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应用型高校肩负着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其中,学生的外语学习是重要一环,而翻译能力则是外语水平的综合体现。但绝大部分应用型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翻译能力普遍不高,本文以此为重点进行探究,通过分析实际问题,提出相关解决途径与方法,从而探究应用型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非英语专业;翻译能力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强,愈发需要具有较强适应性和实践性的高校毕业生,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应用型高校在其中担负起了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重任,聚焦人才发展需要,创新培养目标与途径,强调人才培养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其中,应用型人才的对外能力是实现应用型高校教育目标的重要指标,这就给应用型高校提出了更切近实际的人才培养要求。长期以来,我国对翻译能力培养的研究大多落在英语专业学生上面,而忽视了占绝大部分的非英语专业学生,造成了人才培养缺失的境地。
二、应用型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现状
(一)英语翻译教学处于次要位置
听、说、读、写、译是英语教学中的五项基本技能,通过分析应用型非英语专业学生初高中的培养内容及方法,大多以听、写为重点,而到了大学阶段,大多英语教师则更多关注说与读的环节,整个培养阶段,很少关注“译”这个重要的英语培养目标。翻译作为英语培养的综合外在表现,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纵观大学英语四、六级试题,翻译已由之前的短句翻译改为段落翻译,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扎实的翻译功底,完整的应用型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
(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
从翻译能力培养上分析,由于应用型高校大多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初高中并没有打下较好的英语基础,词汇量达不到翻译所需要求,且英语语法知识不牢固,导致学生在进行翻译训练或实践时困难重重,造成错译、胡译等现象。从而使学生在英语学习道路上愈发缺失信心与翻译能力培养的兴趣。
(三)汉语表达能力有待增强
很多应用型高校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翻译能力上,将大量的教学时间与内容放在学生的英语能力培养上,却忽视了汉语相关能力的培养,且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时,特别是从事翻译实践时,认为汉语是其母语,高估了自己的汉语表达能力,造成了很多学生能理解英语表达意思,却不能译出一个语义通顺、形式符合汉语语序的译本。
(四)基础翻译理论及技巧的缺失
在翻译学习过程中,应用型高校英语教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中,缺失了对基础翻译理论及技巧的讲授,大多直接以课本中的简单段落进行翻译训练,这样并不能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且会让学生误认为“翻译就是语言的转换”。而在实际翻译过程中,或多或少地都会受到翻译理论的指导或影响,特别是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而言,极其有必要去掌握基础的翻译理论与技巧。
(五)英语教学中翻译内容的不足
应用型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能力培养中,英语学习并不能得到像专业课一样的重视,仅作为一门普通的公共课。大多非英语专业英语教材也未提及英语翻译能力的培養,没有全面系统地介绍翻译理论及技巧。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容中也缺失了对翻译知识的系统讲解与训练,导致学生仅会课内段落翻译或课后习题翻译,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学会翻译。
(六)英语教师翻译素质的欠缺
应用型高校翻译能力培养中,多将培养目光投向学生,却忽视了教师翻译素质这一主要环节。由于各高校在招聘英语教师时,多以英语语言学等专业为主,大多教师并未接受过专业且系统的翻译能力培养。翻译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本身具有较好的双语、双文化能力及大量的翻译实践经验,而大多应用型高校一线英语教师并未具备这一点关键要素。
三、翻译能力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一)注重学生英语基础
针对应用型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第一环节就是要切实提升学生的英语基础,帮助学生积累和掌握满足翻译需求的英语单词量与过硬的语法知识。词汇是翻译的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了充沛的单词量,才能在翻译时选择恰当的词汇进行表述。而语法知识则是保障译文质量、避免错译的必要条件。
(二)夯实学生汉语表达能力
在进行英汉翻译过程中,学生要具备准确理解源语和自如表达目的语的素质,汉语表达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译文的质量,这就要求学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汉语表达能力,摒弃“汉语是母语,无需提升”的错误观念。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相应的汉语教材,同时,也可以阅读优秀的汉语经典文学,丰富和提升自己的汉语表达能力和技巧,从而提升翻译质量。
(三)增强学生翻译培养的主动性
翻译能力培养过程中,要不断提升学生翻译学习的主动性,不能把学习局限于课堂,要学会课后自我学习。学生要将翻译能力的培养摆在重要位置,不能带有为了考试和获得学分的观念去学习,或当作一种任务去对待。非英语专业学生要时刻认清掌握翻译能力的重要性,认清未来市场对既具有专业知识,又掌握翻译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巨大需求,形成积极的翻译学习态度,不断培养和提升自我翻译能力。
(四)提升英语教师翻译素质
在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培养过程中,教师是重要的指导者,在整个过程中处于主导作用。随着大学英语改革的深入进行,社会对翻译的需要越来越高,大学英语教师的翻译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及教学水平都无法满足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的要求,需要进行继续教育。[1]从事非英语专业学生教学的教师,在日常学习中,必须掌握好满足教学需要的翻译理论知识及实践技巧,并通过教学分析,把其中有利于学生翻译能力培养的关键知识在课堂中教授学生。应用型高校也可以通过组织英语教师赴校外专门翻译机构进行学习,掌握所需翻译知识及能力。
(五)加强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实践
翻译能力的学习与提升,要时刻注重翻译训练与实践。教师可在课本中挑选一些经典语句及段落进行翻译讲解,也可找寻一些与学生专业有关的材料进行翻译学习,增强翻译材料的多样性,开阔学生翻译视野。在学生掌握翻译基础理论及技巧后,进行大量的课内外翻译训练,切实提升应用型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
(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清晰明白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为了更好地加强学生翻译能力培养,教师在基础英语授课过程中应根据授课内容加入相应的跨文化知识、介绍文化差异。[2]学生在掌握了必要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后,更容易进行英汉互译,译出符合语言背景知识的译文,从而提升翻译能力。
四、结语
翻译能力是英语听、说、读、写技能的综合体现,是最能体现英语学习者自身水平能力的重要指标,应用型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学校、教师及学生在认清培养翻译能力重要性的基础上,切实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英语基础,夯实汉语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对学习翻译的主动性,提升教师翻译素质,加强学生翻译实践,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从而提升应用型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1]姚志奋.应用型本科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9):159-161.
[2]付芬.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教学中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9,16:207-208.
作者简介:李旭(1990.05-),男,汉,辽宁省葫芦岛市,图书馆负责人/助教,硕士研究生,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图书情报,英语翻译
第二作者:王嘉(1983.07-),女,汉,云南省丽江市,教务与教学建设部实践教学管理处副处长/讲师,硕士研究生,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研究方向:实践教学、计算机、高等教育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非英语专业;翻译能力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强,愈发需要具有较强适应性和实践性的高校毕业生,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应用型高校在其中担负起了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重任,聚焦人才发展需要,创新培养目标与途径,强调人才培养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其中,应用型人才的对外能力是实现应用型高校教育目标的重要指标,这就给应用型高校提出了更切近实际的人才培养要求。长期以来,我国对翻译能力培养的研究大多落在英语专业学生上面,而忽视了占绝大部分的非英语专业学生,造成了人才培养缺失的境地。
二、应用型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现状
(一)英语翻译教学处于次要位置
听、说、读、写、译是英语教学中的五项基本技能,通过分析应用型非英语专业学生初高中的培养内容及方法,大多以听、写为重点,而到了大学阶段,大多英语教师则更多关注说与读的环节,整个培养阶段,很少关注“译”这个重要的英语培养目标。翻译作为英语培养的综合外在表现,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纵观大学英语四、六级试题,翻译已由之前的短句翻译改为段落翻译,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扎实的翻译功底,完整的应用型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
(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
从翻译能力培养上分析,由于应用型高校大多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初高中并没有打下较好的英语基础,词汇量达不到翻译所需要求,且英语语法知识不牢固,导致学生在进行翻译训练或实践时困难重重,造成错译、胡译等现象。从而使学生在英语学习道路上愈发缺失信心与翻译能力培养的兴趣。
(三)汉语表达能力有待增强
很多应用型高校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翻译能力上,将大量的教学时间与内容放在学生的英语能力培养上,却忽视了汉语相关能力的培养,且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时,特别是从事翻译实践时,认为汉语是其母语,高估了自己的汉语表达能力,造成了很多学生能理解英语表达意思,却不能译出一个语义通顺、形式符合汉语语序的译本。
(四)基础翻译理论及技巧的缺失
在翻译学习过程中,应用型高校英语教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中,缺失了对基础翻译理论及技巧的讲授,大多直接以课本中的简单段落进行翻译训练,这样并不能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且会让学生误认为“翻译就是语言的转换”。而在实际翻译过程中,或多或少地都会受到翻译理论的指导或影响,特别是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而言,极其有必要去掌握基础的翻译理论与技巧。
(五)英语教学中翻译内容的不足
应用型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能力培养中,英语学习并不能得到像专业课一样的重视,仅作为一门普通的公共课。大多非英语专业英语教材也未提及英语翻译能力的培養,没有全面系统地介绍翻译理论及技巧。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容中也缺失了对翻译知识的系统讲解与训练,导致学生仅会课内段落翻译或课后习题翻译,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学会翻译。
(六)英语教师翻译素质的欠缺
应用型高校翻译能力培养中,多将培养目光投向学生,却忽视了教师翻译素质这一主要环节。由于各高校在招聘英语教师时,多以英语语言学等专业为主,大多教师并未接受过专业且系统的翻译能力培养。翻译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本身具有较好的双语、双文化能力及大量的翻译实践经验,而大多应用型高校一线英语教师并未具备这一点关键要素。
三、翻译能力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一)注重学生英语基础
针对应用型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第一环节就是要切实提升学生的英语基础,帮助学生积累和掌握满足翻译需求的英语单词量与过硬的语法知识。词汇是翻译的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了充沛的单词量,才能在翻译时选择恰当的词汇进行表述。而语法知识则是保障译文质量、避免错译的必要条件。
(二)夯实学生汉语表达能力
在进行英汉翻译过程中,学生要具备准确理解源语和自如表达目的语的素质,汉语表达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译文的质量,这就要求学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汉语表达能力,摒弃“汉语是母语,无需提升”的错误观念。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相应的汉语教材,同时,也可以阅读优秀的汉语经典文学,丰富和提升自己的汉语表达能力和技巧,从而提升翻译质量。
(三)增强学生翻译培养的主动性
翻译能力培养过程中,要不断提升学生翻译学习的主动性,不能把学习局限于课堂,要学会课后自我学习。学生要将翻译能力的培养摆在重要位置,不能带有为了考试和获得学分的观念去学习,或当作一种任务去对待。非英语专业学生要时刻认清掌握翻译能力的重要性,认清未来市场对既具有专业知识,又掌握翻译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巨大需求,形成积极的翻译学习态度,不断培养和提升自我翻译能力。
(四)提升英语教师翻译素质
在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培养过程中,教师是重要的指导者,在整个过程中处于主导作用。随着大学英语改革的深入进行,社会对翻译的需要越来越高,大学英语教师的翻译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及教学水平都无法满足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的要求,需要进行继续教育。[1]从事非英语专业学生教学的教师,在日常学习中,必须掌握好满足教学需要的翻译理论知识及实践技巧,并通过教学分析,把其中有利于学生翻译能力培养的关键知识在课堂中教授学生。应用型高校也可以通过组织英语教师赴校外专门翻译机构进行学习,掌握所需翻译知识及能力。
(五)加强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实践
翻译能力的学习与提升,要时刻注重翻译训练与实践。教师可在课本中挑选一些经典语句及段落进行翻译讲解,也可找寻一些与学生专业有关的材料进行翻译学习,增强翻译材料的多样性,开阔学生翻译视野。在学生掌握翻译基础理论及技巧后,进行大量的课内外翻译训练,切实提升应用型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
(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清晰明白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为了更好地加强学生翻译能力培养,教师在基础英语授课过程中应根据授课内容加入相应的跨文化知识、介绍文化差异。[2]学生在掌握了必要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后,更容易进行英汉互译,译出符合语言背景知识的译文,从而提升翻译能力。
四、结语
翻译能力是英语听、说、读、写技能的综合体现,是最能体现英语学习者自身水平能力的重要指标,应用型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学校、教师及学生在认清培养翻译能力重要性的基础上,切实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英语基础,夯实汉语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对学习翻译的主动性,提升教师翻译素质,加强学生翻译实践,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从而提升应用型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1]姚志奋.应用型本科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9):159-161.
[2]付芬.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教学中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9,16:207-208.
作者简介:李旭(1990.05-),男,汉,辽宁省葫芦岛市,图书馆负责人/助教,硕士研究生,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图书情报,英语翻译
第二作者:王嘉(1983.07-),女,汉,云南省丽江市,教务与教学建设部实践教学管理处副处长/讲师,硕士研究生,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研究方向:实践教学、计算机、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