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化学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所接触的一门新的学科,而化学这一学科所探究知识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中的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为了能够让化学学科的实验教学更加高效便捷,实验室的管理必须要规范。因此,需要重视对于实验室的标准化管理体制的设计,通过对实验室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总结,探索更加完善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方法。然而,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与学生息息相关,教师应该抓住契机,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室;管理;德育
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让学生们亲自动手参与实验能够保证学生们对于化学知识的接受效率,提高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化学实验于化学实验室内开展,化学实验室的管理制度,环境设备等都严重影响了学生们最终能够取得的实验效果。但是,从现在情况来看,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制度并不完善,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学生们化學实验的参与效果。一些学生对于化学实验室的漠不关心更是加剧了实验室管理的难度。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应该重视对于化学实验室的管理,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实验室管理与德育相结合,以逐步提升学生们的化学实验水平。
一、优化实验室布局,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在实验室管理过程中,通常是谁使用谁管理。但是这种管理模式无疑会使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实验室管理标准、不同的实验设备摆放喜好,这就会让实验室的使用出现较多矛盾。化学实验室的设置需要有专门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如果把化学实验室安排在普通教学楼上,就有可能对实验室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因为化学实验室会存放多种化学物质,而这些化学物质就有可能会对教师和学生的身体带来不良影响。此类具有危害性的气体废物必须及时地进行排放,才能够尽可能减少对人身体的危害。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实验室中实验产生的废气无法排出,影响了校园的空气质量和环境。而且因为没有专门的实验设备,实验的操作室和仪器室通常是在一个空间内,一旦在实验室内发生紧急情况,将有可能出现连锁反应,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而这些问题的发现仅仅依靠纸上谈兵肯定是很难实现的,这就要求实验室管理人员实地考察实验室,通过实地观察发现问题。有很多化学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并没有真正地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因此,不了解学生在和教师在参与实验过程中究竟会存在怎样的不便之处,究竟会给他们造成怎样的危害。如,在实验室内,因为通风不畅经常会有刺鼻的气味引起教师和学生的身体不适。然而,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当实验人员和学生教师共同参与实验时,处于同一个环境更能够发现这些问题,从而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方案。而学生就可以充当设计者的角色,通过实地考察发现问题,帮助学习实验室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重视对于实验室环境的考察,要保证实验室通风情况良好,便于疏散等特征。如,告知学生实验室合理的建设位置:在楼层选择上应该尽量在最下层楼层或者是最高层楼层,不能建设在学校中心或者是教学楼内,避免为周围的环境带来不良的影响。而且应该规范实验室的通道的建设,完善实验室里配备的设施,制定应对意外事件的措施。还有对于空气问题应该设置排风扇,便于通风除尘。灭火器应该及时进行更换,在实验期间学生应该注意对自己的防护,通过戴口罩、手套、护目镜等设备减少对实验操作对自身带来的危害。除此之外,在实验操作时,应该时刻进行意外事件的演练,以保证学生在出现意外事件时能够及时作出调整,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而这些都可以都是对实验室管理的重要内容。
二、保证实验室安全,培养学生责任意识
实验室的管理需要固定的标准来予以保障,对任何的环境只有通过规范的标准,才能够保证更多的人按照既定的要求完成操作。在实验室管理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器材的排放问题。因为化学实验的特性,每一个仪器、化学药品都是容易被破坏的,保存不当就有可能损失原材料,甚至有可能对学生的身体造成损害。同时,对化学试剂的保存更是需要严格遵守各个试剂的保存条件,尽可能保证试剂的有效性,避免实际给学生造成伤害。尤其是对于一些危害性较强的试剂,更应该制定严格的保管措施和保管标准,让学生和教师们能够自觉遵守。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校对于这些化学器材化学试剂的摆放并没有严格的要求,教师和学生也无法找到正确的处理标准,或者是学生们对于教师的要求视而不见,自然就忘了按标准进行分类,化学药品随心意摆放在某一位置,很容易就使得化学试剂发生性质的变化,或者是出现某种化学反应影响实验室的安全性。这都是学生责任意识不足的表现。
因此,教师应该重点培养学生责任意识,保证实验室的安全。化学实验室的建立安全性是必须要考虑的。实验室首先需要拥有排风设施、干燥设施、防水设施。这是最基础的保证实验室空气流通,化学试剂正常保存的要求。如果此类设施都不能够得到保障,那么在因为意外发生时,管理人员将难以做到有效应对。而从实验室配备的安全器材来看,很多实验室只配备了少量的灭火器,而且很多灭火器到了保质期也并没有更新。同时很多学生和教师对于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都没有掌握,即使出现了意外情况,灭火器也只是一个摆设。足以见得,化学实验室的专业应急和预防措施不到位。同时,在实验室清洁时,一些废物的处理不当有可能引起对于环境的二次污染。在实验仪器的清洗多选择实验室的水箱,这是众多教师和学生使用的主要仪器。然而,水箱因为长时间没有更新和修缮,所以水管出现腐蚀情况,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较大。而且对于实验后产生的废液没有进行密封处理,直接排出后容易腐蚀水管,污染环境。在实际管理时,便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情况模拟,技巧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实验室管理环节中可以发挥的重要作用。
三、管理规范,优化管理制度
对化学实验室的管理除了经常使用化学实验室的教师和学生,更应该设置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因为教师和学生在使用以后,即使有意重视这些标准,但是可能会存在一些疏漏,也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因此,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能够尽可能的保证化学实验室的规范。而且在管理制度方面,通过对专门管理人员的强制约束,更有可能提升他们的注意力,让实验室的管理更加规范。比如,在管理制度中可以规定实验各个器材应该如何进行摆放,管理人员应该如何定时定期地检查实验器材的管理和摆放。当出现不符合要求的标准时,应该如何对其进行惩罚。只有奖惩并重,才能让实验管理人员真正做到提升意识,而且管理人员应该是专职的,这样才能够让他们在实验室管理时更加认真。 针对化学实验室管理人才不足的问题,学校应该充分重视,每一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要关注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培养,而化学实验室的管理能力却经常被忽视。为了能够拥有更多的具备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的教师,实现对化学实验室的综合管理,学校在人才培养时应该注重规范化的培训,既包括教师主体也包括学生个体,让实验人员的专业化程度逐步提升。而且对于实验室的化学设备和药品化学,实验室的正确保存方法,很多教师也是能够做到知道标准,但是不去重视没有去做影响了管理的效率。因此,学校就可以从意识层面让教师和学生们意识到实验室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到实验室管理与他们自身绩效考核、成绩考核的密切相关性,重视对实验室的管理,逐步完善实验室的管理规范。为了明确监督教师们和学生们的实验室管理情况可以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的人才管理制度,从源头上消除风险,组建专门的实验室管理队伍,定期为教师安排工作的内容范围,避免责任分散而无人负责的问题的出现。
四、全面考评,提升重视程度
实验室的管理并非一个人的工作,需要所有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让实验室的规范管理成为日常习惯。但是,对于初中化学教师来说,因为他们承担着较为繁重的科研任务,很多教師在实际参与化学实验时仍然缺乏足够的管理能力,专业化程度的缺失使得对于实验室的管理总是出现多种漏洞。而化学教师作为化学实验室最常使用的主体之一,对实验室的规范管理至关重要。在实际进行化学实验考核时,学校对于教师的考核不能仅仅关注于教师的教学情况,也需要关注教师对于实验室使用使用情况,关注学生们的行为结果、对于实验室的管理情况等。通过考评指标的设计让教师能够更加明确自己的职责,从而实现实验室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为了让实验室管理更加规范,学生可以参与设计安全规范。安全规范包括对于实验器材实验材料的分类,仪器的摆放,药品的使用规则,使用后的物品以及实验废气的处理等。安全规则中必须详细规定这些应该如何进行处置,以保证所有的实验人员可以安全使用。在实验室的各种管理系统都应该进行安全性检查,定期的检查,可以发现每一个物品的损耗,在其应该报废或者是维修时及时进行处理,保证试验器材的安全性。对于即将过期或者是被污染的化学用品,学校应该建立起严格的检查制度,并可能避免在实验过程中损害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验室管理过程中,对实验室的安全评估就有特殊性,不能够通过具体的执法指标来量化。因此,学校管理者将实验室管理情况纳入重点评估项目,以保证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在学校安全检查监督部门对实验室的管理工作进行指导时,应该分析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应该从何种角度、各种指标进行量化,并且通过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让实验的日常管理更加规范,让教师的能够对班实验室的管理足够的重视,而且可以采取主管部门和安全部门共同监督的形式,让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能够被得到更多的重视。
总之,在初中阶段化学实验室的管理出现诸多问题:管理体系不完善,专业的管理知识不够丰富,都会影响化学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同时也增加了化学实验室时的安全隐患。从现实情况来看,化学学科中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如何正确使用实验室,保证实验室器材的安全性,是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内容。所以,学校在进行化学实验管理时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让每一个教师都能够具备专业的知识,能够认识到化学实验室管理的特殊性,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对实验室管理的监督和评估,让实验室充分发挥作用,让学生们在足够安全的环境内完成学习。
参考文献:
[1]张世勇,李永红.科学素养理念下我国初中化学教科书中化学实验的演变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4(8):31-34,63.
[2]孙艳侠.试论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J].实验研究与探索,2015 ,24(11):130-131.
责任编辑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室;管理;德育
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让学生们亲自动手参与实验能够保证学生们对于化学知识的接受效率,提高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化学实验于化学实验室内开展,化学实验室的管理制度,环境设备等都严重影响了学生们最终能够取得的实验效果。但是,从现在情况来看,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制度并不完善,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学生们化學实验的参与效果。一些学生对于化学实验室的漠不关心更是加剧了实验室管理的难度。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应该重视对于化学实验室的管理,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实验室管理与德育相结合,以逐步提升学生们的化学实验水平。
一、优化实验室布局,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在实验室管理过程中,通常是谁使用谁管理。但是这种管理模式无疑会使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实验室管理标准、不同的实验设备摆放喜好,这就会让实验室的使用出现较多矛盾。化学实验室的设置需要有专门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如果把化学实验室安排在普通教学楼上,就有可能对实验室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因为化学实验室会存放多种化学物质,而这些化学物质就有可能会对教师和学生的身体带来不良影响。此类具有危害性的气体废物必须及时地进行排放,才能够尽可能减少对人身体的危害。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实验室中实验产生的废气无法排出,影响了校园的空气质量和环境。而且因为没有专门的实验设备,实验的操作室和仪器室通常是在一个空间内,一旦在实验室内发生紧急情况,将有可能出现连锁反应,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而这些问题的发现仅仅依靠纸上谈兵肯定是很难实现的,这就要求实验室管理人员实地考察实验室,通过实地观察发现问题。有很多化学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并没有真正地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因此,不了解学生在和教师在参与实验过程中究竟会存在怎样的不便之处,究竟会给他们造成怎样的危害。如,在实验室内,因为通风不畅经常会有刺鼻的气味引起教师和学生的身体不适。然而,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当实验人员和学生教师共同参与实验时,处于同一个环境更能够发现这些问题,从而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方案。而学生就可以充当设计者的角色,通过实地考察发现问题,帮助学习实验室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重视对于实验室环境的考察,要保证实验室通风情况良好,便于疏散等特征。如,告知学生实验室合理的建设位置:在楼层选择上应该尽量在最下层楼层或者是最高层楼层,不能建设在学校中心或者是教学楼内,避免为周围的环境带来不良的影响。而且应该规范实验室的通道的建设,完善实验室里配备的设施,制定应对意外事件的措施。还有对于空气问题应该设置排风扇,便于通风除尘。灭火器应该及时进行更换,在实验期间学生应该注意对自己的防护,通过戴口罩、手套、护目镜等设备减少对实验操作对自身带来的危害。除此之外,在实验操作时,应该时刻进行意外事件的演练,以保证学生在出现意外事件时能够及时作出调整,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而这些都可以都是对实验室管理的重要内容。
二、保证实验室安全,培养学生责任意识
实验室的管理需要固定的标准来予以保障,对任何的环境只有通过规范的标准,才能够保证更多的人按照既定的要求完成操作。在实验室管理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器材的排放问题。因为化学实验的特性,每一个仪器、化学药品都是容易被破坏的,保存不当就有可能损失原材料,甚至有可能对学生的身体造成损害。同时,对化学试剂的保存更是需要严格遵守各个试剂的保存条件,尽可能保证试剂的有效性,避免实际给学生造成伤害。尤其是对于一些危害性较强的试剂,更应该制定严格的保管措施和保管标准,让学生和教师们能够自觉遵守。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校对于这些化学器材化学试剂的摆放并没有严格的要求,教师和学生也无法找到正确的处理标准,或者是学生们对于教师的要求视而不见,自然就忘了按标准进行分类,化学药品随心意摆放在某一位置,很容易就使得化学试剂发生性质的变化,或者是出现某种化学反应影响实验室的安全性。这都是学生责任意识不足的表现。
因此,教师应该重点培养学生责任意识,保证实验室的安全。化学实验室的建立安全性是必须要考虑的。实验室首先需要拥有排风设施、干燥设施、防水设施。这是最基础的保证实验室空气流通,化学试剂正常保存的要求。如果此类设施都不能够得到保障,那么在因为意外发生时,管理人员将难以做到有效应对。而从实验室配备的安全器材来看,很多实验室只配备了少量的灭火器,而且很多灭火器到了保质期也并没有更新。同时很多学生和教师对于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都没有掌握,即使出现了意外情况,灭火器也只是一个摆设。足以见得,化学实验室的专业应急和预防措施不到位。同时,在实验室清洁时,一些废物的处理不当有可能引起对于环境的二次污染。在实验仪器的清洗多选择实验室的水箱,这是众多教师和学生使用的主要仪器。然而,水箱因为长时间没有更新和修缮,所以水管出现腐蚀情况,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较大。而且对于实验后产生的废液没有进行密封处理,直接排出后容易腐蚀水管,污染环境。在实际管理时,便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情况模拟,技巧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实验室管理环节中可以发挥的重要作用。
三、管理规范,优化管理制度
对化学实验室的管理除了经常使用化学实验室的教师和学生,更应该设置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因为教师和学生在使用以后,即使有意重视这些标准,但是可能会存在一些疏漏,也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因此,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能够尽可能的保证化学实验室的规范。而且在管理制度方面,通过对专门管理人员的强制约束,更有可能提升他们的注意力,让实验室的管理更加规范。比如,在管理制度中可以规定实验各个器材应该如何进行摆放,管理人员应该如何定时定期地检查实验器材的管理和摆放。当出现不符合要求的标准时,应该如何对其进行惩罚。只有奖惩并重,才能让实验管理人员真正做到提升意识,而且管理人员应该是专职的,这样才能够让他们在实验室管理时更加认真。 针对化学实验室管理人才不足的问题,学校应该充分重视,每一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要关注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培养,而化学实验室的管理能力却经常被忽视。为了能够拥有更多的具备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的教师,实现对化学实验室的综合管理,学校在人才培养时应该注重规范化的培训,既包括教师主体也包括学生个体,让实验人员的专业化程度逐步提升。而且对于实验室的化学设备和药品化学,实验室的正确保存方法,很多教师也是能够做到知道标准,但是不去重视没有去做影响了管理的效率。因此,学校就可以从意识层面让教师和学生们意识到实验室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到实验室管理与他们自身绩效考核、成绩考核的密切相关性,重视对实验室的管理,逐步完善实验室的管理规范。为了明确监督教师们和学生们的实验室管理情况可以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的人才管理制度,从源头上消除风险,组建专门的实验室管理队伍,定期为教师安排工作的内容范围,避免责任分散而无人负责的问题的出现。
四、全面考评,提升重视程度
实验室的管理并非一个人的工作,需要所有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让实验室的规范管理成为日常习惯。但是,对于初中化学教师来说,因为他们承担着较为繁重的科研任务,很多教師在实际参与化学实验时仍然缺乏足够的管理能力,专业化程度的缺失使得对于实验室的管理总是出现多种漏洞。而化学教师作为化学实验室最常使用的主体之一,对实验室的规范管理至关重要。在实际进行化学实验考核时,学校对于教师的考核不能仅仅关注于教师的教学情况,也需要关注教师对于实验室使用使用情况,关注学生们的行为结果、对于实验室的管理情况等。通过考评指标的设计让教师能够更加明确自己的职责,从而实现实验室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为了让实验室管理更加规范,学生可以参与设计安全规范。安全规范包括对于实验器材实验材料的分类,仪器的摆放,药品的使用规则,使用后的物品以及实验废气的处理等。安全规则中必须详细规定这些应该如何进行处置,以保证所有的实验人员可以安全使用。在实验室的各种管理系统都应该进行安全性检查,定期的检查,可以发现每一个物品的损耗,在其应该报废或者是维修时及时进行处理,保证试验器材的安全性。对于即将过期或者是被污染的化学用品,学校应该建立起严格的检查制度,并可能避免在实验过程中损害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验室管理过程中,对实验室的安全评估就有特殊性,不能够通过具体的执法指标来量化。因此,学校管理者将实验室管理情况纳入重点评估项目,以保证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在学校安全检查监督部门对实验室的管理工作进行指导时,应该分析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应该从何种角度、各种指标进行量化,并且通过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让实验的日常管理更加规范,让教师的能够对班实验室的管理足够的重视,而且可以采取主管部门和安全部门共同监督的形式,让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能够被得到更多的重视。
总之,在初中阶段化学实验室的管理出现诸多问题:管理体系不完善,专业的管理知识不够丰富,都会影响化学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同时也增加了化学实验室时的安全隐患。从现实情况来看,化学学科中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如何正确使用实验室,保证实验室器材的安全性,是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内容。所以,学校在进行化学实验管理时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让每一个教师都能够具备专业的知识,能够认识到化学实验室管理的特殊性,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对实验室管理的监督和评估,让实验室充分发挥作用,让学生们在足够安全的环境内完成学习。
参考文献:
[1]张世勇,李永红.科学素养理念下我国初中化学教科书中化学实验的演变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4(8):31-34,63.
[2]孙艳侠.试论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J].实验研究与探索,2015 ,24(11):130-131.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