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2
【摘要】目的:研究放射性影像技术X线检查和CT扫描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中异物情况。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70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检查患儿,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5例/组,对照组采用普通X射线检查,观察组采用CT扫描进行病情诊断,对比分析两组异物检出率,甄选出异物征象患者,将有异物征象分别采用螺旋CT和X射线检查,分为螺旋CT组和X射线组,对比两组异物征象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为100%,对照组患儿的检出率为88.57%,观察组的异物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异物征象观察中,螺旋CT诊断异物征象(支气管阻塞、纵膈位置改变、肺炎、肺气肿)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普通X线而言,螺旋CT对于小儿气管和支气管异物检出率更高,并且可以准确判断出异物大小、形态和位置,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放射影像学;小儿气管;支气管;检出率
小儿支气管和气管异物检查数以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常见年龄段为6岁以下儿童居多,占据全部气管异物患者70%左右[1]。由于儿童的器官未完全发育,其吞咽功能欠缺,进食之后若不顺利进入食道,很容易误入气管,堵塞气道,从而影响呼吸,异物较大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则极易造成死亡。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放射影像学诊断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上具有很高医学价值,可以为患儿病情确诊提供技术依据[2]。选取本院自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70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检查患儿进行临床分组研究,比较异物诊出率以及异象诊断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70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检查患儿,随机分组之后,对照组35例患儿,男性19例,年龄在1~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0.3)岁,女性16例,年龄在2~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0.2)岁;观察组35例患儿,男性18例,年龄在1~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0.3)岁,女性17例,年龄在1~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0.4)岁。两组患儿的性别和年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75例患儿异物吞入部位分别为:22例气管异物、26例右下支气管异物、15例左下支气管异物,中间主气管异物12例。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普通X线检查,X线仪器为德国公司生产,并且配备有影响增强器和遥控器。患儿检查时,取仰卧位,嘱咐患儿检查过程中进行深呼吸,可由家长协助固定患儿,检查患儿肺部透亮度是否表现一致,纵膈有无出现摆动。观察组则使用螺旋CT扫描检查,仪器选用16排螺旋CT扫描仪,矩阵为512x512,视野为25cm,层厚度为3mm,电流为(200~250)mA,电压为(120~130)Kv。CT扫描前应保持患儿情绪稳定,年龄过小者或者躁动者给予水合氯醛灌肠再进行检查。扫描时患儿取仰卧位,将CT机确定好参数后,使用工作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且通过曲面、多平面重建、仿真窥镜技术以及最小密度投影技术将图像调整清晰,使得患儿气管、支气管图像保持清晰状态并寻找异物,检查肺部的异物特征。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n)或者[n(%)]表示,进行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为100%,对照组患儿的检出率为88.57%,观察组的异物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异物征象观察:螺旋CT检查支气管阻塞51例,纵膈位置改变70例,肺炎25例,肺气肿67例;X线检查支气管阻塞24例,纵膈位置改变43例,肺炎11例,肺气肿31例。则螺旋CT诊断异物征象(支气管阻塞、纵膈位置改变、肺炎、肺气肿)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检出图像效果比较:采用螺旋CT检查,可以明确显示出气管异物的位置,而且比X线检查清晰度更高,不会受到患儿的呼吸状态影响。
3 讨论
小儿支气管、气管异物堵塞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而且其发病率较高[3]。由于患儿的年龄较小,吞咽功能不完善,并且自制能力较差,食物很容易吸进气管,误吸之后很可能出现刺激性呛咳,憋闷等临床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其危险性很高。小儿误吸之后,异物会阻塞口径,导致管腔狭窄,从而引发肺不张、肺炎、肺气肿等异物征象。临床上对于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检查主要有CT、X射线以及普通胸片检查。胸部透视在临床应用时间最长,其在阳性异物诊断方面效果较好,
在胸片图像上能够一目了然,但在阴性异物方面诊断效果较差,在对其诊断时只能通过病史、以及异物间接征象对异物存在、位置进行推测。该种诊断方案适合诊断异物较大的患者,但对于阻塞异物较小、间接征象较轻患者而言,诊断效果不佳,极易发生漏诊。而采用X线检查,对于小儿的伤害较大,且小儿不能够在检查的时候进行有效检查配合,检查效果不佳。但是CT检查其分辨率较高,并且可以完成对异物准确定位,克服了传统检查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螺旋CT对于小儿气管和支气管异物检出率更高,并且可以准确判断出异物大小、形态和位置,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孙泓泓,张冀新,何莹等. 多层螺旋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应用[J]. 现代医用影像学,2013,06:460-463.
[2]张立. 探讨128层螺旋CT检查技术在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06:117-118.
[3]吕芳盛.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放射影像技术的作用分析[J]. 中外医疗,2010,14:179+181.
【摘要】目的:研究放射性影像技术X线检查和CT扫描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中异物情况。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70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检查患儿,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5例/组,对照组采用普通X射线检查,观察组采用CT扫描进行病情诊断,对比分析两组异物检出率,甄选出异物征象患者,将有异物征象分别采用螺旋CT和X射线检查,分为螺旋CT组和X射线组,对比两组异物征象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为100%,对照组患儿的检出率为88.57%,观察组的异物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异物征象观察中,螺旋CT诊断异物征象(支气管阻塞、纵膈位置改变、肺炎、肺气肿)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普通X线而言,螺旋CT对于小儿气管和支气管异物检出率更高,并且可以准确判断出异物大小、形态和位置,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放射影像学;小儿气管;支气管;检出率
小儿支气管和气管异物检查数以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常见年龄段为6岁以下儿童居多,占据全部气管异物患者70%左右[1]。由于儿童的器官未完全发育,其吞咽功能欠缺,进食之后若不顺利进入食道,很容易误入气管,堵塞气道,从而影响呼吸,异物较大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则极易造成死亡。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放射影像学诊断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上具有很高医学价值,可以为患儿病情确诊提供技术依据[2]。选取本院自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70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检查患儿进行临床分组研究,比较异物诊出率以及异象诊断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70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检查患儿,随机分组之后,对照组35例患儿,男性19例,年龄在1~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0.3)岁,女性16例,年龄在2~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0.2)岁;观察组35例患儿,男性18例,年龄在1~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0.3)岁,女性17例,年龄在1~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0.4)岁。两组患儿的性别和年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75例患儿异物吞入部位分别为:22例气管异物、26例右下支气管异物、15例左下支气管异物,中间主气管异物12例。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普通X线检查,X线仪器为德国公司生产,并且配备有影响增强器和遥控器。患儿检查时,取仰卧位,嘱咐患儿检查过程中进行深呼吸,可由家长协助固定患儿,检查患儿肺部透亮度是否表现一致,纵膈有无出现摆动。观察组则使用螺旋CT扫描检查,仪器选用16排螺旋CT扫描仪,矩阵为512x512,视野为25cm,层厚度为3mm,电流为(200~250)mA,电压为(120~130)Kv。CT扫描前应保持患儿情绪稳定,年龄过小者或者躁动者给予水合氯醛灌肠再进行检查。扫描时患儿取仰卧位,将CT机确定好参数后,使用工作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且通过曲面、多平面重建、仿真窥镜技术以及最小密度投影技术将图像调整清晰,使得患儿气管、支气管图像保持清晰状态并寻找异物,检查肺部的异物特征。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n)或者[n(%)]表示,进行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为100%,对照组患儿的检出率为88.57%,观察组的异物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异物征象观察:螺旋CT检查支气管阻塞51例,纵膈位置改变70例,肺炎25例,肺气肿67例;X线检查支气管阻塞24例,纵膈位置改变43例,肺炎11例,肺气肿31例。则螺旋CT诊断异物征象(支气管阻塞、纵膈位置改变、肺炎、肺气肿)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检出图像效果比较:采用螺旋CT检查,可以明确显示出气管异物的位置,而且比X线检查清晰度更高,不会受到患儿的呼吸状态影响。
3 讨论
小儿支气管、气管异物堵塞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而且其发病率较高[3]。由于患儿的年龄较小,吞咽功能不完善,并且自制能力较差,食物很容易吸进气管,误吸之后很可能出现刺激性呛咳,憋闷等临床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其危险性很高。小儿误吸之后,异物会阻塞口径,导致管腔狭窄,从而引发肺不张、肺炎、肺气肿等异物征象。临床上对于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检查主要有CT、X射线以及普通胸片检查。胸部透视在临床应用时间最长,其在阳性异物诊断方面效果较好,
在胸片图像上能够一目了然,但在阴性异物方面诊断效果较差,在对其诊断时只能通过病史、以及异物间接征象对异物存在、位置进行推测。该种诊断方案适合诊断异物较大的患者,但对于阻塞异物较小、间接征象较轻患者而言,诊断效果不佳,极易发生漏诊。而采用X线检查,对于小儿的伤害较大,且小儿不能够在检查的时候进行有效检查配合,检查效果不佳。但是CT检查其分辨率较高,并且可以完成对异物准确定位,克服了传统检查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螺旋CT对于小儿气管和支气管异物检出率更高,并且可以准确判断出异物大小、形态和位置,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孙泓泓,张冀新,何莹等. 多层螺旋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应用[J]. 现代医用影像学,2013,06:460-463.
[2]张立. 探讨128层螺旋CT检查技术在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06:117-118.
[3]吕芳盛.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放射影像技术的作用分析[J]. 中外医疗,2010,14:17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