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环保教育于化学课堂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xue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保护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一般指的是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和.通常涉及的是人类生存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类的活动不断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但由于大气、水、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作用,污染物质的毒性和浓度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在某些情况下,环境污染主要是由化学污染物造成的,但很多环境问题的解决,主要依靠化学的方法.因此结合学科特点,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为了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化学教学中,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环保教育工作.
  一、结合教材内容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中学化学教材中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不少:如,讲碳族元素时,可适当穿插碳的氧化物(CO、CO2)的来源、危害及防治等(在学CO性质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它可以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重者使人死亡;在学CO2性质时,介绍空气中CO2含量的增加引起的温度效应,化石燃料的燃烧使大气中CO2含量升高,使全球气候变暖,有人预计到下世纪末全球气温可升高2.5~5.5℃,将使冰川融化,许多岛屿被海水淹没.);讲氧族时,可适当穿插含硫化合物(H2S、SO2、SO3、硫酸酸雾、硫酸盐气溶胶等)的来源、危害及防治等和酸雨;讲氮族时,可涉及氮的氧化物(N2O、NO、NO2)的来源危害及防治等(氮氧化合物和硫氧化合物是大气中的重要污染源.矿物质的燃烧,硫酸厂、硝酸厂的废气,发电厂的“黄龙”等是重要的污染源.SO2为大气污染的元凶,有一定的致癌作用.氮氧化合物对人体有刺激作用,其毒性为CO的5倍,NO结合血红蛋白的能力强于CO,如空气中NO2浓度达到0.5ppm可使树叶全部掉光);讲卤代烃时,要介绍氟里昂(CCl2F2)排入大气后可破坏臭氧层.目前臭氧层已经出现了空洞,减弱了臭氧层对太阳光中紫外线的阻挡作用,使人类患皮肤癌的可能性增加.有人预言,到2075年世界上皮肤癌患者会因臭氧空洞而显著增多,紫外线也会特别刺激人的眼睛,到那时白内障病人数也会大增;在讲过渡元素时,应向学生介绍重金属污染物,多数重金属盐在水中形成络合物,其价态变化多,对人体有明显的毒效应,导致人的生理活动障碍;在讲石油炼制时,向学生介绍石油工业废水中含有酚、芳烃等,酚为五毒之首,为助致癌剂,而且在低浓度就可使蛋白质变性.预防措施:石油厂废水要经过回收酚的处理;在讲Cl2与苯酚的反应生成六氯环己烷时,向学生介绍有机氯农药易残留不分解,且易富集在生物体内.这样,使学生初步掌握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的简单原理,使他们明白,环境污染的治理不仅要消除污染,还要努力使废物得到充分利用,变废为宝.
  二、在实验教学中充分贯彻环保理念
  在实验教学中,用到的许多化学药品都有毒性和腐蚀性,实验过程及实验后产生的大量废气、废水及废弃物,如果没有经过处理就任意排放,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对待实验课,教师要认真研究、设计好实验的教学内容、方法和程序,尤其是对实验中涉及的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处理方法的设计,实验中产生的废弃物的回收与再利用的设计等,都要引起足够重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严格规范操作,因为教师的示范对学生的实验习惯有直接影响.如,在药品的取用和称量、液体的量取和转移、过滤等基本操作中准确熟练的动作可避免药品的洒落、挥发造成污染;药品取用量少,废液、废气经过化学处理再排放,可把污染降到最小.如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取少量硫粉,并事先在氧气瓶中装适量NaOH溶液,这样能把污染降到最小,有利于师生健康,从而树立环保意识;在Cl2漂白实验和性质实验中,强调“多余的Cl2用NaOH溶液吸收”以防污染;浓H2SO4与Cu反应的实验中,用浸有碱液的棉花堵在盛有品红溶液的试管口,同时将铜片改为可以抽动的铜丝;浓H2SO4与蔗糖的“黑面包”实验,改用少量蔗糖和少量浓H2SO4在小试管中实验,同时在小试管口放上一块沾有NaOH溶液的棉花,以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环境;HNO3与Cu反应的实验中,在试管口放置浸有碱液的棉花或罩一个塑料袋吸收产生的气体;Ca(OH)2与NH4Cl反应制NH3的实验中,用浸有稀H2SO4的棉花堵在试管口以防止污染,等等.通过上述的实验教学,不仅直观地强化了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而且还能够使学生初步掌握各过程中多余气体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有毒物质的处理方法.
  三、结合生活实际,渗透环保教育
  民以食为天,学生天天接触食品,食品的环保与化学知识息息相关.在此注入环保理念,会让学生收益匪浅.如食品添加剂因价格便宜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中,以满足食品的色、香、味、形的要求.但是,硫磺熏白的“精粉馒头”中看不中吃,福尔马林浸泡海鲜防腐危害人体健康,工业酒精勾兑“白酒”害人不浅,甲醛增白米粉以次充好,用洗衣粉发泡油条……通过化学分析法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及自身防范能力.此外,还有黄曲霉素、3,4苯并芘和亚硝胺是三大致癌物.最容易产生黄曲霉素的是花生、玉米、花生油、小麦、大麦、咸肉、火腿、香肠等,是在加工、藏贮运输和烹食环节不当时产生的.黄曲霉素具有耐热特点,在280℃时才发生裂解.苯并芘由含碳物质燃烧产生,存在于烟熏食品和烘烤制品中,因此,启示和引导学生在烹制菜肴过程中要挑选新鲜材质,保持原汁原味,尽量避免烟熏烘烤的烹制方法.亚硝胺存在于咸鱼、咸肉、虾曲、香肠中.经常食用富含维生素C和硝酸盐含量低的瓜类和豆类蔬菜,是很有益处的,因为维生素C可抑制亚硝胺的合成并能阻止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人体合成亚硝胺的主要器官是胃,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微生物产生酶可以使氨基酸脱羧而形成多种胺,虽然人体胃内亚硝胺的合成率较高,但合成速度并不快,而且随着人体消化系统正常工作,有害物质会很快排出体外.因此人体本身也是一个环保器官.
  总之,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它需要全人类都来关注.作为中学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进行环保的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把环保渗透于化学教学之中,为环境教育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罗 艳)
其他文献
本文依据广东省英语专业基本情况调查数据,讨论英语专业实践多元人才观的现实基础;从现实的角度解读了多元人才观的基本含义和实施多元人才观应注意的基本方面。
宜昌地域文化丰富而独特、神秘而深邃、博大而凝重,个性鲜明、优势突出,在品味、风格和表现形式上,都有着自身的程式、格局及突出个性。因此,突出宜昌地域文化特色,把宜昌建设成为
《中国历史研究法》及《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是梁启超两部授课讲稿改编而成的著作,对学界产生深远影响。我们通过分析这两本讲稿,认为其蕴含着梁启超丰富的历史教学思想。这两
目前,教育部已把信息技术课列入必修课范畴,在未来五至十年内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将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我省苏北地区信息技术课还处于一个刚刚起步阶段,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率是中学信息技术课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我常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大胆地探索与尝试,并不断地总结经验,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一些做法。    一、教师能很好控制课堂纪律    作
一、问题的提出    明矾净水的原理是,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吸附,使杂质沉降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本第55页安排了“活动与探究”实验:“取3个烧杯,各盛大半烧杯浑浊的天然水(湖水、河水或井水等),向其中2个烧杯中各加入3药匙明矾粉末,搅拌溶解后,静置,观察现象,”在教学实际中,笔者按照教材进行实验,明矾溶解时没有看到有胶状物产生,往浑浊的水中加了明矾后也看不到有净水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