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锦歌又名“歌仔”、“什锦歌”,属曲牌联缀体曲艺形式,1953年10月被正式定名为“锦歌”。
锦歌形成于何时,未见确切文字记载。它是在闽南民歌民谣的基础上,吸收竹马、车鼓、采茶、南音、南词等地方戏曲曲艺音乐融合发展起来的,主要曲调有杂嘴调、七字调(又称“四空仔”“平歌”)、大调(又名“五空仔”“丹田调”),以及一些杂调、花调等。据初步统计,目前流传的曲(书)目有100余个,主要有“四大柱”(《陈三五娘》《山伯英台》《吕蒙正》《白扇记》),“八小折”(《妙常怨》《金姑赶羊》《井边会》《孟姜女》《训商辂》《海底反》《寿昌寻母》《杂货记》),“四大杂嘴”(《牵尪姨》《土地公歌》《五空仔杂嘴》《倍思杂嘴》)。长篇故事有《王昭君》《郑元和》《杨管拾翠玉》《火烧楼》《彩楼记》《安童闹》《打金枝》),单曲则有《无影歌》《长工歌》《担夫歌》等。另有一些针砭时弊、反映群众生活的锦歌新作,如《工场打铁》《浪子回头》《懒惰歌》等,也深受听众喜爱。
因在发展历程中艺术实践的不同,锦歌也生发出了不同的流派。
亭字派。其馆、社的名称多冠以“亭”字,以“樂吟亭”“乐会亭”为主要代表。亭字派的演唱活动以城镇为主要区域。艺人的构成以城市居民、小工商业者、手工业者、文人、自由职业者为主。亭字派艺人的唱腔比较幽雅、细腻,讲究咬字、归音、韵味。演唱曲调以四空仔、五空仔为主。亭字派受南音影响较深,艺人大都会唱南音,使用南音的曲调较多,伴奏使用的乐器及其弹奏指法均与南音更为接近。演唱艺人以固定堂馆为主要演唱地点。
堂字派。其馆、社的名称多冠以“堂”字,以“答余堂”“丰庆堂”“庆贤堂”“声音堂”“锦云堂”为主要代表。堂字派演唱的主要活动区域在农村或城市的附近,艺人主要是农民和其他劳动者。堂字派艺人的唱腔具有朴实、粗犷的特色,曲调更接近民间歌谣,尤其擅长演唱生活气息较浓的杂嘴调。堂字派受南词影响较大,南词的曲调经常出现在所演唱的曲目中。其使用伴奏乐器以月琴为主,加以二弦、三弦,有时也用扬琴,偶尔也用笛子和低音二胡。他们以自己的堂馆为主要演唱地点,每逢年节、喜庆、迎神赛会多往参加,常举行“赛馆”(赛歌),非常活跃。
除两个主要流派外,流行于云霄、诏安、东山等地的锦歌,因接近广东潮汕地区,受潮州语言和音乐的影响,唱腔渗有潮乐韵味,俗称为“四管齐”。
由于各地方言的差异和艺人个人演唱风格的不同,锦歌各流派常根据自身的条件来确定演唱的形式。综而论之,传统上可分为三种形式:
走唱。由演唱者手持月琴(或三弦)自弹自唱。如艺人为盲艺人,则由一孩童手持细竹杆牵引带路,边走边唱,有人邀请时即坐下演唱,兼营卜卦。
坐唱。又分为两种形式。
(1)锦歌馆(间)常设在村里的祠堂,庙宇或其他厅堂,有固定的演唱地点,座位也相对固定。
(2)应邀赴会(堂会、庙会等),有时在厅堂演唱,有时在室外演唱,或围坐在八仙桌四周,或根据当时条件散坐。
歌仔阵。演唱者手持拍板(或弹奏月琴),伴奏者设法将乐器吊在自身适当的位置,另加锣鼓和笛管,随着其他大队人马,边走边唱,称为“出阵”。
1958年之后,锦歌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表演形式的发展进行了相当积极的探索。一批既能弹唱、又会表演的演员使锦歌的演唱形式有了相当大的改观。他们或一人弹唱或多人弹唱,或在舞台上加入更丰富的表现元素,使得表演唱、锦歌剧等形式不断出现,既延展了锦歌的艺术外延,也丰富了锦歌的表演形式。
锦歌是福建省主要曲种之一,流行于漳州市的芗城区、龙海、漳浦、南靖、长泰、华安、云霄、诏安、平和、东山等县(市)及厦门市。这些地方的城镇和农村,普遍都有劳动人民农闲工余的锦歌演唱组织“歌仔馆”,并有相当数量的专业教师和以演唱锦歌为职业的盲艺人,每逢年节喜庆、迎神赛会,常应邀出阵,也常参加各式各样的赛歌活动,非常活跃。
在新加坡、马来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的华人聚居地,锦歌也很流行。1929年,锦歌艺人林廷、陈丽水、陈胶掠、陈不得、钟菁、王清吉、赖跃山、朱亚等人曾应邀前往以上国家以歌会友,并在新加坡灌制《陈三磨镜》《审陈三》《安童闹》《无影歌》《赌钱歌》《大伯公歌》《牵亡歌》等唱片,风靡一时,也使得锦歌在当地扎下了根。
漳州与台湾一水之隔,向来关系密切。据史料记载,明万历年间(约1587年)漳州人王锡祺、海澄人颜思齐(1625年逝于台湾,其墓尚存)曾带领两批共四五千本地人到台湾台北吉利和笨港(北港)开垦定居。明末清初,闽南人民又有三次较大规模东渡。锦歌也随之传到台湾,并在民间生根开花,“歌仔馆”的数量也开始增长。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锦歌盲艺人卢菊(女)、卢来发赴台湾演唱半年,受到了台胞的喜爱。他们所演唱的《牛犁歌》《搭船走》《天黑黑》等曲目也一直在台湾流行。锦歌在台湾的流行和发展,也促进了台湾“歌仔戏”的形成。
漳州是锦歌的重要发源地,多年来一直受到福建曲艺的重视。7月4日至5日,福建曲协赴漳州开展基层曲艺工作调研,走访了漳州市芗城区锦歌传习中心、漳州市歌仔戏(芗剧)传承保护中心等单位,对锦歌的发展现状做了进一步了解。 团队建设。2010年1月,漳州市芗剧团锦歌队依托漳州芗剧团成立。该队伍由20余名女青年组成,由著名锦歌传承人王素华、石耀辉担任老师。其排演的锦歌《漳州美》荣获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节目奖提名,锦歌《凌波情》荣获第九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文学奖。2017年,占地约100平方米的薌城区锦歌传习中心成立,乐器、空调、相机、教学用投影仪等设施一应俱全。该中心编创的少儿锦歌《丰碑颂》《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等节目多次代表本地参加省赛和大型演出活动,广受好评。
创作创新。为传承发展锦歌这一传统艺术,漳州十分注重锦歌的创作和创新。3年来,当地先后组织排演了《唱西湖》《漳州小吃真正宗》《思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莫道英雄在他乡》等节目,在国家展演、省市级曲艺赛事及演出中展示,频获嘉奖。
资金扶持。从2016至2018年,芗城区文化馆累计获得上级拨付的锦歌专项资金共30万元。专项资金经费严格按照专款专用原则,用于开展锦歌进社区、进课堂活动以及编创新剧目参加各级演出和比赛。该专项资金还用于芗城实验小学开展锦歌进校园活动和芗城区锦歌传习中心添置乐器。这推动了少儿锦歌和青年锦歌队伍的培训,为芗城区锦歌传习中心建设锦歌展示、排演场所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史料收集。漳州市芗城区文化馆制定了详细的锦歌保护计划,目前已对将要出版的《林廷锦歌集》预先扫描存档;录制了天宝镇山美村锦歌队演唱的经典唱段,时长约60分钟;整理传统锦歌曲目和新创锦歌曲目,预计于今年年内编印出版;配合福建省艺术馆完成海峡卫视《福建省濒危曲种漳州锦歌》专题片录制工作;配合福建省非遗中心、福建省艺术馆及厦门卫视,为锦歌数据录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提供资料支持。
举办培训活动。漳州市芗城区文化馆积极请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素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石耀辉等老师承担锦歌传承保护的课堂教学,选派文化馆曲艺干部林艳担任校外辅导员。芗城区锦歌传习中心每周开设少儿锦歌、青年锦歌培训课程,每年能培训少儿锦歌人才30名,青年锦歌人才15名。近年来,锦歌传习中心已累计培养后备人才40多名。芗城区文化馆还以芗城实验小学和程溪下庄小学为传承基地,坚持每周开设课程,采用平时短训、假期长训、小组合作交流、以大带小、互帮互学、分级上课、分层推进的教学形式,为锦歌和南音培养后备人才。2019年4月芗城区水仙花青年锦歌队正式成立,每周二下午开设锦歌培训课程,共有19人加入锦歌队,他们中有专业院团演员,也有学校老师以及曲艺爱好者。
缺乏专业团体。锦歌目前还没有像南音一样,拥有自己的专业院团。目前锦歌的排演主要依托漳州市歌仔戏(芗剧)传承保护中心,他们作为戏剧的专业演员,也只有在戏剧演出之余才能进行锦歌训练,这极大限制了锦歌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后继乏力。当前锦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仅1人、省级非遗传承人也仅1人,中青年队伍无法接续。同时,锦歌传承人主要为表演、演奏人才,而节目编导、文本创作方面缺口也较大。如还没有大力度的相关扶持,那锦歌就会面临与传承人“共存亡”的窘境。
地方发展重心不同。漳州市各文化部门在发展曲艺艺术方面各有侧重,在形成了百花齐放良好局面的同时也相对缺乏一定的合力。比如漳州市艺术馆主要发展南词,芗城区主要发展锦歌,龙海地区主要发展南音,华安地区主要发展答嘴鼓等。如何在保证艺术全面发展基础上就各曲种进行有针对性地帮扶,这也是福建曲协和漳州市文化部门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配图由福建曲协提供)
(责任编辑/马瑜)
一、锦歌艺术概论
锦歌形成于何时,未见确切文字记载。它是在闽南民歌民谣的基础上,吸收竹马、车鼓、采茶、南音、南词等地方戏曲曲艺音乐融合发展起来的,主要曲调有杂嘴调、七字调(又称“四空仔”“平歌”)、大调(又名“五空仔”“丹田调”),以及一些杂调、花调等。据初步统计,目前流传的曲(书)目有100余个,主要有“四大柱”(《陈三五娘》《山伯英台》《吕蒙正》《白扇记》),“八小折”(《妙常怨》《金姑赶羊》《井边会》《孟姜女》《训商辂》《海底反》《寿昌寻母》《杂货记》),“四大杂嘴”(《牵尪姨》《土地公歌》《五空仔杂嘴》《倍思杂嘴》)。长篇故事有《王昭君》《郑元和》《杨管拾翠玉》《火烧楼》《彩楼记》《安童闹》《打金枝》),单曲则有《无影歌》《长工歌》《担夫歌》等。另有一些针砭时弊、反映群众生活的锦歌新作,如《工场打铁》《浪子回头》《懒惰歌》等,也深受听众喜爱。
因在发展历程中艺术实践的不同,锦歌也生发出了不同的流派。
亭字派。其馆、社的名称多冠以“亭”字,以“樂吟亭”“乐会亭”为主要代表。亭字派的演唱活动以城镇为主要区域。艺人的构成以城市居民、小工商业者、手工业者、文人、自由职业者为主。亭字派艺人的唱腔比较幽雅、细腻,讲究咬字、归音、韵味。演唱曲调以四空仔、五空仔为主。亭字派受南音影响较深,艺人大都会唱南音,使用南音的曲调较多,伴奏使用的乐器及其弹奏指法均与南音更为接近。演唱艺人以固定堂馆为主要演唱地点。
堂字派。其馆、社的名称多冠以“堂”字,以“答余堂”“丰庆堂”“庆贤堂”“声音堂”“锦云堂”为主要代表。堂字派演唱的主要活动区域在农村或城市的附近,艺人主要是农民和其他劳动者。堂字派艺人的唱腔具有朴实、粗犷的特色,曲调更接近民间歌谣,尤其擅长演唱生活气息较浓的杂嘴调。堂字派受南词影响较大,南词的曲调经常出现在所演唱的曲目中。其使用伴奏乐器以月琴为主,加以二弦、三弦,有时也用扬琴,偶尔也用笛子和低音二胡。他们以自己的堂馆为主要演唱地点,每逢年节、喜庆、迎神赛会多往参加,常举行“赛馆”(赛歌),非常活跃。
除两个主要流派外,流行于云霄、诏安、东山等地的锦歌,因接近广东潮汕地区,受潮州语言和音乐的影响,唱腔渗有潮乐韵味,俗称为“四管齐”。
由于各地方言的差异和艺人个人演唱风格的不同,锦歌各流派常根据自身的条件来确定演唱的形式。综而论之,传统上可分为三种形式:
走唱。由演唱者手持月琴(或三弦)自弹自唱。如艺人为盲艺人,则由一孩童手持细竹杆牵引带路,边走边唱,有人邀请时即坐下演唱,兼营卜卦。
坐唱。又分为两种形式。
(1)锦歌馆(间)常设在村里的祠堂,庙宇或其他厅堂,有固定的演唱地点,座位也相对固定。
(2)应邀赴会(堂会、庙会等),有时在厅堂演唱,有时在室外演唱,或围坐在八仙桌四周,或根据当时条件散坐。
歌仔阵。演唱者手持拍板(或弹奏月琴),伴奏者设法将乐器吊在自身适当的位置,另加锣鼓和笛管,随着其他大队人马,边走边唱,称为“出阵”。
1958年之后,锦歌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表演形式的发展进行了相当积极的探索。一批既能弹唱、又会表演的演员使锦歌的演唱形式有了相当大的改观。他们或一人弹唱或多人弹唱,或在舞台上加入更丰富的表现元素,使得表演唱、锦歌剧等形式不断出现,既延展了锦歌的艺术外延,也丰富了锦歌的表演形式。
二、锦歌的流行情况
锦歌是福建省主要曲种之一,流行于漳州市的芗城区、龙海、漳浦、南靖、长泰、华安、云霄、诏安、平和、东山等县(市)及厦门市。这些地方的城镇和农村,普遍都有劳动人民农闲工余的锦歌演唱组织“歌仔馆”,并有相当数量的专业教师和以演唱锦歌为职业的盲艺人,每逢年节喜庆、迎神赛会,常应邀出阵,也常参加各式各样的赛歌活动,非常活跃。
在新加坡、马来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的华人聚居地,锦歌也很流行。1929年,锦歌艺人林廷、陈丽水、陈胶掠、陈不得、钟菁、王清吉、赖跃山、朱亚等人曾应邀前往以上国家以歌会友,并在新加坡灌制《陈三磨镜》《审陈三》《安童闹》《无影歌》《赌钱歌》《大伯公歌》《牵亡歌》等唱片,风靡一时,也使得锦歌在当地扎下了根。
漳州与台湾一水之隔,向来关系密切。据史料记载,明万历年间(约1587年)漳州人王锡祺、海澄人颜思齐(1625年逝于台湾,其墓尚存)曾带领两批共四五千本地人到台湾台北吉利和笨港(北港)开垦定居。明末清初,闽南人民又有三次较大规模东渡。锦歌也随之传到台湾,并在民间生根开花,“歌仔馆”的数量也开始增长。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锦歌盲艺人卢菊(女)、卢来发赴台湾演唱半年,受到了台胞的喜爱。他们所演唱的《牛犁歌》《搭船走》《天黑黑》等曲目也一直在台湾流行。锦歌在台湾的流行和发展,也促进了台湾“歌仔戏”的形成。
三、锦歌在漳州的发展现状
漳州是锦歌的重要发源地,多年来一直受到福建曲艺的重视。7月4日至5日,福建曲协赴漳州开展基层曲艺工作调研,走访了漳州市芗城区锦歌传习中心、漳州市歌仔戏(芗剧)传承保护中心等单位,对锦歌的发展现状做了进一步了解。 团队建设。2010年1月,漳州市芗剧团锦歌队依托漳州芗剧团成立。该队伍由20余名女青年组成,由著名锦歌传承人王素华、石耀辉担任老师。其排演的锦歌《漳州美》荣获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节目奖提名,锦歌《凌波情》荣获第九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文学奖。2017年,占地约100平方米的薌城区锦歌传习中心成立,乐器、空调、相机、教学用投影仪等设施一应俱全。该中心编创的少儿锦歌《丰碑颂》《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等节目多次代表本地参加省赛和大型演出活动,广受好评。
创作创新。为传承发展锦歌这一传统艺术,漳州十分注重锦歌的创作和创新。3年来,当地先后组织排演了《唱西湖》《漳州小吃真正宗》《思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莫道英雄在他乡》等节目,在国家展演、省市级曲艺赛事及演出中展示,频获嘉奖。
资金扶持。从2016至2018年,芗城区文化馆累计获得上级拨付的锦歌专项资金共30万元。专项资金经费严格按照专款专用原则,用于开展锦歌进社区、进课堂活动以及编创新剧目参加各级演出和比赛。该专项资金还用于芗城实验小学开展锦歌进校园活动和芗城区锦歌传习中心添置乐器。这推动了少儿锦歌和青年锦歌队伍的培训,为芗城区锦歌传习中心建设锦歌展示、排演场所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史料收集。漳州市芗城区文化馆制定了详细的锦歌保护计划,目前已对将要出版的《林廷锦歌集》预先扫描存档;录制了天宝镇山美村锦歌队演唱的经典唱段,时长约60分钟;整理传统锦歌曲目和新创锦歌曲目,预计于今年年内编印出版;配合福建省艺术馆完成海峡卫视《福建省濒危曲种漳州锦歌》专题片录制工作;配合福建省非遗中心、福建省艺术馆及厦门卫视,为锦歌数据录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提供资料支持。
举办培训活动。漳州市芗城区文化馆积极请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素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石耀辉等老师承担锦歌传承保护的课堂教学,选派文化馆曲艺干部林艳担任校外辅导员。芗城区锦歌传习中心每周开设少儿锦歌、青年锦歌培训课程,每年能培训少儿锦歌人才30名,青年锦歌人才15名。近年来,锦歌传习中心已累计培养后备人才40多名。芗城区文化馆还以芗城实验小学和程溪下庄小学为传承基地,坚持每周开设课程,采用平时短训、假期长训、小组合作交流、以大带小、互帮互学、分级上课、分层推进的教学形式,为锦歌和南音培养后备人才。2019年4月芗城区水仙花青年锦歌队正式成立,每周二下午开设锦歌培训课程,共有19人加入锦歌队,他们中有专业院团演员,也有学校老师以及曲艺爱好者。
四、锦歌发展面临的一些困难
缺乏专业团体。锦歌目前还没有像南音一样,拥有自己的专业院团。目前锦歌的排演主要依托漳州市歌仔戏(芗剧)传承保护中心,他们作为戏剧的专业演员,也只有在戏剧演出之余才能进行锦歌训练,这极大限制了锦歌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后继乏力。当前锦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仅1人、省级非遗传承人也仅1人,中青年队伍无法接续。同时,锦歌传承人主要为表演、演奏人才,而节目编导、文本创作方面缺口也较大。如还没有大力度的相关扶持,那锦歌就会面临与传承人“共存亡”的窘境。
地方发展重心不同。漳州市各文化部门在发展曲艺艺术方面各有侧重,在形成了百花齐放良好局面的同时也相对缺乏一定的合力。比如漳州市艺术馆主要发展南词,芗城区主要发展锦歌,龙海地区主要发展南音,华安地区主要发展答嘴鼓等。如何在保证艺术全面发展基础上就各曲种进行有针对性地帮扶,这也是福建曲协和漳州市文化部门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配图由福建曲协提供)
(责任编辑/马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