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长期以来我们的古文教学“重知识”而“轻文化”的现象,提出对学生加强古代文化常识的教学指导,通过进入情境,深入文本,古今对照,迁移拓展,归纳整理等方法,切实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从全局上把握文化环境增强文化意识,继承深厚文化传统,提高古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古代文化常识;古文教学;文化传统
长期以来我们的古文教学为了应试的需要“重知识”而“轻文化”。教师们在古文的字词句章的讲解上投入了很多精力,使得学生在古文章法翻译技巧上积累了必要的经验,却在古代文化的教学中蜻蜓点水。我们一字一句地讲解文言文,解释实词虚词特殊句式,为的是让学生读懂浅易文言文。最终可能学生读懂了文字,却并不能很好理解文章内涵,为什么?应该就是缺了古代文化这一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考试大纲》新增考点“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然而即使是在“古代文化常识”这一考点迅速升温的情况下,教师们在真正文言文教学中仍对古代文化常识认识不够。以单一地获取重要的字词句的意思为学习古文的目的,很容易割裂文本,很难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精髓,文中一些重要而又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所承载的文化意义也就难以被真正理解。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产生的,包括作者的思想无一不是一定时代的历史文化品格的反映。掌握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可以从全局上把握文化环境有利于帮助学生开拓思路,教师只有从全局上把握这种文化环境提高文化意识才能在教学中开拓学生的思路。
一、 进入情境,深入文本
《鸿门宴》中有一句:“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这一句话学生自然是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明白文意的,但如果学生不能关注到其涉及的古代座次方位与尊卑等级的关系,那么,学生就不能很好地领会作者在这边介绍座位的用意,进而无法完全领会人物形象,影响对主题的理解。又如《荆轲刺秦王》中“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我们得先了解“徵”为古代五声之一,乐声中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结合荆轲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联系文化常识的认知,进入情境,历史画面就似乎重现在眼前,学生就能更好地深入文本,整体领会此处的悲怆之情。再如《孔雀东南飞》中有“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这样的句子。古时计算时间将一日分为十二个“时辰”,“黄昏”是“戌时”,相当于现代的晚上7时至9时;“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代的晚上9时至11时。了解这个时间就能更好地进入情境,感受兰芝绝命时“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的冷寂悲伤的氛围。
二、 古今对照,趣味盎然
古文所写的内容,所描绘的时代的确离我们比较远,所以很多学生会觉得古文读起来有些隔阂。其实虽然朝代变了,人情人性却几乎没变,历史似乎也常常重复。古文中有大量的文化常识发展到现在,名称变了,但功用相似,对于这些文化常识的学习,假如用古今对照的方法,把古今意思放在同一层面上对照,就容易掌握,更会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如三省六部中的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吏部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主管官吏的任免、考绩、升降等;户部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主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礼部相当于现在的宣传部,主管典礼、科举、学校;兵部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主管全国军事;刑部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主管刑法、狱讼;工部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主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又如科举考试,级别多,结构复杂,但只要和现在的考试制度进行比照,就容易理解多了。以明清为例,科举考试共分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院试相当于现在的中考,这是最初级的考试;乡试相当于现在高考,这是省级考试;会试,相当于现在的大学专科或本科毕业,这是国家级考试,但国家不包分配;殿试,这是更高级别的国家级考试,皇帝亲自主持,考上的进士从此官服加身、荣耀无比,相当于现在的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基本都能找到工作。用这种古今对照法学习古代文化知识,学生容易理解并接受,而且非常感兴趣。
三、 迁移拓展,由此及彼
迁移是一种由此及彼的能力,在古文教学中,文中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识特别多,零星积累比较容易遗忘,所以在讲解某一知识点时,我们可以用迁移拓展的方法。如在文中遇到“先考”一詞时,老师首先说清此词的意思:对已故父亲的敬称。然后自然会讲到“先妣”——对已故母亲的敬称。这时顺便就可以迁移拓展讲一讲家人的称呼,比如家严、家慈、膝下、泰山、拙荆、贱息等,它们也都是对自己家人的称呼。“家严”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父亲的谦称;“家慈”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母亲的谦称;“膝下”是古代儿女对父母的敬称;“泰山”是古代称妻父;拙荆是谦称自己的妻子;贱息是谦称自己的子女。老师还可以再讲对别人亲眷的称呼:令堂、令尊、令兄、令弟、令妹、令坦、令郎、令爱、千金。只要师生用心留意,学会知识迁移拓展,就可由此及彼,逐渐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储存量。
四、 归纳整理,建构体系
古代文化常识积累到一定程度,特别到了高三,师生就很有必要对古代文化常识进行归纳整理,建构成一个较完备的体系。《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是已故古汉语研究大师马汉麟先生的遗著,马先生将古代文化常识分为十四类,分别是天文、历法、乐律、地理、职官、科举、姓名、礼俗、宗法、宫室、车马、饮食、衣饰和什物。何誉军先生主编的《高中新课标语文高考文言文化常识专项突破》(人民东方出版传媒、东方出版社,2016年8月第一版)也非常适合高中师生阅读,何先生就初中、高中课内古文文化常识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并且作了课外古文文化常识拓展,非常值得借鉴。当然分析近年高考题,我们还发现,高考题目的设置是有所偏重的,主要是集中在职官沿革、教育科举、姓名字号等方面。这既是选文特点使然,也是古代文化常识的重点使然。教材梳理探究部分也特意提出了以上三方面的重点,同时这些内容也是古代文本出现频率较高的知识点。当然,我们还是应该高度重视天文地理、纪年纪时、礼仪制度等内容。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虽庞大却有序有趣。加强古代文化常识的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突破古文学习难关,继承深厚文化传统。
参考文献:
[1]马汉麟.中国古代文化常识[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1-188.
作者简介:孙美红,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第五中学。
关键词:古代文化常识;古文教学;文化传统
长期以来我们的古文教学为了应试的需要“重知识”而“轻文化”。教师们在古文的字词句章的讲解上投入了很多精力,使得学生在古文章法翻译技巧上积累了必要的经验,却在古代文化的教学中蜻蜓点水。我们一字一句地讲解文言文,解释实词虚词特殊句式,为的是让学生读懂浅易文言文。最终可能学生读懂了文字,却并不能很好理解文章内涵,为什么?应该就是缺了古代文化这一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考试大纲》新增考点“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然而即使是在“古代文化常识”这一考点迅速升温的情况下,教师们在真正文言文教学中仍对古代文化常识认识不够。以单一地获取重要的字词句的意思为学习古文的目的,很容易割裂文本,很难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精髓,文中一些重要而又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所承载的文化意义也就难以被真正理解。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产生的,包括作者的思想无一不是一定时代的历史文化品格的反映。掌握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可以从全局上把握文化环境有利于帮助学生开拓思路,教师只有从全局上把握这种文化环境提高文化意识才能在教学中开拓学生的思路。
一、 进入情境,深入文本
《鸿门宴》中有一句:“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这一句话学生自然是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明白文意的,但如果学生不能关注到其涉及的古代座次方位与尊卑等级的关系,那么,学生就不能很好地领会作者在这边介绍座位的用意,进而无法完全领会人物形象,影响对主题的理解。又如《荆轲刺秦王》中“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我们得先了解“徵”为古代五声之一,乐声中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结合荆轲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联系文化常识的认知,进入情境,历史画面就似乎重现在眼前,学生就能更好地深入文本,整体领会此处的悲怆之情。再如《孔雀东南飞》中有“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这样的句子。古时计算时间将一日分为十二个“时辰”,“黄昏”是“戌时”,相当于现代的晚上7时至9时;“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代的晚上9时至11时。了解这个时间就能更好地进入情境,感受兰芝绝命时“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的冷寂悲伤的氛围。
二、 古今对照,趣味盎然
古文所写的内容,所描绘的时代的确离我们比较远,所以很多学生会觉得古文读起来有些隔阂。其实虽然朝代变了,人情人性却几乎没变,历史似乎也常常重复。古文中有大量的文化常识发展到现在,名称变了,但功用相似,对于这些文化常识的学习,假如用古今对照的方法,把古今意思放在同一层面上对照,就容易掌握,更会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如三省六部中的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吏部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主管官吏的任免、考绩、升降等;户部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主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礼部相当于现在的宣传部,主管典礼、科举、学校;兵部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主管全国军事;刑部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主管刑法、狱讼;工部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主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又如科举考试,级别多,结构复杂,但只要和现在的考试制度进行比照,就容易理解多了。以明清为例,科举考试共分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院试相当于现在的中考,这是最初级的考试;乡试相当于现在高考,这是省级考试;会试,相当于现在的大学专科或本科毕业,这是国家级考试,但国家不包分配;殿试,这是更高级别的国家级考试,皇帝亲自主持,考上的进士从此官服加身、荣耀无比,相当于现在的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基本都能找到工作。用这种古今对照法学习古代文化知识,学生容易理解并接受,而且非常感兴趣。
三、 迁移拓展,由此及彼
迁移是一种由此及彼的能力,在古文教学中,文中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识特别多,零星积累比较容易遗忘,所以在讲解某一知识点时,我们可以用迁移拓展的方法。如在文中遇到“先考”一詞时,老师首先说清此词的意思:对已故父亲的敬称。然后自然会讲到“先妣”——对已故母亲的敬称。这时顺便就可以迁移拓展讲一讲家人的称呼,比如家严、家慈、膝下、泰山、拙荆、贱息等,它们也都是对自己家人的称呼。“家严”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父亲的谦称;“家慈”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母亲的谦称;“膝下”是古代儿女对父母的敬称;“泰山”是古代称妻父;拙荆是谦称自己的妻子;贱息是谦称自己的子女。老师还可以再讲对别人亲眷的称呼:令堂、令尊、令兄、令弟、令妹、令坦、令郎、令爱、千金。只要师生用心留意,学会知识迁移拓展,就可由此及彼,逐渐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储存量。
四、 归纳整理,建构体系
古代文化常识积累到一定程度,特别到了高三,师生就很有必要对古代文化常识进行归纳整理,建构成一个较完备的体系。《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是已故古汉语研究大师马汉麟先生的遗著,马先生将古代文化常识分为十四类,分别是天文、历法、乐律、地理、职官、科举、姓名、礼俗、宗法、宫室、车马、饮食、衣饰和什物。何誉军先生主编的《高中新课标语文高考文言文化常识专项突破》(人民东方出版传媒、东方出版社,2016年8月第一版)也非常适合高中师生阅读,何先生就初中、高中课内古文文化常识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并且作了课外古文文化常识拓展,非常值得借鉴。当然分析近年高考题,我们还发现,高考题目的设置是有所偏重的,主要是集中在职官沿革、教育科举、姓名字号等方面。这既是选文特点使然,也是古代文化常识的重点使然。教材梳理探究部分也特意提出了以上三方面的重点,同时这些内容也是古代文本出现频率较高的知识点。当然,我们还是应该高度重视天文地理、纪年纪时、礼仪制度等内容。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虽庞大却有序有趣。加强古代文化常识的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突破古文学习难关,继承深厚文化传统。
参考文献:
[1]马汉麟.中国古代文化常识[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1-188.
作者简介:孙美红,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