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离高中教育有多远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来观察到很多高中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仅仅停留在“管”而忽略“理”,而“理”学生更需要学校下一番工夫。高中生已经有了自己的人生观甚至很多还有叛逆的个性,因此,对待高中生用“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方法已不再合适,费孝通曾经对构建和谐社会提出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观点,我觉得这句话对高中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德育同样有重要启示。
  一、“各美其美”。这个“美”是一个抽象概念,它可能是热心、坚韧、勇气等优良品质,也可能是学生某种与众不同的天赋和个性。来自不同家庭的高中男生、女生就像一朵朵正在盛开的花朵,班主任不能再像小学、初中那样要求学生整齐划一,用同一个模板塑造所有学生。学校培养的应该是拥有个性,富有挑战和进取精神的学生。将同一种条条框框强加给所有学生,管理出来的只是复制品。班主任应该拥有一双发现学生“美”的慧眼并尽可能为“美”的绽放提供必要空间和土壤。让学生展现自我之美,只要无害于他人,德育工作者都应该挖掘、雕琢和欣赏,让每个学生都绽放自己。“各美其美”既是德育工作者的责任,又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唤醒和自信心的提升。高中生之所以会出现叛逆甚至抵制当前教育的极端行为,往往是因为学生感到自己的“美”没有被关注,没有展现的空间。因此“各美其美”是德育的首要任务,也是“天下大同”的基础。
  二、“美人之美”。学生在展现自己的“美”的同时还要学会欣赏和学习他人之“美”。一个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不可能各方面都优秀。生活环境和经历都很贫乏时,别人的光芒胜过自己时,如果不学会“美人之美”,同学之间可能会产生嫉妒,处理不好的话还会产生敌意和仇视,事实上近年来同学之间因摩擦而导致校园惨案的例子时有所闻。面对年轻的生命离我们远去,多少人扼腕叹息:为什么不能宽容一点?其实要做到“宽容”,有一个重要素养就是“美人之美”,一个一身都是缺点的人,你只会讨厌他而不会仇视他,因为缺点不会造成仇恨,但如果嫉妒一个人的优点反而会产生复杂的感情,甚至走上邪恶道路。无论是药家鑫、马加爵还是林森浩,如果学会欣赏别人,“美人之美”,则必然会多一份容忍之心,悲剧或许就能够避免。“最毒妇人心”,蛇蝎心肠对付的往往是令她嫉妒的人。满园芬芳,周边花朵的“芳影”遮掩了自己,为什么不用他人的“芳香”浸染自己呢?伴群花起舞,满园春色,更令人流连忘返。每一位德育工作者都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这一点,“美人之美”,与别人的关系才能更从容;“美人之美”,于自己才能再提升。
  三、“美美与共”。指的是自己之“美”与他人之“美”要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个人能力永远比不上团队合作。好的团队,团队成员要“美美与共”,用自己的特点与优点与其他成员的特点与优点完美搭配,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的战斗力。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除了让学生“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外,还要让学生在团队中为自己的“美”定位,用自己的“美”碰撞搅和其他人的“美”最终达到和谐。正所谓“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中国古语有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可见中国传统意识对个人“美”的压制。个人之“美”有时需要突破大众的藩篱,遭受众人的“羡慕嫉妒恨”。“各美其美”在古代就很难实现,而“大众”不会“美人之美”,不能用欣赏的眼光看“林之秀木”,甚至想用舆论之风将其摧折。个人惮于出众,只甘于平庸,何谈“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中国封建教育是对德育的一种践踏。而在素质教育之前,传统德育是失败的,某些老师唯成绩、唯高考论,压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祖国的花朵走向了独木桥,结果可想而知。未能穿过独木桥的被踩踏推搡跌入深渊之中,挤过独木桥的或许有些庆幸,但也一定疲惫不堪,伤痕累累。因此“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在这个时期是看不到的。在实施素质教育后德育工作有所修正,不再唯成绩论,核心变为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在教学上提出“合作探究”这一新的教学方法,但只要存在高考,素质教育便很容易沦为空头支票,它很难超越高考的影响力。然而,“合作探究”这一教学理念意外地弥补了当今素质教育时代德育工作的不足。或许它只是一个为提高学生成绩而研讨出来的教学观点,但在客观上对学生德育起到了正面作用,“合作探究”将学生个体置于小组团队之中,个人既要展现自己的智慧与能力,又要汲取别人优点,最终解决方案还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在小组探究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体现。我认为“合作探究”的出现像一束闪电划破了自古以来教育的阴霾,使“单打独斗”的课堂即学生单独回答问题、老师笼统解决问题的模式在“合作探究”面前日见萎缩,因为“单打独斗”只能提高个别人的成绩,对于大部分学生的德育与成绩并无任何益处,即使是最聪明的学生,也只能体会到孤胆英雄的凌绝,体会不到团队那种排山倒海的激荡。
  如今一小部分学生患上自闭症、抑郁症、社交焦虑症,这从一个侧面显示出家庭与学校在德育工作上的缺失。“各美其美”即首先要求家庭和学校让孩子们树立自信,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做到“美人之美”,家长与老师既要正确引导又要让他们从心理上认识到应该为比自己优秀的人鼓掌。只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才能做到“美美与共”。一滴水在空气中很快就会蒸发,但若放之于大海,那么它将永不干涸,因为大海中的每一滴水并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互浸溶的,因此才会浩渺博大。
  社会进步不是一个人的进步,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只有一群人才能走得很远。学生以后踏入社会一定会参与社会分工,不融入社会分工,认为靠个人力量可以独当一面的想法是愚昧和可笑的,在团队之中展现自我、团结伙伴、博采众长才是个人成长的永恒轨迹。德育工作只要用心经营,“天下大同”离我们就不会遥远。
其他文献
摘 要: 大学生活是人生中人格发展与完善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建立健全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大学生作为即将成为社会发展建立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其安全教育不仅是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一部分,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更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从近年来发生在校园内的案件看,案件的种类呈多样化趋势,案件的数量逐年增加,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面临极大的挑战。因此,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中如何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提高学生的自身安全意
高职新生往往入校不久,便会产生种种适应性心理问题如人际关系、学业适应、生涯迷茫等,甚至诱发心理危机,而适应性问题不能解决会影响大学生涯的正常发展。本文旨在将心理学专业
在上大学越来越容易,而毕业后找工作越来越难的当今社会,高校学生越来越没有自信,对未来普遍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毕业后的前途在哪儿,随之带来高校课堂中学习的不积极性,对老师的不尊重和对学业的自由散漫态度,于是上课睡觉、下课打游戏、迟到旷课现象在大学校园里普遍存在。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如何做好高校教师,如何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就成为摆在每位高校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那么怎样才能做好老师呢?在此结合自己的教学
摘 要: 高校是知识的产生与传播,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科技成果的产生与转化,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与咨询的统一体,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技创新功能的完善程度和科技创新能力将直接影响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结果,研究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对高校自身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及构成、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评述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进行综述, 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
摘 要: 通过对某本科高校毕业设计过程的介绍,作者分析了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与本科院校的毕业设计存在差距的原因,指出了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的本质不同,今后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应该根据自己的特色和培养模式做出相应的改革。  关键词: 本科院校 毕业设计 高职院校  一  暑假期间,笔者有幸参加了由某高校组织的为期两周的“理工类科研方法骨干教师培训班”。此次前来培训的专家,大多数是该校自动化学院的教授和来自
摘 要: 2013年被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2014年被称为“更难就业年”,就业竞争激烈,就业形势严峻。政府大力倡导大学生以创业促就业,实现优质就业,为此必须努力改善创业环境,优化创业政策。高校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纷纷进行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鼓励大学生创业,但受高校创业教育影响,成效并不突出。提高高校创业教育质量,是推进大学生创业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教育 推进
摘 要: 教学模式是当前教学改革实验中一个重要课题,研究它对教学理论和教学实际都有重要意义。教学模式是对教学实际经验的系统总结,它具体、简明、易于操作,便于人们理解和掌握,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改变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本文探究高师心理学有效教学模式,以期增强心理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师心理学 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 新教学模式 无模式  一、对教学模式及高师心理学课程的理性认识  很多人怕提模
摘 要: 国家的进步说到底是科学技术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进步说到底又是人才的进步。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培养学生的科技综合素养至关重要。为了适应这一要求,我校在科技实践活动中加强和改进科技教育,使其形成稳定的科技特色课程,并渗透研究性学习相关内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本文主要介绍我校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建构科技特色课程的探索研究、成效和体会。  关键词: 特色课程 科技
【正】在电力发明之前,对于技术或是未来的认知,"机械"都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机器人一词的出现和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的问世虽然只是近几十年的事,但一直以来,人类都希望
人的心理素质在一生中起着重要作用。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育呢?——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互信和支持,其核心价值是尊重。只有“以人为本”才有可能让师生成为朋友;只有“以人为本”才有可能让师生共同进步;只有“以人为本”才有可能让教育生动活泼,让校园生机盎然。  一、榜样引领,唤醒学生向善的意识  所谓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古往今来,每一个大家都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