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运动受到身体素质的限制,学生运动能力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小学体育教学就是为了让全体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小学生都十分喜欢体育课堂,但是会有一部分同学因为身体素质原因,无法跟随教师的教学进度,长久以往,学生就会丧失体育运动兴趣。学习过程分层教学模式的采用,能够有效兼顾到每一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一个清晰的划分。在具体教学活动中,面对不同的学习对象,教师要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案。本篇文章基于小学体育课堂,对分层教学的应用展开深入的探讨分析,并对此提出相应具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分层教学;合理运用;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小学体育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运动学习能力差异而划分的,通过分层指导教学,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运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讲求因材施教,引导全体同学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进而不断发展学生体育运动的主观能动性。
1.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合理运用分层教学法的积极作用
我国体育教学长期受到班级授课模式的限制。教师在很难顾及到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差异,使得优等生吃不饱,低等生吃不了,因此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时代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应当重视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在班级授课中把集体教学与个体化教学结合起来。体育教学分层的依据是学生个体的差异,课堂教学分层目标要求教学,必须采取与学生学习可能达到的水平相适应的方法进行分层施教。同步教学中渗透异步教学,分层教学突破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形式,在班级的框架下,将小组教学、个别教学与集体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班级授课形式下的分层教学,进而解决教学要求的整齐划一性与学生实际学习可能的差异性之间的矛盾。
2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2.1根据学生实际划分学习层次
在小学体育运动中,教师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学生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为每个层次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教师要清晰地了解学生身体运动情况,根据具体的运动能力与运动素质划分教学层次,以此保证学生在最佳的状态下开展体育运动。
例如,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带领学生开展耐力训练,引导学生强身健体,培养学生意志力。由于学生身体条件与体能各不相同,一些同学跑 200米就气喘吁吁,一些同学就能坚持迅速跑完 400米。如若教师采用相同的教学标准,就会出现一部分学生无法完成任务,一些同学得不到很好的提高。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分别为学生布置两百米或四百米的跑步任务,学生奔跑过程中,教师要仔细的观察学生身体反应,清晰的了解学生耐力情况,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制定后续分层教学计划。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如针对耐力较低的同学,教师就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不断提升学生耐力。对于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不断发掘学生潜能,使学生实现新的突破。学生层次的划分也不是固定的,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时的进行调整,以此来满足学生不同阶段的运动需求。
2.2增强分层教学实效性
每位学生学习基础与认知能力都各不相同,为了进一步增强分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就要设计多元化、科学化的分层教学活动。可以通过合作分层教学的形式,使师生、生生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交流,进一步保障小学体育分层教学质量。
例如,为了进一步增强小学体育分层教学实效性,教师可以采用合作教学的方式,组织学生开展体育活动。在课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基础巩固、突破提高与自我挑战三个层次,并且按照层次为学生划分小组。如针对于高年级学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了跨越式跳高,后续巩固练习中,教师就要根据学生层次布置练习任务。引导学生根据不同学习基础针对性地进行分层学练。基础组的同学跳高高度设置为 70~80厘米;提高组将增强助跑起跳作为突破点,跳高高度设置为 80~90厘米,自我挑战组则设置更高的高度。学生练习过程中同学们可以互帮互助,相互分享运动经验,每个层次学生聚集到一起展开训练,教师也可以进行更为有效的指导活动,真正彰显小学体育分层教育价值。
2.3实施分层评价策略
小学体育课程要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超越自我,通过体育运动实现自我价值,在运动中放松身心。教师教学评价也要注重多元化,通过分层评价的方式帮助学生构建运动自信心,使每个层次学生都学有所得,并且根据自身情况树立下一阶段的运动目标。
例如,分层教学中,合作学习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在小组学生减少一分自卑,拥有更多的自信。体育课程评价亦是如此,教师也要积极开展自评与互评活动,让学生在思考反思的过程中进行锻炼。在小组内,其他同学能夠给出最为中肯的意见。除此之外教师教学评价,一定要从学生主体出发。教师要根据学生日常实际情况,设立分层次的评价方案。一些同学日常跳远只能跳到一米六,但是通过不断的练习,跳到了一米七五,这时教师要给予赞美。但是有些同学本身就可以跳到一米七五,但是因为出现懈怠,最终导致成绩不理想,这时教师就要带领学生找到问题所在,通过不同层次的评价,确保每一位学生身体素质的增长。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可以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的进步,在激励身体素质好的学生的同时,对身体素质差的学生进行鼓励,达到总体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 谢翠红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J].体育世界 (学术版 ),2019(02):189-190.
[2] 张培培 .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J].当代体育科技 ,2016,6(03):92+94.
关键词:小学体育;分层教学;合理运用;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小学体育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运动学习能力差异而划分的,通过分层指导教学,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运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讲求因材施教,引导全体同学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进而不断发展学生体育运动的主观能动性。
1.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合理运用分层教学法的积极作用
我国体育教学长期受到班级授课模式的限制。教师在很难顾及到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差异,使得优等生吃不饱,低等生吃不了,因此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时代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应当重视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在班级授课中把集体教学与个体化教学结合起来。体育教学分层的依据是学生个体的差异,课堂教学分层目标要求教学,必须采取与学生学习可能达到的水平相适应的方法进行分层施教。同步教学中渗透异步教学,分层教学突破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形式,在班级的框架下,将小组教学、个别教学与集体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班级授课形式下的分层教学,进而解决教学要求的整齐划一性与学生实际学习可能的差异性之间的矛盾。
2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2.1根据学生实际划分学习层次
在小学体育运动中,教师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学生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为每个层次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教师要清晰地了解学生身体运动情况,根据具体的运动能力与运动素质划分教学层次,以此保证学生在最佳的状态下开展体育运动。
例如,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带领学生开展耐力训练,引导学生强身健体,培养学生意志力。由于学生身体条件与体能各不相同,一些同学跑 200米就气喘吁吁,一些同学就能坚持迅速跑完 400米。如若教师采用相同的教学标准,就会出现一部分学生无法完成任务,一些同学得不到很好的提高。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分别为学生布置两百米或四百米的跑步任务,学生奔跑过程中,教师要仔细的观察学生身体反应,清晰的了解学生耐力情况,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制定后续分层教学计划。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如针对耐力较低的同学,教师就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不断提升学生耐力。对于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不断发掘学生潜能,使学生实现新的突破。学生层次的划分也不是固定的,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时的进行调整,以此来满足学生不同阶段的运动需求。
2.2增强分层教学实效性
每位学生学习基础与认知能力都各不相同,为了进一步增强分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就要设计多元化、科学化的分层教学活动。可以通过合作分层教学的形式,使师生、生生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交流,进一步保障小学体育分层教学质量。
例如,为了进一步增强小学体育分层教学实效性,教师可以采用合作教学的方式,组织学生开展体育活动。在课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基础巩固、突破提高与自我挑战三个层次,并且按照层次为学生划分小组。如针对于高年级学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了跨越式跳高,后续巩固练习中,教师就要根据学生层次布置练习任务。引导学生根据不同学习基础针对性地进行分层学练。基础组的同学跳高高度设置为 70~80厘米;提高组将增强助跑起跳作为突破点,跳高高度设置为 80~90厘米,自我挑战组则设置更高的高度。学生练习过程中同学们可以互帮互助,相互分享运动经验,每个层次学生聚集到一起展开训练,教师也可以进行更为有效的指导活动,真正彰显小学体育分层教育价值。
2.3实施分层评价策略
小学体育课程要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超越自我,通过体育运动实现自我价值,在运动中放松身心。教师教学评价也要注重多元化,通过分层评价的方式帮助学生构建运动自信心,使每个层次学生都学有所得,并且根据自身情况树立下一阶段的运动目标。
例如,分层教学中,合作学习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在小组学生减少一分自卑,拥有更多的自信。体育课程评价亦是如此,教师也要积极开展自评与互评活动,让学生在思考反思的过程中进行锻炼。在小组内,其他同学能夠给出最为中肯的意见。除此之外教师教学评价,一定要从学生主体出发。教师要根据学生日常实际情况,设立分层次的评价方案。一些同学日常跳远只能跳到一米六,但是通过不断的练习,跳到了一米七五,这时教师要给予赞美。但是有些同学本身就可以跳到一米七五,但是因为出现懈怠,最终导致成绩不理想,这时教师就要带领学生找到问题所在,通过不同层次的评价,确保每一位学生身体素质的增长。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可以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的进步,在激励身体素质好的学生的同时,对身体素质差的学生进行鼓励,达到总体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 谢翠红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J].体育世界 (学术版 ),2019(02):189-190.
[2] 张培培 .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J].当代体育科技 ,2016,6(03):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