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节能减排为契机,论述了城市建设的范畴和基本原则,城市建设中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及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提出实现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 节能减排;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834.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7-5123(2013)04-082-02
城市是人类生存的主要聚居地[1],是城市高度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主要载体,在推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当今世界已有约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然而,人们在尽情享受丰富多彩的城市现代文明的同时,却产生了难以消除的“副生物”,人类在创造充满理想追求的城市文明奇迹时,却以牺牲他们的生存空间为代价的。
要实现城镇建设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双赢”的局面,其中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1 城市建设的范畴和原则
1.1 城市建设的范畴。广义的城市建设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污水处理厂、垃圾无害处理厂、城市改造、房地产开发、公共娱乐场所和旅游景点等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
1.2 城市建设的原则。城市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环保理念。城市建设从政策的出台、总体规划、区域开发到具体建设项目都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进行规划评价、现状评价、影响评价和风险评价,如果不违背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及绿色政策,即可实施,否则不与通过。
2 城市建设中產生的环境问题
在城市建设各种文明的进程中产生各种环境问题, 概括起来可划分两种类型,即第一类(原生性)环境问题和第二类(次生性)环境问题,第二类环境问题又划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
2.1 第一类环境问题是由自然力引起的,如地震、泥石流、水灾、台风、火山爆发、干旱等是导致城市破坏性的灾害。
2.2 第二类环境问题是由人为力引起的,是可以减轻或避免的。如臭氧层耗损[2]、温室效应及气候变暖、酸沉降危害加剧、生态系统简化、森林锐减、土壤退化、淡水资源危机、海洋环境污染、固体废物污染、有毒化学品污染是当今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另外还有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地下水位下降、沙尘暴等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生态系统失衡、环境恶化又诱发和加剧洪涝、干旱、泥石流等灾害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如矿产资源的乱采滥开,完全改变了地形与地质结构,易导致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陷、沉降、海水倒灌等灾害;过度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面沉降、地面裂缝、建筑设施倒塌等事故出现;草原地区的超载放牧、过度开垦和樵采,导致区域生态系统崩溃、土地沙化与水土流失加剧;江河源区滥伐林木、破坏植被,导致大范围水土流失、下游河床抬高、湖泊泥沙淤积、泄洪能力下降,致使洪水发蓝的灾情加剧,98年三江特大洪涝就是例证。
2.3 城市(第二类)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2.3.1 人类认识和价值观上的缺陷。人们总是认为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肆意索取。其实则不然,自然环境是孕育人类生命的摇篮,同时对人类活动具有约束能力,人与自然应该和平共处。
2.3.2 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环境质量的不断下降。城市要发展经济是基础,盲目上马污染严重的企业,如大型火力发电厂、化工厂、冶炼厂等,它们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以及噪声,使城市环境受到污染或破坏;大规模的房产开发使城市高楼林立,人口密集、交通混乱、加剧城市热岛效应和灾害的发生。
2.3.3 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失误滋生环境问题。①城市规划片面地依赖于城市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其编制的目标或依据,增加效益而贪大求全;②城市规划方法不当导致城市建设的盲目性;③城市规划学科的自身局限性难以解决日益复杂的城市环境问题等。
2.3.4 基本法律体系或多或少存在着薄弱环节。有些单位对其排放的污染物宁罚款不治理,宁破坏不保护。建立和完善强有力的法律体系,是防治环境污染的保障。
2.3.5 科学技术发展既是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起因,也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动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过程某种程度上破坏了城市的自然环境,直接导致城市环境问题,然而,城市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新的发展和应用。
3 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是相互联系和不可分割的,同时又是矛盾的。城市建设使社会发展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工业和经济的增长变得便利和快捷。但城市建设的加快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这就要求在城市建设中,必须搞好环境保护,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发展战略、规划和计划,动员全体民众积极参与,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应当将集中供热、燃汽化、集中供水、地面绿化、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同时规划、同时施工、同时使用。强化工业企业节能减排、节约用水用电的同时,要注重建筑节能、节能建筑、以及交通运输的节能减排,使居民生活在有利于工作、方便生活、环境清洁优美安静、居住条件舒适的城市。
4 协调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措施
除了人们必须端正认识,重新树立新的环境价值观,全面实现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让人们认识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制定强有力的方针措施,保持城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一致性,将城市环境灾害减小到最低程度;全面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水平,积极探索城市规划的学科途径。尽可能避免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当务之急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讲实效,在城市建设中全面推广“生态城市”、“绿色建筑”、着力推进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等节能减排措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4.1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环境保护。一件好的作品,不仅要做到功能完善、经济使用、外观优美大方、有特色,还必须符合环保要求,使城市留有一定的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则需解决好城市布局问题。
4.1.1 维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城市是一个开放型的高度人工化的生态系统,能否保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畅通,使城市生态系统的协调机能有效发挥,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除了取决于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与环境的关系是否协调之外,还与城市的总体规划布局是否合理密切相关。要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4.1.2 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发展方向。在城市的总体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的地理、地质条件、周边的自然环境和资源状况,根据其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发展方向。
4.1.3 功能区划分明确。在布局上,要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工业区要大分散、小集中,按不同的工业类别形成组团式结构,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应设计绿化隔离带,防止产生污染和干扰。
4.1.4 保证交通运输的畅通。道路是城市的骨架,要保证交通运输的畅通,不产生由于车流量过大而造成的污染,同时还要为发展城市轻轨、地铁等现代化交通工具留有发展空间。
4.1.5 防止“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建筑物不能过密,尤其是居民区、商业区更要防止由于建筑物密度过大而产生的“热岛效应”,或由于玻璃幕墙而造成的光污染。
4.1.6 保护历史文物古迹。对于那些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建筑群落、历史文物等人文资源以及珍贵的树木等自然资源要特别注重保护,体现其(包括扩建、改建、新建)原有的文化底蕴与城市风貌。
4.1.7 注重城市绿地建设。城市绿地是“城市之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城市起着改善净化环境、调节气候、防灾减灾、美化等举足轻重的作用。
4.1.8 确定城市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处理厂。合理选择位置,科学地确定处理能力、处理效率、以及最终去向或用途等。
4.2 单体设计、建设、运营中的环境保护。在单体设计、建设、运营中尽量节能,据统计使用保温材料可节能15%,使用环保产品避免室内环境污染。做到选置美,外观设计美,内部结构美,外部环境美(建筑与环境协调美、綠化美等),内部环境美(装饰美、材料美、布局美、色彩美、家具美、和谐美、绿化美等)。
4.3 水、暖、卫设计、建设、运营中的环境保护。在城市建设中的供水、供暖、供冷以及卫生间等配套设施,要充分考虑节水、节能。单一的供水系统转向分质供水两套系统,一套餐饮,一套浇花、冲卫、拖地冲路;据统计,三口之家一年可节约31吨水。集中供热供冷可节省大量能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另外,随着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资源回收利用的大力推广,应有便于垃圾分类的投放地点和器具,规划出集中收集分类垃圾的区域和空间,既要方便投放和环卫部门清运,也不影响美观,更不能污染环境。
4.4 注重公众参与。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领域进行发展所遵循的总战略。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为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和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全民参与、群力群策是必要的,城市建设才能代表公众的心声。逐步建立和健全公众参与制度,扩大公众参与的实践活动(开听证会、发调查表、明查暗访等),共同把城市建设好,把环境保护好。
5 结束语
城市建设的目的为了达到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环境保护三者高度和谐,城市环境清洁优美、舒适,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的创造力,并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在城市建设中保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的高度和谐,技术与自然的充分融合,有效配置和利用各种资源,就会促进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三效益的同步增长,把城市建设得更加清洁、舒适、优美,适于人居。
参考文献
1 周波.城市次生性人居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J].四川大学学报,
2005,138(3):142~144
2 沈清基.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
版第三次印刷:200~203
3 周学红.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人居环境探悉[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2005,22(1):33~35
4 孟庆华.谈城市生态规划与建设[J].山西建筑,2005,31(17):14~15
5 王文革.论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法律制度[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
(28)2:109~111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立项号为05C716,及湖南文理学院 “十一五”期间“湖南文理学院学科建设范畴”(城市规划原理与设计)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节能减排;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834.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7-5123(2013)04-082-02
城市是人类生存的主要聚居地[1],是城市高度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主要载体,在推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当今世界已有约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然而,人们在尽情享受丰富多彩的城市现代文明的同时,却产生了难以消除的“副生物”,人类在创造充满理想追求的城市文明奇迹时,却以牺牲他们的生存空间为代价的。
要实现城镇建设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双赢”的局面,其中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1 城市建设的范畴和原则
1.1 城市建设的范畴。广义的城市建设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污水处理厂、垃圾无害处理厂、城市改造、房地产开发、公共娱乐场所和旅游景点等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
1.2 城市建设的原则。城市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环保理念。城市建设从政策的出台、总体规划、区域开发到具体建设项目都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进行规划评价、现状评价、影响评价和风险评价,如果不违背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及绿色政策,即可实施,否则不与通过。
2 城市建设中產生的环境问题
在城市建设各种文明的进程中产生各种环境问题, 概括起来可划分两种类型,即第一类(原生性)环境问题和第二类(次生性)环境问题,第二类环境问题又划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
2.1 第一类环境问题是由自然力引起的,如地震、泥石流、水灾、台风、火山爆发、干旱等是导致城市破坏性的灾害。
2.2 第二类环境问题是由人为力引起的,是可以减轻或避免的。如臭氧层耗损[2]、温室效应及气候变暖、酸沉降危害加剧、生态系统简化、森林锐减、土壤退化、淡水资源危机、海洋环境污染、固体废物污染、有毒化学品污染是当今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另外还有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地下水位下降、沙尘暴等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生态系统失衡、环境恶化又诱发和加剧洪涝、干旱、泥石流等灾害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如矿产资源的乱采滥开,完全改变了地形与地质结构,易导致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陷、沉降、海水倒灌等灾害;过度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面沉降、地面裂缝、建筑设施倒塌等事故出现;草原地区的超载放牧、过度开垦和樵采,导致区域生态系统崩溃、土地沙化与水土流失加剧;江河源区滥伐林木、破坏植被,导致大范围水土流失、下游河床抬高、湖泊泥沙淤积、泄洪能力下降,致使洪水发蓝的灾情加剧,98年三江特大洪涝就是例证。
2.3 城市(第二类)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2.3.1 人类认识和价值观上的缺陷。人们总是认为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肆意索取。其实则不然,自然环境是孕育人类生命的摇篮,同时对人类活动具有约束能力,人与自然应该和平共处。
2.3.2 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环境质量的不断下降。城市要发展经济是基础,盲目上马污染严重的企业,如大型火力发电厂、化工厂、冶炼厂等,它们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以及噪声,使城市环境受到污染或破坏;大规模的房产开发使城市高楼林立,人口密集、交通混乱、加剧城市热岛效应和灾害的发生。
2.3.3 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失误滋生环境问题。①城市规划片面地依赖于城市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其编制的目标或依据,增加效益而贪大求全;②城市规划方法不当导致城市建设的盲目性;③城市规划学科的自身局限性难以解决日益复杂的城市环境问题等。
2.3.4 基本法律体系或多或少存在着薄弱环节。有些单位对其排放的污染物宁罚款不治理,宁破坏不保护。建立和完善强有力的法律体系,是防治环境污染的保障。
2.3.5 科学技术发展既是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起因,也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动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过程某种程度上破坏了城市的自然环境,直接导致城市环境问题,然而,城市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新的发展和应用。
3 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是相互联系和不可分割的,同时又是矛盾的。城市建设使社会发展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工业和经济的增长变得便利和快捷。但城市建设的加快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这就要求在城市建设中,必须搞好环境保护,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发展战略、规划和计划,动员全体民众积极参与,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应当将集中供热、燃汽化、集中供水、地面绿化、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同时规划、同时施工、同时使用。强化工业企业节能减排、节约用水用电的同时,要注重建筑节能、节能建筑、以及交通运输的节能减排,使居民生活在有利于工作、方便生活、环境清洁优美安静、居住条件舒适的城市。
4 协调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措施
除了人们必须端正认识,重新树立新的环境价值观,全面实现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让人们认识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制定强有力的方针措施,保持城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一致性,将城市环境灾害减小到最低程度;全面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水平,积极探索城市规划的学科途径。尽可能避免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当务之急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讲实效,在城市建设中全面推广“生态城市”、“绿色建筑”、着力推进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等节能减排措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4.1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环境保护。一件好的作品,不仅要做到功能完善、经济使用、外观优美大方、有特色,还必须符合环保要求,使城市留有一定的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则需解决好城市布局问题。
4.1.1 维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城市是一个开放型的高度人工化的生态系统,能否保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畅通,使城市生态系统的协调机能有效发挥,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除了取决于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与环境的关系是否协调之外,还与城市的总体规划布局是否合理密切相关。要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4.1.2 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发展方向。在城市的总体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的地理、地质条件、周边的自然环境和资源状况,根据其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发展方向。
4.1.3 功能区划分明确。在布局上,要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工业区要大分散、小集中,按不同的工业类别形成组团式结构,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应设计绿化隔离带,防止产生污染和干扰。
4.1.4 保证交通运输的畅通。道路是城市的骨架,要保证交通运输的畅通,不产生由于车流量过大而造成的污染,同时还要为发展城市轻轨、地铁等现代化交通工具留有发展空间。
4.1.5 防止“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建筑物不能过密,尤其是居民区、商业区更要防止由于建筑物密度过大而产生的“热岛效应”,或由于玻璃幕墙而造成的光污染。
4.1.6 保护历史文物古迹。对于那些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建筑群落、历史文物等人文资源以及珍贵的树木等自然资源要特别注重保护,体现其(包括扩建、改建、新建)原有的文化底蕴与城市风貌。
4.1.7 注重城市绿地建设。城市绿地是“城市之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城市起着改善净化环境、调节气候、防灾减灾、美化等举足轻重的作用。
4.1.8 确定城市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处理厂。合理选择位置,科学地确定处理能力、处理效率、以及最终去向或用途等。
4.2 单体设计、建设、运营中的环境保护。在单体设计、建设、运营中尽量节能,据统计使用保温材料可节能15%,使用环保产品避免室内环境污染。做到选置美,外观设计美,内部结构美,外部环境美(建筑与环境协调美、綠化美等),内部环境美(装饰美、材料美、布局美、色彩美、家具美、和谐美、绿化美等)。
4.3 水、暖、卫设计、建设、运营中的环境保护。在城市建设中的供水、供暖、供冷以及卫生间等配套设施,要充分考虑节水、节能。单一的供水系统转向分质供水两套系统,一套餐饮,一套浇花、冲卫、拖地冲路;据统计,三口之家一年可节约31吨水。集中供热供冷可节省大量能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另外,随着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资源回收利用的大力推广,应有便于垃圾分类的投放地点和器具,规划出集中收集分类垃圾的区域和空间,既要方便投放和环卫部门清运,也不影响美观,更不能污染环境。
4.4 注重公众参与。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领域进行发展所遵循的总战略。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为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和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全民参与、群力群策是必要的,城市建设才能代表公众的心声。逐步建立和健全公众参与制度,扩大公众参与的实践活动(开听证会、发调查表、明查暗访等),共同把城市建设好,把环境保护好。
5 结束语
城市建设的目的为了达到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环境保护三者高度和谐,城市环境清洁优美、舒适,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的创造力,并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在城市建设中保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的高度和谐,技术与自然的充分融合,有效配置和利用各种资源,就会促进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三效益的同步增长,把城市建设得更加清洁、舒适、优美,适于人居。
参考文献
1 周波.城市次生性人居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J].四川大学学报,
2005,138(3):142~144
2 沈清基.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
版第三次印刷:200~203
3 周学红.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人居环境探悉[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2005,22(1):33~35
4 孟庆华.谈城市生态规划与建设[J].山西建筑,2005,31(17):14~15
5 王文革.论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法律制度[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
(28)2:109~111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立项号为05C716,及湖南文理学院 “十一五”期间“湖南文理学院学科建设范畴”(城市规划原理与设计)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