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教育学生的特点及转化方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老师对问题学生,即难教育学生的管理认识和转化,是不能忽略的重要部分。教育和转化难教育学生,使班级成为团结友爱、积极进取、共同提高的集体,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难教育学生 转化方法
  一个班集体由若干名个性不一的学生和班主任组成,那么,其中势必存在个别特殊型学生,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难教育学生。这些难教育学生在整个集体中所占比例极小,但他们对整个班级及其他学生的影响却很大。因此,班主任要把教育和转化难教育学生,使班级成为团结友爱、积极进取、共同提高的集体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一、难教育学生的特点
  首先,我们要清楚地认识所谓的难教育学生。难教育学生往往指个别行为习惯差、批评教育效果差、不良行为反复性强的学生,归纳起来他们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个性较强,有明显的求异倾向。
  难教育学生往往是一些个性较强的孩子,他们对某些问题会产生厌恶感和抵触情绪。这些孩子喜欢与众不同,采取“无所谓”的玩世不恭的态度,甚至我行我素,你说你的,我做我的,面对班主任的教育常会产生逆反心理。我们班有一名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每当老师上课提问他时,他都故意回答一些引人发笑或装疯卖傻的答案;自习课上,他故意抄袭其他学生的作业,使得其他学生无法静心做作业;当辅导员找他谈话时,他不是一言不发,就是一问三不知。
  2.性格孤僻,有较强的自我压抑感。
  难教育学生的性格往往都很孤僻,不合群,较强的个性和与众不同的遭遇使得这些学生从主观上同其他学生自我区分,最终导致他们在客观上同集体分开,其他学生不太愿意同他们有更多接触,导致他们更感到孤单和压抑。他们不愿意自我评价、自我认识,找不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看不到自身价值,而同时他们又不愿意面对现实,不愿意认真检查和发现自身的缺点,求得集体的共同点。无法把自己融于集体之中,成为集体的一员。
  3.自卑性强,行为习惯差。
  客观上自身个体与集体的分离,造成了他们较强的自卑心理。他们内心会自己封锁与其他学生沟通的渠道,忽视其他学生的理解和关心,感觉不到集体的温暖,使他们对学习和生活失去信心,从而造成对集体漠不关心,有破罐子破摔的心态。
  4.稳定性差,容易反复。
  难教育学生不是不能教育,而是难以教育,教育过后难以巩固。难教育学生有自己一定的是非观,在班主任的教育启发下,会有一定的转变,但往往心急,求胜心切,一旦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或挫折,就不能正确对待,很快失去信心;或者,时间一长,又反复了。班主任常常认为“这个孩子没救了”,而后就对这样的学生灰心丧气、放任自流。其实,这样的学生缺乏的不是遇到问题时的是非观念,更多的是克服困难的毅力。
  5.家教不当,自控性差。
  难教育学生之所以难以转化、难以巩固,与其家庭学习、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我们班某学生由于父母离异从小得不到家长的关心,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变得个性孤僻、态度冷漠、自卑心强,对其他学生和班主任反感;还有一个个体经营者子女,家庭富裕,而家长热衷于生意、麻将、跳舞,只注重孩子的生活补贴,零花钱从不少给,对孩子的学习、行为习惯不闻不问,使之养成了好吃懒做、不愿学习的不良习惯。另外,有些家长对子女的缺点错误不能正确对待,不是说服教育,而是采取棍棒、责骂教育,从而使子女产生逆反心理,最终成为难教育学生。
  二、转化难教育学生的方法
  既然分析了难教育学生的特点,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在和学生的接触过程中,对于难教育学生,切忌进行简单化的硬性教育。难教育学生本身缺乏平和的、稳定的生活和学习氛围,在他们犯错误时,如果我们给他们的是不断训斥和简单化的批评,接着“请家长来”、“不许进教室”、“写检查”等,那结果无非是家长没有请到,教室也不进了,检查也写不好,反而使难教育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筑起一道更厚更高的围墙,导致这些学生班主任产生抵触情绪,产生更多隔阂。所以,对难教育学生的认识和帮助,切不可采用“一刀切”的方法进行强制性教育,更不能滥用班主任的权威压服他们。
  在具体实践中,我注意运用所学教育分析和心理学理论及方法,结合集体的实际情况,归纳了几条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首先要积极疏导班主任与难教育学生之间的关系,关键在于班主任对他们要树立信心,相信他们同其他学生一样,都可教育成材。平时,班主任要细心观察他们的日常变化、心理反应,可通过谈心、悄悄话、集体活动等方式了解他们,洞察他们心灵深处的秘密;当他们遇到困难时,要积极给予帮助。总之,对难教育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要更多一些关心和爱护,要有格外的耐心,消除两者之间的隔阂,避免教育中的逆反心理,使班主任成为他们生活和学习上的“知心朋友”、“可信赖的人”。
  2.要注意培养难教育学生的自信心,切实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受伤害。难教育学生由于经常犯错误,常受批评,自尊心常受到伤害,自卑感较强,使得他们做任何事都怀疑自己的能力,最终干脆停止不前。就好像身形庞大的鸵鸟钻进沙堆给自己蒙上了眼睛,逃避一切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危险,躲进自己认为可以得到保障的“怪圈”中。针对难教育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要避免当众点名批评和硬性惩罚,不要硬塞给他一个“差生”的头衔,要进行个别教育。引导他们发现自身的长处,明确他们身上存在的缺点,教给一定的方法,做到扬长避短,确实改正错误。要做到这一点对为班主任来讲,需要加倍努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卸下包袱,努力改正自身缺点,做一个无愧于集体的人。
  另外,要为难教育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实现自身价值,找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的不同特长,让他们当干部,如小组长、电视机管理员、宿舍舍长等。可喜的是,在班级中,他们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光和热,为集体出力,受到大家的肯定。
  4.要切实注意难教育学生的反复性,要抓反复,反复抓。难教育学生在进步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成绩难以巩固。班主任切不可急躁,要做好心理准备,不能要求过高,“一口吃不出一个胖子”。难教育学生的难点就在于他们明知故犯、屡教不改。遇到这种情况,要正确对待,深入调查和了解其反复的原因,坚持不懈地、耐心细致地做好反复教育工作,要有不搞出成绩誓不罢休的恒心。否则,势必会前功尽弃。
  5.要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全面优化转化难教育学生的环境,让他们有一个平和的、稳定的健康成长的环境。
  造成难教育学生如此现状,很多是因为家庭教育不当,更主要的是缺少父母的关心和爱护,他们得不到家庭的温暖,于是走上街头,流浪于三教九流之间,接触街头教育。我们不能把刚养好伤的人又推到病虫繁生的环境中。班主任要考虑如何改善他们的校外环境,让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交友观,使得我们的教育更全面。班级根据生活区域成立了校外学习小组,开展了“一帮一”的帮教活动,组织了如郊游、过生日、为父母做家务等活动,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总之,只要班主任在具体工作中注意方式方法,对每个学生都倾注热情和爱心,不遗弃和轻视他们,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为集体发出自己的光和热,那么,这样的集体将是一个团结友爱、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集体,他们将真正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阮为文.论“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04).
  [2]杨永智.问题学生教育个案分析.科研平台,2012(四).
  [3]班主任之友,1999.2002.
  [4]杨廷英.浅谈班主任对后进生的转化.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1999(四).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学模式是当前教学改革实验中一个重要课题,研究它对教学理论和教学实际都有重要意义。教学模式是对教学实际经验的系统总结,它具体、简明、易于操作,便于人们理解和掌握,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改变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本文探究高师心理学有效教学模式,以期增强心理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师心理学 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 新教学模式 无模式  一、对教学模式及高师心理学课程的理性认识  很多人怕提模
摘 要: 国家的进步说到底是科学技术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进步说到底又是人才的进步。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培养学生的科技综合素养至关重要。为了适应这一要求,我校在科技实践活动中加强和改进科技教育,使其形成稳定的科技特色课程,并渗透研究性学习相关内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本文主要介绍我校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建构科技特色课程的探索研究、成效和体会。  关键词: 特色课程 科技
人的心理素质在一生中起着重要作用。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育呢?——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互信和支持,其核心价值是尊重。只有“以人为本”才有可能让师生成为朋友;只有“以人为本”才有可能让师生共同进步;只有“以人为本”才有可能让教育生动活泼,让校园生机盎然。  一、榜样引领,唤醒学生向善的意识  所谓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古往今来,每一个大家都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所以
多年来观察到很多高中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仅仅停留在“管”而忽略“理”,而“理”学生更需要学校下一番工夫。高中生已经有了自己的人生观甚至很多还有叛逆的个性,因此,对待高中生用“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方法已不再合适,费孝通曾经对构建和谐社会提出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观点,我觉得这句话对高中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德育同样有重要启示。  一、“各美其美”。这个“美”是一个抽象概念,它可能是热心、
摘 要: 中学德育对青少年良好人格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在教育中,每个德育教师都有责任进行研究与思考,切实加强德育教育管理工作。本文从优化德育环境、落实德育方法、建立德育管理系统和德育实践化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初中德育工作 管理措施 教育方法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进步的大背景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逐渐被提上日程,这一重要思想教育活动越来越被社会各界重视。然而现在初中道德教育主要还是以班
摘 要: 当前中职教学面临学生底子薄、基础差、听课兴趣不积极等诸多不利因素,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引入不仅能提高中职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目前已经成为解决传统教学难题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中职教学 教学经验  随着国家教育战略改革,近年来本科院校、高职招生人数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再加上中小学生源数量逐年下降,导致当前中职招生压力不断加大。当前中职生源数量不断减少、文化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指出,成人之道应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音乐教育对个体的修德养性功能。的确,音乐是富含情感的艺术,是人类最基本也是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在音乐声中可以实现不同个体思想和感情的交融,提高自己的艺术感悟力。音乐可谓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一首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可以给人们驰骋想象的空间,让人心旷神怡,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必然蕴涵美好的
摘 要: 文章阐述了美术教学应优化课堂活动策略,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美术活动,掌握美术个性技法,发展美术综合素养。  关键词: 有趣情境 交流操作 个性技法 评价策略 美术素养  教师应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美术的兴趣,以恰当的美术语言,创设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选择各种美术材料,探索不同的美术创作方法,激发学生发挥独具特色的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