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新品种锦单18号的选育

来源 :中国农业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mwingfl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锦单18号是锦州农业科学院以自交系Z08为母本、Z23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中晚熟玉米单交种,2008年12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辽沈玉[2008 ]363)。
   一、选育经过
   1.母本自交系Z08的选育
   由锦州农业科学院利用外引系78599变异材料作为选系基础材料,经南北方连续多代自交选育,于1999年选育出了综合农艺性状优良,自身产量高,配合力高的优良自交系Z08。
   2.父本自交系Z23的选育
   锦州农业科学院1999年以丹340×9046为基础材料,经南北方连续自交6代以上于2003年选育成了株型紧凑、叶片上冲的自交系Z23。
   3.杂交种的配制
   由锦州农业科学院于2003年冬在海南以自交系Z08为母本,Z23为父本组配而成了这一单交种组合,原试验名称为中试4。2004年参加站内新品种产量观察鉴定,产量排在第一位;2005年参加院内品种比较试验,产量仍名列前茅。该组合农艺性状优良、产量高、抗性强,属中晚熟品种;2006年参加辽宁省中晚熟组预备试验,品种名称改为锦单18号;2007年参加辽宁省极中晚熟组区域试验;2008年参加辽宁省中晚熟组区域试验,同时参加辽宁省中晚熟组生产试验。
   二、产量表现
   2006年参加辽宁省中晚熟组预备试验,参试品种249个,锦单18号排列第2位,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9.0%,折合亩产816.6公斤,6个点均增产。2007年参加辽宁省中晚熟组区域试验,参试品种15个,位居第5位,比对照郑单958增产9.4%,折合亩产668.7公斤,8个试验点,7个点增产,1个点减产(-0.1%)。2008年参加辽宁省中晚熟组区域试验第二年,参试品种15个,产量位居第12位,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4%,折合亩产723.1公斤,6个点均增产。2007-2008年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95.9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8%,产量位居第12位,无两年均减产点。2008年锦单18号同时参加辽宁省中晚熟组生产试验,参试品种15个,产量位居第4位,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9%,折合亩产695.4公斤。
   三、特征特性
   1.植株性状
   锦单18号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苗势健壮。株型半紧凑,株高270~280厘米,穗位104~110厘米,成株叶片数20~21片。花丝淡紫色,雄穗分枝数8~15个,花药淡紫色,颖壳绿色。
   2.经济性状
   锦单18号果穗筒型,苞叶长适中,无秃尖,穗长22厘米,穗粗5.4厘米,穗行数14~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粒型为半硬粒型,百粒重42.4~45.0克,出籽率81.2~82.4%。
   3.生育期
   春播从出苗到成熟132天,与对照种郑单958相同。属中晚熟玉米杂交种。
   4.品质
   锦单18号外观品质优,籽粒黄色,商品价值高,据省区试统一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沈阳)测定,籽粒容重762.4克/升,粗蛋白含量10.12%,粗脂肪含量4.60%,粗淀粉含量71.66%,赖氨酸含量0.31%。
   5.抗逆性
   锦单18号品种茎杆坚韧、抗旱、抗倒伏,保绿性好,抗丝黑穗病、大小斑病。经辽宁省区试抗病接种鉴定:抗丝黑穗病(病株率0.0~3.0%),中抗大斑病(1~5级),中抗灰斑病(1~5级),中抗茎腐病(1~5级),感弯孢菌叶斑病(1~7级)。
   四、栽培技术要点
   锦单18号属于中晚熟型品种,喜肥、喜水,应选择中上等肥力及平肥力种植。一般春播在4月中、下旬播种为宜,要求地温稳定在10℃以上播种。种植形式以清种为宜。春播种植密度3500~3800株/亩。施肥水平:底施农家肥2000公斤/亩,磷酸二氨10~15公斤/亩,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20~25公斤/亩,或一次施入玉米长效肥40~60公斤/亩。播种前种子要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防治地下害虫并及时防治玉米螟。
   五、制种技术
   锦单18号属于中晚熟型品种,母本长势整齐健壮,花丝生活力强,结实率高,穗子较大,制种产量可达300公斤/亩。父本雄穗分枝中等,粉量较大。种植密度:母本3800~4000株/亩,父本3500株/亩,父母本行比1:6。播期调节:先播母本, 3~4天后播父本;或母本浸种与父本同播。在定苗、拔节期、抽雄期严格除杂去劣。母本去雄必须彻底干净,授粉结束后要及时割除父本,以防混杂。
其他文献
【摘 要】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保障,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与培训是提升劳动力素质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社会历史,国家政策等政治,经济方面的原因,致使我国农村劳动力教育和培训在质和量上都有欠缺。本文以实际调研为切入点对我国农村劳动力教育与培训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梳理了现阶段中国农村劳动力教育与培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
期刊
陇东位于甘肃省东部,海拔885~2857m,常年小麦种植面积36~40万hm2,是甘肃省冬小麦主产区之一。旱塬冬小麦区包括平凉市的泾川、崆峒、华亭、灵台、崇信等县(区)和庆阳市的正宁、华池、合水、西峰、宁县、庆阳、镇原等县(区)的全部及环县大部分地区,属我国北部冬麦区的边缘地带。陇东黄土高原旱地干旱少雨,属半湿润半干旱农业区,低温寡照,干旱是该区冬小麦生产的主要影响因子。陇东旱塬小麦育种专家周祥春
期刊
【摘 要】河北省沧州市秋季蔬菜以种植大白菜为主,近年来许多地方出现了 不同程度的大白菜“干烧心病”现象,受害面积有扩大趋势,菜农损失很大。本文明确了,造成大白菜“干烧心病”发病原因以及预防措施,为今后大白菜生产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白菜 预防 干烧心病     在大白菜栽培中,人们一般都比较重视对病毒病、黑腐病、软腐病、黑斑药、霜霉病等的综合防治,而对大白菜“干烧心病”的发生及防治并未引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园林绿化树种的移栽概述,根据设计规定的树种、规格及特定要求进行选树。以浅根性和再生能力强且易于移栽成活的树种为佳。除从树木本身各方面如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树冠丰满、有新生枝条等加以选择外,还应选择便于挖掘、吊装及运输的树木。   【关键词】 园林绿化 大树移栽 成活 技术 探讨    Gardening trees transplant survival and managem
期刊
【摘 要】经过3年试验证明,施锌肥能促进小麦根茎及分蘖的生长,每亩施锌1.5公斤比不施锌的亩穗数32.8万穗增加3万穗,比不施锌的每亩产量402.5公斤增43.9公斤,小麦全蚀病明显减轻。   【关键词】小麦 锌肥 增产     Application of zinc fertilizer and increasing yield effect of Wheat  Zhang Zhijie L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生产实际及理论探索,详细描述了暖冬天气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及生产上应采取的措施,对小麦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小麦 暖冬天气 措施     近几年来,全球厄尔尼诺现象频繁发生,气候日趋变暖,气温不断升高,暖冬成为其主要的表现特征。而2006~2007年的冬季则是历史上极为罕见的温暖年,为典型的暖冬气候,冬季气温偏高,对小麦生长发育带来不利影响。   一、暖冬气候对
期刊
【摘 要】锈病(Rusts)是禾本科草坪上的一类重要的真菌性病害,是草坪常见病之一,具危害大、分布广、发病率高、延续时间长等特点,严重影响草坪的景观效果及功能的发挥。本文介绍锈病的症状及发生规律,详细介绍防治方法、提出“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关键词】天水地区 草坪 锈病 发生 防治     天水位于甘肃东南部,属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年平均
期刊
【摘 要】从品种选择、适期及适量播种、大棚苗床增温措施、合理运筹肥料、科学水浆管理、合理使用农药、适期收获等方面介绍水稻隔寒增温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关键词】水稻隔寒增温 高产高效 栽培技术关键     一、自然条件   虎林市属寒冷稻作区。气候特点是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温热多雨;春季升温快而且多大风易旱;秋季降温迅速,易涝早霜。年平均气温2.7℃,年平均≥10℃的活动积温为2382.9
期刊
【摘 要】在生态系统中,能量不断流动,而物质不断循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中两个基本过程,正是这两个过程是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之间组成一个完整的功能单位。草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和氮循环是维系陆地生态系统的基本机制之一,并与陆地生态系统的维持、发展和稳定性机制等相联系。本文对草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研究动态进行综述,说明了草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特征及规律。除此之外,还分别指出了碳氮等物质循环下一步
期刊
【摘 要】利用当地丰富的稻草资源,于养蚕结束后,在大棚内栽培平菇,操作简单易行,产量高,销售快,经济效益好,是蚕农利用冬闲季节增收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大棚 平菇 消毒 发酵 菌种     大汾镇水稻种植面积近2000hm2,稻草资源丰富;蚕桑面积100多 hm2,种桑养蚕具有20多年的历史;食用菌生产面积达4.3hm2,涉及100多户。稻草是生产平茹的材料,大棚是生产平茹的场地,平茹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