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快乐带进语文教学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wei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乐语文”的说法由来已久,时至今日,繁重沉闷的语文课堂使不少学生“谈之色变”。如何使学生在语文中感受快乐?掩卷沉思之余,我决定将快乐语文的理念带进语文课堂。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明确了三个问题,那就是:1.你快乐吗?2.学生快乐吗?3.怎样使学生快乐?进课堂前先要问问自己这三个问题。
  看起来,这三个问题提得有些单调、空洞,我却深有体会。我曾经多次因学生背不过课文、默不出词语、写不好作文而懊恼而生气,并将这种恶劣的情绪带进教室,迁怒于学生,学生表面上唯唯诺诺、毕恭毕敬,实际上却是极为反感的。特别是五、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颠峰期,反抗意识尤为强烈,他们在心里抵触你,对你敬而远之,你说的他们可以不信、不听,甚至会处处提防着你。如此恶性循环,后果可想而知,这使我想起历史上邵公用“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规劝历王的故事。教师的这种情绪,会像毒菌一样蔓延给学生,这不正是箍在学生思维上的紧箍咒吗?我时常提醒自己:走进教室,要始终快乐。
  首先,给学生减负,将语文融于生活。
  诚如米卢的口头禅“Enjoy life(享受生活)”,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享受生活,是我的愿望。我现在所教的六年级两个班,刚开始,我发现多数学生在下课时能说会道,而一上语文课就言语无序,甚至辞不达意,更别谈写好作文了。在他们的世界里,语文是写在书本上的,离他们的生活远着呢,难免会在心理上造成一定的负担。所以,我潜意识地将生活中处处是语文的观念渗透在语文教学中。一段时间后,学生进一步明了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内涵。在学生言语无措或为写作绞尽脑汁时,我问问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你在日记中记录了什么新鲜事,“语文”无处不在的观念悄悄影响着学生,难怪有学生在每日感悟中记下了“生活皆语文”,真是一语中的。将语文学习的重担分散在生活中,学生安能不快乐?
  其次,在课堂上学,到生活中用。
  毋庸质疑,學以致用,能把学到的东西用在生活中,相信对每个学生都是一份成功的体验,这种体验将是一种积极的因素,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使他们淋漓尽致地将自己的思想、真实的性格张扬出来,这不正是“新课程”理念所追求的吗?
  时至冬天,我准备了一份有关描摹雪的文章,孕育了一冬的雪从傍晚飘到了天明,本来想束之高阁的问题,不料天公作美(现在我们这个地方的孩子与雪结缘的机会极少)。雪仍在飘飞的第一堂课,我把那篇《第一场雪》呈现在学生面前,无需多费心思创设情境,窗外洁白无垠的天地,任教室内的学生思绪飞扬、热情高涨,教学效果不言而喻,没有学生因为课后问题而怨声载道。后来看学生写的日记,真是五花八门,载着他们的奇思妙想,够你享受一冬的冰雪玉洁。
  大自然的恩赐,洗练了学生的情操,快乐祥和的氛围始终弥漫在教室里,“文章从生活中来,又回到了生活中”的内蕴,让学生有了切肤的体会。我想,这场雪,这堂课(也许不仅仅是一堂课),将会融入他们的记忆。
  第三,从“一滴水”开始,到畅游语文海洋。
  我们常用“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典故,教育学生做事要从小事一点一滴做起,学习语文亦如此。语文不只是一本薄薄的课本,语文是一幅绚烂多姿的画卷;语文是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的语言”;语文是色彩缤纷的童话世界;语文是千姿百态的“桥之美”;语文是超然物外的“童趣”;语文是那一篇篇文质兼美、风格多样的文章;语文是对成语故事的介绍,是对电视广告的评析;语文是绘声绘色的演讲,是声情并茂的朗诵;语文是小报的设计,是文集的编写……为了让学生将“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的古训根植于生活,我把学生带进了语文那灿烂夺目的百花园,体验语文那沁人心脾的美与快乐。
  1.每课一诗词
  即课前3—5分钟的时间,学生自选一首好诗美词,背过了,写一写,串讲一遍大意,师生共同完成,偶有涟漪,全当一堂课的前奏,或急或缓,学生乐此不疲。
  2.每日一记
  内容不限,像道听途说,有感而发,记录下来;趣事乐事,记录下来;学习心得,记录下来;烦恼忧虑,记录下来。凡此种种,不限量不定性,使之养成动手的习惯,在动手的过程中动动脑,想想如何写好一句话也行,学生大笑,觉得很轻松。
  3.每周一成语
  学生全当闲暇看故事,积极性挺高,让他们讲一讲,满足了好胜心,又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何乐而不为?
  4.每周一竞比
  这样使学生积累的知识自觉地形成了一个体系。每月来一次知识擂台赛,各种知识齐盘端上,学生自然胸有成竹、热情高涨。他们喜欢这种检验,对前段知识查漏补缺,把失误修正,把成绩存放。这样的擂台赛如同学生的加油站,学生前进的动力更足了,良好的知识体系如同滚雪球般越滚越大。
  有了生活中的积累,才会有课堂上的灵感迸发;因为平时知识的酝酿,学生心中方能底气十足,带着平和的心态走进语文课堂,他们撷取的是一生的欢乐。
  当然,以上的点滴算不上经验之谈,在汗牛充栋的语文论著中,如沧海一粟,但能让学生在语文的海洋中尽情畅游,做一个欢乐的小水滴,又何妨?
其他文献
写作是语言的艺术。电影艺术欣赏与写作相结合,可以给学生在选材、立意等方面打开极为广阔深刻的空间,让他们拥有写作的源泉与灵感,下笔成文,快乐自由地宣泄。同时,要寻找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即运用“赏”、“学”、“引”、“写”四种教学方法,让记叙文语言教学与电影欣赏相结合,提升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力求形成独具特色的语言风格。  一、学——赏——引——写:创诗意语言风格  语言诗意优美是衡量记叙文语言质量的重
期刊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最能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特色,在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展示学校办学特色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发挥教师特长,办出学校特色。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资源优势,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的特色发展。  一、积极探索、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期刊
我们要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胜任21世纪教育发展的要求,就必须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从而搞好教学工作。下面围绕师德建设与最佳课堂教学氛围的创设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爱心与“激情度”的调控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激情就急于传授知识,只能使学生产生厌倦、冷漠的态度,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然而,若激情过盛,又会使愉悦的气氛流于形式。”因此,可以这样说,没有教
期刊
自学贯穿于学习的整个过程。自学往往开始于预习,预习是自学的前奏,它包含着用已有知识和方法去分析、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并在认识中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及区别。学生通过新课的预习,能提高听课的效率,增强知识的同化和迁移能力,为有针对性的研究性学习打好基础。坚持长期的预习,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优化知识结构,容易实现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  但多数学生的课前预习始于教师的“启动”,引导、督促与激励是形
期刊
每个从事过语文教学的老师都很难忘记,作文课时,学生一个个抓耳挠腮,咬笔杆,摇头叹气,死死趴在桌子上,一节课挤不出几个字的场面。这样,一个巨大的问题摆在老师面前,我们首先必须分析现状:一是学生没有东西可写;二是学生有东西却不知如何去写,以致学生害怕作文。究其原因,一是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始终处在“教无定法”的自由状态。在这广袤深幽的领域里教师的研究与体味相对薄弱,缺少了对作文重要环节写作过程中的指导
期刊
人类历史源远流长,众多历史人物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人类历史的推动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历史学习过程中需要培养的一种基本能力,也是学生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判来培养正确认识历史的能力和思维方式的过程。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现结合自身实践,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一、引导学生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  把历史人物
期刊
长期以来,人们把对语文的学习戏称为“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课堂时间没少花,收效却不大。如何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得有所用,知识和能力双丰收?这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一直思考的问题。面对教育改革,让我清醒地意识到:我们的教与学必须与时俱进,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把音乐、美术引进课堂,让语文课堂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下面就我个人实际教学谈谈我的语文教学观——五个“重视”。  一、重视读。我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
期刊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句话出自《五柳先生传》一文,作者是“不慕名利”的东晋著名隐士陶渊明先生。这句话的意思是:“喜欢读书,但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也就是告诉读者读书不必强求系统地深入地把握,只求在书中会己心、惬己意、怡己性、娱己情即可。  但许多人对这句话中的“不求甚解”的理解分歧很大。持肯定态度的人认为书籍浩如烟海,读
期刊
摘 要: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却要说:“兴趣是小学生的好朋友。” 小学生对数学学习有兴趣,便能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事,乐此不疲,学习效果自然就好;反之,如果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效果就差。由此可见,小学生要想学习好(成功)就离不开学习兴趣,就要把兴趣当做最要好的朋友,并让“兴趣”这个朋友陪伴着学习;作为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做到“寓教于乐,教学有方,开窍有
期刊
“弱化”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其根本旨趣是为了走向学生的自主管理。只有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得以不断提高,才能确保班级管理有良好的效果,保障学生个人能够全面地发展,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  一、班主任的“弱化”与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强化”  1.“弱化”的根本旨趣是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发展  “弱化”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发展,实现学生综合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