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列仙传》中的史实人物虽然被列入《列仙传》之中,却并没有比较明显的仙人特点,这是由于他们本身有史可查的事实限制了作者对他们神奇事迹的编造空间,并且由于这些史实人物处在自身被“神化”的初期,所以还不具备完全的神仙特点。
关键词:史实人物 有史可查 神化
《列仙传》是一部记述秦汉间仙人及凡人成仙事迹的志怪小说,长期以来,它一直被看作是道教早期的辅教书籍而广为流传。对于《列仙传》的成书年代,虽然古今论者一直众说纷纭,但大体的时期便是在两汉时期。在今本的《列仙传》中,共记载有七十二位仙人,这些仙人的行为特点基本上反映了两汉时期道教的“仙人”观念。
《列仙传》中有少数人是史有其人的史实人物。这些人物的言行都现于史料之中,不过因为某种原因,他们的言行在民间流传过程中渐渐被加以更多的想象与改变,经过民间的无数次加工之后,这些史实人物渐渐被赋予了神话色彩,最终作为神仙人物出现在了《列仙传》一书之中。
本文便是拟对《列仙传》中的史实人物的特点加以总结分析,探究《列仙传》将史实人物“仙”化的这一现象的发生与发展,并由此对两汉时期的神仙观念作以浅显的探讨。
在《列仙传》七十二位仙人中,有史可查的人物共有十三位,而他们大多都是以“长寿”这一特点来表示其仙人身份的,比如老子寿二百余年、吕尚寿二百年、彭祖寿八百岁或六百岁、陆通寿“数百岁”、范蠡寿有二百岁以上。在这里,长寿似乎成了主要表现这些史实人物是仙而非凡人的主要特点,而相比之下,这些人物作为神仙并没有多少奇异的行为法术之类的能力,甚至在有些史实人物的描述中,连“长寿”这一最基本的特点都没提到。
对于《列仙传》对这些史实人物的这一描写特点,我们或许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探讨原因:第一,这些人物都是有史可查的历史人物,许多典籍的详细记录限定了《列仙传》发挥想象的空间,作者无法对这些史实人物的事迹随意编造;第二,在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往往会被后人所神话,而这些史实人物或许还处于“由人成神”这一过程的初期阶段,人们在对他们的改造过程中还没有赋予他们更多的神奇能力。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对“钩翼夫人”条的解读,并将之与《史记》《汉书》等对钩弋夫人的记载作以比较。
在“钩翼夫人”条中,对“钩弋夫人”是这样描述的:
“钩翼夫人者……武帝害之,殡尸不冷,而香一月间。后昭帝即位,更葬之,棺内但有丝履。故名其宫曰钩翼。后避讳,改为弋庙。闱有神祠、阁在焉。”
钩弋夫人是汉昭帝的母亲,因此她的史实身份不用怀疑,而在正史中确实有生时手蜷曲而遇武帝手遂展开的记载。到了《列仙传》中,变化的地方不过是写其不仅是手蜷曲,而且手中有一玉钩。作者这样描述,不过是在其真实事迹的基础上做了微小的情节修饰。
在这里,《列仙传》对史实人物事迹的记载大致都是符合史实的,所变动者,只不过在一些微小的细节处理上罢了。这说明《列仙传》的作者对于有实可查的人物的处理方式是在遵循史实的基础上加以细节的变动来变现这些人物身份的不同寻常。
对于钩弋夫人,《史记•外戚世家》和《汉书•外戚传上》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我们可以仔细将这两者的记载与《列仙传》的记载进行比较:
“后数日,帝谴责钩弋夫人。夫人脱簪珥叩头。帝曰:‘引持去,送掖庭狱!’夫人还顾,帝曰:‘趣行,女不得活!’夫人死云阳宫。时暴风扬尘,百姓感伤。使者夜持棺往葬之,封识其处。(《史记•外戚世家》)”[2]
“钩弋婕妤从幸甘泉,有过见谴,以忧死,因葬云阳。后上疾病,乃立钩弋子为皇太子。
(《汉书•外戚传》)”[3]
在钩弋夫人死亡的事情上,《汉书》仅模模糊糊地以一句“以忧死”带过,而《史记》则详细记载了汉武帝处死钩弋夫人的事情。由《史记》“时暴风扬尘,百姓感伤。使者夜持棺往葬之,封识其处。”以及《汉书》有关钩弋夫人死后被追封建陵的种种事情来看,钩弋夫人无罪而被武帝杀死的事情的确引起了人们的不满,并由之产生对钩弋夫人的深深哀怜之情。
而在《列仙传》中,钩弋夫人被武帝所害死的情节显然受到了作者的重视和充分的利用,“钩弋夫人”条记载其死后“殡尸不冷而香”“更葬之,棺内但有丝履”的事迹,并强调其死因是“后武帝害之”,正说明了钩弋夫人是因为其悲惨的结局受到后世的哀怜,从而为她的死编造的种种美好的传说,希望钩弋夫人并没有真的死去,而是已经化为了仙人。在这里,作者也是通过对其事迹的修饰与细节的增加表现其特意身份的,在介绍钩弋夫人之时先写其“少时好清静”“饮食少”,使其在性格上接近于仙人的特点,后又写其死后尸体不冷而香、发棺不见其人,减弱钩弋夫人作为活生生的现实人物所具有的真实感,加强虚幻缥缈的虚无感,从而达到暗示钩弋夫人死后成仙的目的。
其次,在对这些史实人物的真实事迹与《列仙传》对其描述的对比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两汉时期“由人成神”的改造轨迹和特点。
通过对《列仙传》中所谓“仙”的特点的集体考察,我们可以总结出《列仙传》对仙人描述的一个努力方向——即努力将之与凡人区分开来,赋予他们作为仙人所应具有的共性特点。这些特点有:寿命十分长久、服食之物为世间罕有、都有着隐士一般的高迈离俗的性格、行径总是飘忽不定令人不可捉摸等。
因此,要想将这些史实人物“仙化”,就需要在描述过程中使人物既符合史料记载的有关事迹,又要使这些人物符合仙人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条目看到作者是怎样进行改造的。
如“范蠡”条:
“范蠡,字少伯,徐人也。事周师太公望,好服桂饮水。为越大夫,佐勾践破吴。后乘舟入海,变名姓,适齐,为鸱夷子。更后百余年,见于陶,为陶朱君,财累亿万,号陶朱公。后弃之,兰陵卖药。后人世世识见之。”
在这里,作者记载的范蠡事迹基本上符合史料中的记载,包括他的官职生平和几次姓名的变更,但是,作者却在不动声色间赋予了范蠡仙人的最大特点——长寿。范蠡在功成身退后的确适齐易名,后来又现于陶,但作者却在这之中拉长了范蠡存在的时间“更后百余年,现于陶”,一个微小的变动便使范蠡成为长寿之人。同时,作者又充分利用了范蠡退隐后曾到过很多的地方的特点,对其的表述中进行文字的变换,《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范蠡的行迹是“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而《列仙传》则写“现于陶”,没有直接写他的来往路径,而是直接写他出现在陶,这样就给人来去缥缈、不可捉摸的感觉,一个字的变化就增强了范蠡行迹的神秘性,暗示了范蠡的仙人身份。
虽然如此,与后世将范蠡作为“文财神”来供奉,将之视为能够帮助自己生财的神仙不同,《列仙传》中的范蠡不过是寿命较长,后世之人常能看到他而已。这时的范蠡没有表现出任何神仙者流呼风唤雨的法术,这说明在这个时期,范蠡作为神仙的形象并没有深入人心,人们更多的是将之作为一个进退合时宜的奇才看待,最多就是退隐之后生活增加了些许神秘性罢了。
总结以上种种,可知范蠡在《列仙传》中只不过是作为一个稍有异行的人物,一个可能具有神仙身份的人物来描写的,他此时还处于被“造神”的初期阶段,还没有被赋予更多的神奇能力。
由此看来,《列仙传》中对于史实人物的记载,实际上是这些人物由纯粹的史实人物的身份向神仙身份转变的开端,对于这些史实人物的“神化”,《列仙传》实在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向.列仙传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关键词:史实人物 有史可查 神化
《列仙传》是一部记述秦汉间仙人及凡人成仙事迹的志怪小说,长期以来,它一直被看作是道教早期的辅教书籍而广为流传。对于《列仙传》的成书年代,虽然古今论者一直众说纷纭,但大体的时期便是在两汉时期。在今本的《列仙传》中,共记载有七十二位仙人,这些仙人的行为特点基本上反映了两汉时期道教的“仙人”观念。
《列仙传》中有少数人是史有其人的史实人物。这些人物的言行都现于史料之中,不过因为某种原因,他们的言行在民间流传过程中渐渐被加以更多的想象与改变,经过民间的无数次加工之后,这些史实人物渐渐被赋予了神话色彩,最终作为神仙人物出现在了《列仙传》一书之中。
本文便是拟对《列仙传》中的史实人物的特点加以总结分析,探究《列仙传》将史实人物“仙”化的这一现象的发生与发展,并由此对两汉时期的神仙观念作以浅显的探讨。
在《列仙传》七十二位仙人中,有史可查的人物共有十三位,而他们大多都是以“长寿”这一特点来表示其仙人身份的,比如老子寿二百余年、吕尚寿二百年、彭祖寿八百岁或六百岁、陆通寿“数百岁”、范蠡寿有二百岁以上。在这里,长寿似乎成了主要表现这些史实人物是仙而非凡人的主要特点,而相比之下,这些人物作为神仙并没有多少奇异的行为法术之类的能力,甚至在有些史实人物的描述中,连“长寿”这一最基本的特点都没提到。
对于《列仙传》对这些史实人物的这一描写特点,我们或许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探讨原因:第一,这些人物都是有史可查的历史人物,许多典籍的详细记录限定了《列仙传》发挥想象的空间,作者无法对这些史实人物的事迹随意编造;第二,在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往往会被后人所神话,而这些史实人物或许还处于“由人成神”这一过程的初期阶段,人们在对他们的改造过程中还没有赋予他们更多的神奇能力。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对“钩翼夫人”条的解读,并将之与《史记》《汉书》等对钩弋夫人的记载作以比较。
在“钩翼夫人”条中,对“钩弋夫人”是这样描述的:
“钩翼夫人者……武帝害之,殡尸不冷,而香一月间。后昭帝即位,更葬之,棺内但有丝履。故名其宫曰钩翼。后避讳,改为弋庙。闱有神祠、阁在焉。”
钩弋夫人是汉昭帝的母亲,因此她的史实身份不用怀疑,而在正史中确实有生时手蜷曲而遇武帝手遂展开的记载。到了《列仙传》中,变化的地方不过是写其不仅是手蜷曲,而且手中有一玉钩。作者这样描述,不过是在其真实事迹的基础上做了微小的情节修饰。
在这里,《列仙传》对史实人物事迹的记载大致都是符合史实的,所变动者,只不过在一些微小的细节处理上罢了。这说明《列仙传》的作者对于有实可查的人物的处理方式是在遵循史实的基础上加以细节的变动来变现这些人物身份的不同寻常。
对于钩弋夫人,《史记•外戚世家》和《汉书•外戚传上》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我们可以仔细将这两者的记载与《列仙传》的记载进行比较:
“后数日,帝谴责钩弋夫人。夫人脱簪珥叩头。帝曰:‘引持去,送掖庭狱!’夫人还顾,帝曰:‘趣行,女不得活!’夫人死云阳宫。时暴风扬尘,百姓感伤。使者夜持棺往葬之,封识其处。(《史记•外戚世家》)”[2]
“钩弋婕妤从幸甘泉,有过见谴,以忧死,因葬云阳。后上疾病,乃立钩弋子为皇太子。
(《汉书•外戚传》)”[3]
在钩弋夫人死亡的事情上,《汉书》仅模模糊糊地以一句“以忧死”带过,而《史记》则详细记载了汉武帝处死钩弋夫人的事情。由《史记》“时暴风扬尘,百姓感伤。使者夜持棺往葬之,封识其处。”以及《汉书》有关钩弋夫人死后被追封建陵的种种事情来看,钩弋夫人无罪而被武帝杀死的事情的确引起了人们的不满,并由之产生对钩弋夫人的深深哀怜之情。
而在《列仙传》中,钩弋夫人被武帝所害死的情节显然受到了作者的重视和充分的利用,“钩弋夫人”条记载其死后“殡尸不冷而香”“更葬之,棺内但有丝履”的事迹,并强调其死因是“后武帝害之”,正说明了钩弋夫人是因为其悲惨的结局受到后世的哀怜,从而为她的死编造的种种美好的传说,希望钩弋夫人并没有真的死去,而是已经化为了仙人。在这里,作者也是通过对其事迹的修饰与细节的增加表现其特意身份的,在介绍钩弋夫人之时先写其“少时好清静”“饮食少”,使其在性格上接近于仙人的特点,后又写其死后尸体不冷而香、发棺不见其人,减弱钩弋夫人作为活生生的现实人物所具有的真实感,加强虚幻缥缈的虚无感,从而达到暗示钩弋夫人死后成仙的目的。
其次,在对这些史实人物的真实事迹与《列仙传》对其描述的对比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两汉时期“由人成神”的改造轨迹和特点。
通过对《列仙传》中所谓“仙”的特点的集体考察,我们可以总结出《列仙传》对仙人描述的一个努力方向——即努力将之与凡人区分开来,赋予他们作为仙人所应具有的共性特点。这些特点有:寿命十分长久、服食之物为世间罕有、都有着隐士一般的高迈离俗的性格、行径总是飘忽不定令人不可捉摸等。
因此,要想将这些史实人物“仙化”,就需要在描述过程中使人物既符合史料记载的有关事迹,又要使这些人物符合仙人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条目看到作者是怎样进行改造的。
如“范蠡”条:
“范蠡,字少伯,徐人也。事周师太公望,好服桂饮水。为越大夫,佐勾践破吴。后乘舟入海,变名姓,适齐,为鸱夷子。更后百余年,见于陶,为陶朱君,财累亿万,号陶朱公。后弃之,兰陵卖药。后人世世识见之。”
在这里,作者记载的范蠡事迹基本上符合史料中的记载,包括他的官职生平和几次姓名的变更,但是,作者却在不动声色间赋予了范蠡仙人的最大特点——长寿。范蠡在功成身退后的确适齐易名,后来又现于陶,但作者却在这之中拉长了范蠡存在的时间“更后百余年,现于陶”,一个微小的变动便使范蠡成为长寿之人。同时,作者又充分利用了范蠡退隐后曾到过很多的地方的特点,对其的表述中进行文字的变换,《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范蠡的行迹是“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而《列仙传》则写“现于陶”,没有直接写他的来往路径,而是直接写他出现在陶,这样就给人来去缥缈、不可捉摸的感觉,一个字的变化就增强了范蠡行迹的神秘性,暗示了范蠡的仙人身份。
虽然如此,与后世将范蠡作为“文财神”来供奉,将之视为能够帮助自己生财的神仙不同,《列仙传》中的范蠡不过是寿命较长,后世之人常能看到他而已。这时的范蠡没有表现出任何神仙者流呼风唤雨的法术,这说明在这个时期,范蠡作为神仙的形象并没有深入人心,人们更多的是将之作为一个进退合时宜的奇才看待,最多就是退隐之后生活增加了些许神秘性罢了。
总结以上种种,可知范蠡在《列仙传》中只不过是作为一个稍有异行的人物,一个可能具有神仙身份的人物来描写的,他此时还处于被“造神”的初期阶段,还没有被赋予更多的神奇能力。
由此看来,《列仙传》中对于史实人物的记载,实际上是这些人物由纯粹的史实人物的身份向神仙身份转变的开端,对于这些史实人物的“神化”,《列仙传》实在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向.列仙传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