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展开临床治疗研究,了解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在治疗效果上相对于传统治疗的差异性。旨在优化临床治疗方式,提升我院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有效性。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这一年时间内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性以及治疗后组间差异。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在血清白介素以及热休克蛋白70方面数值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治疗后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相对于传统治疗方式而言,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病症方面效果更优,能够有效降低血清白介素以及热休克蛋白70数值,减少患者由于心肌梗死引发死亡的危险性,因此这一方式适合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低分子肝素 尿激酶 治疗效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146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098-02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急性心脏疾病,多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临床上发病在短时间内便会迅速恶化,患者病死率较高。随着我国居民生活习惯、运动习惯等方面的改变,在急性心肌梗死方面的人数呈逐年增多趋势。溶栓治疗是目前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重要方法,能够改善血液动力学,让闭塞的血管在短时间再通。低分子肝素具有抗栓以及抗凝活性,尿激酶可将纤溶酶裂解让血栓溶解掉,两者合用理论上效果较好[1]。本院基于这一背景,采用对比方式研究了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方面的效果,现做出如下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共选择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为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这一年时间内收治。将这8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4人。
对照组中男性23人,女性21人;年龄在41-77岁之间,平均年龄54.2岁;临床诊断发现患者下壁梗死12例,高侧壁梗死8例,前间壁梗死15例,前壁梗死9例;溶栓时间为6小时之内;采用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中男性22人,女性22人;年龄在43-75岁之间,平均年龄53.4岁;临床诊断发现患者下壁梗死13例,高侧壁梗死7例,前间壁梗死14例,前壁梗死10例;溶栓时间为6小时之内;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方式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梗死部位以及溶栓时间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兩组患者在送至医院或发病后立即给予其吸氧并保持卧姿,同时对其心电状态实施监护。对照组患者采用肠溶型阿司匹林、镁极化液以及其它硝酸之类或是他汀类药物治疗。
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治疗方式上另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方式治疗。在100ml生理盐水中加入100万U尿激酶,采用静脉滴注方式输送到患者体内,滴注需要在半小时之内完成。在为患者溶栓治疗之后的6-8小时间用低分子肝素,将5000U(0.4ml)肝素以皮下注射(腹部)方式注入到患者体内[2]。
1.3 统计学方法。根据上述方式将得出的数据进行汇总,在软件使用方面本次研究采用的是SPSS19.0版本统计学软件,对结果数据展开处理与分析,了解其差异程度。当P值在0.05以上时说明统计结果无显著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以下是说明统计结果存在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以及热休克蛋白70差异性,其中血清白介素分为IL-6、IL-8、IL-10这三种。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组间差异性以及两组患者各自治疗前后组内差异。本次研究具体对比情况如表1。
由上表不难看出,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对比均存在差异性,证明两种治疗方式在临床上均能够帮助患者减少心肌梗死死亡危险。具体而言,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各方面数据对比相差不大(P>0.05),而在治疗之后,观察组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在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方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在效果上更优,能够帮助患者减少死亡几率。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由血管中出现了血栓阻塞血液流动造成心肌缺血所致,临床上治疗关键为尽快恢复心肌供血,避免梗死范围扩大,让心脏功能得以维持。尿激酶能够让患者纤溶酶原分解为纤溶酶,从而达到纤溶效果,让血栓中的纤维蛋白发生降解,最终限制AMI范围[3]。低分子肝素存在明显Xa因子活性,能够同时抗凝与抗栓,促进优球蛋白溶解[4]。因此两者合用可有效帮助患者将原本阻塞血管的血栓溶解,让心脏尽早恢复供血。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药物治疗方式而言,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清白介素以及热休克蛋白70指数,在让各项指标下降,更好的达到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可以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冠状动脉再通率,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心脏事件死亡率、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且研究中未发现致命性出血情况,因此这是一种安全性高且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孙海峰.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研究[J].中外医疗,2011(07):55-56
[2] 梁显湛.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19):93-94
[3] 黄煜,潘雪芳.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08):1073-1075
[4] 周琦.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56例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0(19):3-4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这一年时间内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性以及治疗后组间差异。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在血清白介素以及热休克蛋白70方面数值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治疗后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相对于传统治疗方式而言,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病症方面效果更优,能够有效降低血清白介素以及热休克蛋白70数值,减少患者由于心肌梗死引发死亡的危险性,因此这一方式适合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低分子肝素 尿激酶 治疗效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146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098-02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急性心脏疾病,多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临床上发病在短时间内便会迅速恶化,患者病死率较高。随着我国居民生活习惯、运动习惯等方面的改变,在急性心肌梗死方面的人数呈逐年增多趋势。溶栓治疗是目前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重要方法,能够改善血液动力学,让闭塞的血管在短时间再通。低分子肝素具有抗栓以及抗凝活性,尿激酶可将纤溶酶裂解让血栓溶解掉,两者合用理论上效果较好[1]。本院基于这一背景,采用对比方式研究了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方面的效果,现做出如下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共选择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为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这一年时间内收治。将这8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4人。
对照组中男性23人,女性21人;年龄在41-77岁之间,平均年龄54.2岁;临床诊断发现患者下壁梗死12例,高侧壁梗死8例,前间壁梗死15例,前壁梗死9例;溶栓时间为6小时之内;采用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中男性22人,女性22人;年龄在43-75岁之间,平均年龄53.4岁;临床诊断发现患者下壁梗死13例,高侧壁梗死7例,前间壁梗死14例,前壁梗死10例;溶栓时间为6小时之内;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方式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梗死部位以及溶栓时间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兩组患者在送至医院或发病后立即给予其吸氧并保持卧姿,同时对其心电状态实施监护。对照组患者采用肠溶型阿司匹林、镁极化液以及其它硝酸之类或是他汀类药物治疗。
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治疗方式上另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方式治疗。在100ml生理盐水中加入100万U尿激酶,采用静脉滴注方式输送到患者体内,滴注需要在半小时之内完成。在为患者溶栓治疗之后的6-8小时间用低分子肝素,将5000U(0.4ml)肝素以皮下注射(腹部)方式注入到患者体内[2]。
1.3 统计学方法。根据上述方式将得出的数据进行汇总,在软件使用方面本次研究采用的是SPSS19.0版本统计学软件,对结果数据展开处理与分析,了解其差异程度。当P值在0.05以上时说明统计结果无显著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以下是说明统计结果存在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以及热休克蛋白70差异性,其中血清白介素分为IL-6、IL-8、IL-10这三种。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组间差异性以及两组患者各自治疗前后组内差异。本次研究具体对比情况如表1。
由上表不难看出,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对比均存在差异性,证明两种治疗方式在临床上均能够帮助患者减少心肌梗死死亡危险。具体而言,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各方面数据对比相差不大(P>0.05),而在治疗之后,观察组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在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方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在效果上更优,能够帮助患者减少死亡几率。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由血管中出现了血栓阻塞血液流动造成心肌缺血所致,临床上治疗关键为尽快恢复心肌供血,避免梗死范围扩大,让心脏功能得以维持。尿激酶能够让患者纤溶酶原分解为纤溶酶,从而达到纤溶效果,让血栓中的纤维蛋白发生降解,最终限制AMI范围[3]。低分子肝素存在明显Xa因子活性,能够同时抗凝与抗栓,促进优球蛋白溶解[4]。因此两者合用可有效帮助患者将原本阻塞血管的血栓溶解,让心脏尽早恢复供血。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药物治疗方式而言,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清白介素以及热休克蛋白70指数,在让各项指标下降,更好的达到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可以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冠状动脉再通率,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心脏事件死亡率、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且研究中未发现致命性出血情况,因此这是一种安全性高且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孙海峰.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研究[J].中外医疗,2011(07):55-56
[2] 梁显湛.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19):93-94
[3] 黄煜,潘雪芳.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08):1073-1075
[4] 周琦.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56例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0(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