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071-0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深深感到,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语言表达、朗读能力、情感流露、行为习惯、书写方式等,潜移默化地牵引着学生,侵润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历程。教师科学而有效的教学方法,生动而形象的教学方式,认真扎实的基础训练,一定能够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催发智慧的火花,培育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一、亲切温暖的语言表达,正确流利的朗读教学,让学生尽快融入学校的学习生活
刚背上书包走进学校的孩子,他们会瞪大眼睛、怀着兴奋、好奇、忐忑的心理看待学校。当孩子走进课堂,首先与之相处的就是语文老师。这时如果语文老师以和蔼的容颜、温馨的话语、亲切而标准的普通话与之打招呼,细语轻言,娓娓道来,他就会被这一切所吸引、缩短与你之间的距离。在最初的教学中,教师慈祥亲切的语言、流畅动听的朗读,可以消除孩子惶恐而不安的心理阴影,帮助他们尽快进入学生这一角色,愉快地完成每一天的学习。
当学生学习汉语拼音“b、p、m、f”时,老师准确的发音、标准的语调、肢体语言的演示,饶有童趣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视觉、听觉得到新鲜有趣的刺激,他们的好奇心油然而生,开口读的欲望自然迸出,不知不觉就会融入教师的教学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准确而扎实的学好汉语拼音,获得开启学习语文字词句篇的钥匙,为将来的语文学习播下兴趣的种子。反之,如果教师教学方式简单,语言单一古板、照本宣科,不但激不起学生学习的乐趣,还会让学生感觉学习语文枯燥无味、毫无情趣,进而产生厌学心理,怕学的心理。
在整个课堂的驾驭中,教师的语言表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全神贯注的注意力只有8分钟左右,其余32分钟学生的专注力是不太容易集中的,如、讲小话、玩东西、东张西望等等。如何随时调控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将学生吸引到教师教学的氛围内,教师的语言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有的教师让学生注意力集中,规范学生的坐姿,反复使用一种单一的口令“一、二、三,坐整齐;四、五、六,静息好。”来调控学生的学习状态,一时半月学生念着会起作用,时间一长,学生念叨时心口不一,嘴在念、心在想其它、手在干别的。这说明教师不仅要用口令,还要多用寓意童真童趣的童谣和儿歌吸引学生,如,“小眼睛、看黑板;小小手,别乱动,疲倦了,伸伸腰。”等等,达到及时调控学生的学习状态,纠正专注力、刺激学习兴奋点的目的,让学生在轻松而又无意的的状态下融入教师的教学。同时,在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互动中,教师语言的丰富和生动,也是活跃课堂的润滑剂,在渲染语文素养上起着“润无声”的作用。如;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变换着用不同的称赞语鼓励学生:“你真行!”、“你很聪明!”、“你太棒了!”等等。一方面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以保持,学习成就感得以延续;另一方面,教师的不同语气和用词,让学生不容易产生听觉疲劳,从而在充满语境的氛围里接受语文的熏陶。
二、真情实感的流露,严谨的治学态度,推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教师在一年级学生心中的印象是高大的、圣洁的。一位对语文教学倾注心血、用心教学的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讲到课文情感深处时,自然流淌的情绪起伏、情感倾诉,会自然地将学生带进作者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之中,从而让学生走进课文产生共鸣,理解和懂得文章所表达的内涵和外延,徜徉在流畅而优美的文字世界里,自然而然地接受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洗礼。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浓厚兴趣,快乐而轻松地学习语文。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说过:“真情的交融,使师与生双方都同时感受教与学的无穷得趣味与自身的无法估量的潜力,使教学活动进入师生对话,充满生命活力的完美的境界。”
在语文教师每一堂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行为习惯会深深地影响学生。如,教师敬业的精神,端庄的教态、书本教具的整齐摆放,卫生习惯的顯露,有意或无意映入学生眼帘,学生都会模仿或照做。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正确的坐姿,书本文具摆放整齐等等,教师自己一定要首先做好,一是教态端详、和蔼;二是随时保持讲台的卫生,自己的课本、教具、粉笔等摆放整洁;三是自己的卫生习惯要好,着装要得体,一定不要随意,因为你的一言一行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年级学生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说过:“良好习惯是健康人格之基”。一年级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将让其受益一生。
三、规范工整的书写习惯,为写好每一个汉字夯实基础,养成学生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说:“写字,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而且是一个人人文素养的体现。”可见写字教学意义重大。
当教师第一次在黑板上板书时,写的笔画、笔顺甚至用的是什么颜色的粉笔,都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好奇,这对学生书写启蒙有很大的影响。为什么现在一些资深的科学院院士感叹所带的博士生、研究生写的英文比汉字好;现代人普遍书写不够规范,正楷不像正楷,行书不像行书;就是在教师队伍中,字写得好的也不多。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基础教育阶段放松了对写字教学的要求。笔者认为,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应负有一定的责任。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有个例子可以佐证。有一位教学认真,做事踏实,个子较高的教师,它所任教的班级,学生书写字迹工整,笔画笔顺十分准确,间架结构合理。给人的感觉,学生做事认真,写字用心。字体干净有力,看起来很舒服。而另有一位教师,做事敷衍塞责、说话啰啰嗦嗦,总是抓不住事情重点,其写的字软弱无力、棱角不分,该班学生的书写就不尽人意,字迹潦草、书写混乱。以上两个案例说明,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 ,在他的“点、横、撇、捺”教学中,教会学生书写规范的汉字,不仅为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为学生写一手好字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培养其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的精益求精的做事态度。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深深感到,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语言表达、朗读能力、情感流露、行为习惯、书写方式等,潜移默化地牵引着学生,侵润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历程。教师科学而有效的教学方法,生动而形象的教学方式,认真扎实的基础训练,一定能够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催发智慧的火花,培育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一、亲切温暖的语言表达,正确流利的朗读教学,让学生尽快融入学校的学习生活
刚背上书包走进学校的孩子,他们会瞪大眼睛、怀着兴奋、好奇、忐忑的心理看待学校。当孩子走进课堂,首先与之相处的就是语文老师。这时如果语文老师以和蔼的容颜、温馨的话语、亲切而标准的普通话与之打招呼,细语轻言,娓娓道来,他就会被这一切所吸引、缩短与你之间的距离。在最初的教学中,教师慈祥亲切的语言、流畅动听的朗读,可以消除孩子惶恐而不安的心理阴影,帮助他们尽快进入学生这一角色,愉快地完成每一天的学习。
当学生学习汉语拼音“b、p、m、f”时,老师准确的发音、标准的语调、肢体语言的演示,饶有童趣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视觉、听觉得到新鲜有趣的刺激,他们的好奇心油然而生,开口读的欲望自然迸出,不知不觉就会融入教师的教学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准确而扎实的学好汉语拼音,获得开启学习语文字词句篇的钥匙,为将来的语文学习播下兴趣的种子。反之,如果教师教学方式简单,语言单一古板、照本宣科,不但激不起学生学习的乐趣,还会让学生感觉学习语文枯燥无味、毫无情趣,进而产生厌学心理,怕学的心理。
在整个课堂的驾驭中,教师的语言表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全神贯注的注意力只有8分钟左右,其余32分钟学生的专注力是不太容易集中的,如、讲小话、玩东西、东张西望等等。如何随时调控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将学生吸引到教师教学的氛围内,教师的语言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有的教师让学生注意力集中,规范学生的坐姿,反复使用一种单一的口令“一、二、三,坐整齐;四、五、六,静息好。”来调控学生的学习状态,一时半月学生念着会起作用,时间一长,学生念叨时心口不一,嘴在念、心在想其它、手在干别的。这说明教师不仅要用口令,还要多用寓意童真童趣的童谣和儿歌吸引学生,如,“小眼睛、看黑板;小小手,别乱动,疲倦了,伸伸腰。”等等,达到及时调控学生的学习状态,纠正专注力、刺激学习兴奋点的目的,让学生在轻松而又无意的的状态下融入教师的教学。同时,在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互动中,教师语言的丰富和生动,也是活跃课堂的润滑剂,在渲染语文素养上起着“润无声”的作用。如;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变换着用不同的称赞语鼓励学生:“你真行!”、“你很聪明!”、“你太棒了!”等等。一方面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以保持,学习成就感得以延续;另一方面,教师的不同语气和用词,让学生不容易产生听觉疲劳,从而在充满语境的氛围里接受语文的熏陶。
二、真情实感的流露,严谨的治学态度,推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教师在一年级学生心中的印象是高大的、圣洁的。一位对语文教学倾注心血、用心教学的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讲到课文情感深处时,自然流淌的情绪起伏、情感倾诉,会自然地将学生带进作者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之中,从而让学生走进课文产生共鸣,理解和懂得文章所表达的内涵和外延,徜徉在流畅而优美的文字世界里,自然而然地接受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洗礼。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浓厚兴趣,快乐而轻松地学习语文。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说过:“真情的交融,使师与生双方都同时感受教与学的无穷得趣味与自身的无法估量的潜力,使教学活动进入师生对话,充满生命活力的完美的境界。”
在语文教师每一堂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行为习惯会深深地影响学生。如,教师敬业的精神,端庄的教态、书本教具的整齐摆放,卫生习惯的顯露,有意或无意映入学生眼帘,学生都会模仿或照做。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正确的坐姿,书本文具摆放整齐等等,教师自己一定要首先做好,一是教态端详、和蔼;二是随时保持讲台的卫生,自己的课本、教具、粉笔等摆放整洁;三是自己的卫生习惯要好,着装要得体,一定不要随意,因为你的一言一行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年级学生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说过:“良好习惯是健康人格之基”。一年级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将让其受益一生。
三、规范工整的书写习惯,为写好每一个汉字夯实基础,养成学生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说:“写字,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而且是一个人人文素养的体现。”可见写字教学意义重大。
当教师第一次在黑板上板书时,写的笔画、笔顺甚至用的是什么颜色的粉笔,都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好奇,这对学生书写启蒙有很大的影响。为什么现在一些资深的科学院院士感叹所带的博士生、研究生写的英文比汉字好;现代人普遍书写不够规范,正楷不像正楷,行书不像行书;就是在教师队伍中,字写得好的也不多。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基础教育阶段放松了对写字教学的要求。笔者认为,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应负有一定的责任。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有个例子可以佐证。有一位教学认真,做事踏实,个子较高的教师,它所任教的班级,学生书写字迹工整,笔画笔顺十分准确,间架结构合理。给人的感觉,学生做事认真,写字用心。字体干净有力,看起来很舒服。而另有一位教师,做事敷衍塞责、说话啰啰嗦嗦,总是抓不住事情重点,其写的字软弱无力、棱角不分,该班学生的书写就不尽人意,字迹潦草、书写混乱。以上两个案例说明,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 ,在他的“点、横、撇、捺”教学中,教会学生书写规范的汉字,不仅为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为学生写一手好字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培养其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的精益求精的做事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