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美学的传统与当代

来源 :锦绣·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1世纪以来,后工业时代的到来,“生活美学”在美学领域中应运而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人们的审美需求逐步提升,精神文化层面得到长足发展,审美趋于日常化,大众化。审美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融合,一方面,追本溯源,在东方的传统美学中,寻找印记,另一方面,拓宽视野,在世界美学共同研究中,谋求共振发展。“生活美学”回归传统,放眼世界,在此基础上,推进生活美学的实际应用,使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实现变为可能。
  一、当代中西方生活美学
  每一种艺术思潮的存在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商品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变,美学的内容也在不断拓展,“生活美学”这一概念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凸显出来,“生活美学”与其他的艺术思潮一样,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艺术自身的发展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经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高度统一和“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否定与颠覆,西方美学研究也经过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审美阶段,审美对象开始转向生活与自然,“美”不再是超出人们生活之外,高高立于神坛,相反,做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现。由此,我们可以说“生活美学”由两个方面来表现,对于审美世界而言,审美生活趋于日常化,对于日常世界而言,日常生活变得审美化。
  “生活美学”这一概念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美学》杂志主编刘悦笛率先提出,提出之时并没有得到大规模广泛的讨论,但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在2010年举办的第十八届世界美学大会上,“生活美学”作为一个专题引起广泛得到广泛关注,同年,《文艺争鸣》连续推出八期专题,引起专家学者热烈的探讨与研究。“生活美學”热潮的兴起成为大势所趋,以刘悦笛为代表的中国学者认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变得越来越审美化。一方面,他认为生活美学成为国际的大势所趋,中国美学与世界发展逐渐同步,并趋于全球化,同时,西方美学也突破了20世纪以来侧重于关注艺术美学风潮,转向了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兴起了“生活美学”的热潮,成为国际美学研究与发展的态势。另一方面,“生活美学”是国内中国美学学术发展的最新前沿。如果说西方美学是为了超越分析美学,那么中国的生活美学则是超越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李泽厚提出的实践美学,以刘悦笛为代表的新世纪新型学者提出要回到现实现实生活的世界,这个时候生活美学变为一个在中国具有可行性的道路。
  从全球来看,我们正处于后现代主义文化之中,具有区别于过去的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完全不同的后工业社会的文化特征,后工业文化有许多的重要特点,其中,“消解”和“复制”这两个特点不可忽视。消解包括三个方面:消解深度;消解主体;消解艺术。消解深度就是消解内容的深度,使内容平面化,大众化;消解主体,没有艺术家,人人都是艺术家,与表现自我,表现艺术家对人生的哲理性理解相对立;消解艺术,第一,后现代主义消解了艺术与生活的区别,例如卡拉OK与DV技术的出现,第二,后现代主义消解了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例如广告片进入艺术的殿堂,第三后现代主义消解了艺术各门类之间的区别,例如,电影电视对小说的改编,第四,后现代主义消解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区别。其次复制是要创造出仿真的世界。这两点使得审美生活可以趋于日常化。
  不难看出,中国的生活美学正朝着超越过去的实践美学与追踪当代全就美学研究前言发展。但是,要建构中国特色的生活美学,一定离不开中国传统的优秀的文化。
  二、中国生活美学的传统
  中华文化如果仅用一个词来概括,博大精深再恰当不过,广博的传统文化让我们在美学领域的发展中,都可以追本溯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古代文明是农业文明,中国的庶民在大江大河流域,与土地搏斗,与自然搏斗,他们对土地是最有信仰的人,土地上发生的一切,都是他们的生活,如果土地丰收,一定会有节庆,一旦土地发生灾害,他们便施以“巫术”尽管在长期的政治经济的压抑下,中国庶民依然抱有热情,并没有忽略生活中的美,庶民艺术绝对离不开生活,在四川出土的汉代鼓手俑,完全表达了中国庶民劳动的喜悦以及生命的自在,他们就是学院艺术训练不出来的,如民间秧歌,打鼓,舞狮,这样的来自生活的艺术家。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主要分三家:儒家,道家,禅宗。具体到人,那么杜甫,李白,王维的人生态度便是这三家的展现,诗意人生大抵如此。儒家核心思想是“仁”,仁者爱人,最大的理想概括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吾与点也“吾与点也”“孔颜乐处”的美学思想,具象化的体现了儒家审美化的生活方式,表现出了人与社会之和;道家的核心思想是:“道”,道可道,非常道。道家的“道”,是一种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表现的是人与自然之和;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表现的是人与人心之和。当代,我们的社会也应该包括这三个方面:人与社会之和,就是人与人之和,是和谐社会重要因素;人与自然之和,是要保护环境,进行可持续发展,符合国家倡导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朴素的环境美学观;人与人心之和,在当今浮躁的社会,更为关键,自己内心的和谐,在个人生活美学的实践中显得尤为重要。
  三、生活美学的实践及意义
  (一)实践应用
  “生活美学”,在美学的范畴中其限定的是“生活”,就不应该仅仅出于艺术哲学思辨的维度,还要基于人类生活的美学一定具有实践的意义及价值,从而形成一种与生活息息相关,对文化艺术具有指导指导意义的美学思潮。
  生活美学对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指导意义。随着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文化、艺术生活以及审美活动呈现出日常审美化的发展趋势,在文化工业化的影响下,艺术可以变得大众化,娱乐化,甚至商品化,艺术可以不再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而是有目的的和目的性,消费的商品社会带来的消费文化,消解了艺术是少数人的精英文化的固有印象。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与开发是生活美学在文创产品具有指导作用的最好诠释。故宫博物院认为文化创意,重在“创意”,如何用创意用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出来,融入现代生活?首当其冲的就是研究人们的生活,这是2016年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的回答。人们想要什么样的信息,需要什么样的内容,以什么方式来接受信息,这些都需要到日常生活中来寻找答案,这样与文化内涵对接创造出来的文化创意产品,才是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创产品。   (二)生活美学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的直接应用
  人在日常生活中,如衣服的搭配,体现了个人对美的规律的把握,增添审美趣味,提高人们的生活幸福感。黑格尔曾说:人通过改变外在的的事物来达到这个目的,在这些外在事物上刻下他自己内心生活的烙印;他自己的自然形态,他也不是听其自然,一切装饰打扮的冬季就在此。这就是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审美体验所获得得审美常识与摄取的知识一样,都需要有一个输出介质,这个介质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自己的生活品位,把殿堂里的艺术品解放出来,让玄妙的艺术理论成为碎片化的审美常识,追求力所能及的品味,让按下的每一次快门,添置的每一件陈设,吃的每一份食物,都成为你建造美的过程,自己既是参与者也是创造者,这种美是你的生活乃至你生命的一部分。美,既可以是一种哲学的思辨,也可以具体到衣食住行,所以我们的衣食住行是可以展現社会美,表现一种积极的,肯定的生活形象。不表现在生活中的审美观就像没有作品的艺术家一样毫无意义。
  (三)理论意义
  “生活美学”的提出丰富了美学学科的学科内涵,加强了美学学科的学科建设,改变以往追随西方美学脚步的劣势,打破中国传统与当代的隔膜,突破东西方美学的阻碍,响应了时代对美学理论重新建构的呼唤。马克思说: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统一的,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自己意识的对象。这就是说劳动产品,劳动活动和生活本身都可以成为美的对象。所以生活美学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丰富与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提出新的理论与借鉴。中国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生活美学的理论为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践行添砖加瓦,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落到实处。
  目前,生活美学虽取得一些成果,但仍方兴未艾,还存在学科体系不完善,中国古代生活美学史还没有成熟的脉络分析史等问题。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美与生活的联系,达到前所未有的紧密,在这样的特殊语境下,生活美学为大众的日常生活提供了行动指南,人们的生存方式愈加审美化,生活美学的发展迎合了当下社会的挑战,我相信中国学者对生活美学的研究会蒸蒸日上,回归传统,放眼国外,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逐步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第一卷,第39页.
  [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一卷,第46页.
  [3]张静;赵伯飞,生活美学的价值取向及其现实意义析论,理论导刊,2018.
  [4]周宪,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刘悦笛当代中国“生活美学”的发展历程——论当代中国美学的“生活论转向”,辽宁大学学报,2018.
  [6]刘悦笛,生活美学:现代性批判与重构审美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周瑞(1995.4—),女,汉族,籍贯:吉林白山人,吉林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艺术美学,研究方向:美术学
  (吉林艺术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00)
其他文献
摘要:在全球油气需求量不断增加的今天,油气开采质量和能力成为了受大众密切关注的问题。与此同时油气勘探技术在不断地发展,钻井工程与超深层油气开采技术全部成为了油气资源开采的重要支持。上述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对我国油气资源的开发有着很积极的作用。现本文简要分析国内常用钻井工程技术以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分析石油钻井工程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和策略,希望能够为我国石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石油工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群众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种传统文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儒家思想作为我国古代影响力最大的思想瑰宝,其在人性的思考方面,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思考方式,也就是实然性以及应然性,而这种思考方式上的差异,导致群众对于人性的认知出现了不同。因此,文章首先对人性的常见思维方式展开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儒家的人性观,以求更加深入的对人性进行剖析。  关键词:儒家人性观;应然性;实然
期刊
摘要:中国是诗的国度,让人回味无穷的诗词有许多因素都能给人以美感,如韵律、节奏、词语、文采、风格等,但诗词整体的美学价值依存于意境,意境美是诗词美的至美,对古代绘画影响深远。众所周知,书画世纪技巧艺术,它给人主要的是视觉感官的享受和价值,而诗词主要给人的感受是思想境界和精神上的财富,两者相结合,给人以无尽的想象和审美享受,诗词也是一种文化中的艺术,作者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家国情怀等生动形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建设水平的提高,建筑业进入了日益活跃的阶段。因此,各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因此,为了保证足够的经济效益,施工企业需要重视建筑的消防安全,制定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措施,以提高建筑的整体管理水平,切实维护施工企业的利益。目前,一些超高层建筑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如阻碍、救援、违反建筑消防安全设计理念等。因此,参与超高层建筑施工的单位应提前制定消防安全应急预案,及时对
期刊
摘要:我国进入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其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力水平都有所提高,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极大的促进了民用建筑工程的发展,在当前社会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要求,从最初的只对工程的功能进行要求,现代人对民用工程的审美以及舒适程度的要求也普遍提升。本文从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入手,对其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对民营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当中使用的创新技术,进行细致的阐释,希望能够促进我国民用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工程概预算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和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是保证施工质量、合理控制工程投资规模的重要环节之一,有效的工程概预算管理能够最终实现工程运行效益的提升。因此有必要就工程概预算管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及有效对策进行深入研究,从而降低施工中外部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充分发挥工程概预算管理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提高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概预算;管理; 工程造价;  建筑工程规模
期刊
摘要:中国陶瓷装饰中联珠纹的形态演变及其内涵不断发展。且在各历史时期受不同的社会背景的影响下,在陶瓷装饰中的联珠纹表现不同的形式特点、时代特征和民族文化内涵。本文从历史变迁的角度分析了陶瓷装饰中联珠纹的变迁,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三大阶段,并从中总结出陶瓷装饰中联珠纹形式与内涵的历史变迁。  关键词:联珠纹;陶瓷装饰;变迁  引言  联珠纹是中国古代陶瓷中一种重要的纹饰,又称连珠纹,是以圆圈相接围 成
期刊
摘要: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重要的一项,北宋院体花鸟画紧接五代的演进,大力钻研开拓技法,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打破了传统宫廷内以黄氏父子为主宰的局面。本文以崔白为例,探讨了北宋院体花鸟画对于传统中精华的继承以及变革中的发展创新,并论证了崔白在宋代院体花鸟画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崔白;院体花鸟画;北宋  一、推陈出新  方薰在《山静居诗话》论:"诗固病在窠臼,然须知推陈出新,不至流入下劣。"花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整体阐述了对传统装饰元素的认知,并且进一步解析了传统装饰元素对室内设计的具体影响。最后提出了传统装饰元素在当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方式。以期为室内设计的民族文化的优质结合运用带来可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装饰元素;传统;室内设计  具有我国文化特征的装饰元素通常会给观者一种优雅与端庄的文化风韵,建筑室内的布置也更为讲究相对华丽的文风,一般会在室内放置一些字画来为更为有效地营造出较为浓郁的
期刊
古往今来,中华民族曾经辉煌灿烂,也经历了无数艰难困苦,特别是近代以来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险些亡国灭种,但都挺过来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具有坚定的信念。当代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人类的希望在东方,中国文明将为未来世界转型和21世纪人类社会提供无尽的文化宝藏和思想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积淀了中国人数千年来的精神追求,使华民族显示出独特的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