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有效地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水平,就必须重视对学困生的转化。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存在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本文拟从学困生成因、心理和教师教法上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关键词】农村;语文学困生;成因;教法
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十多年,发现学习语文有困难的学生大有人在,甚至有的学生语文知识已特别贫乏,若任其自由发展,这对他们今后升学、就业和终身学习会造成障碍。那么,如何帮助语文学困生走出学习的困境,使他们不再被枯燥的汉语知识、大量的文言文和繁多的题海所困扰,逐步培养他们的兴趣,树立自信,达到并完成新课标的总体目标,则是当下语文教师应该探索的课题之一。本文从学困生的成因和对策方面进行了探索,以求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学好语文。
1形成学困生的原因
1.1教师的影响。
尽管近年来,我们都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部分教师的认识还没有彻底改变,考试制度没有彻底跟改革挂钩,出现了许多脱节的现象,致使很多教师依然延续老路,极大地制约了语文教学的发展。我们农村绝大部分语文教师依旧沿袭老一套的教学模式,即确定教学目标,启发学生思考,阅读课文,当堂讨论、练习,当堂小结或是串讲的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现在学生的口味,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语文学习失去热情和动力。部分教师盲目地提高难度,无疑将会抛弃部分学生,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两极分化的严重后果。
1.2家庭的影响。
(1)部分农村家长自身文化素质差、教育方法欠缺,导致学困生学习困难。家长的知识积累不足以辅导学生,不能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课外学习辅导。(2)现在农村子女较少,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家长一方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另一方面又过分地溺爱,造成了学生复杂的矛盾心理,形成自私、骄横的不良习惯。尤其是部分农村家长科学文化知识较差,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在思想上认为教育只是教师的事,不主动与教师配合;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常年外出打工,缺少与教师、学生的沟通,忽视对学生心理和生理变化的重视。这样就会使学生有机可乘,养成在家无人管、在校欺骗教师的不良行为习惯。因此,随着问题的积累,学生的学习成绩逐渐下降,沦为“学困生”。
1.3学困生自身的影响。
(1)学困生在小学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几年下来,所要求掌握的语文基础知识相对贫乏,达不到相应的升学要求,导致学困生无法适应中学教学。(2)学困生自身意志不坚定,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导致学习困难。(3)学困生学习方法欠妥,效率低,依赖性强,导致学习困难。语文学习最讲究方式方法,重在理解、吸收和消化。而学困生缺乏自己的独立见解,思维无法拓展和发散,所以,语文学习也就变成了机械记忆的无聊运动,自然无法提起多大的兴趣,最终使他们沦落为“学困生”。
2转变学困生的对策
2.1心理转化
2.1.1用爱心温暖学困生的心灵 。
现实疗法的创始人杜拉泽指出:“人人都有爱与被爱两种本能的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则可能产生焦虑、抑郁寡欢、自暴自弃等情绪反应。”教育的智慧源于对学生的尊敬、热爱和责任感。对于学困生,很多老师会认为“孺子不可教也,朽木不可雕也”,于是对他们不屑一顾。殊不知这样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他们可能因此而自暴自弃,走向极端。所以老师更应该对这些孩子倾注爱心,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和他们沟通交流,坚持做到不放弃、不抛弃、不歧视,用爱心和尊重唤醒学困生内心深处的求知渴望。
2.1.2赏识、鼓励,挖掘其闪光点 。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人人都希望得到鼓励,比起一般的学生,学困生更加渴望表扬与鼓励,学困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比如音乐、美术、体育等方面,或是一次助人为乐的好事、一次积极主动的劳动等,都要及时给以充分的肯定。当我们鼓励的眼神落在他们的优点上时,他们会欣喜不已;当这份欣喜化为学习的动力时,自然,他们会在学习之路上不断地收获,会慢慢地远离学困生这个群体。
2.2改变教法
2.2.1帮助学生改掉不好的学习习惯。
学困生普遍存在着许多不良的学习习惯,如欠交作业、上课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发呆、对考试成绩抱无所谓态度、抄袭作业或让其他同学代做等。作为老师,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一不良行为,这是我们的责任。只要我们多花时间和精力,学困生身上的这些不良习惯是可以纠正的。
上述所说的不良学习习惯在学生唐某身上都得到了体现,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和他谈话,帮助他认识到这些习惯的不好,对学习会产生永久的不良影响。在端正他的态度之后,我在实际行动上对他进行了监督:若是发现他上课不认真,就及时地提醒他,抽一些简单的问题来提问;作业若是没有完成,则让他在课余的时间里,在我的办公室里完成并给我检查。在不断的努力中,徐某也渐渐地改掉了身上的好多缺点,投入到学习中的热情也越来越大了。
2.2.2对学困生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类指导。
根据学困生的不同情况,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一定要摸清他们在学习方面存在的具体困难,包括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学习需要、动机、兴趣等情况,把他们的学习分为一定的层次。备课时,在整体的教学目标中,应有一定的梯度性。上课时,可将全班分为几个小组,在分组时要把他们分配到每一个小组中去,以优带差,以优助差。同时应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提出稍难的问题让他们思考,让每个成员都动手动脑,积极参与讨论,为本组的成功尽最大的努力。这样既给了他们学习的机会和权利,同时也赋予了他们责任和义务,并能激发起他们表达的欲望,产生内驱力。这样做可以使课堂教学气氛更活跃,也达到了分层教学帮助他们的目的。
2.2.3家长配合教育学困生是十分必要的。
虽说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宝,但是学习成绩的不理想难免会让他们心存遗憾。我们做老师的要和家长沟通好,用满满的爱意去浇灌这未来之花。家长应该充分地加入到督促孩子学习的队伍中来,让孩子在校外的时间里达到最有效的学习效果。每天布置的作业,让学生记在作业备忘录上,父母在家时应监督孩子按时完成各科作业,并在作业备忘录上签字,以此说明完成的情况。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家长同样可以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当中来,对于默写、课内文言文,诗词曲这些内容中要求背诵及掌握字词句文含义的操练上,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完成这些任务,让孩子背给家长听、默给家长看等等。
2.2.4个别辅导,单项操练。
学困生在课堂上往往对所学知识掌握很少,老师在平时课余时间就得做个有心人,对学困生进行个别的辅导,从最基础的专项训练开始入手,一点一滴地帮他们补起来。只要持之以恒,当他们的基石垒到一定高度时,你就会发现他们上课的专注力会越来越高,接受新的知识也越来越多了。
2.2.5教给学困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教师,在教给学困生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教给他们学习语文的方法。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教给学困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记忆方法,让学困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
总而言之,学困生是一个弱势群体,学困生的成因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师一定要倾注更多的爱心去关注他们,在教学中对他们不讥不讽、不舍不弃,对其抱以爱心、耐心、用心的态度,树立他们的自尊心,激起他们的自信心,表扬其闪光点,让其感受成功的喜悦。多给他们几缕温暖的阳光,相信这块冰砖终归会有融化的一日。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1
[2]王守恒 《认知偏差及其表现》.中国教师网
[3]安徽师大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11期
【关键词】农村;语文学困生;成因;教法
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十多年,发现学习语文有困难的学生大有人在,甚至有的学生语文知识已特别贫乏,若任其自由发展,这对他们今后升学、就业和终身学习会造成障碍。那么,如何帮助语文学困生走出学习的困境,使他们不再被枯燥的汉语知识、大量的文言文和繁多的题海所困扰,逐步培养他们的兴趣,树立自信,达到并完成新课标的总体目标,则是当下语文教师应该探索的课题之一。本文从学困生的成因和对策方面进行了探索,以求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学好语文。
1形成学困生的原因
1.1教师的影响。
尽管近年来,我们都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部分教师的认识还没有彻底改变,考试制度没有彻底跟改革挂钩,出现了许多脱节的现象,致使很多教师依然延续老路,极大地制约了语文教学的发展。我们农村绝大部分语文教师依旧沿袭老一套的教学模式,即确定教学目标,启发学生思考,阅读课文,当堂讨论、练习,当堂小结或是串讲的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现在学生的口味,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语文学习失去热情和动力。部分教师盲目地提高难度,无疑将会抛弃部分学生,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两极分化的严重后果。
1.2家庭的影响。
(1)部分农村家长自身文化素质差、教育方法欠缺,导致学困生学习困难。家长的知识积累不足以辅导学生,不能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课外学习辅导。(2)现在农村子女较少,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家长一方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另一方面又过分地溺爱,造成了学生复杂的矛盾心理,形成自私、骄横的不良习惯。尤其是部分农村家长科学文化知识较差,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在思想上认为教育只是教师的事,不主动与教师配合;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常年外出打工,缺少与教师、学生的沟通,忽视对学生心理和生理变化的重视。这样就会使学生有机可乘,养成在家无人管、在校欺骗教师的不良行为习惯。因此,随着问题的积累,学生的学习成绩逐渐下降,沦为“学困生”。
1.3学困生自身的影响。
(1)学困生在小学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几年下来,所要求掌握的语文基础知识相对贫乏,达不到相应的升学要求,导致学困生无法适应中学教学。(2)学困生自身意志不坚定,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导致学习困难。(3)学困生学习方法欠妥,效率低,依赖性强,导致学习困难。语文学习最讲究方式方法,重在理解、吸收和消化。而学困生缺乏自己的独立见解,思维无法拓展和发散,所以,语文学习也就变成了机械记忆的无聊运动,自然无法提起多大的兴趣,最终使他们沦落为“学困生”。
2转变学困生的对策
2.1心理转化
2.1.1用爱心温暖学困生的心灵 。
现实疗法的创始人杜拉泽指出:“人人都有爱与被爱两种本能的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则可能产生焦虑、抑郁寡欢、自暴自弃等情绪反应。”教育的智慧源于对学生的尊敬、热爱和责任感。对于学困生,很多老师会认为“孺子不可教也,朽木不可雕也”,于是对他们不屑一顾。殊不知这样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他们可能因此而自暴自弃,走向极端。所以老师更应该对这些孩子倾注爱心,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和他们沟通交流,坚持做到不放弃、不抛弃、不歧视,用爱心和尊重唤醒学困生内心深处的求知渴望。
2.1.2赏识、鼓励,挖掘其闪光点 。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人人都希望得到鼓励,比起一般的学生,学困生更加渴望表扬与鼓励,学困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比如音乐、美术、体育等方面,或是一次助人为乐的好事、一次积极主动的劳动等,都要及时给以充分的肯定。当我们鼓励的眼神落在他们的优点上时,他们会欣喜不已;当这份欣喜化为学习的动力时,自然,他们会在学习之路上不断地收获,会慢慢地远离学困生这个群体。
2.2改变教法
2.2.1帮助学生改掉不好的学习习惯。
学困生普遍存在着许多不良的学习习惯,如欠交作业、上课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发呆、对考试成绩抱无所谓态度、抄袭作业或让其他同学代做等。作为老师,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一不良行为,这是我们的责任。只要我们多花时间和精力,学困生身上的这些不良习惯是可以纠正的。
上述所说的不良学习习惯在学生唐某身上都得到了体现,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和他谈话,帮助他认识到这些习惯的不好,对学习会产生永久的不良影响。在端正他的态度之后,我在实际行动上对他进行了监督:若是发现他上课不认真,就及时地提醒他,抽一些简单的问题来提问;作业若是没有完成,则让他在课余的时间里,在我的办公室里完成并给我检查。在不断的努力中,徐某也渐渐地改掉了身上的好多缺点,投入到学习中的热情也越来越大了。
2.2.2对学困生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类指导。
根据学困生的不同情况,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一定要摸清他们在学习方面存在的具体困难,包括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学习需要、动机、兴趣等情况,把他们的学习分为一定的层次。备课时,在整体的教学目标中,应有一定的梯度性。上课时,可将全班分为几个小组,在分组时要把他们分配到每一个小组中去,以优带差,以优助差。同时应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提出稍难的问题让他们思考,让每个成员都动手动脑,积极参与讨论,为本组的成功尽最大的努力。这样既给了他们学习的机会和权利,同时也赋予了他们责任和义务,并能激发起他们表达的欲望,产生内驱力。这样做可以使课堂教学气氛更活跃,也达到了分层教学帮助他们的目的。
2.2.3家长配合教育学困生是十分必要的。
虽说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宝,但是学习成绩的不理想难免会让他们心存遗憾。我们做老师的要和家长沟通好,用满满的爱意去浇灌这未来之花。家长应该充分地加入到督促孩子学习的队伍中来,让孩子在校外的时间里达到最有效的学习效果。每天布置的作业,让学生记在作业备忘录上,父母在家时应监督孩子按时完成各科作业,并在作业备忘录上签字,以此说明完成的情况。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家长同样可以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当中来,对于默写、课内文言文,诗词曲这些内容中要求背诵及掌握字词句文含义的操练上,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完成这些任务,让孩子背给家长听、默给家长看等等。
2.2.4个别辅导,单项操练。
学困生在课堂上往往对所学知识掌握很少,老师在平时课余时间就得做个有心人,对学困生进行个别的辅导,从最基础的专项训练开始入手,一点一滴地帮他们补起来。只要持之以恒,当他们的基石垒到一定高度时,你就会发现他们上课的专注力会越来越高,接受新的知识也越来越多了。
2.2.5教给学困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教师,在教给学困生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教给他们学习语文的方法。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教给学困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记忆方法,让学困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
总而言之,学困生是一个弱势群体,学困生的成因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师一定要倾注更多的爱心去关注他们,在教学中对他们不讥不讽、不舍不弃,对其抱以爱心、耐心、用心的态度,树立他们的自尊心,激起他们的自信心,表扬其闪光点,让其感受成功的喜悦。多给他们几缕温暖的阳光,相信这块冰砖终归会有融化的一日。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1
[2]王守恒 《认知偏差及其表现》.中国教师网
[3]安徽师大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