要熟悉学生的思维实际。学生平时都思考些什么问题,其思维方法、思维习惯、思维态度以及思维活动的准备状态等,教师都应了然于胸。
最后要精心设计教学思路。教师在进行教学构思时,应注意教学思路与教材思路和学生思路的合拍,恰到好处地在关键之处拨动学生的心弦,从而诱发师生的思维共振,产生智慧绚丽的火花。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船长》时,以凸显船长的崇高品质和伟大人格为中心,以船长指挥救援工作的言行为重点,把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串联组合,形成一个富有凝聚力的整体结构。全课依据自主发展、点拨启导的教学思想,为学生创设了自读、自悟、质疑、表达、讨论、写作等学习活动的情景,使学生自然投入其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实,思维共振不仅会发生在师生之间,而且也可以发生在学生之间。有时在教师指导下讨论某些问题,如果学生的思维方法相同、思路相近,谈论起来就会非常融合、投入,引起大脑皮层兴奋、神经细胞活跃,产生共振。所以,进行一些问题的讨论、辩论、座谈,对学生来说绝对是必要的,教师应该多给他们提供或创设一些能够多产生思维共振的机会和条件。
二、运用情感性教学手段,引起情感共鸣
优秀的教师总是想方设法与学生在交流中达到情感共鸣。如特级教师霍懋征在语文教学中常常要求自己“进入角色,想作者之所想,爱作者之所爱,憎作者之所憎,然后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运用富有情感的讲述,扣人心弦的提问,适时辅以直观教具等,传达给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学中的情感传递有时是细微的,点点入心田式的;有时是强烈的,声声震撼着心灵。真情是引起情感共鸣的前提与催化剂。如果低估了它的作用而架空情感去分析作品,势必违背语文学科思想性强的特点,违反语文教学的规律,其收效甚微是自然的。试想:如果学生不能从教师的语言、神情、动作中感受到可亲、可信、可敬的情感信息,不能感受到与作者同样的感情,那么作者再强的感情在学生心中也难以引起共鸣。《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讲的是高尔基和他儿子之间栽花、赏花、写信三件事,读来使人感到父子之间浓浓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一位教师在教学时紧扣“爱”的主题,抓住“给”永远比“拿”愉快这一重点,层层剖析,情感投入。教师将作者之情化为自己之情,以自己之情点燃学生之情。比如,在“赏花”这一环节中,有深情的引导,在评价语中有真情的赞美。这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深厚的情感,达到使学生情感自然流露,进入文本,与文本对话的目的,达到了“目标共有、资源共生、人际共和、成功共享”的和谐语文课堂的要求。
三、重视教学心理场效应,达到活动默契
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只有在师生积极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产生作为一个完整现象的教学过程。”也就是说,师生积极性的充分调动与协调配合,是教学活动默契的重要前提条件。笔者认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是师生双边参与活动。要促使目的各异、水平不同的双方走进同一课堂,发生教学关系,达到心灵的默契与沟通,其间必有一种东西在发生作用。这就是教学心理场。教学心理场是教学双方在情感、意志达到某种契合时的特定反映。它使师生在特定的条件下,在认识上保持某种程度上的一致,在共融中达到共鸣。有了这种心理场,师生双方才能够传递信息,相互作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程,不只是静止的文本课程,更是生动活泼的体验课程。所谓体验,笔者认为是指主体通过亲历获得相应的情感和认识,这种亲历包括心理层面上的亲历,即亲心体验。在阅读教学中,很多时候是不可能让学生亲身体验的,而亲心体验则不同。它只需要主体的心理到场。《草原》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老舍先生选取迎客、相见、款待、话别四个场景向我们介绍了草原的天美、地美,生活在草原的人民热情好客,歌颂了民族大团结。在四个场景中均有老舍先生朴实但不失真情的词句。一位教师教学此文时,在“迎宾”场景中引导学生品味比喻句的妙处,品味两个“飞”字的深刻含义。在“相见”的场景中,引导学生紧扣“握手再握手,笑了又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等,品味语言文字,揣摩主客的心理活动,体会蒙汉人民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的情感,最后回归到民族团结互助上来。在“款待”场景中,抓住“两次敬酒”“两次回敬”,让学生结合平时的生活经验说说“两次敬酒”“两个回敬”妙在何处,体会蒙汉两族间浓浓的情感,也体会到老舍的写作功力:语言质朴,却闪动着最真最深的情。在“话别”场景中,抓住“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诗句设问:此时此刻主客双方在斜阳下能“话”什么呢?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代表团成员来自全国各地,他们会根据家乡的特点对蒙族人民说些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绝妙的提问引来学生积极的思维、精彩的回答,达到了理解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物产丰富、歌颂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这样一个目的;更重要的是,学生明白“盛世中华”这一新时代民族和谐的重要性。而学生达到这一步的手段,无疑在于教师的巧妙引导,在于教师巧妙地提供了一个感情融通易于交流的心理场。由于“场”的作用,师生在融洽的气氛中,认识上渐趋一致,产生共鸣,获得心灵的沟通。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