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孟母三迁”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个故事出自《列女传?母仪?邹孟轲母》。说的是,在孟子小的时候,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最初,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集市旁边去住。到了集市,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后,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等孟子长大成人后,学成六艺,获得大儒的名望,成为儒家的“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它说明环境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是很大的。这正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内因与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其中,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充分发挥内因在事物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同时,要创造和利用有利于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促进事物的发展。
在“孟母三迁”的故事中,孟母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多次搬家只是为了能给孟子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由此,有人就很草率地从这个故事中得出了“环境决定论”,甚至连孔子也认为孟子的成功是孟母教化的结果,这就难怪在今天会演绎出众多的现代版“孟母”,掀起了一股“择校热”。有很大一部分家长认为,只要孩子进到了好的学校,将来就一定会有出息。因此,他们有的为了孩子能上一所心仪的学校,不惜花巨资买“学区房”;有的为了迁就孩子,逃避国内高考,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倾其所有把孩子送到国外就读,结果培养了一个“洋垃圾”回来,这不能不说是现代“孟母”们的悲哀。
其实,不管是环境变化也好,还是孟母教化的结果也罢,这些因素对于孟子来说都是外因,是外部条件,孟子之所以最后学有所成,除了这些有利的外部环境以外,最根本的还是孟子本身的聪慧、勤奋和坚持不懈。
今天,我们好多家长只是看到了“孟母三迁”中的环境变化因素,他们就没有看到还有一个“孟母断织”的典故。在《三字经》中是这样描述的:“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说是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不断追求和反思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果你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孟子听后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外因的作用要通过内因才能发挥出来的,孟母的教诲最终转变为孟子的价值观,进而成为孟子实现自己目标的动力。如果没有孟子自身的勤奋进取,孟母纵然再精于家庭教育的实施,恐怕孟子最终也难成大器。其实,孟母的这种启蒙教育在今天看来也不是尽善尽美的,她的这种价值观也许正是孟子后来所说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这种片面理论的来源吧。
不久前,国家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谈到破解择校难的问题时强调,首先要解决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的均衡发展,才能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这是他是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角度来谈这个事的,其实,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每位家长都负有一份责任,大家应该从“孟母三迁”的故事中汲取点积极的启示,因为正是由于众多家长的推波助澜,才会有如此猛烈的择校浪潮。
优秀的学校、良好的外部环境固然重要,但那不是孩子成才的最核心条件,成才的最根本原因还是来自于学生自身的勤奋和不懈的进取!
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它说明环境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是很大的。这正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内因与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其中,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充分发挥内因在事物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同时,要创造和利用有利于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促进事物的发展。
在“孟母三迁”的故事中,孟母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多次搬家只是为了能给孟子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由此,有人就很草率地从这个故事中得出了“环境决定论”,甚至连孔子也认为孟子的成功是孟母教化的结果,这就难怪在今天会演绎出众多的现代版“孟母”,掀起了一股“择校热”。有很大一部分家长认为,只要孩子进到了好的学校,将来就一定会有出息。因此,他们有的为了孩子能上一所心仪的学校,不惜花巨资买“学区房”;有的为了迁就孩子,逃避国内高考,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倾其所有把孩子送到国外就读,结果培养了一个“洋垃圾”回来,这不能不说是现代“孟母”们的悲哀。
其实,不管是环境变化也好,还是孟母教化的结果也罢,这些因素对于孟子来说都是外因,是外部条件,孟子之所以最后学有所成,除了这些有利的外部环境以外,最根本的还是孟子本身的聪慧、勤奋和坚持不懈。
今天,我们好多家长只是看到了“孟母三迁”中的环境变化因素,他们就没有看到还有一个“孟母断织”的典故。在《三字经》中是这样描述的:“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说是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不断追求和反思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果你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孟子听后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外因的作用要通过内因才能发挥出来的,孟母的教诲最终转变为孟子的价值观,进而成为孟子实现自己目标的动力。如果没有孟子自身的勤奋进取,孟母纵然再精于家庭教育的实施,恐怕孟子最终也难成大器。其实,孟母的这种启蒙教育在今天看来也不是尽善尽美的,她的这种价值观也许正是孟子后来所说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这种片面理论的来源吧。
不久前,国家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谈到破解择校难的问题时强调,首先要解决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的均衡发展,才能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这是他是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角度来谈这个事的,其实,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每位家长都负有一份责任,大家应该从“孟母三迁”的故事中汲取点积极的启示,因为正是由于众多家长的推波助澜,才会有如此猛烈的择校浪潮。
优秀的学校、良好的外部环境固然重要,但那不是孩子成才的最核心条件,成才的最根本原因还是来自于学生自身的勤奋和不懈的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