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培养机制研究

来源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sagska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培养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回答的一个问题。目前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还存在岗位缺口较大、工作边界模糊、职业认同感低以及晋升道路不明朗等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打造辅导员职业发展共同体,逐步建立辅导员独立学科,完善职业准入机制和职业资格认证机制,健全辅导员工作量化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共同体;独立学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阵地,而辅导员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辅导员的专业化程度将直接影响到高校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是指教育部或者高校学工部制定详尽、科学且合理的辅导员工作培训制度或体系,对辅导员队伍进行专业的培训,帮助辅导员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提升专业素养,使其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合格且专业辅导员的过程。
  为践行“建设政治素养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的目标,全国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相继开展专业化的辅导员培养工作。目前,高校辅导员的晋升路径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以高校行政级别为目标的“单线晋升”、以行政-教学职称双评级的“双线”晋升以及横向的岗位交流路径。辅导员多样化的路径一定程度体现出教育部门对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关注,鼓励辅导员变成终身事业的大环境正在形成。但由于辅导员所面临的工作困境与内部晋升制度存在的矛盾进一步深化,部分高校辅导员缺乏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钱龙2019);一些研究发现,辅导员队伍人员总体上流动性强,储备人员明显不足(董健鑫2020)。学者曹威威通过运用ISM解释结构模型,提出高校政策是影响辅导员职业生涯最宏观、最深层次的影響要素之一(曹威威2017)。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培养既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政策要求,也是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的内在需要。在此背景下,探讨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培养面临的瓶颈问题及全面加强专业化建设的路径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岗位缺口较大,队伍流动性强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在校大学生数量持续增多,为满足1:200的辅导员与在校生比例,高校对专职辅导员的需求相应增加(王海宁2020)。但是严格符合岗位要求的应聘者较少,部分高校不得已改变某些招聘条件,尤其是“不限专业”的招聘条件使得大量的不具备专业知识储备的短期或初级辅导员进入高校,这也导致资深辅导员需要负担更加繁重的工作。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基础在于有一支稳定的具有专门职业能力的辅导员队伍(盛春2020),许多高校未充分重视辅导员群体发展需求,导致辅导员对职业前景普遍茫然,部分辅导员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选择转岗或是继续深造等,造成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大,对长期稳定开展学生工作极为不利。
  (二)职业定位模糊,工作边界不明确
  部分高校更加注重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教育,从而弱化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职能,将其视为单纯的行政工作人员,使得大量繁琐的日常事务占据了辅导员主要时间精力,限制了其提升专业素养和创新工作方法的进度。同时,绝大多数辅导员并非思想教育科班出身,缺乏足够的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知识,并未掌握担任辅导员所需的系统知识体系,他们在学生工作中仅依靠经验行事,难以将所学理论联系实际,工作质量难以保障。
  (三)晋升机制不成熟,职业路径不清晰
  各高校关于辅导员的岗位晋升和管理评价机制的政策规划还存在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缺乏系统且可量化的考核标准,使得辅导员晋升机会相对较少,容易使辅导员失去工作激情,消极怠工。还有部分人将辅导员岗位当作进入高校其他岗位的“跳板”,不仅影响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也降低职业认同感(段妍君2021)。另外,相较于高校科任教师,辅导员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情况,还需要关注日常生活及心理健康等各类细致琐碎的问题。辅导员长期从事高相似度的工作,引发日常作息不规律、工作负担重、工作热情降低、心理压力大等问题,产生倦怠感,缺乏职业认同感。长期来看,上述情况必将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和高校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二、实现途径及机制研究
  (一)构建辅导员职业共同体
  尽管《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等文件已经明确指出辅导员岗位的九大职责,但是在政策落地过程中,由于各高校辅导员规模限制,该岗位的职责边界仍然模糊。对此,组建辅导员职业共同体是解决工作范畴模糊的一个重要方式。以团体代替个人,通过建立辅导员工作室、德育教研室、辅导员科研团队等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团队,将原有一对一跟踪管理模式转换成一组对多级的方式,使得整个共同体满足《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以下简称《标准》)中要求的思政工作相关的宽口径知识储备,从而达到辅导员发展从“全”到“专”的转变。同时,辅导员职责定位由学生导向转换为工作内容导向,可以精准聚焦在特定的工作场域上,匹配所有学生的特定需求,例如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日常管理剥离开来,分别由专业的辅导员进行指导。
  (二)发展独立的辅导员学科
  完备的学科理论体系可以为辅导员“专”且“精”的职业发展提供的智力支持。辅导员学科作为一门典型的“制度附着型”学科,很大程度依赖于其他学科。为了改变现阶段辅导员队伍缺少专业化人才现状,我们需要培养拥有从事该专业的核心人才,扭转辅导员在人们心中“人人都能胜任”的形象,形成一套代表辅导员职业话语权的系统性、独立性学科理论体系。这要求在岗辅导员加强自身科研能力,在学术研究中促进知识内生性,从日常工作中填补知识缺口,逐步发展理论体系。理论发展指导实践工作,再从实践中提炼理论研究,只有融合理论与实践才能推进辅导员学科从研究领域转变为独立学科。   (三)完善职业准入与资格认证机制
  第一,建立统一的职业准入标准。明确辅导员岗位入行门槛是组建专业化队伍的前提,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供给侧,其所需的教育管理能力应该在上岗前有统一的评定标准。第二,设立辅导员执业资格认证体系。资格认证可针对一个基础学科和四个专业学科的主要内容展开。基础学科考察对辅导员工作的整体认知和基础能力,四个专业学科分别对应辅导员的四大类:思想政治教育、生涯发展指导、学生日常管理、理論实践研究(盛春2020)。基于辅导员个体未来的专业化发展规划,采用“1+2”的考试形式,必考基础学科,再选取两门未来职业发展的两个“专”方向。此外,为了改变理论和实践剥离开来的问题,在辅导员正式上岗前,根据其个体专业化发展意愿,应该安排对应领域的辅导员进行动态指导,以形成“一带一”的良好专业化人才培养路径。
  (四)健全辅导员工作量化评价体系
  鉴于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应该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量化考核体系。在进入职业共同体后,辅导员工作内容将割裂开,加上学生思想教育个体特殊化需求以及学生成长不同性,传统的一刀切考核方式不再适应。应该以发展性为目标,深度挖掘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数据。各高校院系设置符合自身发展目标的考核方式,保证各模块在同一量级工作的难度和繁杂程度上具有一定可比性。例如将各模块工作中较为基础简单的内容设为一级,对应最终评价里的1分;在所负责模块中,如果学生有所成就,可按照成就大小给予辅导员评分;科研领域和职业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努力也要被纳入考核标准。在这种考核模式下,辅导员工作职能边界会相对清晰起来,各学院容易培养出某一领域的“精干”辅导员,更有助于组建高水平辅导员队伍。此外,在涉及到一些无法量化的考核指标时,可以考虑个人汇报和学生问卷反馈的形式。借助量表式打分,建立多维度动态性考核。
  参考文献:
  [1]李一聪,刘民月.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的构建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1,40(03):149-152.
  [2]宋一婷,李凡.高校优秀辅导员专业化研究——基于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事迹的文本分析[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3(01):92-98.
  [3]段妍君.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长效机制研究[J].经济师,2021(03):167-168.
  [4]王海宁.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现实审视与优化路径——基于全国4000余名高校辅导员的问卷调查[J].思想教育研究,2020(12):151-155.
  [5]盛春.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路径探析[J].江苏高教,2020(12):118-122.
  [6]陈玉婷,于亮.个体视角下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思考[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21):102-104.
  [7]童卫丰,杨建义.“大思政”格局下构建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思考[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0,12(05):34-38.
  [8]周伟辉,楼艳.把握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四重关系[J].高校辅导员,2020(05):47-51.
  [9]董健鑫.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路径的实践探索——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0,12(01):24-27+38.
  [10]钱龙.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J].决策探索(下),2019(10):54.
  [11]郑浩.学科政策视域下青年研究作为独立学科的建设[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9,38(04):15-23.
  [12]曹威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13]王胡英.高校优秀辅导员角色形象研究[D].浙江大学,2017.
  作者简介:
  1.宋烨,1994年8月,女,汉,湖南长沙,硕士研究生,助教,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金融专业,主要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颜李,1976年4月,男,汉,湖南省娄底市,硕士,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3.高明薇,1998年8月,女,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本科,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标的出台给予了高中数学新的方向与指引。他要求了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要注重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教会的不仅仅是书面上的知识,而是要培养的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在其他学科中也可灵活运用,并且也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  引言  过去的数学教学强调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能量和获得新知识的经验,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理解数学问题和数学
期刊
摘要:小学是孩子学习打基础的关键时期,也是孩子们思想道德养成的重要阶段,作为一名教师,培育着祖国的花朵,要落实党和国家交给的育人任务,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这也是小学教学的根本育人任务,让小学生们养成良好的道德思想情操,提升小学生们的整体素质水平,让小学生们打好小学学习阶段的基础,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小学生能够全面的发展,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期刊
摘要:英语语篇分析在高中英语教学开展过程中非常重要,如何使高中学生对英语相关语篇的理解分析有大幅度提升己经成为高中英语教学探索与实践的主要目标。结合英语这一学科的内容特点可以知道,英语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适应了时代的发展。进行探索阅读方法可以让老师以及学生都明确英语课堂的目的。还要为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这样才能体现语篇分析在高中阅读教学中探索与实践的本质。  关键词:语篇
期刊
摘要:中职教育是以技能培养为主的基础教育,培养的对象是即将进入工作岗位的技能型劳动人才。本文结合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和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具体情况,在分析计算机学科素养要求、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培养创新能力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和方法。通过实践,学生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学习效果得到提高,学习的能力得到提升,为后续的学习和就业打下基础。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  中职计算机是一门实
期刊
摘要:近年来,在线开放课程在应用型本科兴起,通过在线课程的建设,力争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深化课程体系创新,推进教学模式改革。营造人人可学、人人能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灵活开放和自主选择的学习环境。文章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并提出了优化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线课程建设的建议和措施。  关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和教育改革工作的进行,使得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过程中,不但重视学生成绩,而且还重视学生素质的养成。那么就要从小学阶段开始,重视学生素质培养工作,而小学语文是小学生素质培养的基础。因此就要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和创新,使得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提升,进而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所以本文就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经典诵读为例,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找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保障
期刊
摘要:小组分层次教学模式与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相一致。本文试图从小组分层次教学模式的概述入手,阐述其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并分析小组分层次教学的实施过程,包括教学目标分层、教学方法分层、课堂提问分层、布置作业分层以及教学评价分层,最后针对实施后所产生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關键词:思想政治课;小组;分层次教学;应用研究  21世纪初,我国开始了新一
期刊
摘要:本文根据《中小学体育教师发展标准》,从我国国情、学校体育教育、体育教师教育等实际出发,分析了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教学理念的贯彻,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含义、特征与规律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出发进行分析探讨,从而提出了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若干途径与方法,以加速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  关键词:教育;学校体育;教师专业;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引言  从科学发展观看,青少年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主人,
期刊
摘要:现阶段PBL教学法被广泛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但是仍有大部分教师没有真正正确认知这种教学模式,以至于无法将其准确运用于教学中。因此本文将简要分析PBL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阐述PBL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正确应用。  关键词:PBL教学法;存在问题;准确应用教学  Abstract:Nowadays, the PBL teaching method is w
期刊
摘要:学生在小学低年级已经奠定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接受高年级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真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面对将来更高难度的学习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潜力,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最终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创造思维;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在保证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对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学习能力。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