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合只是个符号而已,其所代表的是成员间自身利益的搏弈。符号、形式、做秀是表面的,平衡妥协是暂时的,只有国家利益是永恒的。
报载,1月3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一致同意恢复多哈回合谈判。至此,剧间休息半年之久的戏又要开场了。然而,喜忧几多,前景几何?笔者20年前全程参加了上一轮乌拉圭回合谈判,有感而发如下。
但凡一轮多边谈判无非要经历以下几步曲:
先是造势。每轮回合发起之前,国际贸易界都不乏造势者。究其原因,在于前一轮回合仅仅是就所谈议题达成了一些临时短暂的妥协平衡。多边贸易体制因此时常为其成员们带来蜜月期,它们能够在前一轮回合所谈协议墨迹未干时谨慎平和相处。然而,毕竟这种短暂的平衡妥协和蜜月时光,掩盖不住成员间深层次利益矛盾。于是乎主要贸易大国的高官们、一些贸易学者专家们就会按耐不住冲动,动议新的一轮谈判。但稍稍留意所动议要谈的内容,不难发现仍然是前一轮甚至是前几轮的老议题,无非是市场准入、农产品贸易扭曲等等,即便是所谓的贸易、环境、社会等所谓新议题,也早在十几年前甚至二十几年前就有所提及了。世贸组织秘书处及其首脑们,也往往不失时机地邀请一些贸易贤达人士,摇唇鼓舌,撰写报告,论证发起一轮谈判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完成谈判后能给世界贸易带来的种种前景。这个热身过程是必要的,否则骤然开始一轮越来越旷日持久的谈判会让整个世界措手不及。两轮谈判间的间隔也越来越短,上一轮乌拉圭的谈判于1994年4月正式结束,不过四五年间就有动议推动和倡导新一轮谈判,于是终于在2001年的年底正式发起了现在的多哈回合谈判。
第二个过程就是大戏的开幕。所谓的发起一轮谈判的贸易部长会议,通常是世贸组织——其实就是大国的代表们以及世贸组织秘书处的首脑们,选择某地区的一个旅游胜地来筹备部长会议。于是乎100多个成员的贸易高官们从全世界各地云集该地,宣布发起一轮的谈判,发表一些虚多实少又没什么约束力的充满外交辞令的部长宣言。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次贸易高官们的集体“做秀”,其中也不乏冲突。笔者清楚地记得,20年前在乌拉圭东角发起多边回合谈判的部长会上,一些大国的部长们就个别议题是否列入会议日程争执不下,某个发展中大国的贸易部长居然挥着手中的机票扬言,如果发达国家再坚持将议题列入议程,他的代表团就立即启程回国。在贸易谈判的各个阶段,此类要挟式的“做秀”是经常发生也是必不可少的。事实上乌拉圭回合谈判中,该部长所反对的议题从一开始还是被列为谈判议程(且8年后在回合结束时最终达成了协议),也未见该国代表团打道回府。虚虚实实,可见一斑。
启动谈判的部长会议之后,紧接着下来就是一段各世贸成员交换案文、立场文件的时间。该阶段多半是充斥了各种非正式的、技术一级的文山会海,检讨已有协议有哪些问题,各成员单个或临时结盟往谈判中塞各种案文,充分暴露自己要的东西,着实能让贸易外交官和世贸秘书处的公务员们忙活一阵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大大小小的、正式的、非正式的、各种级别上的会议及其所炮制的汗牛充栋的文件,谈判逐渐集中在几个老大难的问题上。其中每次谈判都以农产品为最棘手的题目,究其根本原因是欧美贸易大国几十年来对农产品的扶持补贴不愿放弃,从而构成对农产品贸易市场准入的障碍和扭曲。有理由相信,下一轮未名多边回合仍然如此。在经历了大量的文山会海之后,贸易议题的争执凸现出来并逐步升级到驻日内瓦的大使、各国首都的贸易主管司局长和副部长、部长甚至更高政要。
接下来,回合中期审评的部长会议时间到了。这可以说是每轮回合高潮的开始。与启动谈判的部长会议不同,中期会议似避开旅游胜地(上轮在布鲁塞尔,此轮在香港)。谁都知道,中期会议注定不可能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敢说的是,每次此类回合中期会议,大国代表团及其团长,多是抱着谈不成无进展的底线与会的。与几年前的启动谈判的部长级会议相比,中期会上,还是同样各代表团的面孔,同样的秘书处,同样的寒喧,同样的会期前调侃和会上的得体幽默,然而各怀心事,各守底线。才中期嘛,亮牌何急?谁都在唱本代表团的高调。于是乎,会上会下,秘书处也好,代表团之间的双边会议也好,地区集团也好,高密度的磋商、斡旋,以期让本次会议稍有点积极火花,好称谈判势头仍在,不致于背上失败、破裂、宣布谈判“无期限中止的会议”这样的恶名。
在乌拉圭回合中,1990年年底的布鲁塞尔部长会议就是一次要挟谈判破裂、被称之为失败的部长会议,这与去年7月宣布多哈回合谈判所谓的无限期中止非常类似。注意,这种所谓的破裂和中止,都发生在长假到来之前(圣诞新年和暑假),没见过年中工作紧张时期,宣布破裂中止的。所以如此,盖因夸大破裂程度、拉长中止时间吧,不破裂不中止,贸易谈判代表和秘书处也是要放假的嘛。多边谈判,虚实再见一斑。记住,每一轮谈判至少要有一次或者多次如此这番谈判破裂、无限推迟、无限中止、相互责怪承担谈判破裂责任等等等等。这个过程是必要的,有时比结果还必要和重要。没有如此这般的小鸡游戏,各成员的贸易官员和世贸秘书处的国际公务员们不知要精简多少。
如此经历几番争吵、破裂、中止之后,贸易官员们还是要回到日内瓦的谈判桌边。相信这次恢复多哈回合谈判之后,贸易使团和各首都的贸易高官和他们的团队们,又捡起去年7月搁置(也许一直在温习)的家庭作业。世贸组织秘书处的写作手们,又不断地用方括弧、画线等各种文件编辑方式来一步一步地力图缩小分歧、扩大共识。上一轮乌拉圭回合谈判历时8年,贸易界责怪该轮谈判旷日持久,于是在2001年年底发起多哈回合谈判时,设定了在2005年1月1日前结束谈判。何等的雄心勃勃!屈指算来,多哈回合自发起至今已经有整整5年时间了。似乎,再花上一两年甚至两三年的时间继续谈判也不为过。老的贸易难题在历轮回合谈判当中并未得到根本的解决,同时一些越来越多被谈及的所谓的新议题也不断地挤入世贸的会议议程,多哈回合在时间上凭何就不能破上轮回合的记录呢?
戏总是要收场的,每一轮回合也总是要结束的。当贸易大国的部长们就回合议题取得暂时共识之时,也就是回合该结束之际了。相信多哈回合谈判能够结束,但谈判成果的含金量如何,可能就见仁见智了。每轮回合的成果无非是厚厚的一本文件,其中充斥了部长宣言、各种决定、决议、谅解、协定和协议等等。对如此名目繁多的谈判成果文件,约束力如何,回合结束后的短暂蜜月期中贸易大国执行这些文件的诚意和善意如何,需拭目以待。
这就是所谓的多边回合谈判。回合只是个符号而已,其所代表的是成员间自身利益的搏弈。符号、形式、做秀是表面的,平衡妥协是暂时的,只有国家利益是永恒的。搏弈中,贸易大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每一轮回合的酝酿、发起、谈判和所谓的要挟、破裂、恢复和结束,无不是为数有限的几个贸易大国起主导作用,这是多边贸易体制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政治现实。尽管该体制现在已经是一个150个成员的全球性的国际组织了,这一现实今天和今后都不会改变。记得1999年在西雅图部长会议期间,一位年轻中国学者到场观察了会议,惊讶于大国事实上的主导作用,并感不公。其实,见怪不怪,大国唱主角小国跑龙套这一直是国际政治格局的现实,世贸组织何以例外?在20年前的乌拉圭回合谈判中,笔者亲自经历了这样一幕:在一次已经谈判到凌晨一两点的某议题的小组会上,某个小发展中国家的公使,口若悬河,雄辩神武;会间他被欧盟美国两个外交级别低得多的代表邀请到隔壁一间空无一人的会议室;该公使出来后告诉笔者,欧美代表跟他“单练”,逼其在关于最不发达国家关税优惠问题上让步。
所幸,今天的中国是世贸组织中贸易大国之一,如此分量和地位为多哈回合谈判中确保本国的利益,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作者单位:北京高朋律师事务所)
报载,1月3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一致同意恢复多哈回合谈判。至此,剧间休息半年之久的戏又要开场了。然而,喜忧几多,前景几何?笔者20年前全程参加了上一轮乌拉圭回合谈判,有感而发如下。
但凡一轮多边谈判无非要经历以下几步曲:
先是造势。每轮回合发起之前,国际贸易界都不乏造势者。究其原因,在于前一轮回合仅仅是就所谈议题达成了一些临时短暂的妥协平衡。多边贸易体制因此时常为其成员们带来蜜月期,它们能够在前一轮回合所谈协议墨迹未干时谨慎平和相处。然而,毕竟这种短暂的平衡妥协和蜜月时光,掩盖不住成员间深层次利益矛盾。于是乎主要贸易大国的高官们、一些贸易学者专家们就会按耐不住冲动,动议新的一轮谈判。但稍稍留意所动议要谈的内容,不难发现仍然是前一轮甚至是前几轮的老议题,无非是市场准入、农产品贸易扭曲等等,即便是所谓的贸易、环境、社会等所谓新议题,也早在十几年前甚至二十几年前就有所提及了。世贸组织秘书处及其首脑们,也往往不失时机地邀请一些贸易贤达人士,摇唇鼓舌,撰写报告,论证发起一轮谈判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完成谈判后能给世界贸易带来的种种前景。这个热身过程是必要的,否则骤然开始一轮越来越旷日持久的谈判会让整个世界措手不及。两轮谈判间的间隔也越来越短,上一轮乌拉圭的谈判于1994年4月正式结束,不过四五年间就有动议推动和倡导新一轮谈判,于是终于在2001年的年底正式发起了现在的多哈回合谈判。
第二个过程就是大戏的开幕。所谓的发起一轮谈判的贸易部长会议,通常是世贸组织——其实就是大国的代表们以及世贸组织秘书处的首脑们,选择某地区的一个旅游胜地来筹备部长会议。于是乎100多个成员的贸易高官们从全世界各地云集该地,宣布发起一轮的谈判,发表一些虚多实少又没什么约束力的充满外交辞令的部长宣言。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次贸易高官们的集体“做秀”,其中也不乏冲突。笔者清楚地记得,20年前在乌拉圭东角发起多边回合谈判的部长会上,一些大国的部长们就个别议题是否列入会议日程争执不下,某个发展中大国的贸易部长居然挥着手中的机票扬言,如果发达国家再坚持将议题列入议程,他的代表团就立即启程回国。在贸易谈判的各个阶段,此类要挟式的“做秀”是经常发生也是必不可少的。事实上乌拉圭回合谈判中,该部长所反对的议题从一开始还是被列为谈判议程(且8年后在回合结束时最终达成了协议),也未见该国代表团打道回府。虚虚实实,可见一斑。
启动谈判的部长会议之后,紧接着下来就是一段各世贸成员交换案文、立场文件的时间。该阶段多半是充斥了各种非正式的、技术一级的文山会海,检讨已有协议有哪些问题,各成员单个或临时结盟往谈判中塞各种案文,充分暴露自己要的东西,着实能让贸易外交官和世贸秘书处的公务员们忙活一阵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大大小小的、正式的、非正式的、各种级别上的会议及其所炮制的汗牛充栋的文件,谈判逐渐集中在几个老大难的问题上。其中每次谈判都以农产品为最棘手的题目,究其根本原因是欧美贸易大国几十年来对农产品的扶持补贴不愿放弃,从而构成对农产品贸易市场准入的障碍和扭曲。有理由相信,下一轮未名多边回合仍然如此。在经历了大量的文山会海之后,贸易议题的争执凸现出来并逐步升级到驻日内瓦的大使、各国首都的贸易主管司局长和副部长、部长甚至更高政要。
接下来,回合中期审评的部长会议时间到了。这可以说是每轮回合高潮的开始。与启动谈判的部长会议不同,中期会议似避开旅游胜地(上轮在布鲁塞尔,此轮在香港)。谁都知道,中期会议注定不可能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敢说的是,每次此类回合中期会议,大国代表团及其团长,多是抱着谈不成无进展的底线与会的。与几年前的启动谈判的部长级会议相比,中期会上,还是同样各代表团的面孔,同样的秘书处,同样的寒喧,同样的会期前调侃和会上的得体幽默,然而各怀心事,各守底线。才中期嘛,亮牌何急?谁都在唱本代表团的高调。于是乎,会上会下,秘书处也好,代表团之间的双边会议也好,地区集团也好,高密度的磋商、斡旋,以期让本次会议稍有点积极火花,好称谈判势头仍在,不致于背上失败、破裂、宣布谈判“无期限中止的会议”这样的恶名。
在乌拉圭回合中,1990年年底的布鲁塞尔部长会议就是一次要挟谈判破裂、被称之为失败的部长会议,这与去年7月宣布多哈回合谈判所谓的无限期中止非常类似。注意,这种所谓的破裂和中止,都发生在长假到来之前(圣诞新年和暑假),没见过年中工作紧张时期,宣布破裂中止的。所以如此,盖因夸大破裂程度、拉长中止时间吧,不破裂不中止,贸易谈判代表和秘书处也是要放假的嘛。多边谈判,虚实再见一斑。记住,每一轮谈判至少要有一次或者多次如此这番谈判破裂、无限推迟、无限中止、相互责怪承担谈判破裂责任等等等等。这个过程是必要的,有时比结果还必要和重要。没有如此这般的小鸡游戏,各成员的贸易官员和世贸秘书处的国际公务员们不知要精简多少。
如此经历几番争吵、破裂、中止之后,贸易官员们还是要回到日内瓦的谈判桌边。相信这次恢复多哈回合谈判之后,贸易使团和各首都的贸易高官和他们的团队们,又捡起去年7月搁置(也许一直在温习)的家庭作业。世贸组织秘书处的写作手们,又不断地用方括弧、画线等各种文件编辑方式来一步一步地力图缩小分歧、扩大共识。上一轮乌拉圭回合谈判历时8年,贸易界责怪该轮谈判旷日持久,于是在2001年年底发起多哈回合谈判时,设定了在2005年1月1日前结束谈判。何等的雄心勃勃!屈指算来,多哈回合自发起至今已经有整整5年时间了。似乎,再花上一两年甚至两三年的时间继续谈判也不为过。老的贸易难题在历轮回合谈判当中并未得到根本的解决,同时一些越来越多被谈及的所谓的新议题也不断地挤入世贸的会议议程,多哈回合在时间上凭何就不能破上轮回合的记录呢?
戏总是要收场的,每一轮回合也总是要结束的。当贸易大国的部长们就回合议题取得暂时共识之时,也就是回合该结束之际了。相信多哈回合谈判能够结束,但谈判成果的含金量如何,可能就见仁见智了。每轮回合的成果无非是厚厚的一本文件,其中充斥了部长宣言、各种决定、决议、谅解、协定和协议等等。对如此名目繁多的谈判成果文件,约束力如何,回合结束后的短暂蜜月期中贸易大国执行这些文件的诚意和善意如何,需拭目以待。
这就是所谓的多边回合谈判。回合只是个符号而已,其所代表的是成员间自身利益的搏弈。符号、形式、做秀是表面的,平衡妥协是暂时的,只有国家利益是永恒的。搏弈中,贸易大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每一轮回合的酝酿、发起、谈判和所谓的要挟、破裂、恢复和结束,无不是为数有限的几个贸易大国起主导作用,这是多边贸易体制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政治现实。尽管该体制现在已经是一个150个成员的全球性的国际组织了,这一现实今天和今后都不会改变。记得1999年在西雅图部长会议期间,一位年轻中国学者到场观察了会议,惊讶于大国事实上的主导作用,并感不公。其实,见怪不怪,大国唱主角小国跑龙套这一直是国际政治格局的现实,世贸组织何以例外?在20年前的乌拉圭回合谈判中,笔者亲自经历了这样一幕:在一次已经谈判到凌晨一两点的某议题的小组会上,某个小发展中国家的公使,口若悬河,雄辩神武;会间他被欧盟美国两个外交级别低得多的代表邀请到隔壁一间空无一人的会议室;该公使出来后告诉笔者,欧美代表跟他“单练”,逼其在关于最不发达国家关税优惠问题上让步。
所幸,今天的中国是世贸组织中贸易大国之一,如此分量和地位为多哈回合谈判中确保本国的利益,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作者单位:北京高朋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