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化综艺类节目是近年来电视节目领域兴起的热门类型,独特的节目形态、深厚的人文价值以及丰富的交互体验使其广受年轻观众的喜爱。《一堂好课》作为央视综艺频道推出的一档文化类综艺节目,将教学仪式与节目制作相结合,将录制场地从电视台扩展至露天课堂。节目邀请了12位“学科领路人”为当代青年学子答疑解惑、启迪心灵,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从沉浸式传播、综艺节目价值以及复合传播力三个方面对节目进行了详细分析,为文化综艺节目的融合创新提出新的思路。
关键词:文化类综艺节目 《一堂好课》 场景化 文化自信
《一堂好课》是定位于青年人的文化沉浸式节目,于2019年11月由央视综艺频道和喜马拉雅共同打造。节目打破了传统节目的空间场景,把录制场地搬进了大学校园及其他露天场所。节目具有课堂教学的仪式感,同时还通过专家教师、固定班主任、明星课代表以及普通学生等增加节目看点。节目内容涵盖了思政、文学、音乐、体育、美术、航天等多个领域,在电视频道、新媒体平台、实体图书馆同步分发,力求打造最年轻化的节目语态和全面立体的传播效果。该节目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组织评选的“2019年第四季度全国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因此,归纳《一堂好课》的成功要素,能够为其他文化综艺节目的破局、突围提供参考。
一、以沉浸式传播为入口,创新文化类综艺节目形态
沉浸,原指人们完全涉入某项活动时具有的全部体验,或可以理解为基于虚拟空间的一种感官交互。其中,空间和体验者是互为依存的两个要素。随着数字技术的完善,沉浸式传播以人为中心连接至其他媒介形态,实现无时不在、无所不能、无处不达的传播效果,可以帮助受众达到忘我的境界,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综艺节目的制作。文化综艺节目《一堂好课》便以教学为切入点,强化了教学参与的真实感受。节目通过重塑场景、还原课堂教学仪式、采用多主体的表达,取得了沉浸式的传播效果。
1.打破舞台围墙,实现空间沉浸。综艺节目的空间沉浸指的是镜头语言和实体环境形成的“空间感”,往往由舞台和其他特定环境组成。由于虚拟和真实的关系,综艺节目中所谓的“空间感”往往过分重视舞台奇观,忽视了真实空间的塑造,反而造成了节目和觀众之间的疏离感。有别于其他的综艺节目,《一堂好课》不再简单地着力于舞台、灯光、道具、声效的营造,而是把录制场地直接搬进了大学校园、军队操场以及户外场馆,通过串联起真实生活场景,重塑了文化综艺节目的空间沉浸感。这种直观化、符号性的客观环境可以将观众迅速带入到教学场景中,既模糊了综艺节目与教学课堂的界限,又实现了虚拟教学和真实教学的统一。节目组还依据教学主题选择不同的录制场地,为学生提供场景化的支持。比如,由知名音乐人罗大佑发起的“音乐教育”,录制场馆就选择在浙江音乐学院进行;而申雪、赵宏博、王濛所发起的“冰雪体育课”,则选择了国家体育中心的短道速滑馆。
2.引入教学仪式,增强情感沉浸。詹姆斯·凯瑞指出,仪式是一场“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其功能在于促成社会成员在信仰、情感上的高度一致。比如,《见字如面》《国家宝藏》和《故事里的中国》等文化综艺节目,通过放大书信、文物、和文艺作品等具体元素,成为与观众共同参与的仪式化活动,为观众创造出了丰富的意义空间,从而增强他们对节目的情感认同。诚如《一堂好课》所言,“课堂是点亮思想火炬、启迪人生智慧的地方”。节目以课堂为切入口,充分利用教学形式,每期节目邀请一位优秀嘉宾担任教师,向学生公开授课。比如,节目所呈现的教学场馆台上设有固定讲桌,台下坐满学生观众,并利用灯光设计添加了黑板、窗户、校训等校园元素,尽可能还原真实的教室空间,营造出课堂仪式感。在场的听众大部分为在校大学生,这也有助于观众融入学生身份,成为课堂一员。节目严格遵循“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的课堂流程,构建了一种教学的现场感。比如,每次课程开讲前,班主任会问同学们学校校训,课代表会发起“起立,老师好!”的喊话指令;节目进行过程中,学生聚精会神听讲、认真做笔记,营造出浓郁的学习氛围;课间,学生可以向老师自由发问,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反馈;课程结束后,学生集体表示谢谢老师。此时,学生的学习状态被完整地记录下来,而场外观众也透过学生的反应自觉地参与到课堂仪式的构建中。
3.强化多元叙事,优化认知沉浸。作为一档聚焦青年人的文化教育节目,《一堂好课》本质上依然是以演讲为底色的访谈节目。但是,不同于常规意义上教条式、填鸭式的演讲,节目采用了嘉宾任教师、学生为观众、明星做课代表、主持人做班主任的角色分配,创造出了立体的叙事空间。具体来看,作为各行各业的意见领袖,演讲嘉宾大都具备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人生经验,其观点看法代表着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学生以及演艺明星则代表着新生力量,体现着年轻人的思维方法;主持人则以协调员的身份,灵活维系着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此时,节目的看点不仅仅是演讲嘉宾的高谈阔论,学生与嘉宾、学生与明星代表、主持人与明星代表之间也会产生火花,从而丰富节目内容。比如,节目进行到后半段,学生都会向演讲嘉宾发问,像“每个人都不同,如何进行美的统一教育”“故宫文创挣的钱,都用在了哪里”等,这些青年学生的犀利观点与演讲嘉宾的多面解析形成强烈反差,实现了节目内容的延展。
二、以青年教育为主旨,筑牢综艺文化的价值引领
节目的口号是“点亮思想之光、嘉奖向学之心”。为此,节目把“求真务实、文化反哺”放在首位,邀请国学、艺术、音乐、美术、体育等不同领域的学科领路人,通过“小切口、大立意”为青年学生传道解惑,起到了丰富文化知识、健全青年人格、形成尚学之风的作用。
1.精选节目嘉宾,弘扬榜样力量。节目中的主讲人均是行业的佼佼者,并在长期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良好的社会口碑。比如,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长期致力于向青年学生普及国防知识,相关视频在社交网络中备受欢迎;还有文博课中的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他对文物保护的真诚热爱在社会各界收获了广泛声誉;再如电影导演陈凯歌、央美院长范迪安、复旦大学教授张维为等。这些嘉宾尽管出生在不同年代,来自不同领域,但对各自的事业和理想都怀抱着赤诚热情,孜孜不倦、努力奋斗。担任节目班主任的康辉从严肃的主播台来到活跃的综艺课堂,展现出了一名优秀主持人的综合素质和个人魅力。比如,每期节目开始前,康辉选择从微观角度出发,从小事情引向大道理,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第4期节目中,对于“抽象的美”的话题讨论,康辉先是抛出理工科学生对美的偏见,然后援引李政道“科学与艺术”论、罗丹“美无处不在”,最后把美学议题回归到学生的日常生活,鼓励大家从生活中解读美学。节目还邀请了黄晓明、陈晓等明星嘉宾担任课代表,通过让明星参与到《一堂好课》中,既可以展现年轻偶像对于知识的理解,革新节目语态,为节目营造活泼、趣味的良好氛围,也能够利用粉丝效应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升级课程内容,引发观众反思。伴随互联网成长的年轻观众,审美取向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化、分众化特征。根据2018年《中国文化综艺白皮书》调查数据显示,超过70%的受访者认为“精神内涵和价值导向”是文化综艺节目最受欢迎的要素。换言之,在当下的媒介环境中,文化综艺节目应当重新审视节目定位,强化媒体责任担当,把传播主流价值观、树立文化自信作为节目的根本使命。具体到节目的课程设计上,每门课程的选择都是从年轻人的知识体系出发,兼顾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教育。通过口头教学和实践教学以及“一对一”的实操演练,节目紧密结合社会热点,探讨其背后隐含的社会话题,从价值导向上引领青年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比如,在第5期节目中,知名作家王蒙讲授青春文学。主讲人先后列出《红楼梦》和《夜未央》等古今中外的多部文艺作品,阐释青春的短暂和文学作品的永恒,反思当代年轻人热衷影视戏剧,反而忽视文学作品的现象,鼓励年轻人相信“文学的力量”,在青年时代多读书、多写作。单霁翔开设的文博课并不只是局限在展示文物宝藏,而是告诉今天的年轻人如何面对和保护国家的文化遗产,对历史保持敬畏之心。
3.诉诸年轻语态,建立文化认同。节目从筹备初期就将目标观众牢牢锁定为青年学生。因此,节目组主动调整创作思路,拒绝套路化、形式化,从语言、节奏、表述方式等方面追求年轻化的节目风格,用接地气的流行元素走进年轻人的世界。比如,提起政治教育,许多人会联想到程式化的照本宣科,而节目则改变了政治教育的表现形式。在讲授“我们为什么要爱国”时,从小切口出发,用讲故事的方式回到老生常谈的问题。“92岁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向金一南教授道歉、鞠躬”,这种传奇式经历有效吸引了年轻人的眼球,使成长于和平年代的年轻人去思考人与国家的关系。相关内容还被制作为短视频,在社交网络平台广泛传播。再比如,节目采用影像化的手段再现革命历程,选择年轻人喜爱的偶像,如屈楚萧、黄景瑜和宋玺以及革命年代的英雄方志敏,进行情景剧演绎,将历史沧桑用具象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引导年轻受众敬畏历史,崇尚英雄。
三、推进文化类综艺节目整合传播,提高节目影响力
随着媒体融合趋势的不断加快,文化综艺节目的影响力也在极速扩张。作为一档电视综艺节目,《一堂好课》没有停留在电视产品的固有思维,反而在产品形态和传播渠道两方面下工夫,有效提升了节目的辐射范围。
1.兼顾不同受众群体,推出不同媒介形式。除了电视节目,节目中所有嘉宾的讲义手稿和相关课程均被制作成电子教材,并投放于图书馆、大学校园这类公共阅读空间,促进课程内容在青年群体的传播。而每期节目又会同步制作为音频形式,投放于喜马拉雅APP。截至2020年4月,《一堂好课》专辑在喜马拉雅订阅数量高达6万人次,综合评分9.6。未来,节目还会建立品牌IP,采用进书店、进校园、进博物馆等方式,进一步耕耘“好课”的线下生态。
2.整合不同传播渠道,实现节目整合传播。节目于2019年11月17日首播于央视综艺频道,同时在CCTV官网、腾讯视频、哔哩哔哩等多家网络平台播出,促使电视节目的多元化传播,增加了节目的收看渠道。此外,由央视新闻截取的节目相关短视频,被投放在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进一步拉动了节目流量。在保證节目守正创新、价值引领的基础上,通过多路径的传播形式和多方面的资源整合,帮助节目拓展更广泛的传播面,最终增强节目的影响力。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一堂好课》的根本目的在于让青年观众欣赏节目的同时,扩大知识面,逐步帮助年轻一代建立起文化认同,在精神层面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通过展现文学、京剧、国画、舞蹈等极富中国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再现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增强了青年受众的文化向心力和凝聚力,实现了文化综艺节目的价值引领作用。
作者系大连外国语大学讲师
参考文献
[1]段怡然.试从受众的沉浸式体验探究文化类节目的创新——以《一本好书》为例[J].视听,2019(07).
[2]王川川.网络自制节目的沉浸式传播研究——以《乐队的夏天》为例[J].传媒,2020(02).
[3]郑琪,张雪.数字时代综艺节目的互动与沉浸研究[J].新闻知识,2019(05).
[4][美]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5]冷凇,王樱潼,孙肖璐.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美学回归与创新趋势[J].中国电视,2019(02).
[6]袁媛.授人以“娱”不如授人以“语”——浅谈《同一堂课》的有为之术[J].南方传媒研究,2019(06).
【编辑:王秦】
关键词:文化类综艺节目 《一堂好课》 场景化 文化自信
《一堂好课》是定位于青年人的文化沉浸式节目,于2019年11月由央视综艺频道和喜马拉雅共同打造。节目打破了传统节目的空间场景,把录制场地搬进了大学校园及其他露天场所。节目具有课堂教学的仪式感,同时还通过专家教师、固定班主任、明星课代表以及普通学生等增加节目看点。节目内容涵盖了思政、文学、音乐、体育、美术、航天等多个领域,在电视频道、新媒体平台、实体图书馆同步分发,力求打造最年轻化的节目语态和全面立体的传播效果。该节目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组织评选的“2019年第四季度全国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因此,归纳《一堂好课》的成功要素,能够为其他文化综艺节目的破局、突围提供参考。
一、以沉浸式传播为入口,创新文化类综艺节目形态
沉浸,原指人们完全涉入某项活动时具有的全部体验,或可以理解为基于虚拟空间的一种感官交互。其中,空间和体验者是互为依存的两个要素。随着数字技术的完善,沉浸式传播以人为中心连接至其他媒介形态,实现无时不在、无所不能、无处不达的传播效果,可以帮助受众达到忘我的境界,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综艺节目的制作。文化综艺节目《一堂好课》便以教学为切入点,强化了教学参与的真实感受。节目通过重塑场景、还原课堂教学仪式、采用多主体的表达,取得了沉浸式的传播效果。
1.打破舞台围墙,实现空间沉浸。综艺节目的空间沉浸指的是镜头语言和实体环境形成的“空间感”,往往由舞台和其他特定环境组成。由于虚拟和真实的关系,综艺节目中所谓的“空间感”往往过分重视舞台奇观,忽视了真实空间的塑造,反而造成了节目和觀众之间的疏离感。有别于其他的综艺节目,《一堂好课》不再简单地着力于舞台、灯光、道具、声效的营造,而是把录制场地直接搬进了大学校园、军队操场以及户外场馆,通过串联起真实生活场景,重塑了文化综艺节目的空间沉浸感。这种直观化、符号性的客观环境可以将观众迅速带入到教学场景中,既模糊了综艺节目与教学课堂的界限,又实现了虚拟教学和真实教学的统一。节目组还依据教学主题选择不同的录制场地,为学生提供场景化的支持。比如,由知名音乐人罗大佑发起的“音乐教育”,录制场馆就选择在浙江音乐学院进行;而申雪、赵宏博、王濛所发起的“冰雪体育课”,则选择了国家体育中心的短道速滑馆。
2.引入教学仪式,增强情感沉浸。詹姆斯·凯瑞指出,仪式是一场“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其功能在于促成社会成员在信仰、情感上的高度一致。比如,《见字如面》《国家宝藏》和《故事里的中国》等文化综艺节目,通过放大书信、文物、和文艺作品等具体元素,成为与观众共同参与的仪式化活动,为观众创造出了丰富的意义空间,从而增强他们对节目的情感认同。诚如《一堂好课》所言,“课堂是点亮思想火炬、启迪人生智慧的地方”。节目以课堂为切入口,充分利用教学形式,每期节目邀请一位优秀嘉宾担任教师,向学生公开授课。比如,节目所呈现的教学场馆台上设有固定讲桌,台下坐满学生观众,并利用灯光设计添加了黑板、窗户、校训等校园元素,尽可能还原真实的教室空间,营造出课堂仪式感。在场的听众大部分为在校大学生,这也有助于观众融入学生身份,成为课堂一员。节目严格遵循“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的课堂流程,构建了一种教学的现场感。比如,每次课程开讲前,班主任会问同学们学校校训,课代表会发起“起立,老师好!”的喊话指令;节目进行过程中,学生聚精会神听讲、认真做笔记,营造出浓郁的学习氛围;课间,学生可以向老师自由发问,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反馈;课程结束后,学生集体表示谢谢老师。此时,学生的学习状态被完整地记录下来,而场外观众也透过学生的反应自觉地参与到课堂仪式的构建中。
3.强化多元叙事,优化认知沉浸。作为一档聚焦青年人的文化教育节目,《一堂好课》本质上依然是以演讲为底色的访谈节目。但是,不同于常规意义上教条式、填鸭式的演讲,节目采用了嘉宾任教师、学生为观众、明星做课代表、主持人做班主任的角色分配,创造出了立体的叙事空间。具体来看,作为各行各业的意见领袖,演讲嘉宾大都具备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人生经验,其观点看法代表着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学生以及演艺明星则代表着新生力量,体现着年轻人的思维方法;主持人则以协调员的身份,灵活维系着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此时,节目的看点不仅仅是演讲嘉宾的高谈阔论,学生与嘉宾、学生与明星代表、主持人与明星代表之间也会产生火花,从而丰富节目内容。比如,节目进行到后半段,学生都会向演讲嘉宾发问,像“每个人都不同,如何进行美的统一教育”“故宫文创挣的钱,都用在了哪里”等,这些青年学生的犀利观点与演讲嘉宾的多面解析形成强烈反差,实现了节目内容的延展。
二、以青年教育为主旨,筑牢综艺文化的价值引领
节目的口号是“点亮思想之光、嘉奖向学之心”。为此,节目把“求真务实、文化反哺”放在首位,邀请国学、艺术、音乐、美术、体育等不同领域的学科领路人,通过“小切口、大立意”为青年学生传道解惑,起到了丰富文化知识、健全青年人格、形成尚学之风的作用。
1.精选节目嘉宾,弘扬榜样力量。节目中的主讲人均是行业的佼佼者,并在长期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良好的社会口碑。比如,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长期致力于向青年学生普及国防知识,相关视频在社交网络中备受欢迎;还有文博课中的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他对文物保护的真诚热爱在社会各界收获了广泛声誉;再如电影导演陈凯歌、央美院长范迪安、复旦大学教授张维为等。这些嘉宾尽管出生在不同年代,来自不同领域,但对各自的事业和理想都怀抱着赤诚热情,孜孜不倦、努力奋斗。担任节目班主任的康辉从严肃的主播台来到活跃的综艺课堂,展现出了一名优秀主持人的综合素质和个人魅力。比如,每期节目开始前,康辉选择从微观角度出发,从小事情引向大道理,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第4期节目中,对于“抽象的美”的话题讨论,康辉先是抛出理工科学生对美的偏见,然后援引李政道“科学与艺术”论、罗丹“美无处不在”,最后把美学议题回归到学生的日常生活,鼓励大家从生活中解读美学。节目还邀请了黄晓明、陈晓等明星嘉宾担任课代表,通过让明星参与到《一堂好课》中,既可以展现年轻偶像对于知识的理解,革新节目语态,为节目营造活泼、趣味的良好氛围,也能够利用粉丝效应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升级课程内容,引发观众反思。伴随互联网成长的年轻观众,审美取向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化、分众化特征。根据2018年《中国文化综艺白皮书》调查数据显示,超过70%的受访者认为“精神内涵和价值导向”是文化综艺节目最受欢迎的要素。换言之,在当下的媒介环境中,文化综艺节目应当重新审视节目定位,强化媒体责任担当,把传播主流价值观、树立文化自信作为节目的根本使命。具体到节目的课程设计上,每门课程的选择都是从年轻人的知识体系出发,兼顾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教育。通过口头教学和实践教学以及“一对一”的实操演练,节目紧密结合社会热点,探讨其背后隐含的社会话题,从价值导向上引领青年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比如,在第5期节目中,知名作家王蒙讲授青春文学。主讲人先后列出《红楼梦》和《夜未央》等古今中外的多部文艺作品,阐释青春的短暂和文学作品的永恒,反思当代年轻人热衷影视戏剧,反而忽视文学作品的现象,鼓励年轻人相信“文学的力量”,在青年时代多读书、多写作。单霁翔开设的文博课并不只是局限在展示文物宝藏,而是告诉今天的年轻人如何面对和保护国家的文化遗产,对历史保持敬畏之心。
3.诉诸年轻语态,建立文化认同。节目从筹备初期就将目标观众牢牢锁定为青年学生。因此,节目组主动调整创作思路,拒绝套路化、形式化,从语言、节奏、表述方式等方面追求年轻化的节目风格,用接地气的流行元素走进年轻人的世界。比如,提起政治教育,许多人会联想到程式化的照本宣科,而节目则改变了政治教育的表现形式。在讲授“我们为什么要爱国”时,从小切口出发,用讲故事的方式回到老生常谈的问题。“92岁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向金一南教授道歉、鞠躬”,这种传奇式经历有效吸引了年轻人的眼球,使成长于和平年代的年轻人去思考人与国家的关系。相关内容还被制作为短视频,在社交网络平台广泛传播。再比如,节目采用影像化的手段再现革命历程,选择年轻人喜爱的偶像,如屈楚萧、黄景瑜和宋玺以及革命年代的英雄方志敏,进行情景剧演绎,将历史沧桑用具象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引导年轻受众敬畏历史,崇尚英雄。
三、推进文化类综艺节目整合传播,提高节目影响力
随着媒体融合趋势的不断加快,文化综艺节目的影响力也在极速扩张。作为一档电视综艺节目,《一堂好课》没有停留在电视产品的固有思维,反而在产品形态和传播渠道两方面下工夫,有效提升了节目的辐射范围。
1.兼顾不同受众群体,推出不同媒介形式。除了电视节目,节目中所有嘉宾的讲义手稿和相关课程均被制作成电子教材,并投放于图书馆、大学校园这类公共阅读空间,促进课程内容在青年群体的传播。而每期节目又会同步制作为音频形式,投放于喜马拉雅APP。截至2020年4月,《一堂好课》专辑在喜马拉雅订阅数量高达6万人次,综合评分9.6。未来,节目还会建立品牌IP,采用进书店、进校园、进博物馆等方式,进一步耕耘“好课”的线下生态。
2.整合不同传播渠道,实现节目整合传播。节目于2019年11月17日首播于央视综艺频道,同时在CCTV官网、腾讯视频、哔哩哔哩等多家网络平台播出,促使电视节目的多元化传播,增加了节目的收看渠道。此外,由央视新闻截取的节目相关短视频,被投放在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进一步拉动了节目流量。在保證节目守正创新、价值引领的基础上,通过多路径的传播形式和多方面的资源整合,帮助节目拓展更广泛的传播面,最终增强节目的影响力。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一堂好课》的根本目的在于让青年观众欣赏节目的同时,扩大知识面,逐步帮助年轻一代建立起文化认同,在精神层面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通过展现文学、京剧、国画、舞蹈等极富中国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再现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增强了青年受众的文化向心力和凝聚力,实现了文化综艺节目的价值引领作用。
作者系大连外国语大学讲师
参考文献
[1]段怡然.试从受众的沉浸式体验探究文化类节目的创新——以《一本好书》为例[J].视听,2019(07).
[2]王川川.网络自制节目的沉浸式传播研究——以《乐队的夏天》为例[J].传媒,2020(02).
[3]郑琪,张雪.数字时代综艺节目的互动与沉浸研究[J].新闻知识,2019(05).
[4][美]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5]冷凇,王樱潼,孙肖璐.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美学回归与创新趋势[J].中国电视,2019(02).
[6]袁媛.授人以“娱”不如授人以“语”——浅谈《同一堂课》的有为之术[J].南方传媒研究,2019(06).
【编辑:王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