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教师的教学方法仍未跟上时代的步伐,农村历史教学并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传统教学中“满堂灌”“填鸭式”教学、高耗低效的现象依然存在。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针对农村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一些粗浅分析。
一、历史学科被学生称为“副科”,被领导称为“小学科”
历史学科虽然和政治学科在中考中合卷考试,但是历史学科分值小。因此农村学校和学生不太重视这门学科。在很多农村中学,七年级和八年级教学中历史学科不列入学校的学科考核范围。这使任教教师不太重视这门学科,也让低年级学生产生了历史学科不重要的观念。而中考会涉及九年级历史教学内容,所以学校和教师相对重视,但历史是开卷考试并且只占五十分,因此与其他学科相比学生仍然不重视。校领导也经常说“小学科”应该为“大学科”让路,这就使历史成了“副科”。
要让学生重视历史学科,学校和教师就要做一些必要的工作。首先,学校领导应该给予历史学科更多的关注,把历史学科列为考核学科。其次,教师要认真教授低年级的历史课程,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二、教材的简化和农村历史教学资源的不对称
自2004年以来,我国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不再局限于人教版教材,自从事历史教学七年以来,我已经教授过人教版、北师大版和川教版三种教材。教材内容的简化、活动多样性是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能力的一种手段,但在农村历史教学中却对学生掌握历史学科知识带来更大的困难。
对于多媒体设备发达、图书资料丰富的城镇中学来说,教师上历史课,起的只是一个引导作用。在新教材里,许多内容都被删减了,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小组在课后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查找资料,充实教学内容。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对历史事件获得认识。城镇中学的学生能通过这些方式学到课本里没有的知识,锻炼自己对史料的归纳、整理、总结能力。但在农村中学,电脑设备和网络配置很少,图书馆图书资料也不多,这使得学生没有条件进行课外历史学习。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只能局限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上。在这种情况下,农村中学的学生想学好历史学科很难,导致学生失去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教学:第一,教师在备课时,要做足课前工作,查阅更多的相关资料,通过教师的讲授来弥补不足。第二,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加大对教育教学的投入力度。第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纪念馆、历史文物馆参观学习,到乡镇图书馆借阅书籍。
三、教师教学摆脱不了“一言堂”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单一
其一,历史学科教学任务重、内容多,很多农村历史教师不专心钻研教材,上课时就难免存在照本宣科的教学现象。其二,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也很单一,除了死记硬背,没有其他更好的学习方法,导致学生学习历史了无兴趣。但是,现在历史学科是开卷考试,更加侧重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灵活运用,所以这样的学习方法,自然对成绩的提高没有太大的作用。学生学习没有动力,教师教得没有成就感,形成了恶性循环。
我认为要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模式,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精心备课,认真钻研教法和学法。放权、让权与学生,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育学生,这样才能真正改变不够先进的教学模式。其次,根据中考的要求有效指导学生学习历史,学习方法的指导最为重要。最后,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注重能力的培训,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识学有所用,融会贯通,而不是死记硬背。
四、教师不专业,教学水平低
历史教师专业素养不高也是农村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问题。有些农村中学没有历史专业的教师,就把历史课分给所谓“主科”教师顺带,甚至一个教师负责全校历史教学。缺乏专业的历史教师,教学质量自然难以提升。
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必须扎实,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而教师专业素质是一个教师终身学习、不断探索的过程,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拥有专业素质教师是高效教学的必备条件,这就需要教师队伍建设要注意学科的平衡,而不是毫无针对性地培养新教师。同时,也反映出农村学校教师数量紧缺的现状,需要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待遇,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加大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
本文旨在促进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发挥历史在素质教育中应有作用,提高农村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的质量。
一、历史学科被学生称为“副科”,被领导称为“小学科”
历史学科虽然和政治学科在中考中合卷考试,但是历史学科分值小。因此农村学校和学生不太重视这门学科。在很多农村中学,七年级和八年级教学中历史学科不列入学校的学科考核范围。这使任教教师不太重视这门学科,也让低年级学生产生了历史学科不重要的观念。而中考会涉及九年级历史教学内容,所以学校和教师相对重视,但历史是开卷考试并且只占五十分,因此与其他学科相比学生仍然不重视。校领导也经常说“小学科”应该为“大学科”让路,这就使历史成了“副科”。
要让学生重视历史学科,学校和教师就要做一些必要的工作。首先,学校领导应该给予历史学科更多的关注,把历史学科列为考核学科。其次,教师要认真教授低年级的历史课程,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二、教材的简化和农村历史教学资源的不对称
自2004年以来,我国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不再局限于人教版教材,自从事历史教学七年以来,我已经教授过人教版、北师大版和川教版三种教材。教材内容的简化、活动多样性是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能力的一种手段,但在农村历史教学中却对学生掌握历史学科知识带来更大的困难。
对于多媒体设备发达、图书资料丰富的城镇中学来说,教师上历史课,起的只是一个引导作用。在新教材里,许多内容都被删减了,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小组在课后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查找资料,充实教学内容。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对历史事件获得认识。城镇中学的学生能通过这些方式学到课本里没有的知识,锻炼自己对史料的归纳、整理、总结能力。但在农村中学,电脑设备和网络配置很少,图书馆图书资料也不多,这使得学生没有条件进行课外历史学习。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只能局限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上。在这种情况下,农村中学的学生想学好历史学科很难,导致学生失去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教学:第一,教师在备课时,要做足课前工作,查阅更多的相关资料,通过教师的讲授来弥补不足。第二,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加大对教育教学的投入力度。第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纪念馆、历史文物馆参观学习,到乡镇图书馆借阅书籍。
三、教师教学摆脱不了“一言堂”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单一
其一,历史学科教学任务重、内容多,很多农村历史教师不专心钻研教材,上课时就难免存在照本宣科的教学现象。其二,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也很单一,除了死记硬背,没有其他更好的学习方法,导致学生学习历史了无兴趣。但是,现在历史学科是开卷考试,更加侧重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灵活运用,所以这样的学习方法,自然对成绩的提高没有太大的作用。学生学习没有动力,教师教得没有成就感,形成了恶性循环。
我认为要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模式,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精心备课,认真钻研教法和学法。放权、让权与学生,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育学生,这样才能真正改变不够先进的教学模式。其次,根据中考的要求有效指导学生学习历史,学习方法的指导最为重要。最后,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注重能力的培训,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识学有所用,融会贯通,而不是死记硬背。
四、教师不专业,教学水平低
历史教师专业素养不高也是农村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问题。有些农村中学没有历史专业的教师,就把历史课分给所谓“主科”教师顺带,甚至一个教师负责全校历史教学。缺乏专业的历史教师,教学质量自然难以提升。
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必须扎实,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而教师专业素质是一个教师终身学习、不断探索的过程,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拥有专业素质教师是高效教学的必备条件,这就需要教师队伍建设要注意学科的平衡,而不是毫无针对性地培养新教师。同时,也反映出农村学校教师数量紧缺的现状,需要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待遇,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加大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
本文旨在促进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发挥历史在素质教育中应有作用,提高农村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