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点拨和激发,引领学生入情入境,以情会文,从而打开作者的情感之门,进入文本,理解文本,受到情感熏陶。
【关键词】朗读 音乐 想象 文本 入情入境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点拨和激发,引领学生入情入境,以情会文,从而打开作者的情感之门,进入文本,理解文本,受到情感熏陶。古人云:“志不强者知不达。”志即感。学生受到了情感的熏陶,课堂教学自然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引领学生入情入境,与文本发生思维的碰撞呢?近年来,自己一直在琢磨,也通过聆听一些优秀教师的课,留意了一些有效的方法。
一、通过指导学生朗读,全方位、立体化地感受课文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正如《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点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教育。对于读,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是进一步学习课文的基础。初读课文时应提示自读要求,可紧扣文题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以便弄清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可让学生捕捉课文的中心,也可提出对课文结构的认识,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而理清课文脉络。同时,要划出不懂的字、词,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还要找出文中的疑点,再读再思,为下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二)精读探究,读中感悟
在学生初读的基础上,教师要围绕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精读课文,深入探究,通过阅读文章的重点语句、重点段落、甚至是标点符号,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把握文章主旨,体会思想感情。
抓住文章中的语言描写带领学生品读。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以体验带动朗读。如全椒实验小学朱婷婷老师执教《天鹅的故事》一课,就抓住了天鹅的三次叫声,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开始老师让一生起来读,学生把天鹅的三次叫声读的声调、节奏一样。老师评价道:“读得很流利,但天鹅的三次叫声都一样吗?它们每一次的叫声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出的?要找出隐藏在天鹅叫声里的秘密。”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赶快从课文中去寻找,从而体会出天鹅三次叫声出现的情境不同,第一次叫声出现在一群天鹅在严寒的湖面找不到食物,而发出“克鲁——克里”,“你很饿又找不到食物时,是不是很失望又无助,该怎么读?”第二次“克鲁——克里——克里”的叫声出现在一大群天鹅齐心协力破冰时,“假如我们班同学参加运动会时,你会怎么为他加油。”在老师的带动下学生一起加油呐喊,紧接着模仿第二次天鹅的叫声,学生自然会用热烈、有力的语气去读,甚至还有节奏地去读。第三次破冰成功后的欢呼,教师同样引领学生通过自身获得的成功体验去读。这样,学生自然能够身临其境地体会天鹅的叫声的不同含义。
甚至抓住标点,体会不同语气,从而领悟文章的内涵。我在教学《小鹰学飞》时,小鹰在三次学飞过程中分别说的话:“我真的会飞啦!”“我已经会飞啦!”“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指导学生看结尾的感叹号和问号 ,读出相应的语气,自然感受到小鹰变得谦虚了 。
(三)回归整体,深化提高
学生在精读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再通读全文,丰富深化了精读课文时的认识,进一步揣摩、领悟了文章的写作方法。
教师注重从朗读指导入手,扎扎实实读通、读懂、读透课文。学生通过朗读入情入境,便能在美好情感的氛围中,体味作者的感情,把握文章的脉搏,感受文意、文境和文情。
二、借助音乐,拨动孩子的心弦
音乐是以旋律和节奏为基本表现手段的艺术。由于这种艺术形式不须通过形象影响人们,它对于人们情感的激发更为直接,因而音乐这种艺术形式的巨大感染力是不言而喻的。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许多课文,在教学时也能与音乐相结合,发挥音乐的巨大感染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语言文字的抽象性往往使孩子一时难以想像文字描述的情境,也难以体验文字描写的情感。而音乐未成曲调先有情,课文中一些老师讲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可以借助音乐传达给学生。音乐的节奏、曲调能为感悟的主体——学生营造氛围,提供契机,调动学生的知识、生活积累,让学生在自身与课文文字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让他们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帮助学生真正有所“悟”。
借助音乐,由情入境不失为一个既简单又巧妙的选择。因为音乐是最能拨动人心弦的艺术,在引起人们相似的情感体验等方面,有着“比词本身大百倍的力量”。课堂上播放与所教课文有关的乐曲,能使学生“耳醉其音”、“心同其情”,从而入情、入境、会心。
三、激发想象,引领学生入情入境
想象是一种心理过程,它通过对知觉材料进行新的整合创造出新的形象。教学中,凭借想象,把语言文字转化成鲜活的画面,通过想象,让自已置身其中,设身处地地感受语言情境。我校李老师在教学《草原》一课时,了解到全班没有一个孩子去过草原,上课伊始,就利用多媒体播放了草原的美丽画面,学习完第一自然段时,教师提问:“老舍先生欣赏到草原的美景后想高歌一曲,想低吟一首绮丽的小诗。如果你来到草原,想怎样表达内心的欢喜?”老师问题一抛出,坐在后面听课的我便努力想象自己置身这样美丽的大草原会有哪些举动,就在这想象的过程中,我又领略了一番草原的美景。学生何以不如此?又如我在执教《桂花雨》一课,“桂花纷纷飘落,落到你的头发上,落到你的脖颈间,落到你的肩膀上……你会有何感觉?”“像母亲的手轻轻地抚摸”、“像挠痒痒”、“自己仿佛成了花仙子”……学生之所以会有这么灵动的回答,肯定想象自己就在摇桂花,自然地走进了文本,走近了作者,从而体悟到了作者摇桂花的快乐。可见想象能让孩子们更好地展现自己心灵深处的图画
总之,阅读教学中应该遵循“因文悟道”、“披文入情”的原理。通过指导朗读、借助音乐、激发想象等引导学生感知读物的思想内涵,使学生能够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之中,与文本合为一体,从而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关键词】朗读 音乐 想象 文本 入情入境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点拨和激发,引领学生入情入境,以情会文,从而打开作者的情感之门,进入文本,理解文本,受到情感熏陶。古人云:“志不强者知不达。”志即感。学生受到了情感的熏陶,课堂教学自然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引领学生入情入境,与文本发生思维的碰撞呢?近年来,自己一直在琢磨,也通过聆听一些优秀教师的课,留意了一些有效的方法。
一、通过指导学生朗读,全方位、立体化地感受课文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正如《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点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教育。对于读,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是进一步学习课文的基础。初读课文时应提示自读要求,可紧扣文题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以便弄清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可让学生捕捉课文的中心,也可提出对课文结构的认识,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而理清课文脉络。同时,要划出不懂的字、词,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还要找出文中的疑点,再读再思,为下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二)精读探究,读中感悟
在学生初读的基础上,教师要围绕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精读课文,深入探究,通过阅读文章的重点语句、重点段落、甚至是标点符号,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把握文章主旨,体会思想感情。
抓住文章中的语言描写带领学生品读。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以体验带动朗读。如全椒实验小学朱婷婷老师执教《天鹅的故事》一课,就抓住了天鹅的三次叫声,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开始老师让一生起来读,学生把天鹅的三次叫声读的声调、节奏一样。老师评价道:“读得很流利,但天鹅的三次叫声都一样吗?它们每一次的叫声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出的?要找出隐藏在天鹅叫声里的秘密。”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赶快从课文中去寻找,从而体会出天鹅三次叫声出现的情境不同,第一次叫声出现在一群天鹅在严寒的湖面找不到食物,而发出“克鲁——克里”,“你很饿又找不到食物时,是不是很失望又无助,该怎么读?”第二次“克鲁——克里——克里”的叫声出现在一大群天鹅齐心协力破冰时,“假如我们班同学参加运动会时,你会怎么为他加油。”在老师的带动下学生一起加油呐喊,紧接着模仿第二次天鹅的叫声,学生自然会用热烈、有力的语气去读,甚至还有节奏地去读。第三次破冰成功后的欢呼,教师同样引领学生通过自身获得的成功体验去读。这样,学生自然能够身临其境地体会天鹅的叫声的不同含义。
甚至抓住标点,体会不同语气,从而领悟文章的内涵。我在教学《小鹰学飞》时,小鹰在三次学飞过程中分别说的话:“我真的会飞啦!”“我已经会飞啦!”“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指导学生看结尾的感叹号和问号 ,读出相应的语气,自然感受到小鹰变得谦虚了 。
(三)回归整体,深化提高
学生在精读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再通读全文,丰富深化了精读课文时的认识,进一步揣摩、领悟了文章的写作方法。
教师注重从朗读指导入手,扎扎实实读通、读懂、读透课文。学生通过朗读入情入境,便能在美好情感的氛围中,体味作者的感情,把握文章的脉搏,感受文意、文境和文情。
二、借助音乐,拨动孩子的心弦
音乐是以旋律和节奏为基本表现手段的艺术。由于这种艺术形式不须通过形象影响人们,它对于人们情感的激发更为直接,因而音乐这种艺术形式的巨大感染力是不言而喻的。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许多课文,在教学时也能与音乐相结合,发挥音乐的巨大感染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语言文字的抽象性往往使孩子一时难以想像文字描述的情境,也难以体验文字描写的情感。而音乐未成曲调先有情,课文中一些老师讲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可以借助音乐传达给学生。音乐的节奏、曲调能为感悟的主体——学生营造氛围,提供契机,调动学生的知识、生活积累,让学生在自身与课文文字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让他们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帮助学生真正有所“悟”。
借助音乐,由情入境不失为一个既简单又巧妙的选择。因为音乐是最能拨动人心弦的艺术,在引起人们相似的情感体验等方面,有着“比词本身大百倍的力量”。课堂上播放与所教课文有关的乐曲,能使学生“耳醉其音”、“心同其情”,从而入情、入境、会心。
三、激发想象,引领学生入情入境
想象是一种心理过程,它通过对知觉材料进行新的整合创造出新的形象。教学中,凭借想象,把语言文字转化成鲜活的画面,通过想象,让自已置身其中,设身处地地感受语言情境。我校李老师在教学《草原》一课时,了解到全班没有一个孩子去过草原,上课伊始,就利用多媒体播放了草原的美丽画面,学习完第一自然段时,教师提问:“老舍先生欣赏到草原的美景后想高歌一曲,想低吟一首绮丽的小诗。如果你来到草原,想怎样表达内心的欢喜?”老师问题一抛出,坐在后面听课的我便努力想象自己置身这样美丽的大草原会有哪些举动,就在这想象的过程中,我又领略了一番草原的美景。学生何以不如此?又如我在执教《桂花雨》一课,“桂花纷纷飘落,落到你的头发上,落到你的脖颈间,落到你的肩膀上……你会有何感觉?”“像母亲的手轻轻地抚摸”、“像挠痒痒”、“自己仿佛成了花仙子”……学生之所以会有这么灵动的回答,肯定想象自己就在摇桂花,自然地走进了文本,走近了作者,从而体悟到了作者摇桂花的快乐。可见想象能让孩子们更好地展现自己心灵深处的图画
总之,阅读教学中应该遵循“因文悟道”、“披文入情”的原理。通过指导朗读、借助音乐、激发想象等引导学生感知读物的思想内涵,使学生能够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之中,与文本合为一体,从而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