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探究性学习在生物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z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偏重于强调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机械记忆以及解题的技能技巧,忽视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技能,枯燥的知识灌输、学了无用处的思潮,使不少中小学生厌学情绪浓重,学习被动,充满了只为分数的功利型学习观念和“装卸型”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正是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而推出的有力措施和新的学习模式。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去探究问题的学习模式。其目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探究性学习这一新的学习模式,要求师生改变传统的教师、课本、教室三中心教学观念,改变传授型的教学方式,以适应以学生发展为本。近年来,为适应探究性活动的需要,我在生物课外科技活动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上也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创设探究性问题情境,拓宽探究思路
  创新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考的可能。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探究,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探究。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创设好问题情境,以拓宽学生的探究思路。
  传统的生物课外活动教学方法与一般的校内课程一样,也是传授型的。比如,教师先向学生讲解如何制作植物叶脉标本、腊叶标本、蝴蝶标本等,然后示范。接下来学生依样画葫芦,做得一丝不差的就是最好,学生不必动脑筋。其效果是学生思维呆板,活动结果都在预定之中,学生自然少有兴奋、更无创新。
  为改变这一状况,笔者在“探究植物叶脉标本的制作”是这样创设问题情境的:河沟里往往有一些烂叶片,捞起来用水一冲,也可得到叶脉标本,这是为什么?能否考虑用浸泡的方法来腐烂叶肉?浸泡的溶液会有哪些?浸泡的过程须多长时间?哪些植物叶片适合用浸泡的方法来制取叶脉标本?这一下,学生的思路开阔了,思维的火花闪现了,他们调动了原有的知识结构去探究该情境中的问题,并积极地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众说纷纭,兴奋异常!有的说用自来水来浸泡树叶、有的说用池塘水浸泡、有的说用食醋溶液浸泡、有的说用洗衣粉溶液浸泡等等。这些方案体现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体现了问题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制作方法,笔者不以好坏来论断,而是就其可能的结果与学生一起讨论,加以分析、比较、筛选,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实验结果来得出结论,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去进行制作。学生对自己设计方法并通过摸索进行制作兴趣十足,对做成的标本欢喜有余。在此基础上,我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开发叶脉标本的工艺品。这样经过多次活动以后,学生体验到了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和甜头,对探究性学习产生了兴趣,逐步养成了善于提问、勤于思考、乐于动手的良好习惯。
  二、塑造鲜明的探究个性
  1.只有科学方法,没有标准答案
  非对即错,学习只追求一个标准答案和最高得分是传统的应试教育的一大弊端,这一弊端不仅体现在学生身上,也反映在教师的教学中,严重阻碍了探究性活动的开展。笔者在生物课外探究性活动教学中,对学生们强调只有科学方法,没有标准答案。对各种问题的讨论只重视思考问题的科学性、陈述问题的逻辑性,不强调结果的对或错。这样打消了不少学生怕答错问题让同学笑话的顾虑,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逻辑推理,把精力放在寻找论据上,广开了“言路”。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在用脑的时候,同时用手去实验,用手的时候,同时用脑去想,才可能进行创造。探究性学习必须给学生提供既用脑又用手的机会,让学生动脑动手亲身经历问题探究的实践过程,从而获得研究的初步体验,加深对自然、社会等各种问题的思考与感悟,激发起学生探索问题的求知欲和体现自身价值的创新精神,并养成独立思考和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习惯。
  在生物学课外探究性活动中,笔者注意让学生既用脑又用手,在课程里安排了一些小发明、小创造等既用脑又用手的活动内容。同时注意诱导他们做好用脑和用手之间的衔接,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个性。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不但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探究性活动的魅力和乐趣,体验到思维方法和实践操作的重要性,也培养了学生细心认真、凡事要思考的良好习惯。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一个好的教师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精心设计一个让学生感到无忧无虑的空间、一个可以探索、表达、分享思想的自我完善的空间,牢牢记住和把握“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原则,唯有如此,才能进一步提高探究性学习的实效性,才能使探究性学习这一重要课程理念发扬光大。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师生双边活动的桥梁,是课堂信息及时反馈的重要手段。要想教学有效,教师就要把有效提问作为重点,在课堂上合理运用有效提问策略增添课堂教学的色彩,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关键词】初中历史;有效提问;认知冲突;学习兴趣  一、提出具有、开放性、探索性和挑战性的问题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富有激情和冲击力,他们对很多未知充满好
2005年在北京小龙门地区发现一对白眉姬鹟(Ficedula zanthopygia)在悬挂于一棵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树上的人工巢箱中繁殖,巢箱内共有5枚卵,其中1枚卵显著大于其他4枚,经
近年来,我为小学生进行了一些数学启蒙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我改变了以往那种“我教你学”灌输式的传统方法,充分运用语言技巧,以无意注意为基础,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既教有所教,又教无所教,虚实结合,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少学生在各级比赛中获得了较好成绩。  乌申斯基说过“注意是一座门,凡是从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注意就是心理活动的指向与集中,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如果能把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因素都动
在路的历史上,有一种人用自己的生命开辟了新路,世人称开辟新路的人是伟人;有一种人用自己的眼光选择出路,选适合自己出路的人是聪明人。因此,路在很多时候,就成为人们的理想,成为人们的信念,成为人们奋斗的目标。  路是个人走的,走路的过程有所不同,但是,人生价值就体现在走路的过程之中。  路,对每个人的机会是均等的,用自己的足迹、用自己的作为、用自己的人格,求索自己的路,重要的是思路,关键是思维。“人类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2015年4月2日)今年3月27日,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政治工作和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杰出领导人彭冲同志诞辰100周
(2015年3月25日·北京)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参加纪念彭冲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深切缅怀他的光辉业绩,学习弘扬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我的发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法国,巴黎,梦之都.rn一场盛况空前的音乐会.rn欧利·布尔,这位在4根琴弦上纵情放飞高山流水,让整个世界为之倾倒的小提琴大师,带给听众的是一次倾情的灵魂放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