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析了永泰县域城镇建设基本特征、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规划思路、城市总体定位及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城镇协调发展规划思路总体定位
1城镇建设基本特征
永泰县位于福建省中部,戴云山北麓,地处福州都市区半小时经济圈范围内,与福州市科技城毗邻,是省会中心城市的后花园。2010年全县人口36.5万人,国内生产总值约48.0亿,城镇人口13.5万人,城镇化水平37%,城镇具有如下特征:
1.1 县域经济具有一定规模,城镇发展处于加速时期
永泰县与福州市其他7个县(市)相比较,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GOP居偏后位置,三产顺序为三、一、二,其中:第一产业在福州地区全县(市)中居于领先位置,第二、三产业在福州地区全县(市)居于偏后位置,差距较大,经济发展力度尚待提升。
1.2 资源独特,交通便捷
永泰县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水利、地热和林果等资源。永泰县是福建省12个旅游重点县之一,境内有着丰富旅游资源,现拥有青云山、天门山、赤壁、方广岩、姬岩、名山室、百漈高等十几个风景名胜区,年客流容量超百万人次;大樟溪是闽江下游最大支流,横贯永泰境内,全长234km,流域面积4843km2,常年平均经流量45亿m³;福州市是全国温泉之都,永泰又是福州市重点温泉县,境内有丰富温泉带,泉脉广、水量大、温度高、质量好;永泰县林果资源丰富,是福建省36个林业县之一,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7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8%,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李乡”称号。
随着向莆铁路、福永高速公路及福州绕城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将进一步拉近永泰与福州中心城区的时空距离,真正使永泰融入“福州市半小时经济圈”。
1.3 县域城镇体系框架已初步形成,城镇建设规模不断扩张
永泰县辖有21个乡镇,城镇布局主要依托交通干线分布,已初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交通干线为发展轴,具有一定等级规模的城镇空间布局。
1.4 县城发展以老城区为中心,逐步向南拓展和向东延伸
近几年,永泰县城镇建设在总体规划指导下得到了长足发展。县城的城市建设用地由2000年的3.9㎞²扩展到2010年的5.5㎞²,城区建设由过去单一的老城区内的控潜与改造的发展方式,转变为跨江向南拓展、沿交通发展轴向东延伸。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产业发展比较薄弱,城镇总体定位尚待明确
经济总量不大,产业层次不高,传统比较优势产业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在城镇总体定位上存在性质雷同、特色不突出、指导性不强等问题。
2.2 城镇空间布局尚待加强
城镇呈现均衡发展的特征比较明显,没有明确重点建设地区和建设重点,缺乏发展极核,在建制镇中除县城人口规模在5万人以上,其余人口规模均在1万人以下。
2.3 县城功能和自身带动力尚待提升
由于县城建设缺乏有效的空间拓展,新区基础设施建设还在起步阶段,加上自身经济总量小,发展水平受限,对吸引县域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拉力不足,造成集聚能力不强,县城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不强。
3规划思路
3.1 以科学发展观视阈思考城市规划
推进城镇化不能急于求成,片面强调数量扩张,忽视内涵的提高,应把城镇空间布局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实施统一考虑,把城镇发展优势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把城市建设与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一致起来。
3.2 以提升居民幸福感为内涵
应按“十二五”发展规划和近期建设要求,对保障性住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民生工程纳入规划;加强城镇综合防灾规划研究,为居民提供安全居所;应充分利用自然山水元素及地域文化特征,打造活力生态宜居城镇,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3.3 以统筹城乡协调区域为重点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加强区域协调,引导城乡一体化发展,强化县域中心的地位作用,增强县域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做大做强做优做美大城关,加快县域城镇化进程,推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4统筹永泰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
4.1 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明确永泰县城总体定位
从永泰县发展现状、发展条件及上位规划职能分析,“省会中心城市后花园、福州都市区重要生态保障、青山绿水生态区、县域中心、全县旅游服务基地和山水城市”等是永泰县城基本职能。规划通过以上对永泰县城主要基本职能的演变趋势分析,遵循在城市性质中淡化产业的具体描述,强调区域地位和作用,综合确定永泰县城的城市定位为“县域中心,山水生态旅游城市”。
4.2 整合县域城镇空间布局,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
重点加强县域建设,形成更强吸引力与辐射力;选择具有一定潜力的葛岭镇、梧桐镇、嵩口镇和大洋镇等4个城镇重点发展,形成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增长极”;依托交通干線,形成区域城镇发展重点轴。城镇体系形成“一心二轴四重点”空间布局结构。其中:“一心”为县城;“二轴”为大樟溪的沿线发展主轴和县城到大洋镇的发展次轴;“四重点”分别为葛岭、嵩口、大洋和梧桐镇。
4.3构建“做强一圈、做大一线、做活一片”的空间发展格局
“做强一圈”:以县城为中心,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加快经济增长转变,提升经济竞争力,建成省会中心城市“后花园”和永泰经济核心区。
“做大一线”:大樟溪沿线乡镇,以向莆铁路,沈海高速公路建成为契机,加快培育发展交通主干线新兴增长点,做大大樟溪沿线绿色经济,发展地方特色农业、旅游工艺品加工业、绿色食品加工业和文化创意产业。
“做活一片”:中高山地区,重点发展资源型加工业、生态观光农业,建设一批畜牧、林业、水果、茶叶、蔬菜等绿色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加快农业生产标准化进程,建成农产品基地中心区和福州都市区重要生态屏障。
4.4 完善县城功能,提高核心辐射带动力
对老城区进行合理改造和保护,积极拓展新区建设,提升县城的居住品质,增强辐射带动力。应重点加强县城公共设施和市政工程设施配套建设,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加快新区建设,加速以旅游服务设施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发展,合理扩大城市规模,增强经济实力,发挥其承接上一级中心城市辐射的功能和对县域经济的凝聚和辐射作用,把县城建设成为县域城镇体系的核心,成为福州市青山绿水生态区。
4.5 突出传承历史文脉和保护原有生态环境,展示永泰地域文化特色
4.5.1 传承历史文脉
永泰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在本土生活,唐代建县城设永泰县,镇址大樟。现拥有省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8处,城区内还分布着众多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古民居、古街坊等。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建设和发展永泰特色的前提。
4.5.2 保护特有的生态环境
永泰是福建省会中心城市福州的后花园,既是福州市民游玩、休闲之地,也是福州市域生态敏感区。境内山清水秀、人文荟萃、自然环境优美,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省级风景名胜区3处、县级风景名胜区5处;境内溪河纵横交错,大樟溪、地热资源等特有生态环境是永泰本底,是展示永泰地域文化特色基础,应充分加以保护和开发。
5结束语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发展条件分析和发展要素的整合与提升,目的在于优化城镇空间合理布局、强化核心带动辐射力、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 仇保兴.论五个统筹与城镇体系规划[J]. 城市规划,2004,(1):8-16.
[2] 汪光焘.建立和完善科学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指标体系[J].城市规划,2007,31(4):9-15.
[3] 张祖柱.以科学发展观视阈思考新时期城市总体规划——以永泰县城总体规划修编为例[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8,(1):74-79.
[关键词]城镇协调发展规划思路总体定位
1城镇建设基本特征
永泰县位于福建省中部,戴云山北麓,地处福州都市区半小时经济圈范围内,与福州市科技城毗邻,是省会中心城市的后花园。2010年全县人口36.5万人,国内生产总值约48.0亿,城镇人口13.5万人,城镇化水平37%,城镇具有如下特征:
1.1 县域经济具有一定规模,城镇发展处于加速时期
永泰县与福州市其他7个县(市)相比较,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GOP居偏后位置,三产顺序为三、一、二,其中:第一产业在福州地区全县(市)中居于领先位置,第二、三产业在福州地区全县(市)居于偏后位置,差距较大,经济发展力度尚待提升。
1.2 资源独特,交通便捷
永泰县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水利、地热和林果等资源。永泰县是福建省12个旅游重点县之一,境内有着丰富旅游资源,现拥有青云山、天门山、赤壁、方广岩、姬岩、名山室、百漈高等十几个风景名胜区,年客流容量超百万人次;大樟溪是闽江下游最大支流,横贯永泰境内,全长234km,流域面积4843km2,常年平均经流量45亿m³;福州市是全国温泉之都,永泰又是福州市重点温泉县,境内有丰富温泉带,泉脉广、水量大、温度高、质量好;永泰县林果资源丰富,是福建省36个林业县之一,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7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8%,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李乡”称号。
随着向莆铁路、福永高速公路及福州绕城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将进一步拉近永泰与福州中心城区的时空距离,真正使永泰融入“福州市半小时经济圈”。
1.3 县域城镇体系框架已初步形成,城镇建设规模不断扩张
永泰县辖有21个乡镇,城镇布局主要依托交通干线分布,已初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交通干线为发展轴,具有一定等级规模的城镇空间布局。
1.4 县城发展以老城区为中心,逐步向南拓展和向东延伸
近几年,永泰县城镇建设在总体规划指导下得到了长足发展。县城的城市建设用地由2000年的3.9㎞²扩展到2010年的5.5㎞²,城区建设由过去单一的老城区内的控潜与改造的发展方式,转变为跨江向南拓展、沿交通发展轴向东延伸。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产业发展比较薄弱,城镇总体定位尚待明确
经济总量不大,产业层次不高,传统比较优势产业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在城镇总体定位上存在性质雷同、特色不突出、指导性不强等问题。
2.2 城镇空间布局尚待加强
城镇呈现均衡发展的特征比较明显,没有明确重点建设地区和建设重点,缺乏发展极核,在建制镇中除县城人口规模在5万人以上,其余人口规模均在1万人以下。
2.3 县城功能和自身带动力尚待提升
由于县城建设缺乏有效的空间拓展,新区基础设施建设还在起步阶段,加上自身经济总量小,发展水平受限,对吸引县域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拉力不足,造成集聚能力不强,县城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不强。
3规划思路
3.1 以科学发展观视阈思考城市规划
推进城镇化不能急于求成,片面强调数量扩张,忽视内涵的提高,应把城镇空间布局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实施统一考虑,把城镇发展优势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把城市建设与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一致起来。
3.2 以提升居民幸福感为内涵
应按“十二五”发展规划和近期建设要求,对保障性住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民生工程纳入规划;加强城镇综合防灾规划研究,为居民提供安全居所;应充分利用自然山水元素及地域文化特征,打造活力生态宜居城镇,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3.3 以统筹城乡协调区域为重点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加强区域协调,引导城乡一体化发展,强化县域中心的地位作用,增强县域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做大做强做优做美大城关,加快县域城镇化进程,推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4统筹永泰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
4.1 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明确永泰县城总体定位
从永泰县发展现状、发展条件及上位规划职能分析,“省会中心城市后花园、福州都市区重要生态保障、青山绿水生态区、县域中心、全县旅游服务基地和山水城市”等是永泰县城基本职能。规划通过以上对永泰县城主要基本职能的演变趋势分析,遵循在城市性质中淡化产业的具体描述,强调区域地位和作用,综合确定永泰县城的城市定位为“县域中心,山水生态旅游城市”。
4.2 整合县域城镇空间布局,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
重点加强县域建设,形成更强吸引力与辐射力;选择具有一定潜力的葛岭镇、梧桐镇、嵩口镇和大洋镇等4个城镇重点发展,形成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增长极”;依托交通干線,形成区域城镇发展重点轴。城镇体系形成“一心二轴四重点”空间布局结构。其中:“一心”为县城;“二轴”为大樟溪的沿线发展主轴和县城到大洋镇的发展次轴;“四重点”分别为葛岭、嵩口、大洋和梧桐镇。
4.3构建“做强一圈、做大一线、做活一片”的空间发展格局
“做强一圈”:以县城为中心,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加快经济增长转变,提升经济竞争力,建成省会中心城市“后花园”和永泰经济核心区。
“做大一线”:大樟溪沿线乡镇,以向莆铁路,沈海高速公路建成为契机,加快培育发展交通主干线新兴增长点,做大大樟溪沿线绿色经济,发展地方特色农业、旅游工艺品加工业、绿色食品加工业和文化创意产业。
“做活一片”:中高山地区,重点发展资源型加工业、生态观光农业,建设一批畜牧、林业、水果、茶叶、蔬菜等绿色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加快农业生产标准化进程,建成农产品基地中心区和福州都市区重要生态屏障。
4.4 完善县城功能,提高核心辐射带动力
对老城区进行合理改造和保护,积极拓展新区建设,提升县城的居住品质,增强辐射带动力。应重点加强县城公共设施和市政工程设施配套建设,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加快新区建设,加速以旅游服务设施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发展,合理扩大城市规模,增强经济实力,发挥其承接上一级中心城市辐射的功能和对县域经济的凝聚和辐射作用,把县城建设成为县域城镇体系的核心,成为福州市青山绿水生态区。
4.5 突出传承历史文脉和保护原有生态环境,展示永泰地域文化特色
4.5.1 传承历史文脉
永泰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在本土生活,唐代建县城设永泰县,镇址大樟。现拥有省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8处,城区内还分布着众多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古民居、古街坊等。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建设和发展永泰特色的前提。
4.5.2 保护特有的生态环境
永泰是福建省会中心城市福州的后花园,既是福州市民游玩、休闲之地,也是福州市域生态敏感区。境内山清水秀、人文荟萃、自然环境优美,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省级风景名胜区3处、县级风景名胜区5处;境内溪河纵横交错,大樟溪、地热资源等特有生态环境是永泰本底,是展示永泰地域文化特色基础,应充分加以保护和开发。
5结束语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发展条件分析和发展要素的整合与提升,目的在于优化城镇空间合理布局、强化核心带动辐射力、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 仇保兴.论五个统筹与城镇体系规划[J]. 城市规划,2004,(1):8-16.
[2] 汪光焘.建立和完善科学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指标体系[J].城市规划,2007,31(4):9-15.
[3] 张祖柱.以科学发展观视阈思考新时期城市总体规划——以永泰县城总体规划修编为例[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8,(1):7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