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化学教学;探究性学习;情景;师生对话;
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4—0073—01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是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学方式改革的重大突破,其主要目标便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笔者现谈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性学习。
一、创设探究情景,诱发学生探究
1.通过化学实验创设探究情景。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在化学探究性教学中,我们通过调整实验顺序,改进或增补实验等方法创设探究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在“Na2O2的性质”教学中,先做一个“棉花滴水着火”的实验,学生看到实验现象后,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老师究竟加了什么物质?师生共同分析:棉花着火是因为反应放出了热量,然后老师告诉学生所加物质是Na2O2,教师引导:那么Na2O2和H2O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如何来检验?这样一系列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展开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在教学中通过一些新颖有趣的实验来创设问题情景,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探究问题的欲望会更加强烈。
2.通过日常生活实例创设探究情景。化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利用学生已有的生产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现象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现实意义。以便培养其在解决问题时思维的实践性,例如,在学习“白磷的性质”时,教师首先让学生阅读以下材料:在二战期间,美国有个侦探小分队发现在一深山里有个隐蔽的军火厂,上级要求小分队在十天内摧毁这军火厂,结果小分队只用十几只老鼠在其背上涂了些液体就完成了任务。阅读完之后提出问题:老鼠背上涂的液体是什么物质?它是怎么完成任务的?学生看了这个故事会非常惊讶,很想立刻弄明白其中的原因,于是学习磷的性质的积极性就会大大地被调动起来。创设的问题情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通过师生对话,鼓励学生探究
在师生对话过程中,教师倾听学生的诉说与表达。教师真诚的倾听,使学生觉得自己受到重视,价值得到肯定。在师生对话过程中,允许学生出错,不求全责备,使探究性学习有一个宽松的环境。
在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研究中,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作为一种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由准确表达,帮助学生流畅表达,使学生有信心表达,学会与他人沟通;鼓励学生多方面发现,鼓励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只要学生能提出问题,解释问题有自己的思路,都给予鼓励;即便是学生的回答偏离教育目标很远时,也不给予绝对地否定,把问题留给学生在课外共同讨论。当学生解决问题有困难时,教师适当给予启发,适当“拉一把”,降低问题的台阶,设置低一个层次的探究点,引导学生继续探究。
通过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改变传统的教师一桶水,注满学生一碗水的教学行为方式,让学生自己取水,教师所起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自己寻找水源在哪里,自己寻找取水的途径和方法。
三、进行科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在《高中化学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高中化学课程评价既要促进全体高中学生在科学素养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又要有利于高中学生个性发展。”在课题研究中树立发展为本的评价理念,充分认识到教学评价是与教学活动共生共存,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评价的基本目的是为了教育、激励、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因此,在实践中我们从学生的整体发展和终身的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逐步树立了全新的科学评价理念。
由于化学学习评价与化学学习共同生存,评价的目的在于改进教与学,促进学生探究,因此要注意加强过程评价。通过过程中的改进和不断改进的行为过程来收获良好的习惯,发展个性。其方式主要有:①全程式。通过改进的学生学习记录本,师生一天一交流来进行。②专题式。每个单元的学习结束时,结合新编教材的要求,让学生就自己的“见、闻、思、惑、悟、得、苦、乐”,自主立意,选题表现,也可结合单元探究实践作业来进行。③集体小组式。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对他们在课堂学习活动、课外调查或访问和科学探究活动中等的表现,进行及时评价。
实践证明,在日常化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能够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
编辑:张 昀
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4—0073—01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是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学方式改革的重大突破,其主要目标便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笔者现谈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性学习。
一、创设探究情景,诱发学生探究
1.通过化学实验创设探究情景。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在化学探究性教学中,我们通过调整实验顺序,改进或增补实验等方法创设探究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在“Na2O2的性质”教学中,先做一个“棉花滴水着火”的实验,学生看到实验现象后,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老师究竟加了什么物质?师生共同分析:棉花着火是因为反应放出了热量,然后老师告诉学生所加物质是Na2O2,教师引导:那么Na2O2和H2O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如何来检验?这样一系列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展开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在教学中通过一些新颖有趣的实验来创设问题情景,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探究问题的欲望会更加强烈。
2.通过日常生活实例创设探究情景。化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利用学生已有的生产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现象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现实意义。以便培养其在解决问题时思维的实践性,例如,在学习“白磷的性质”时,教师首先让学生阅读以下材料:在二战期间,美国有个侦探小分队发现在一深山里有个隐蔽的军火厂,上级要求小分队在十天内摧毁这军火厂,结果小分队只用十几只老鼠在其背上涂了些液体就完成了任务。阅读完之后提出问题:老鼠背上涂的液体是什么物质?它是怎么完成任务的?学生看了这个故事会非常惊讶,很想立刻弄明白其中的原因,于是学习磷的性质的积极性就会大大地被调动起来。创设的问题情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通过师生对话,鼓励学生探究
在师生对话过程中,教师倾听学生的诉说与表达。教师真诚的倾听,使学生觉得自己受到重视,价值得到肯定。在师生对话过程中,允许学生出错,不求全责备,使探究性学习有一个宽松的环境。
在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研究中,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作为一种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由准确表达,帮助学生流畅表达,使学生有信心表达,学会与他人沟通;鼓励学生多方面发现,鼓励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只要学生能提出问题,解释问题有自己的思路,都给予鼓励;即便是学生的回答偏离教育目标很远时,也不给予绝对地否定,把问题留给学生在课外共同讨论。当学生解决问题有困难时,教师适当给予启发,适当“拉一把”,降低问题的台阶,设置低一个层次的探究点,引导学生继续探究。
通过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改变传统的教师一桶水,注满学生一碗水的教学行为方式,让学生自己取水,教师所起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自己寻找水源在哪里,自己寻找取水的途径和方法。
三、进行科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在《高中化学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高中化学课程评价既要促进全体高中学生在科学素养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又要有利于高中学生个性发展。”在课题研究中树立发展为本的评价理念,充分认识到教学评价是与教学活动共生共存,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评价的基本目的是为了教育、激励、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因此,在实践中我们从学生的整体发展和终身的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逐步树立了全新的科学评价理念。
由于化学学习评价与化学学习共同生存,评价的目的在于改进教与学,促进学生探究,因此要注意加强过程评价。通过过程中的改进和不断改进的行为过程来收获良好的习惯,发展个性。其方式主要有:①全程式。通过改进的学生学习记录本,师生一天一交流来进行。②专题式。每个单元的学习结束时,结合新编教材的要求,让学生就自己的“见、闻、思、惑、悟、得、苦、乐”,自主立意,选题表现,也可结合单元探究实践作业来进行。③集体小组式。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对他们在课堂学习活动、课外调查或访问和科学探究活动中等的表现,进行及时评价。
实践证明,在日常化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能够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
编辑:张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