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听一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说,“做班主任的过程就是和学生‘斗智斗勇’的过程”。这里的学生更多指的是那些经常犯错误的学生。这部分学生也许在某些方面对班级的贡献为负值,但他们却是班风班纪的直接体现者,也是班务管理的重中之重。那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不能体罚,家长责任缺失,教师该如何“对付”他们呢?
当前的学生已经是90后了,虽然他们还未完全成熟,但对事物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就像当前的教学改革,我们不能照本宣科,备课得考虑学生因素,班务管理也得因材施教。在这一背景下,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有认同感就显得十分必要。那怎样让学生有认同感呢?
要赏识学生。笔者所在学校虽然生源较差,但他们能考取高中,在同龄人中已算佼佼者。即便是容易犯错误的学生,他们往往在智力上毫不逊色,甚至可以说是班级的潜力股。而他们最需要的就是老师的关注。如果我们不能赏识他们,那对他们的自信心打击是非常大的。
要学生认同我们。曾经看到过一份问卷调查,让学生说出好老师的标准。其中,教师的个人魅力居首。每位班主任既是班务管理者,又是教学实施者。从这个方面来说,教师的个人魅力就相当重要。
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笔者作为语文教师在这方面就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平时注意教材及试卷中文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教育,在教学中点缀德育。例如,语文试卷的古文部分,主人公大都是历朝历代名相贤臣,人物皆为正面形象,选文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简历和突出事迹。文章思想性强,一般突出人物敬业奉公的品行和卓越的才能。因此我在让学生做古文时,不仅要了解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体现了他什么品格,有时还会让学生对文中出现的人物进行讨论、评价。这样,不仅使枯燥的古文鲜活了起来,而且还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此外,我还利用周记和作文评语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有时有些想法并不敢和老师说,但他们会将其写在周记中。通过周记这一载体,有些学生可以和我无话不谈,这样就逐渐产生对老师的信任和依赖,教育也就水到渠成了。
可是,即便有了思想的准备和感情的培养,学生也不可能不犯错误。那当他们犯错误时我们该怎么处理呢?
其实用“处理”这个词颇为不妥,当前的教育背景让我们几乎拿学生没办法。打骂不可能,叫家长?有时家长都拿他没办法。真的让其回家又于心不忍。笔者曾经写过一篇教学文章叫《语文教学中的王道与霸道》,历史上实施王道的政权和实施霸道的政权一样不能长久,只有王道与霸道相佐才是正道。其实班务管理也是如此,如果说让学生有认同感是实施王道,那真正处理犯错误的学生就得用点霸道了。我的做法就是“威逼”加“利诱”。“威逼”就是告诉他错误的严重性,“利诱”就是让他知道班主任还是想帮助他的。因为我们处理学生不能让学生和自己下不了台。如你让学生保证不再犯错,再犯就回家。他肯定答应好好的,可到时真的让他回家吗?这可能会改变学生的一生。如此压力,我们如何承担?所以我们只能教育。
如上一届有个学生翻墙出去,当时晚上十点多,舍管老师打电话给我。我就及时打电话给他的家长,让家长与其联系。直到十一点多这个学生才回来。可第二天他无论如何也不承认昨晚曾出去过,说是去其他宿舍睡的。当时我就当着家长的面和学生说:“你是要我处理还是要学校处理?承认是承认的说法,不承认是不承认的说法。”连问他三次,他还是说没出去。学生毕竟不成熟,逻辑思维不缜密,再加上犯错肯定心虚,来龙去脉一盘问,也就前后矛盾了。最后也只能承认。此时再适时对其进行思想教育,事后也就基本安分守己了。平时在学习上多关心他,上课多让他回答问题,向他表达老师还是很相信他的。有了这样的认同感,他在学习上也很用心。毕业聚会的时候,他要求必须和我坐一桌,要当面感谢我:对于当初之事,心怀感激和愧疚。
大家不要小看保证,它是没什么实质性的用途,可是当你把他平时的“劣迹”一一记录,届时也就可以“厚积薄发”了,这种冲击力远比一次次重复教育效果大得多。一次次重复教育反而把学生弄“油”了,你再不厌其烦都有可能无济于事。
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时代在发展,学生在变化,班务管理也要与时俱进。只要我们怀着一颗仁爱之心,与学生平等对话,相信亦可以不变应万变。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区兴仁中学)
当前的学生已经是90后了,虽然他们还未完全成熟,但对事物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就像当前的教学改革,我们不能照本宣科,备课得考虑学生因素,班务管理也得因材施教。在这一背景下,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有认同感就显得十分必要。那怎样让学生有认同感呢?
要赏识学生。笔者所在学校虽然生源较差,但他们能考取高中,在同龄人中已算佼佼者。即便是容易犯错误的学生,他们往往在智力上毫不逊色,甚至可以说是班级的潜力股。而他们最需要的就是老师的关注。如果我们不能赏识他们,那对他们的自信心打击是非常大的。
要学生认同我们。曾经看到过一份问卷调查,让学生说出好老师的标准。其中,教师的个人魅力居首。每位班主任既是班务管理者,又是教学实施者。从这个方面来说,教师的个人魅力就相当重要。
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笔者作为语文教师在这方面就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平时注意教材及试卷中文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教育,在教学中点缀德育。例如,语文试卷的古文部分,主人公大都是历朝历代名相贤臣,人物皆为正面形象,选文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简历和突出事迹。文章思想性强,一般突出人物敬业奉公的品行和卓越的才能。因此我在让学生做古文时,不仅要了解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体现了他什么品格,有时还会让学生对文中出现的人物进行讨论、评价。这样,不仅使枯燥的古文鲜活了起来,而且还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此外,我还利用周记和作文评语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有时有些想法并不敢和老师说,但他们会将其写在周记中。通过周记这一载体,有些学生可以和我无话不谈,这样就逐渐产生对老师的信任和依赖,教育也就水到渠成了。
可是,即便有了思想的准备和感情的培养,学生也不可能不犯错误。那当他们犯错误时我们该怎么处理呢?
其实用“处理”这个词颇为不妥,当前的教育背景让我们几乎拿学生没办法。打骂不可能,叫家长?有时家长都拿他没办法。真的让其回家又于心不忍。笔者曾经写过一篇教学文章叫《语文教学中的王道与霸道》,历史上实施王道的政权和实施霸道的政权一样不能长久,只有王道与霸道相佐才是正道。其实班务管理也是如此,如果说让学生有认同感是实施王道,那真正处理犯错误的学生就得用点霸道了。我的做法就是“威逼”加“利诱”。“威逼”就是告诉他错误的严重性,“利诱”就是让他知道班主任还是想帮助他的。因为我们处理学生不能让学生和自己下不了台。如你让学生保证不再犯错,再犯就回家。他肯定答应好好的,可到时真的让他回家吗?这可能会改变学生的一生。如此压力,我们如何承担?所以我们只能教育。
如上一届有个学生翻墙出去,当时晚上十点多,舍管老师打电话给我。我就及时打电话给他的家长,让家长与其联系。直到十一点多这个学生才回来。可第二天他无论如何也不承认昨晚曾出去过,说是去其他宿舍睡的。当时我就当着家长的面和学生说:“你是要我处理还是要学校处理?承认是承认的说法,不承认是不承认的说法。”连问他三次,他还是说没出去。学生毕竟不成熟,逻辑思维不缜密,再加上犯错肯定心虚,来龙去脉一盘问,也就前后矛盾了。最后也只能承认。此时再适时对其进行思想教育,事后也就基本安分守己了。平时在学习上多关心他,上课多让他回答问题,向他表达老师还是很相信他的。有了这样的认同感,他在学习上也很用心。毕业聚会的时候,他要求必须和我坐一桌,要当面感谢我:对于当初之事,心怀感激和愧疚。
大家不要小看保证,它是没什么实质性的用途,可是当你把他平时的“劣迹”一一记录,届时也就可以“厚积薄发”了,这种冲击力远比一次次重复教育效果大得多。一次次重复教育反而把学生弄“油”了,你再不厌其烦都有可能无济于事。
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时代在发展,学生在变化,班务管理也要与时俱进。只要我们怀着一颗仁爱之心,与学生平等对话,相信亦可以不变应万变。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区兴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