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老子《道德经》今存通行本共八十一章,其中出现“自然”一词的有五章。本文将通过这五章的重新解读和分析,诠释《道德经》中“自然”之词的含义,同时把书中涉及“自然”一词的认知方法内涵植入到我国企业文化构建中,从而展现《道德经》独到的认知方法,以及对构建当今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
[关键词]自然;道;存在;企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C9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4-0023-02
1 引 言
根据有关资料记载,老子应该是中国思想史上最早将“自然”一词的概念引进哲学思考的人。“自然”是老子哲学里的一个中心范畴。从词义上来看,“自然”无疑是指宇宙万事万物原原本本的“自然而然”、“自身而然”;从哲学的角度看,老子的“自然”不等于大自然、规律、事物、实体、元素、自然现象等,而是指一种正常、稳恒、优化、动态平衡的态势。所谓老子哲学,可以说是关于事态或态势的哲学,而“自然”的理念旨在倡导掌握和服从最佳变化趋势。与此同时,笔者透过管理学视角的考察,认为自计划体制和市场体制实施以来,计划体制是权力意志对社会生态和环境生态的人为控制,市场体制则是各种要素之间的自然组合。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一方面得益于国家体制的变革,释放了长期束缚人民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国家宏观管理系统机制的自然运行,降低了管理的运作成本。回顾国家发展、企业改革,乃至新近的大部制跃进,都在朝着自然无为的方向演进。因此,笔者有理由指出,老子的“自然”思想对我国管理理论的提升,甚至是构建当代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为深刻的积极意义。但是,迄今为止,理论界的视域里都在探究管理如何“作为”,仍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经验,忽略了“无为”也是一种为,即“自然而为”的作用。因此,笔者通过研读老子《道德经》中自然观念的思想,立求实现《道德经》中“自然”思想与企业管理理论的初步交叉与对接,从而将老子思想中“自然”的哲学内涵植入到我国当代构建企业文化的思维体系中,为当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管理理论添加新的文化色彩。
2 老子《道德经》“自然”一词的考察及哲学内涵
老子《道德经》一文中有五章着重提到了“自然”一词,而书中屡屡出现带有“自”字的词语,比如“自见”、“自是”、“自矜”、“自伐”、“自爱”、“自宾”、“自胜”、“自知”、“自定”等;虽然这些词和“自然”在意义上有所不同,但是不可否认,正是在这一连串含有“自”的复合词集合下,体现了“自然”非同一般的意义。兹将《道德经》中出现“自然”一词的章节列举如下: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第十七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第二十三章)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第五十一章)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
通过以上章节的论述,笔者将“自然”一词的哲学内涵归纳为以下三个层面。
2.1 道之自然:法自然
老子所谓的“道法自然”,按王弼的解释是:“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也。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道在老子哲学中已是终极的概念,为什么还要效法“自然”?难道“道”之外还有第五“大”?其实,正如王弼所说,“道不违自然”,即是说“道”的运行和作用是顺其自然的;冯友兰先生曾说:“道法自然,并不是说在道之上还有一个‘自然’,为‘道’所取法。上文说‘域中’有四大,即‘人’、‘地’、‘天’、‘道’四大,‘自然’只是形容‘道’生万物的无目的、无意识的程序,并不是另外一种东西。所以上文只说‘四大’,没有说‘五大’。”正如之前笔者提到的“自然”一词的词义,也不难看出,“自然”是一个状词而不是名词。既然“道”之外没有更高的实体存在,那么“自然”就是规定“道”存在的状态,是“道”的本性。如河上公注:“道性自然,无所法也。”“道”虽然不是客观的实体,没有主客观之分,但是它同样要遵循自然的原则;作为本体,应该效法自然,遵循本性,以自己为法。因此,道之自然,就是说,“道”遵循自然,并根据其内在运动的态势,不依靠他者之力达到自身的最佳状态,即自然状态。
2.2 人之自然:一种合目的性的自然状态
人要“法自然”,就应当“无为”、“自己而然”。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之“道”的本性便是“自然无为”。那么,人怎样才能无为而自然?“无为”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按老子的观点来看,“无为”不是什么事都不做,而是合目的的“有为”,是去做事。一方面,老子懂得礼却反对礼在当时社会发展起到的不切实际的作用,就是因其看到了当时历史的大时代趋向,亲眼目睹了春秋后期周王室江河日下无可挽救的现实,所以认为礼不合于道,而认为“无为”是合于道的原因。另一方面,老子提出“无为”不是因为其思想观念落后,而是当时老子提不出符合现实的新的社会制度,只能设想人类回到没有战争的自然状态,即“无为”。
由于阶级的产生,老子设想的自然状态也有不同的内涵,即统治阶级的自然状态和普通百姓的自然境域是显然不同的。就统治者而言,“自然”意味着“希言”、“贵言”、“不言”,保此三者就能“无为”,就能达到“百姓皆谓我自然”,另外,就百姓而言,由于统治者实行“希言”、“贵言”,百姓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本性和潜能,使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从而“功成事遂”。这样,在上的统治者不劳心治理国家而自己而然,在下的黎民百姓顺应统治阶级的要求按部就班地开展有序的生产、经营等活动,国家就能井然有序的发展。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人之自然。
2.3 存在之自然:去蔽自明
“自然”是老子哲学的中心价值,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最高价值。然而,我们人类这种追求自然和谐以实现本身算不算是自然呢?笔者认为,一切存在之物有其存在的普遍性,而在“存在”当中,人又是具有“思”的活动的“在者”,追求自然实现本身是理所当然的。自然物和人工物是不同的,它们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没有涉及人的作用在里面,是其从自身中涌现出来的,后者是由于在他者中产生,就像海德格尔说的一样,是在工匠和艺术家中产生的。因此,让本己的存在归属到它的原先状态,就是让物之为物去掉原先被思想者赋予的东西,恢复本来的状貌。当时,老子可能想表达的是其反战的思想,认为“有”和“无”本是一体,注重“有”的同时,也要关注“无”的动态。因此,笔者认为要达到老子所说的有无相生的自然状态,就应该让人原初地去深思那种原初地被思考的东西,是一种解蔽且步入思之澄明的过程,是让涌现着的在场者在它本身之中具有产出之显突(Aufbruch)。这样,由“存在”到“存在者”方是一种产出,是自然。
3 企业文化管理思维模式的构建与反思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为主宰的经济时代,随着知识型员工的不断增多,企业文化发展的艰巨任务也就必然呈现在每一位管理者面前。知识型员工主要以复杂的脑力劳动为主,他们工作自主性强,工作过程难以监控,工作价值难以测量,并且工作流动性高。这些特征表明知识型员工需要管理者提出他们的任务是什么,要管理者对他们从事劳动生产率负责任,并使他们能够进行自我管理,有自主权。因此,传统的机械化管理方法已经不可能进行复制,新的企业文化管理方式必须建立。而透过《道德经》中的基本理论对我国构建企业文化思维模式正好符合这一时代的要求。因此,笔者通过《道德经》中“自然”一词的相关哲学含义,提出现代企业文化管理思维的新模式——自然管理思维模式,从而为现代企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和针对性应用方案。
笔者将自然管理思维模式的建立分为四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内部环境的控制,即如何去管人;第二部分——外部环境的适应,即老子所谓的“天”;第三部分——管理的最高本体,即管理要近“道”;第四部分——管理机制的总原则,即法“自然”。(图示如下)
意——企业中人的意志服从规律;
心——企业中人心规律是企业管理机制的基础;
众——管理是企业所有员工的委托,也是集体的契约。
如图所示,该模式的第一部分,即管理人的部分,笔者概括为四个方面:术、意、心、众。管理的宗旨是要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使之为企业创造最大的社会财富,是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管理方法上,即在管理之“术”上,要以遵循人性规律为基础,把人心内在的追求力量吸引过来,指向正常而健康的物质价值追求。管理之“意”是要求管理者使企业的个人意志服从集体的意志,服从所在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企业中,没有所谓的最高管理者,有的也只是为企业共同出谋划策的思想者。因此,管理者的任务就是帮助企业员工实现自我的精神管理,提高每一个人管理自己活动的能力,进而服务于他者与自我管理的互相进步。管理之“心”要求企业管理层从心理认知层面上熟悉管理,在充分确立和尊重员工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广泛沟通与培训,把在员工中未发掘的潜力挖掘出来,进而使员工内在之心得到认同和满足。管理之“众”在于管理是企业所有员工的委托,是企业这个集体的契约。管理者的职责在于服务于众人的进步,帮助企业每一个人首先成为自己的主人,进而激发每个主体的积极性,从而改变管理主客两个方面的对立状况。
管理的第二部分,即企业如何适应外部(社会)环境的变化。个体价值膨胀和人类中心主义导致的社会系统异化,使得个人或者企业为了个体利益的扩大可以牺牲社会的和环境的资源。但事实上,企业自形成之初就并非只是为了达到企业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集合,而是基于国家、社会、公众等资源的利益的和谐共同体。因此,自然文化管理思想要求企业“人”合理地运用正确的技术找回人恰当的位置,找回人的社会责任和属性。而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资源关系的日趋紧密,达到人合理的改造、利用外部环境资源,以及相适应的外部环境资源约束人类中心主义行为的这种控制机制已不再是难题,也因为这种控制机制,达到人与社会、经济三者利益和谐的共同体的目标也不再遥远。
管理的第三部分,即管理的最高本体是“道”。企业之“道”便是企业发展的规律、态势;如何达到这种状态的最优化,即是要把“人”与“天”的关系处理好,使之相互制衡发展,相辅相成,也只有如此,方能达到管理的第四部分,常“自然”。管理者只有把握道的本性,即自然,企业方能清、宁、灵、盈、生、天下正;企业也只有经历过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地考验与洗礼,才能赢在中国,甚至赢在世界。
4 结 论
当今,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转型期,如何在新时期的企业发展中谋求突破、寻求新的发展,企业文化的构建与发展是关键。《道德经》认知方法给了企业发展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因此,重视挖掘传统文化的思想宝库将会对我国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予以重大的启示。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王弼,楼宇烈校.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美)彼得•德鲁克,齐若兰译.管理的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基金项目]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10028)。
[作者简介]耿明峰(1985—),安徽芜湖人,杭州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管理哲学。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自然;道;存在;企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C9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4-0023-02
1 引 言
根据有关资料记载,老子应该是中国思想史上最早将“自然”一词的概念引进哲学思考的人。“自然”是老子哲学里的一个中心范畴。从词义上来看,“自然”无疑是指宇宙万事万物原原本本的“自然而然”、“自身而然”;从哲学的角度看,老子的“自然”不等于大自然、规律、事物、实体、元素、自然现象等,而是指一种正常、稳恒、优化、动态平衡的态势。所谓老子哲学,可以说是关于事态或态势的哲学,而“自然”的理念旨在倡导掌握和服从最佳变化趋势。与此同时,笔者透过管理学视角的考察,认为自计划体制和市场体制实施以来,计划体制是权力意志对社会生态和环境生态的人为控制,市场体制则是各种要素之间的自然组合。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一方面得益于国家体制的变革,释放了长期束缚人民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国家宏观管理系统机制的自然运行,降低了管理的运作成本。回顾国家发展、企业改革,乃至新近的大部制跃进,都在朝着自然无为的方向演进。因此,笔者有理由指出,老子的“自然”思想对我国管理理论的提升,甚至是构建当代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为深刻的积极意义。但是,迄今为止,理论界的视域里都在探究管理如何“作为”,仍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经验,忽略了“无为”也是一种为,即“自然而为”的作用。因此,笔者通过研读老子《道德经》中自然观念的思想,立求实现《道德经》中“自然”思想与企业管理理论的初步交叉与对接,从而将老子思想中“自然”的哲学内涵植入到我国当代构建企业文化的思维体系中,为当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管理理论添加新的文化色彩。
2 老子《道德经》“自然”一词的考察及哲学内涵
老子《道德经》一文中有五章着重提到了“自然”一词,而书中屡屡出现带有“自”字的词语,比如“自见”、“自是”、“自矜”、“自伐”、“自爱”、“自宾”、“自胜”、“自知”、“自定”等;虽然这些词和“自然”在意义上有所不同,但是不可否认,正是在这一连串含有“自”的复合词集合下,体现了“自然”非同一般的意义。兹将《道德经》中出现“自然”一词的章节列举如下: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第十七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第二十三章)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第五十一章)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
通过以上章节的论述,笔者将“自然”一词的哲学内涵归纳为以下三个层面。
2.1 道之自然:法自然
老子所谓的“道法自然”,按王弼的解释是:“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也。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道在老子哲学中已是终极的概念,为什么还要效法“自然”?难道“道”之外还有第五“大”?其实,正如王弼所说,“道不违自然”,即是说“道”的运行和作用是顺其自然的;冯友兰先生曾说:“道法自然,并不是说在道之上还有一个‘自然’,为‘道’所取法。上文说‘域中’有四大,即‘人’、‘地’、‘天’、‘道’四大,‘自然’只是形容‘道’生万物的无目的、无意识的程序,并不是另外一种东西。所以上文只说‘四大’,没有说‘五大’。”正如之前笔者提到的“自然”一词的词义,也不难看出,“自然”是一个状词而不是名词。既然“道”之外没有更高的实体存在,那么“自然”就是规定“道”存在的状态,是“道”的本性。如河上公注:“道性自然,无所法也。”“道”虽然不是客观的实体,没有主客观之分,但是它同样要遵循自然的原则;作为本体,应该效法自然,遵循本性,以自己为法。因此,道之自然,就是说,“道”遵循自然,并根据其内在运动的态势,不依靠他者之力达到自身的最佳状态,即自然状态。
2.2 人之自然:一种合目的性的自然状态
人要“法自然”,就应当“无为”、“自己而然”。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之“道”的本性便是“自然无为”。那么,人怎样才能无为而自然?“无为”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按老子的观点来看,“无为”不是什么事都不做,而是合目的的“有为”,是去做事。一方面,老子懂得礼却反对礼在当时社会发展起到的不切实际的作用,就是因其看到了当时历史的大时代趋向,亲眼目睹了春秋后期周王室江河日下无可挽救的现实,所以认为礼不合于道,而认为“无为”是合于道的原因。另一方面,老子提出“无为”不是因为其思想观念落后,而是当时老子提不出符合现实的新的社会制度,只能设想人类回到没有战争的自然状态,即“无为”。
由于阶级的产生,老子设想的自然状态也有不同的内涵,即统治阶级的自然状态和普通百姓的自然境域是显然不同的。就统治者而言,“自然”意味着“希言”、“贵言”、“不言”,保此三者就能“无为”,就能达到“百姓皆谓我自然”,另外,就百姓而言,由于统治者实行“希言”、“贵言”,百姓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本性和潜能,使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从而“功成事遂”。这样,在上的统治者不劳心治理国家而自己而然,在下的黎民百姓顺应统治阶级的要求按部就班地开展有序的生产、经营等活动,国家就能井然有序的发展。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人之自然。
2.3 存在之自然:去蔽自明
“自然”是老子哲学的中心价值,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最高价值。然而,我们人类这种追求自然和谐以实现本身算不算是自然呢?笔者认为,一切存在之物有其存在的普遍性,而在“存在”当中,人又是具有“思”的活动的“在者”,追求自然实现本身是理所当然的。自然物和人工物是不同的,它们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没有涉及人的作用在里面,是其从自身中涌现出来的,后者是由于在他者中产生,就像海德格尔说的一样,是在工匠和艺术家中产生的。因此,让本己的存在归属到它的原先状态,就是让物之为物去掉原先被思想者赋予的东西,恢复本来的状貌。当时,老子可能想表达的是其反战的思想,认为“有”和“无”本是一体,注重“有”的同时,也要关注“无”的动态。因此,笔者认为要达到老子所说的有无相生的自然状态,就应该让人原初地去深思那种原初地被思考的东西,是一种解蔽且步入思之澄明的过程,是让涌现着的在场者在它本身之中具有产出之显突(Aufbruch)。这样,由“存在”到“存在者”方是一种产出,是自然。
3 企业文化管理思维模式的构建与反思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为主宰的经济时代,随着知识型员工的不断增多,企业文化发展的艰巨任务也就必然呈现在每一位管理者面前。知识型员工主要以复杂的脑力劳动为主,他们工作自主性强,工作过程难以监控,工作价值难以测量,并且工作流动性高。这些特征表明知识型员工需要管理者提出他们的任务是什么,要管理者对他们从事劳动生产率负责任,并使他们能够进行自我管理,有自主权。因此,传统的机械化管理方法已经不可能进行复制,新的企业文化管理方式必须建立。而透过《道德经》中的基本理论对我国构建企业文化思维模式正好符合这一时代的要求。因此,笔者通过《道德经》中“自然”一词的相关哲学含义,提出现代企业文化管理思维的新模式——自然管理思维模式,从而为现代企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和针对性应用方案。
笔者将自然管理思维模式的建立分为四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内部环境的控制,即如何去管人;第二部分——外部环境的适应,即老子所谓的“天”;第三部分——管理的最高本体,即管理要近“道”;第四部分——管理机制的总原则,即法“自然”。(图示如下)
意——企业中人的意志服从规律;
心——企业中人心规律是企业管理机制的基础;
众——管理是企业所有员工的委托,也是集体的契约。
如图所示,该模式的第一部分,即管理人的部分,笔者概括为四个方面:术、意、心、众。管理的宗旨是要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使之为企业创造最大的社会财富,是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管理方法上,即在管理之“术”上,要以遵循人性规律为基础,把人心内在的追求力量吸引过来,指向正常而健康的物质价值追求。管理之“意”是要求管理者使企业的个人意志服从集体的意志,服从所在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企业中,没有所谓的最高管理者,有的也只是为企业共同出谋划策的思想者。因此,管理者的任务就是帮助企业员工实现自我的精神管理,提高每一个人管理自己活动的能力,进而服务于他者与自我管理的互相进步。管理之“心”要求企业管理层从心理认知层面上熟悉管理,在充分确立和尊重员工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广泛沟通与培训,把在员工中未发掘的潜力挖掘出来,进而使员工内在之心得到认同和满足。管理之“众”在于管理是企业所有员工的委托,是企业这个集体的契约。管理者的职责在于服务于众人的进步,帮助企业每一个人首先成为自己的主人,进而激发每个主体的积极性,从而改变管理主客两个方面的对立状况。
管理的第二部分,即企业如何适应外部(社会)环境的变化。个体价值膨胀和人类中心主义导致的社会系统异化,使得个人或者企业为了个体利益的扩大可以牺牲社会的和环境的资源。但事实上,企业自形成之初就并非只是为了达到企业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集合,而是基于国家、社会、公众等资源的利益的和谐共同体。因此,自然文化管理思想要求企业“人”合理地运用正确的技术找回人恰当的位置,找回人的社会责任和属性。而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资源关系的日趋紧密,达到人合理的改造、利用外部环境资源,以及相适应的外部环境资源约束人类中心主义行为的这种控制机制已不再是难题,也因为这种控制机制,达到人与社会、经济三者利益和谐的共同体的目标也不再遥远。
管理的第三部分,即管理的最高本体是“道”。企业之“道”便是企业发展的规律、态势;如何达到这种状态的最优化,即是要把“人”与“天”的关系处理好,使之相互制衡发展,相辅相成,也只有如此,方能达到管理的第四部分,常“自然”。管理者只有把握道的本性,即自然,企业方能清、宁、灵、盈、生、天下正;企业也只有经历过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地考验与洗礼,才能赢在中国,甚至赢在世界。
4 结 论
当今,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转型期,如何在新时期的企业发展中谋求突破、寻求新的发展,企业文化的构建与发展是关键。《道德经》认知方法给了企业发展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因此,重视挖掘传统文化的思想宝库将会对我国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予以重大的启示。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王弼,楼宇烈校.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美)彼得•德鲁克,齐若兰译.管理的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基金项目]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10028)。
[作者简介]耿明峰(1985—),安徽芜湖人,杭州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管理哲学。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