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复合型和创新型外语人才的需求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思想的提出变得越来越高。建设“一带一路”既离不开语言,也离不开专业知识。语言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专业知识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保障。在进行“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作为外语人才的培养重要场所的高校,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全面理解“一带一路”战略思想的同时,亦需要认识到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依照“一带一路”战略思想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标准,建立相应的语言体系,从而改革和创新高校外语教学策略,改革和强化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一带一路” 外语教学 教学策略
一、引言
2013年,习近平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一带一路”在各种重大场合的反复谈及引起了世界沿线国家的广泛共鸣,共商、共建、共享的和平发展,共同发展理念引起沿线众多国家的响应与参与。“一带一路”战略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企业走出去,外国企业走进来,抑或中外企业合作,语言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在2015 年3月28日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指出,“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而实现这“五通”,语言相通是必不可少的。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带一路”的发展既离不开政策支持,更离不开语言保障。“一带一路”建设中,对语言的要求,对语言人才的要求为高校外语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培养新型复合型外语人才或将成为高校外语教学的新目标。
二、“一带一路”建设中对语言的要求
语言既是一种文化载体,也是一种交际工具,自古经贸往来都离不开语言沟通。“一带一路”建设中,任何层面都需要语言的支持。语言沟通,首先体现在通上,只有语言相通了,才能实现有效沟通,而在语言沟通中,对语言的要求不仅仅体现在交流上,更体现在对不同国家文化,法律以及彼此认同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地缘复杂,各国历史、文化、宗教、民族、政治差异较大,政治、领土、资源、宗教、民族、语言、文化等矛盾交织,大国博弈不断,这就特别需要加强沟通,而语言沟通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保障。就目前的状况而言,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一直处于单一的语言教学模式,缺乏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而“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对外语类人才有了更为具体的要求。“一带一路”建设会带来大量工程技术人员,经贸人员,法律政治从事等跨国工作或在本国从事国际业务。因此,除了对语言的需要之外,还需要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这是“一带一路”对外语类人才的新需求。
三、当前高校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高校外语教学模式下,我国的高校外语教学基本上还处于“静音”模式,培养的学生大多数只具备单向应用外语的能力:能使用外语阅读涉及非专业知识的材料,能进行基本的翻译,一旦涉及到与专业知识相关的材料的翻译,或者是与别国人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时便会显得力不从心。一方面,高校传统外语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缺乏一定的英语思维能力,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即使可以做到外语与汉语之间的互相转换,也很难迅速转换过来思维,快速做出应变,这样便会在实际的交流过程中出现很大的语言交流障碍。另一方面,传统高校外语教学模式下,更多重视的只是与所学外语相关的,诸如语言本身,与之相关的文化,文学等知识的学习,往往忽略了外语所能辐射到的相关知识领域的学习。尽管在《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若干建议》的要求中已经提出了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人才的现实要求,但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具体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改革还需要较长的一个过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的,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虽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但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却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一带一路”的建设离不开外语人才,也离不开专业人才,将这两者完美结合是目前高校外语教学中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而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既能适应我国企业与外国企业之间的沟通,也能适应我国驻外企业与他国之间的沟通交流。
四、“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学的优化途径
1.加强专业外语教学。传统高校外语教学模式下,尽管外语已经成为一个专业,高校里除过英语专业之外,更有法语专业,日语专业,德语专业等,但对外语知识的学习还只停留在广泛的学习上,对知识点的讲解与学习也只是点到为止,并未涉及到深入的学习。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模式下,学生学到的只是语言本身以及与语言相关的文化,文学最浅显而又广泛的东西,而“一带一路”建设中,不但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的外语知识,更需要学生能够具备阅读专业文献资料以及使用专业的能力。这就要求在具体的教学中进一步提升外语教学的专业性。学校可鼓励教师在不影响日常教学和科研的情况下,深入外贸企业,律师事务所,酒店,旅行社等学习,从而提升实践能力,增加实践知识,为外语教学改革奠定基础。此外,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结合自身情况,可开设诸如与商务,财会,法律,工民建相关的专业外语课程,帮助学生把专业知识与外语结合起来。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不但给高校外语教学带来了挑战,也对高校外语教师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双师型人才的培养在“一带一路”视角下显得尤为重要。
2.注重外语的应用能力。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侧重的是应试教育,由于应试教育的存在,传统的高校外语教学中,更多侧重的是学生的读写能力,尽管在具体的外语教学中已经开设了口语以及口译等课程,但相比而言对这些课程的重视度还远远不够,而大多数外语专业毕业的学生依然具备的只是单向的语言思维能力,缺乏对外语知识的应用能力。而“一带一路”视角下,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卻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听说能力,在具体的学习上强调外语的应用能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加强课堂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注重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增加实践场景和情景的设置,鼓励学生加入到实践场景中来,从而培养其外语的应用能力,使其认识到外语应用能力培养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双向语言思维能力,以及语言应变能力。
3.加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文化,民族,宗教,法律等差异较大,要实现《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出的“五通”跨文化交际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当前的外语教学中,绝大多数学校已经开设了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课程,但很多知识只是点到为止,对涉及到的具体的文化,民族,宗教,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并未做更加深入的讲解。这种情况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应对这方面的知识进行深层次,多角度的讲解之外,还应分析这些文化或者宗教背景下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客观积极地对待文化差异,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结语
“一带一路”的建设对高校外语教学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高校外语教学中,应全面理解“一带一路”战略思想,认真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依照“一带一路”战略思想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制定相应的课程设置,改革外语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对外语的应用能力,将专业知识与外语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培养适合“一带一路”建设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辉,王亚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状况[J].语言战略研究,2016,(3):13-19.
[2]顾骁南.“一带一路”人才需求与商务英语教学改革[J].经济研究导刊,2015,(20):122-123.
[3]习近平与“一带一路”,载自中国一带一路网,https://www.yidaiyilu.gov.cn/xwzx/gnxw/6339.htm.
[4]《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发布,载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http://zhs.mofcom.gov.cn/article/xxfb/201503/20150300926644.shtml.
[5]《语言服务是“一带一路”的基础保障》,载自环球网,http://finance.huanqiu.com/zcjd/2016-01/8318478.html.
作者简介:王聪(1984.1.10-),女,陕西宝鸡人,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专业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为法律语言学。
【关键词】“一带一路” 外语教学 教学策略
一、引言
2013年,习近平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一带一路”在各种重大场合的反复谈及引起了世界沿线国家的广泛共鸣,共商、共建、共享的和平发展,共同发展理念引起沿线众多国家的响应与参与。“一带一路”战略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企业走出去,外国企业走进来,抑或中外企业合作,语言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在2015 年3月28日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指出,“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而实现这“五通”,语言相通是必不可少的。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带一路”的发展既离不开政策支持,更离不开语言保障。“一带一路”建设中,对语言的要求,对语言人才的要求为高校外语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培养新型复合型外语人才或将成为高校外语教学的新目标。
二、“一带一路”建设中对语言的要求
语言既是一种文化载体,也是一种交际工具,自古经贸往来都离不开语言沟通。“一带一路”建设中,任何层面都需要语言的支持。语言沟通,首先体现在通上,只有语言相通了,才能实现有效沟通,而在语言沟通中,对语言的要求不仅仅体现在交流上,更体现在对不同国家文化,法律以及彼此认同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地缘复杂,各国历史、文化、宗教、民族、政治差异较大,政治、领土、资源、宗教、民族、语言、文化等矛盾交织,大国博弈不断,这就特别需要加强沟通,而语言沟通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保障。就目前的状况而言,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一直处于单一的语言教学模式,缺乏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而“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对外语类人才有了更为具体的要求。“一带一路”建设会带来大量工程技术人员,经贸人员,法律政治从事等跨国工作或在本国从事国际业务。因此,除了对语言的需要之外,还需要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这是“一带一路”对外语类人才的新需求。
三、当前高校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高校外语教学模式下,我国的高校外语教学基本上还处于“静音”模式,培养的学生大多数只具备单向应用外语的能力:能使用外语阅读涉及非专业知识的材料,能进行基本的翻译,一旦涉及到与专业知识相关的材料的翻译,或者是与别国人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时便会显得力不从心。一方面,高校传统外语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缺乏一定的英语思维能力,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即使可以做到外语与汉语之间的互相转换,也很难迅速转换过来思维,快速做出应变,这样便会在实际的交流过程中出现很大的语言交流障碍。另一方面,传统高校外语教学模式下,更多重视的只是与所学外语相关的,诸如语言本身,与之相关的文化,文学等知识的学习,往往忽略了外语所能辐射到的相关知识领域的学习。尽管在《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若干建议》的要求中已经提出了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人才的现实要求,但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具体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改革还需要较长的一个过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的,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虽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但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却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一带一路”的建设离不开外语人才,也离不开专业人才,将这两者完美结合是目前高校外语教学中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而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既能适应我国企业与外国企业之间的沟通,也能适应我国驻外企业与他国之间的沟通交流。
四、“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学的优化途径
1.加强专业外语教学。传统高校外语教学模式下,尽管外语已经成为一个专业,高校里除过英语专业之外,更有法语专业,日语专业,德语专业等,但对外语知识的学习还只停留在广泛的学习上,对知识点的讲解与学习也只是点到为止,并未涉及到深入的学习。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模式下,学生学到的只是语言本身以及与语言相关的文化,文学最浅显而又广泛的东西,而“一带一路”建设中,不但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的外语知识,更需要学生能够具备阅读专业文献资料以及使用专业的能力。这就要求在具体的教学中进一步提升外语教学的专业性。学校可鼓励教师在不影响日常教学和科研的情况下,深入外贸企业,律师事务所,酒店,旅行社等学习,从而提升实践能力,增加实践知识,为外语教学改革奠定基础。此外,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结合自身情况,可开设诸如与商务,财会,法律,工民建相关的专业外语课程,帮助学生把专业知识与外语结合起来。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不但给高校外语教学带来了挑战,也对高校外语教师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双师型人才的培养在“一带一路”视角下显得尤为重要。
2.注重外语的应用能力。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侧重的是应试教育,由于应试教育的存在,传统的高校外语教学中,更多侧重的是学生的读写能力,尽管在具体的外语教学中已经开设了口语以及口译等课程,但相比而言对这些课程的重视度还远远不够,而大多数外语专业毕业的学生依然具备的只是单向的语言思维能力,缺乏对外语知识的应用能力。而“一带一路”视角下,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卻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听说能力,在具体的学习上强调外语的应用能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加强课堂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注重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增加实践场景和情景的设置,鼓励学生加入到实践场景中来,从而培养其外语的应用能力,使其认识到外语应用能力培养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双向语言思维能力,以及语言应变能力。
3.加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文化,民族,宗教,法律等差异较大,要实现《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出的“五通”跨文化交际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当前的外语教学中,绝大多数学校已经开设了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课程,但很多知识只是点到为止,对涉及到的具体的文化,民族,宗教,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并未做更加深入的讲解。这种情况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应对这方面的知识进行深层次,多角度的讲解之外,还应分析这些文化或者宗教背景下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客观积极地对待文化差异,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结语
“一带一路”的建设对高校外语教学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高校外语教学中,应全面理解“一带一路”战略思想,认真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依照“一带一路”战略思想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制定相应的课程设置,改革外语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对外语的应用能力,将专业知识与外语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培养适合“一带一路”建设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辉,王亚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状况[J].语言战略研究,2016,(3):13-19.
[2]顾骁南.“一带一路”人才需求与商务英语教学改革[J].经济研究导刊,2015,(20):122-123.
[3]习近平与“一带一路”,载自中国一带一路网,https://www.yidaiyilu.gov.cn/xwzx/gnxw/6339.htm.
[4]《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发布,载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http://zhs.mofcom.gov.cn/article/xxfb/201503/20150300926644.shtml.
[5]《语言服务是“一带一路”的基础保障》,载自环球网,http://finance.huanqiu.com/zcjd/2016-01/8318478.html.
作者简介:王聪(1984.1.10-),女,陕西宝鸡人,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专业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为法律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