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琼宜墨世间稀

来源 :收藏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lig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砚,作为文房四宝之一,记录和见证了中华文明史,直到近代才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砚的历史非常久远,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砚”也称作“研”,景由生活上的研磨器发展而来。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一件石砚是现存最早的砚台实物。汉代以后,砚台的材质丰富起来,石砚、瓦砚、瓷砚、玉砚、金属砚、漆砂砚等,品类多样,异彩纷呈。以端石制砚始于唐代,经过宋元时期的发展,端砚工艺至明清时期趋于成熟,清末民国逐步衰落。20世纪60年代起,端砚工艺得以恢复发展,焕发出新的生机。
  端砚又名端溪砚,因产于古代的端州而得名。端州,也就是今天的广东省肇庆市。据清代计楠《石隐砚谈》记载:“东坡云,端溪石,始出于唐武德之世。”武德为唐高祖李渊的年号,由此推算,端砚问世已有1000多年了。唐代的端砚大多以实用为主,供研墨之用,砚面基本没有纹饰,砚形也较为单调,以箕形砚、八棱形、长方形较为常见。宋代是砚台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文人墨客热衷于鉴赏、收藏和研究端砚,使这一时期的端砚兼具实用与欣赏价值,砚形砚式与唐代相比更为丰富。元代歷时不足百年,端砚制作承袭宋制,装饰简单朴拙,刀法粗犷浑厚,多无精雕细琢,呈现出简朴实用的特点。明代端砚的砚形砚式更加丰富,在唐宋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创造了更多的砚形砚式,如风字砚、荷花长方砚、蝉形砚、琴式砚等。清代端砚制作在明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制砚工艺更加精致细腻,砚形砚式也更为丰富,使得制砚巧匠名噪一时,藏砚名家蜚声后世,端砚工艺达到了顶峰。清代道光以后受端石开采的影响,制砚业逐渐走向衰落,偶尔在名坑复采的时期,呈现出短暂的盛景。民国时期,国运衰微,端溪名坑荒废停采,砚材枯竭,加上外来文化;中击,钢笔的引入,端砚的实用功能褪化,渐渐远离社会生活。20世纪60年代起,端溪众多坑口逐步恢复开采,近现代的端砚多以风光风物为题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风貌。
  端砚产自广东肇庆,在肇庆市东郊羚羊峡斧柯山一带以及七星岩背后的北岭一带,分布着数十处砚坑,中老坑、麻子坑、坑仔岩、宋坑等釆石坑因出产的砚石十分名贵而声名远播。端砚以紫端石较为常见,因此也有人讲端石成为紫玉、紫云,唐代诗人李贺就有“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的诗句。除了紫端石外,还有绿端石和白端石。
  端砚石质细腻、石品绚丽、易发墨且贮水不耗,因赏用兼优,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位列我国“四大名砚”之首。据统计,自汉代以来,先后有过8了种砚石,为何只有端砚等独领风骚上千年呢?总体来说,端砚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端砚石质细腻、温润,具有“发墨不损毫”的特点。研出的墨汁油润发亮,墨色层次丰富。二是端石密度大、饱和吸收率低,使砚台贮水不耗、磨之无声。三是端砚丰富的石品花纹很符合中国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寄物抒情的个性.四是端石硬度适中,而且砚石中含有石英,使得端砚下墨快、易雕刻,为制砚匠人提供了极大的发挥空间和表现舞台。正因为具备了这些特点,使得古人得出了端砚“其石制砚全妙’的结论。
  历经1300多年的沧桑岁月,端砚已不仅仅是文房清玩,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宝贵遗产。2006年,“端砚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广东省博物馆藏有不少的端砚,并为此专门进行了展示陈列,作为本馆的常设展览,希望以此唤起保护端石资源的意识,继承制砚技艺,弘扬中华砚文化。本文选取部分馆藏端砚作简单介绍,与大家共赏。
  1.端石箕形砚
  端石箕形砚是一方唐代端砚(图1),长8.7、高1.6厘米,1954年西安市东郊郭家滩国棉四厂工地M187唐墓出土。初唐时期,端砚作为书写用具,主要以实用为主,砚的形制较简单,式样不多,砚面上一般无纹饰。
  箕形砚,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砚式,由于它的外形似簸箕,所以命名为箕形砚,这方砚器形较小,可能就是专门用来随葬的器物。唐代的端砚主要以箕形较多,也有别的形制,如辟雍砚、屐形砚和龟形砚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砚的底部有足支撑。因为当时人们席地而坐,砚台放在低矮的几案上研磨,砚必须有足才比较平稳。这种有足的砚式,在唐末随高桌椅的出现而渐消失。后世的有足砚,仅是一种仿古和装饰而巳。与同时代相比,唐代的砚种素朴无纹,基本上没有雕饰,这在唐代似乎是独树一帜的。
  2.端石抄手砚
  这是一方宋代端石抄手砚(图2),长16.7、宽10、厚5.8厘米,坑仔岩石。1973年广东省高要县莲塘镇察步庙嘴山墓葬出土。高要古属端州,是端石的产地。此砚砚底为抄手,饰圆柱七个,寓意北斗七星。到了宋代,除注重砚的实用价值外,还看重它的欣赏价值,一些文人墨客除了用端砚研墨,还喜爱鉴赏端砚,馈送端砚,收藏以及研究端砚,于是出现了一些研究端砚的专著。宋代端砚形制端正、简洁、大方,比唐代丰富得多,据《端溪砚谱》记载就有50多种。
  其中最具时代特征的就是抄手砚了,它是从唐代的箕形砚演变而来的。抄手砚五代时就有,而到了宋代是最典型的,在称谓上也有将它称为插手砚、手抄砚或者是太史砚。长方形抄手砚为宋代的主流,抄手砚的砚底挖空,两边为墙足,可用手抄底托起,因此称之为抄手砚。太史砚式始于宋代,是抄手砚的一种,多为四直抄手式,砚足(墙)明显比其他砚式高出许多,且砚上极少有装饰纹样,为当时达官贵人中流行的用砚。
  端砚在宋代已经出现了重视装饰和观赏作用的倾向,虽然这种倾向还未能成为主流,但却对明清端砚的雕刻工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端石蝉形砚
  端石蝉形砚为明代端砚(图3),长15、宽10.5、厚2厘米。坑仔岩石。这方端砚以蝉为外形,雕刻精美。古人认为蝉“饮露而不食”,寓意品德高洁,蝉形砚自宋元开始流行,深受文人喜爱。
  明代端砚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此时的端砚在唐宋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砚形保留着端方厚重的风格,但砚形砚式更加丰富,创造了更多的砚形砚式,如风字砚、荷花长方砚、蝉形砚、琴式砚等。   明代端砚的纹饰题材也更为广泛,如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山水、人物、博古等,既有表示吉祥、喜庆、祝福的寓意,也有表示镇邪、引福,或是清高、气节等的。
  4.端石荷叶砚
  这方端石荷叶砚为清光绪端砚(图4),长12、宽15.5、厚1.7厘米。老坑石。砚上刻有荷花、荷叶,线条流畅,造型别致。
  随着经济的发展,清代初期至乾隆时期为端砚发展的全盛时期,此时的端砚也和其它工艺品一样,达到空前的繁荣。在端砚砚材的种类、名坑砚石的选择,砚石的形制、雕刻技艺、石品花纹的品评方面,都有许多新的创造和突破。道光以后受端石开采的影响,制砚业逐渐走向衰落,偶尔在名坑复釆的时期,呈现出短暂的盛景。有些砚坑因各种原因停釆,因此端石产量不多,也逼使当时刻砚艺人以工取胜。张之洞在任两广总督时,曾主持重开老坑大西洞,出产了一批优质的砚石,俗称“张坑石”,这方荷叶砚可能就是“张坑”的出品。
  5.千金猴王砚
  千金猴王砚(图5),是广东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也是清末广东“三大名砚”之一。猴王砚长25.5、宽17.6、厚2.7厘米。以端石中最名贵的老坑石雕刻而成,砚中集合了鱼脑冻、胭脂火捺、微尘青花、玫瑰紫和金线等众多名贵石品,其中鱼脑冻是端砚中最名贵的石品。鱼脑冻一般为不规则圆形,常见于老坑、坑仔岩、麻子坑,有鱼脑冻的端石,质地高洁,石质特别细腻,如“小儿肌肤”一般。这方砚中的鱼脑冻独一无二,天然呈现出一只侧身蹲坐的猕猴形象,活灵活现。由于珍稀难得,猕猴形的“鱼脑冻”被完整的保留在砚堂中央,制砚艺人在砚额和砚背处,巧妙地刻画了崇山峻岭、飞瀑流水,就像是猴王栖息在花果山和水帘洞,可谓构思巧妙,独具匠心。
  砚台的右侧刻有铭文“光绪壬辰禺山何氏闲叟珍藏”,左侧刻有“郭兰祥作砚,项信南刊字”。在光绪年间,张之洞任两广总督时曾主持重开端溪老坑大西洞,猴王砚的石料即开采于此时。后经端州贡砚世家郭家后人郭兰祥雕刻制作完成。猴王砚间世之后,曾收藏于一何氏人家,1959年,广东省博物馆成立后,正式收藏了此砚。
  6.曲华四象砚
  嵒华四象砚也是清末三大名砚之一(图6),与千金猴王砚为同时开采的老坑大西洞石,砚长23.8、宽15.7、厚2.3厘米。砚堂中有大片鱼脑冻,形似白鹤,砚额黄龙纹被巧雕为松树,形成松鹤图景,因此,昂华四象砚也被称为鹤砚或松鹤砚。此砚为双面砚,砚背有圆形砚池,砚额有铭文:昂华四象砚。砚侧铭文为:白鹤啄松,青牛眠草;瓜瓞垂实,猕猴捧桃。光绪癸巳,大西洞石,禺山闲叟得之。
  7.端石松月砚
  端石松月砚,清光绪端砚(图7),老坑石,砚长16、宽18、厚2.3厘米。这方松月砚采用薄意雕刻松枝作为主体纹饰,松枝半遮月形砚池,组合成一幅宁静的夜景图案,颇具文人气息。
  端砚的装饰图案包括边饰纹样及主体图案。边饰纹样多为夔龙纹、回纹、云纹、缠枝纹、水波纹、宝相花纹等传统纹饰,多雕刻在规矩砚的砚边部位。主体纹饰多为较写实的图案,如山水风光、花卉瓜果、鸟兽鱼虫、人物故事、吉祥图案等,雕刻在砚堂及砚池等处。这些装饰图案内容几乎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有些备受喜爱,历代沿袭,成为经典砚式。
  8.端石云蝠砚
  这方清乾隆端石云蝠砚(图8),砚长31.6、宽21.5、厚6厘米,麻子坑石。这方端砚为双面砚,另
  面为淌池式。砚面有大块翡翠斑,翡翠是端石中名贵的石品花纹之一,在端石中呈翠绿色的圆点、椭圆点斑块或条状。翡翠有别于石眼,它既无瞳子,又不如石眼那样圆正,外围没有明显的蓝黑色边缘。但翡翠与石眼颇有关联,有“石不成眼者为翡翠”的说法。
  工匠利用这一块翡翠斑巧妙地雕刻蝙蝠,周围浅雕云纹,中间圆形砚堂为圆月,既突出石品,又使整个装饰和谐互衬。因材施艺是端砚制作中的重要法则,即利用砚材本身的天然特征,如形状颜色、石色石品的特殊性,来确定砚形砚式和装饰内容,顺乎自然,巧施雕琢,达到掩暇显瑜、锦上添花的艺术效果。
  9端石兰亭砚
  端石兰亭砚(图g),清代中期端砚,宋坑石,砚长27.3、宽17.6厘米。砚面纹饰以王羲之“兰亭集序”为内容。以人物为雕饰的古端砚,可以追溯至北宋的兰亭砚。元代的端砚人物雕饰是个断层,明代中后期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到清代人物雕饰也以高度成熟的工艺技法和巧思妙想,而富于时代特色。但人物雕饰在清端砚中所占比例还是比较少,属时代创新的作品更少,仿古作品如兰亭砚、肖像砚亦需苦心搜求,因此,“兰亭砚”也成为了最经典的人物题材砚式之一。
  10.端石二龙戏珠长方砚
  端石二龙戏珠长方砚(图10),清代,麻子坑石,砚长29、宽19.5厘米。这方砚池头正中镶嵌老坑石眼,喻作“宝珠”,周围雕刻海水云龙,构成“龙戏珠”图案。
  石眼是端砚独有的特色,是天然生长在砚石上犹如眼睛一样的“石核”。在老坑、坑仔岩、麻子坑和梅花坑的少数砚石中可以看到石眼,宋坑砚石也偶有发现。石眼形体圆正或尖长,呈青绿或翠绿色最佳。端砚石眼有多种颜色,有翠绿色、黄绿色,有米黄色、黄白色和粉绿色等,石眼大小不一,一般3-5毫米,个别大于7-10毫米,神态各异。
  端砚雕刻中十分重视石眼的装饰作用,这方端砚上二龙戏珠中的“珠”就是采用做伪方式镶上去的眼。镶眼或贴眼,是古来就有的做伪方式,以求美观、遮盖瑕疵或是冒充天然眼以提高砚的价值。
  正所谓“砚无床,不称王”,一方好砚,自然要有一个考究的砚盒相配。这方砚所配的砚盒十分精美,砚盒表面的装饰纹是采用称为螺钿的蚌壳类材料镶嵌上去的,螺钿经常用在家具上作为装饰。明代之后,硬木砚盒兴起,大多数采用檀木、酸枝、花梨、楠木等材料打造,颇受文人的重视。砚盒的制作不可太复杂,否则喧宾夺主,累赘庸俗,也不可有棱角出现,拐角转折的地方,要圆浑自然,手感舒适。虽然是作为砚台配件的存在,却与砚的造型和谐统一,具有美的观赏价值和坚固的实用性,起到砚的保护和映衬作用,也是一件独立的艺术品。
  11.端石长方砚砖
  端石长方砚砖为明代坑仔岩石(图11),砚长24.5、宽11.6、厚5.5厘米。配有砚盒。砚左侧铭文:云间董氏藏有先代鸲鹆眼石砚一枚,子莅斯邑,见而宝之,遂以家藏米元章墨迹易焉。恐后世子孙莫知宝也,故识之。师游。砚右侧铭文:水晶碧玉费平章,争及端溪石一方。鹆眼盈盈曾见否,凤池绨几几沧桑。民国九年(1920)十月从军惠阳三多祝得此,喜而赋之。防城黄惺吾。
  黄惺吾(1877-1954),字知元,清末拔贡,光绪年间广东学政选送进京参加朝廷科举考试,中拔贡,曾任三都书院校长、合浦县长、防城森林局长、修志馆长等职,解放初任广西文史馆员,被誉为“防中文胆”。留有8万多字县志史料。这方端石长方砚砖是黄惺吾用米芾的墨迹换得的一方优质砚石。他收藏有三方砚台,其中两方已收藏入广东省博物馆。
  俗话说“砚贵有名,身价倍增”,指的是砚台上面的铭文和它的拥有者。许多名人对砚台特别是久负盛名的端砚、歙砚喜爱倍加,他们会在自己使用过的砚台上留下诗文或警句及砚台的来历等,赋予端砚深厚的文化內涵。
  (责任编辑:李红娟)
其他文献
漆器历史悠久绵长,8000年以来持续发展。考古资料证实,它起源于远古的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髹漆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浙江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的漆弓,是目前考古发现时代最早的漆器,距今已有8000年的历史。夏禹祭器,“墨染硃画”。二里头遗址发现的一件大型绿松石龙形器,其底衬却是漆器无疑。商殷食器,“雕琢刻镂”。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遗址出土漆器,雕镂镶嵌,特征凸显。西周漆器延续商代漆器之遗风,器仿青铜礼
期刊
中国古代人民将铜镜的起源归于黄帝轩辕,南朝祖冲之所著《述异记》有载:“饶州俗传,轩辕氏铸镜于湖边,今有轩辕磨镜石,石上常洁,不生蔓草。”不过,这大多是古人对神话传说的崇拜所致。郭沫若认为“古人以水为鉴,即以盆盛水而照容,此种水盆既称为监,以銅为之则为鉴……铜镜背面有花纹,背心有钮乳,即是盛水铜器扁平化的遗痕,盛水铜器的花纹是在表面的,扁平化后则变成背面了。钮乳是器足的根蒂。”这大概是铜镜的真正来源
期刊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破“四旧”,使许多文物流落到了废品收购站当废品处理,尤其像铜、铁、铝等金属材料做成的物品,一般都回炉熔炼。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一项工作就是去废品收购站捡宝。从废品堆里拣选出珍贵文物,在我国不乏其例。珍贵如国宝级文物宝鸡博物馆的何尊、首都博物馆藏的簋中之宝——班簋,都是险些葬身熔炉被幸运发现而重见天日的。全国各地博物馆等文物部门通过这项工作,抢救了相当数量的文物,丰富了
期刊
三、生活用器  生活用器最为丰富,数量也最多。生活用器又可分为饮食器、酒器、挹取器、盥洗器、承盛器具、家俱、燕器等。承盛器具中的漆案(图26)纹饰精美;家具中的折叠床(图27)设计巧妙,收展自如;燕器中的梳篦雕刻非常精细(图28);竹扇的编织工艺真让人叹为观止,堪称一绝。  战国漆器之中注重生活实用的器具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些器物制作的特点是轻巧美观实用。漆器中的生活实用器具髹饰的非常精致,甚至有
期刊
铺首衔环是最早出现于商周时期的青铜兽面纹。它既有权势象征的意义,又有装饰的价值,主要被表现在青铜器、陶瓷器、漆木器、画像石、墓门棺椁以及建筑的门上。或铸、或雕、或刻、或制。  青州市博物馆藏的铺首衔环,多出土于墓葬之中。有的在棺椁之上,有的是随葬器的构件或装饰,有的则在画像石门扉之中,这些铺首的用途不同,被赋予的内涵也各异。无论何种用途,铺首被赋予的驱邪禳灾的美好寓意作为共性是一直存在的。铺首衔环
期刊
祭蓝釉的产生  祭蓝釉瓷器源于元末的景德镇,明、清两朝以及民国乃至如今都有烧制。纵观祭蓝釉瓷器,其胎体多洁白,釉随着不同时期所使用钴料的不同,通体呈现出不同光亮的蓝色。  景德镇制瓷工艺在元末明初这一时期,逐渐从原先以施草木灰为主的透明釉(二灰釉)、整窑烧制青白釉瓷器(影青瓷)为主,向施各种金属矿物釉料、烧制金属矿物釉瓷器过度。各种金属釉瓷器烧制的成功并顺利发展壮大,主要原因是青花瓷器出现后,改变
期刊
河北博物院藏有一件明崇祯青花八方罐(图1),口径10.5、通高38厘米。器身主题纹饰绘一只身体肥硕的大象,作站立状,头向左侧弯曲,象鼻下垂,扭捏之态尽显。周围几个胡人或在祈祷,或在进行洗象的准备工作,佛陀立于旁,作双手合十态,余处配以花木、山石、祥云等。  该罐原命名为“明崇祯青花人物纹八方罐”,主题图案被认为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太平有象”,表达了人民大众祈盼太平盛世的心愿。笔者认为该罐所绘图案应
期刊
一、卫天霖生平及其艺术特色  卫天霖作为我国油画事业的先驱者之一,在留日归国后发展了印象主义绘画,并倡导油画本土化。袁运甫曾评价其“坚定地站在发扬优秀的民族艺术的立场上,以宽宏而又敏锐的胆识,适应着时代的发展,勇敢地面对西方艺术的挑战,舍伪取真,以建立新的独具现代东方特色的艺术风范为己任。”①  卫天霖,字雨三,1898年8月22日生于山西省汾阳县。汾阳城乡民间艺术兴盛,卫天霖自幼在充满民间艺术色
期刊
玉器是良渚文明礼制、神权与信仰的重要表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出土,并为当时人重加利用。如1986年苏州严山玉器窖藏出土过6件良渚玉璧,同时伴出半件良渚玉琮,有明显的割据痕迹,可能“是作为玉料重新开割后一起入藏的”。湖州杨家埠汉墓、汉代朱乐昌墓都出土过玉冠形器,应是墓主生前所用之物(图1)。宋明时期,良渚玉器不仅时有出土,也被著录在中国现存最早的玉器专著《古玉图》中,并深涉生活与礼制领域,如海盐
期刊
砚台是中国传统的书写与绘画用具。唐代以降,伴随优质砚材的不断被发掘,实用性能逐渐不再是品评砚台优劣的唯一标准。文人气韵的充分展现、艺术魅力的飞跃提升成为收藏家们追求佳砚的不二选择。  天津,地处九河下梢,可谓近代北方文物集散交流的中心。因此,数目众多的传世文物汇聚津门,许多佳作珍器也不断丰富了如今天津博物馆的藏品体系,其中古砚类文物名逾遐迩,享誉中外,成为馆藏文物的一大特色。天津博物馆收藏的古砚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