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几年,义乌教育发展很快,特别是义乌成为国家级课改实验县市和被列为省级“强县扩权”改革市以后,义乌教育的硬件水平、城乡和谐发展程度、素质教育水平和教育现代化各项指标都处于全省领先地位。取得这样的成绩,源于我们抓住了一些关键环节,抓住了事业发展的“牛鼻子”,激发了教育事业的内在活力。
找准均衡发展的切入口
到21世纪初,义乌教育仍存在办学条件不佳、资源不足、农村教育“短板”突出等问题。2002年,义乌发展教育的口号为“规划、建设、管理、提高”,还停留在外延拓展、物质满足阶段。在此背景下,教育局审时度势,认为全面优化区域教育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推动城乡教育和谐发展,最终要通过加强建设与管理、科学配置资源来实现。因此,2003年,我们把发展策略定位为“均衡、协调、优质、高效”,较早地把促进教育均衡作为发展重点。实践证明,这“八字方针”切合了义乌教育的发展脉博,切合了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成为延续“十五”、“十一五”两个时期的指导思想。
“君子谋事,善在切中肯綮”。义乌市教育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万策归源,抓住了“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这个“牛鼻子”,在国内率先开展“以县为主”的体制构建。2001年就实行了县级统筹、市镇乡两级按比例合理分担教育经费的体制,实行了城乡教师福利同一标准保障。2004年,义乌教育“以县为主”的行政、业务、经费管理体制基本形成。全市城乡学校的教师经费、生均公用经费、基本建设经费和免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实行市级财政的全额同一标准。学校办学条件不均、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007年,义乌市启动了全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特色示范市创建工作,开始进行城郊教育集团化尝试。实行城乡联校行动,让城区优质学校“一托三”、“一托四”,一体化管理农村学校,在51个共同体学校间实行教师柔性流动、教育资源共享等一体化管理,同时辅以大规模的第三轮教育布局调整,开展农村学校“标准化、法人化”建设。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是减缓区域择校、升学竞争的重要途径,而推进素质教育有助于均衡目标的实现。为此,我们实行了省一级重点高中招生指标有机分解到初中学校的制度,完善了学校推荐、提前招生,特长生录取等多元招生制度。我们在省内最早以行政调控的方法加强初中“借读生”管理,明确进城择校的学生不再具有享受当地定向招生指标的资格,参加比赛、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均要由原籍学校完成。这个有利于农村学校稳定生源的政策在一个时期内受到部分老百姓的强烈质疑,但最终以其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价值取向得到广大家长的认同和支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如今成为义乌百姓支持的“民心工程”。
发现教育提质的新引擎
创业贵在“见机明道”,推进事业进步贵在具有科学的预见性。近几年,各地对义乌教育赞誉最多的是对教育保障水平的肯定,其中流露出一种“羡富”心理,也透露出对义乌教育质量提升的期望。义乌教育由“无为”进入“有为”,从“因循”走向“自主”的转折点在于教育局对学校发展方式的觉醒。
我们也曾到江苏洋思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等改革先进校考察,但并没有深层次提升区域教育质量。2007年,市教育局果断提出“文化兴校”的口号,文化建设成为义乌教育内涵发展的战略性选择。
我们明确提出学校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开展“学校精神”的大讨论,提出以核心价值观统领学校的教育管理、教育教学、“三风”建设工作。比如:义乌实验小学提出“民主、人文、开放”的校训,经典诵读等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树立了一流学校的文化形象。稠州中学提出“健美、乐学、仁和”的校训,通过深化教学方式改革、强化体艺特色、加强学生自主管理等手段,体现“六字”精神,使稠州中学成为市内一流的品牌学校。目前,文化建设在义乌中小学蔚然成风,“轻负担,高质量”教学方式得到普遍运用,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学生活动舞台丰富宽广,全市涌现出各类特色学校100多所,一批理念新、质量优、特色亮的优质学校逐渐形成。
着力处理好几对关系
在义乌教育快速发展的各个阶段,我们始终注意处理好几对关系,既保护和激发了教育系统全体干部和教职工的创业激情,又有效利用了各种社会资源,保证了教育事业始终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运行。
一是处理好教育自我发展与运用社会资源的关系。有效引导市委市政府、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界重视和关心教育的意志,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地位,把各种社会资源充分吸引到教育发展中来。近几年来,教育一直是义乌公共财政支出最大的领域。
二是处理好教育自身稳健发展与适应百姓需求的关系。百姓对教育的需求是不断改变的,其关注点也纷繁多样。对此,我们始终坚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的原则,注重全面改革、整体推进,不搞修修补补。把完善国民教育体系,推进教育公平、优质发展,让老百姓的子女“有书读、读好书”作为工作主题。
三是处理好教育规模与结构、数量与质量、外延与内涵的关系。统筹城乡教育,统筹各类教育,使教育在数量满足的基础上,实现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既兼顾百姓的接受能力,又推进教育品质提升。
构建和谐团队,树立优良政风
事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智力资源,最大的推动因素是高效的教育政风和积极向上的创业氛围。有鉴于此,我们积极营造群策群力、戮力进取的干部作风,创设人力资源使用的制度化环境。靠制度用人,以信念勉励人,以科学精神管人,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尽效力”的勤政创业的良好氛围。
义乌城区教育干部选派任职制是受到省教育厅好评并在全省推广的教育骨干流转机制。但最初执行这项制度却仅是一个偶然。我市农村山区几所薄弱学校校长调离,一把手空缺,如果仍从农村学校调派校长或从内部提拔,这些学校可能仍然难现生机。那么,从城区学校选派如何?2005年,我市从城区几所优质学校选派了3位副校级中层骨干到山区学校担任正校长,结果,这3位校长都干得很欢,几所山区学校颇有起色。于是,我们形成一个理念:用人当给舞台。在此理念的指引下,3年一轮选派城区学校干部下乡任职制度出台了,校长聘任制、轮岗制出台了。我们明确提出,绩效明显的骨干可以继续重用。4年里,已有34位城区教育骨干到农村学校任校长,140多位校长实现了轮岗交流。令人兴奋的是,这些校长均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拼搏”的干劲,在他们的影响下,农村学校新的文化逐渐形成。
义乌市江东中学党支部书记王逸平原是城西一所中学的校长,在担任6年党务工作者之后,市教育局再次起用他,让他担任一所城郊初中的校长。他两年就使这所学校旧貌换新颜,受到当地百姓好评。从义乌实验小学校长助理岗位到山区溪华小学任校长的楼曙光,在资源贫乏、生源薄弱的山区学校硬是闯出了新路,学校阳光体育特色和校本课程开发成果被权威媒体作为典型加以宣传。良好的选才、任才机制使广大教育骨干焕发了创业的激情和活力。
近几年,我们无论在用人还是在治教上,都遵循教育规律,按制度办事,不折腾、不跟风。教育局只负责创设平台、提供服务、规范程序等工作,倡导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全系统没有一个怠惰的校长,少有消极、疲塌的教师,一种务实、勤奋、清正的作风充盈在干部和教师队伍中。
有人说,教育是一种“雕塑”艺术,社会资源决定“材料”的丰瘠程度,百姓的需求影响着作品的构思。而“雕塑”的最终成型则有赖于制作者的“匠心”。只有抓住教育发展的关键点、中心点,抓住改革发展的“牛鼻子”,才能使区域教育获得优质、和谐发展。
(编辑 柴纯青)
找准均衡发展的切入口
到21世纪初,义乌教育仍存在办学条件不佳、资源不足、农村教育“短板”突出等问题。2002年,义乌发展教育的口号为“规划、建设、管理、提高”,还停留在外延拓展、物质满足阶段。在此背景下,教育局审时度势,认为全面优化区域教育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推动城乡教育和谐发展,最终要通过加强建设与管理、科学配置资源来实现。因此,2003年,我们把发展策略定位为“均衡、协调、优质、高效”,较早地把促进教育均衡作为发展重点。实践证明,这“八字方针”切合了义乌教育的发展脉博,切合了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成为延续“十五”、“十一五”两个时期的指导思想。
“君子谋事,善在切中肯綮”。义乌市教育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万策归源,抓住了“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这个“牛鼻子”,在国内率先开展“以县为主”的体制构建。2001年就实行了县级统筹、市镇乡两级按比例合理分担教育经费的体制,实行了城乡教师福利同一标准保障。2004年,义乌教育“以县为主”的行政、业务、经费管理体制基本形成。全市城乡学校的教师经费、生均公用经费、基本建设经费和免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实行市级财政的全额同一标准。学校办学条件不均、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007年,义乌市启动了全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特色示范市创建工作,开始进行城郊教育集团化尝试。实行城乡联校行动,让城区优质学校“一托三”、“一托四”,一体化管理农村学校,在51个共同体学校间实行教师柔性流动、教育资源共享等一体化管理,同时辅以大规模的第三轮教育布局调整,开展农村学校“标准化、法人化”建设。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是减缓区域择校、升学竞争的重要途径,而推进素质教育有助于均衡目标的实现。为此,我们实行了省一级重点高中招生指标有机分解到初中学校的制度,完善了学校推荐、提前招生,特长生录取等多元招生制度。我们在省内最早以行政调控的方法加强初中“借读生”管理,明确进城择校的学生不再具有享受当地定向招生指标的资格,参加比赛、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均要由原籍学校完成。这个有利于农村学校稳定生源的政策在一个时期内受到部分老百姓的强烈质疑,但最终以其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价值取向得到广大家长的认同和支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如今成为义乌百姓支持的“民心工程”。
发现教育提质的新引擎
创业贵在“见机明道”,推进事业进步贵在具有科学的预见性。近几年,各地对义乌教育赞誉最多的是对教育保障水平的肯定,其中流露出一种“羡富”心理,也透露出对义乌教育质量提升的期望。义乌教育由“无为”进入“有为”,从“因循”走向“自主”的转折点在于教育局对学校发展方式的觉醒。
我们也曾到江苏洋思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等改革先进校考察,但并没有深层次提升区域教育质量。2007年,市教育局果断提出“文化兴校”的口号,文化建设成为义乌教育内涵发展的战略性选择。
我们明确提出学校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开展“学校精神”的大讨论,提出以核心价值观统领学校的教育管理、教育教学、“三风”建设工作。比如:义乌实验小学提出“民主、人文、开放”的校训,经典诵读等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树立了一流学校的文化形象。稠州中学提出“健美、乐学、仁和”的校训,通过深化教学方式改革、强化体艺特色、加强学生自主管理等手段,体现“六字”精神,使稠州中学成为市内一流的品牌学校。目前,文化建设在义乌中小学蔚然成风,“轻负担,高质量”教学方式得到普遍运用,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学生活动舞台丰富宽广,全市涌现出各类特色学校100多所,一批理念新、质量优、特色亮的优质学校逐渐形成。
着力处理好几对关系
在义乌教育快速发展的各个阶段,我们始终注意处理好几对关系,既保护和激发了教育系统全体干部和教职工的创业激情,又有效利用了各种社会资源,保证了教育事业始终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运行。
一是处理好教育自我发展与运用社会资源的关系。有效引导市委市政府、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界重视和关心教育的意志,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地位,把各种社会资源充分吸引到教育发展中来。近几年来,教育一直是义乌公共财政支出最大的领域。
二是处理好教育自身稳健发展与适应百姓需求的关系。百姓对教育的需求是不断改变的,其关注点也纷繁多样。对此,我们始终坚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的原则,注重全面改革、整体推进,不搞修修补补。把完善国民教育体系,推进教育公平、优质发展,让老百姓的子女“有书读、读好书”作为工作主题。
三是处理好教育规模与结构、数量与质量、外延与内涵的关系。统筹城乡教育,统筹各类教育,使教育在数量满足的基础上,实现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既兼顾百姓的接受能力,又推进教育品质提升。
构建和谐团队,树立优良政风
事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智力资源,最大的推动因素是高效的教育政风和积极向上的创业氛围。有鉴于此,我们积极营造群策群力、戮力进取的干部作风,创设人力资源使用的制度化环境。靠制度用人,以信念勉励人,以科学精神管人,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尽效力”的勤政创业的良好氛围。
义乌城区教育干部选派任职制是受到省教育厅好评并在全省推广的教育骨干流转机制。但最初执行这项制度却仅是一个偶然。我市农村山区几所薄弱学校校长调离,一把手空缺,如果仍从农村学校调派校长或从内部提拔,这些学校可能仍然难现生机。那么,从城区学校选派如何?2005年,我市从城区几所优质学校选派了3位副校级中层骨干到山区学校担任正校长,结果,这3位校长都干得很欢,几所山区学校颇有起色。于是,我们形成一个理念:用人当给舞台。在此理念的指引下,3年一轮选派城区学校干部下乡任职制度出台了,校长聘任制、轮岗制出台了。我们明确提出,绩效明显的骨干可以继续重用。4年里,已有34位城区教育骨干到农村学校任校长,140多位校长实现了轮岗交流。令人兴奋的是,这些校长均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拼搏”的干劲,在他们的影响下,农村学校新的文化逐渐形成。
义乌市江东中学党支部书记王逸平原是城西一所中学的校长,在担任6年党务工作者之后,市教育局再次起用他,让他担任一所城郊初中的校长。他两年就使这所学校旧貌换新颜,受到当地百姓好评。从义乌实验小学校长助理岗位到山区溪华小学任校长的楼曙光,在资源贫乏、生源薄弱的山区学校硬是闯出了新路,学校阳光体育特色和校本课程开发成果被权威媒体作为典型加以宣传。良好的选才、任才机制使广大教育骨干焕发了创业的激情和活力。
近几年,我们无论在用人还是在治教上,都遵循教育规律,按制度办事,不折腾、不跟风。教育局只负责创设平台、提供服务、规范程序等工作,倡导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全系统没有一个怠惰的校长,少有消极、疲塌的教师,一种务实、勤奋、清正的作风充盈在干部和教师队伍中。
有人说,教育是一种“雕塑”艺术,社会资源决定“材料”的丰瘠程度,百姓的需求影响着作品的构思。而“雕塑”的最终成型则有赖于制作者的“匠心”。只有抓住教育发展的关键点、中心点,抓住改革发展的“牛鼻子”,才能使区域教育获得优质、和谐发展。
(编辑 柴纯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