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提早入园的弊端:一、不符合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二、会影响幼儿智力的发展;三、幼儿入学后发展受限;四、会损伤幼儿的自尊心。
关键词:提早入园弊端 生理 心理 智力 入学后 自尊心
近年来,幼儿入园的年龄有日渐提早的趋势,这种情况似乎举世皆然,有的家长在幼儿仅2岁时就送到他到幼儿园的幼儿班就读。导致幼儿过早入园的原因大致有两个:第一,家长认为较早让幼儿在群体环境中学习,对日后学习或适应生活方面都有好处,能令他们较早地培养出独立能力;第二,由于现代父母大都是双职工,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幼儿,尽早把他们送到幼儿园去,可由老师代为管教,省却了不少麻烦。
这样做到底对不对呢?这里,我就此问题说说自己的看法。
一、这样做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幼儿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发育的高峰期之一,其发展变化的速度往往是日新月异的。过早入园的孩子在学习能力、生理、心理品质等方面较一般孩子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同一班孩子的学习内容是大致相同的,这时,年龄偏小的孩子就会自然处于一种落后状态,进而会使孩子产生挫折感和失败感。而这些孩子又不具备自行调整心理状态的能力,久而久之,便会导致自卑心理的产生,这对孩子今后的学习和社会性发展无疑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的对象是3—6岁的孩子,幼儿园按孩子年龄分为大、中、小班进行教育,小班年龄为3—4岁,中班为4—5岁,大班为5—6岁。这个规定是按照幼儿生理特点制定的。例如:3—4岁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所以每次教育活动时间为10—15分钟,如果对他们进行20—25分钟的教育活动,幼儿就无法始终集中注意力或情绪难以稳定。长此以往,对幼儿生理的发展及良好习惯的养成非常不利。
二、这样做会影响幼儿智力的发展。
家长把幼儿提早送入幼儿园“超前学习”,不是在其能力范围内的提高教育,而是“拔苗助长”,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
如我所带的中班有几个小班年龄的孩子,从表面看,他们基本能守纪律、参与学习活动,但由于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接受能力相对有限,所以活动中自控力差,随意性强,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差,动作慢,就是学简单的儿歌也常常前后次序颠倒;而如果他们在小班学习,他们各方面的发展可能要比现在好些、快些,因为小班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目标更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
再则,孩子们一般是以一定的年龄为基础形成自己独特的群体,并在这一群体中交往、游戏。而年龄偏小的孩子,往往由于受志趣、能力的影响,不能处于领导的地位,有的可能还会被轻视、排斥,那么,小年龄孩子的领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就得不到发挥。长此以往,可能就会毁了一个本该出众的人才。
三、这样做会使幼儿入学后发展受限。
在日常生活中,年龄小的孩子往往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物品,经常丢三拉四,不仅会影响学习,也不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而且年龄偏小的孩子在学校、班级各种活动中得到能力锻炼的机会也会偏少。老师出于对学生体能、心智等多方面综合因素的考虑,在各项活动中往往选用能力较强、年龄相对大一些的孩子担任各种工作,这样在无形中也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减少孩子交往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等锻炼的机会。
在对一组50名6岁以下入学和另一组50名7岁入学的孩子的调查中发现:到六年级时,这两组孩子的学习成绩相差极大。在对一批经过挑选,认为是足够成熟和足够聪明的6岁入学的孩子的调查中发现,12年后,有1/4的人比和他们同时入学的正常年龄的孩子学习要差,其中许多人留级一次。在美国,调查证实,提早入学的孩子日后取得学位的人要比正常年龄入学的人少得多。科学家们指出,完成学校里的学习任务,如读书、写字、数学等,要依靠孩子内在的原动力,这就如同孩子学会爬、走和跑一样,都服从于同一生长发育规律,而不能用人为的方法使之明显地提早具有这些能力。只有孩子内在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适应和完成这种任务。
四、这样做会损伤幼儿的自尊心。
在集体游戏中,年龄大、能力强的幼儿往往在其中担任主要角色并很好地完成任务,而年龄小的幼儿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不引人注意的角色。虽然老师十分注意给这部分幼儿锻炼的机会,但因为生理和心理的因素,他们往往很难达到满意的游戏效果。另外,不同年龄的幼儿完成相同的学习任务,必然会有差异,甚至带来困难。长期这样,年龄小的幼儿则永远成为班上的“小尾巴”,三年之后,孩子便会形成自己不如别人的心理定势。这种自卑感的产生和自信心的丧失将给孩子今后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不利影响,而这种影响不会立即显现,若干年后,你在分析孩子个性某方面缺陷产生的根源时,你会后悔当初不该这么早送孩子入园。
社会在发展,营养水平在不断进步,孩子的认知能力、发育速度都在改变。对于孩子的发展,眼光应该放长远点,而不是简单地盯着眼前这一两年。
我认为提前送孩子入园弊多利少,建议家长朋友还是让孩子适龄入园为好。
关键词:提早入园弊端 生理 心理 智力 入学后 自尊心
近年来,幼儿入园的年龄有日渐提早的趋势,这种情况似乎举世皆然,有的家长在幼儿仅2岁时就送到他到幼儿园的幼儿班就读。导致幼儿过早入园的原因大致有两个:第一,家长认为较早让幼儿在群体环境中学习,对日后学习或适应生活方面都有好处,能令他们较早地培养出独立能力;第二,由于现代父母大都是双职工,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幼儿,尽早把他们送到幼儿园去,可由老师代为管教,省却了不少麻烦。
这样做到底对不对呢?这里,我就此问题说说自己的看法。
一、这样做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幼儿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发育的高峰期之一,其发展变化的速度往往是日新月异的。过早入园的孩子在学习能力、生理、心理品质等方面较一般孩子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同一班孩子的学习内容是大致相同的,这时,年龄偏小的孩子就会自然处于一种落后状态,进而会使孩子产生挫折感和失败感。而这些孩子又不具备自行调整心理状态的能力,久而久之,便会导致自卑心理的产生,这对孩子今后的学习和社会性发展无疑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的对象是3—6岁的孩子,幼儿园按孩子年龄分为大、中、小班进行教育,小班年龄为3—4岁,中班为4—5岁,大班为5—6岁。这个规定是按照幼儿生理特点制定的。例如:3—4岁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所以每次教育活动时间为10—15分钟,如果对他们进行20—25分钟的教育活动,幼儿就无法始终集中注意力或情绪难以稳定。长此以往,对幼儿生理的发展及良好习惯的养成非常不利。
二、这样做会影响幼儿智力的发展。
家长把幼儿提早送入幼儿园“超前学习”,不是在其能力范围内的提高教育,而是“拔苗助长”,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
如我所带的中班有几个小班年龄的孩子,从表面看,他们基本能守纪律、参与学习活动,但由于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接受能力相对有限,所以活动中自控力差,随意性强,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差,动作慢,就是学简单的儿歌也常常前后次序颠倒;而如果他们在小班学习,他们各方面的发展可能要比现在好些、快些,因为小班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目标更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
再则,孩子们一般是以一定的年龄为基础形成自己独特的群体,并在这一群体中交往、游戏。而年龄偏小的孩子,往往由于受志趣、能力的影响,不能处于领导的地位,有的可能还会被轻视、排斥,那么,小年龄孩子的领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就得不到发挥。长此以往,可能就会毁了一个本该出众的人才。
三、这样做会使幼儿入学后发展受限。
在日常生活中,年龄小的孩子往往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物品,经常丢三拉四,不仅会影响学习,也不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而且年龄偏小的孩子在学校、班级各种活动中得到能力锻炼的机会也会偏少。老师出于对学生体能、心智等多方面综合因素的考虑,在各项活动中往往选用能力较强、年龄相对大一些的孩子担任各种工作,这样在无形中也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减少孩子交往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等锻炼的机会。
在对一组50名6岁以下入学和另一组50名7岁入学的孩子的调查中发现:到六年级时,这两组孩子的学习成绩相差极大。在对一批经过挑选,认为是足够成熟和足够聪明的6岁入学的孩子的调查中发现,12年后,有1/4的人比和他们同时入学的正常年龄的孩子学习要差,其中许多人留级一次。在美国,调查证实,提早入学的孩子日后取得学位的人要比正常年龄入学的人少得多。科学家们指出,完成学校里的学习任务,如读书、写字、数学等,要依靠孩子内在的原动力,这就如同孩子学会爬、走和跑一样,都服从于同一生长发育规律,而不能用人为的方法使之明显地提早具有这些能力。只有孩子内在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适应和完成这种任务。
四、这样做会损伤幼儿的自尊心。
在集体游戏中,年龄大、能力强的幼儿往往在其中担任主要角色并很好地完成任务,而年龄小的幼儿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不引人注意的角色。虽然老师十分注意给这部分幼儿锻炼的机会,但因为生理和心理的因素,他们往往很难达到满意的游戏效果。另外,不同年龄的幼儿完成相同的学习任务,必然会有差异,甚至带来困难。长期这样,年龄小的幼儿则永远成为班上的“小尾巴”,三年之后,孩子便会形成自己不如别人的心理定势。这种自卑感的产生和自信心的丧失将给孩子今后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不利影响,而这种影响不会立即显现,若干年后,你在分析孩子个性某方面缺陷产生的根源时,你会后悔当初不该这么早送孩子入园。
社会在发展,营养水平在不断进步,孩子的认知能力、发育速度都在改变。对于孩子的发展,眼光应该放长远点,而不是简单地盯着眼前这一两年。
我认为提前送孩子入园弊多利少,建议家长朋友还是让孩子适龄入园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