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助产专业教育以高职教育为主,高职助产专业在校实践教学以单项操作练习为主,融入专项知识技能、综合技能、工作情境过程、整体医疗理念和职业素养,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协作精神,培养临床思维和应变能力的综合实训课程的设计尚不够成熟。
关键词 高职助产专业;综合实训;仿真模拟实训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0-0161-02
1 我国助产专业教育现状
随着国家和民众对产科质量的重视以及单独二胎政策的放开,临床对助产士的数量及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世界需要助产士,现在比以往更甚”,这是国际妇产联盟(ICM)2010年国际助产士节的主题。目前,国际助产专业已发展成为独立的高等专业教育,在一些发达国家,如德国、新西兰、芬兰、英国、瑞典,助产士多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而我国本科助产教育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江浙闽等省份的几所高校;助产士的研究生教育尚属空白;在卫生类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目录中,助产专业多从属于护理专业;助产专业没有对应的继续教育,助产士多实行护理学的继续教育;助产士没有独立的职称评定晋升序列,目前仍按护理人员标准晋升;我国尚未加入国际助产联盟。
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78所学校开设了专科助产专业,但各学校间教材选编尚不统一,且因课时有限,助产专业教育的深度及广度不够,培养过程没能特别突出助产专业特色,多数是和护理生一起培养,只不过在课程设置中加大了妇产科学及助产技术的教学比例。可见我国助产士教育与国际严重脱轨,难以满足现今临床对助产人员的需求,因此,建立健全高级助产教育体系迫在眉睫。
2 助产专业临床前综合实训的意义
目前,我国高职助产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各级综合性医院、妇幼保健院从事产前、产时、产后护理及助产工作。助产技术作为其核心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规范的产前检查、产程观察、正常产接生、产后护理、新生儿护理能力,具有对异常产程、病理产科及产科急重症的识别及应急处理能力。这就决定了助产士应集助产、产科医生、护理三方面知识于一身,可见,助产士是一个对专业性、技术性和责任感要求极高的职业。而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关键环节。
现今,我国大多数高职助产专业实践教学模式采取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分组模拟练习的形式。实践教学主要强调操作流程的掌握、动作规范性和熟练程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是不经思考、机械地模仿练习,因此应变能力得不到锻炼。且实践教学项目以单项操作为主,对于能融入专项知识技能、综合技能、工作情境过程、整体医疗理念和职业素养,充分调动学生的协作精神,培养临床思维和应变能力的综合实训课程的设计尚不够成熟。
目前,助产专业单项实践操作内容设置大体包括骨盆外测量、孕妇腹部检查、绘制产程图、产前肛查及阴道检查、临产前及产后外阴清洁消毒、产包准备及使用、接生、新生儿脐带结扎、会阴切开缝合术、阴道助产技术(产钳、胎头吸引术)、臀位助产术、新生儿窒息抢救等。单项实践操作基础、简单,具有片段工作性质,对于学生学习掌握助产基本操作技能有益,但尚不能满足对学生的临床思维、疾病意识、评判性思维及临床应用能力培养的需要。在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改革思想指引下,近年部分院校尝试开展助产综合实训课程,即在学生完成主要专业课程的理论和各主要专项操作的学习后,综合运用本专业的主要知识和技能在校集中进行综合性、系统化训练,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岗位胜任力。
3 助产综合实训的形式及内容
仿真模拟实训法
1)教学病例的设计。首先收集临床病例,并做适当修改,根据教学需要增减内容,使其既符合临床实际,又能体现教学需要。常用病例类型包括正常分娩、异常分娩和产科急重症三类:正常分娩主要学习目标是熟练掌握产科基本工作流程及操作等,学习分娩室工作的配合,培养沟通交流及健康宣教等能力;异常分娩主要学习目标是培养学生识别、处理异常分娩的能力;产科急重症设定如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子痫抢救等产科急重症病例,主要学习目标是培养学生在面对产科急重症时的判断能力、处理能力、应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教案设计,包括病例摘要、情境设计、操作流程标准、标准病人设置、实验用物准备等。
3)综合实训的实施。学生在常规单项专业操作考核合格后进行综合实训。学生预先分组,在实训课前教师不预先提供任何病例相关信息,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标准病人”身份出现,学生需依据“标准病人”的临床表现作出反应、采取相应措施。“标准病人”依据学生的反应及处理措施继续设置问题,引导场景发展,完成预定教学目标。
4)实训总结与反馈。在模拟实训后,教师有针对性地回放录像,进行总结与反馈。评价方式主要通过演练小组自评、观摩同学他评、主控老师录像回放点评和反馈总结等步骤实施。
角色扮演法 教学病例、教学场景的设计及用物准备与仿真模拟实训类似,学生分别扮演患者、家属、巡回护士、助产士等角色,相互配合完成任务,课后进行训练,撰写实验报告。考核采取操作小组自评、观看组他评、教师最后总结评分。
过渡式综合实训法 部分院校在学生临床实习前利用5~7天时间,通过实习前动员、医院参观见习、常用妇产科单项技能操作强化考核、病例讨论、沟通交流能力培养、职业道德素质培养、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等环节,消除学生临床实习前紧张情绪,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和临床适应能力。
4 助产综合实训中心建设
近年来,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投入逐渐加大,部分高职院校已建成融教学、科研、培训、竞赛、技能鉴定和教学研究为一体的现代化实训室。目前多数院校妇产科实训中心设有产房、妇科检查室、产科检查室、母婴同室病房、新生儿病房、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新生儿沐浴抚触室、儿童体测室等仿真实训室,拥有高级产床、胎心监护仪、新生儿抢救台、早产儿保温箱、新生儿蓝光箱、高级助产训练模型、高级孕妇检查模型、肛查及阴道检查模型、会阴侧切缝合模型、分娩模型、高级婴儿抢救模型等教学设施。但临床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日新月异,操作程序逐渐简化,而学校教学内容、设施更新换代速度相对滞后。目前,多数院校会通过安排教师定期外出学习培训、请临床工作人员参与教学、引进有临床工作经验的人员加入教师队伍的方式增强师资力量,因此具有“双师”资格教师比例逐渐增加,以保持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材编写方面与时俱进,与临床接轨。 5 讨论
国际妇产联盟中定义助产士为:在以“妇女为中心”服务中与妇女结成伙伴并对其负责,提供孕期、产期、产后护理的支持和建议,把分娩服务作为独立职责的人。2011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对妇幼保健工作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助产士的专业素质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妇幼保健工作的质量,对助产专业人员进行培训是提高助产护理质量的基本保证。然而在我国,助产士的作用被严重忽视。
目前,我国依旧沿用以医生为主导的产科服务模式,助产士在医疗和护理的夹缝中生存。助产士的独立工作范围逐渐缩小,几乎仅剩下处理正常分娩。助产士在临床工作中常处于被支配状态,且其自身也缺乏积极能动性,可见我国助产士在产科领域中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一现状的成因,主要是我国落后的产科服务理念和管理模式,这也直接影响着助产教育的理念和方式。
一直以来,助产教育多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多是被动地学习,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思考的机会不多。而且在校实践课程安排以单项练习为主,学生临床思维及团队合作意识较差。这也注定我国助产教育质量不高、岗位胜任力较差。加之近年来医疗环境差、医患关系紧张,临床工作中助产士为了减轻责任,发现患者稍有异常就请示医生处理,致使其自身业务能力得不到应有发展。因此,要改变我国助产教育尴尬的现状,首先应更新教育理念,其次应注重助产士临床综合能力、独立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真正成为“把分娩服务作为独立职责的人”。
参考文献
[1]闫育敏,刘晓英.我国助产教育的起源与发展[J].护理研究,2013,11(27):3559-3561.
[2]陈顺萍,林翔,等.高职助产专业实训指导团队的建设与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4,29(2):59-61.
[3]郑琼,朱晓玲,等.本科助产专业仿真模拟实训课程的设计及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2022-2023.
[4]盛夕曼,夏晓萍.高职助产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妇幼综合技能教学实践[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
7(35):1041-1042.
[5]向罗珺.助产专业模拟产房综合实训教学的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4,4(32):77-78.
[6]郭娟.助产方向护生临床实习前开展妇产科护理学综合实训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3,23(31):108-109.
[7]赵巧红.浅谈助产专业实训基地建设[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3):87-88.
[8]吴晓琴.创新型助产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4,11(32):85-86.
[9]谭丽,李耀军.助产专业的现况和助产教育的发展趋势[J].中国健康月刊,2010,6(6):126-128.
关键词 高职助产专业;综合实训;仿真模拟实训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0-0161-02
1 我国助产专业教育现状
随着国家和民众对产科质量的重视以及单独二胎政策的放开,临床对助产士的数量及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世界需要助产士,现在比以往更甚”,这是国际妇产联盟(ICM)2010年国际助产士节的主题。目前,国际助产专业已发展成为独立的高等专业教育,在一些发达国家,如德国、新西兰、芬兰、英国、瑞典,助产士多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而我国本科助产教育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江浙闽等省份的几所高校;助产士的研究生教育尚属空白;在卫生类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目录中,助产专业多从属于护理专业;助产专业没有对应的继续教育,助产士多实行护理学的继续教育;助产士没有独立的职称评定晋升序列,目前仍按护理人员标准晋升;我国尚未加入国际助产联盟。
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78所学校开设了专科助产专业,但各学校间教材选编尚不统一,且因课时有限,助产专业教育的深度及广度不够,培养过程没能特别突出助产专业特色,多数是和护理生一起培养,只不过在课程设置中加大了妇产科学及助产技术的教学比例。可见我国助产士教育与国际严重脱轨,难以满足现今临床对助产人员的需求,因此,建立健全高级助产教育体系迫在眉睫。
2 助产专业临床前综合实训的意义
目前,我国高职助产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各级综合性医院、妇幼保健院从事产前、产时、产后护理及助产工作。助产技术作为其核心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规范的产前检查、产程观察、正常产接生、产后护理、新生儿护理能力,具有对异常产程、病理产科及产科急重症的识别及应急处理能力。这就决定了助产士应集助产、产科医生、护理三方面知识于一身,可见,助产士是一个对专业性、技术性和责任感要求极高的职业。而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关键环节。
现今,我国大多数高职助产专业实践教学模式采取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分组模拟练习的形式。实践教学主要强调操作流程的掌握、动作规范性和熟练程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是不经思考、机械地模仿练习,因此应变能力得不到锻炼。且实践教学项目以单项操作为主,对于能融入专项知识技能、综合技能、工作情境过程、整体医疗理念和职业素养,充分调动学生的协作精神,培养临床思维和应变能力的综合实训课程的设计尚不够成熟。
目前,助产专业单项实践操作内容设置大体包括骨盆外测量、孕妇腹部检查、绘制产程图、产前肛查及阴道检查、临产前及产后外阴清洁消毒、产包准备及使用、接生、新生儿脐带结扎、会阴切开缝合术、阴道助产技术(产钳、胎头吸引术)、臀位助产术、新生儿窒息抢救等。单项实践操作基础、简单,具有片段工作性质,对于学生学习掌握助产基本操作技能有益,但尚不能满足对学生的临床思维、疾病意识、评判性思维及临床应用能力培养的需要。在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改革思想指引下,近年部分院校尝试开展助产综合实训课程,即在学生完成主要专业课程的理论和各主要专项操作的学习后,综合运用本专业的主要知识和技能在校集中进行综合性、系统化训练,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岗位胜任力。
3 助产综合实训的形式及内容
仿真模拟实训法
1)教学病例的设计。首先收集临床病例,并做适当修改,根据教学需要增减内容,使其既符合临床实际,又能体现教学需要。常用病例类型包括正常分娩、异常分娩和产科急重症三类:正常分娩主要学习目标是熟练掌握产科基本工作流程及操作等,学习分娩室工作的配合,培养沟通交流及健康宣教等能力;异常分娩主要学习目标是培养学生识别、处理异常分娩的能力;产科急重症设定如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子痫抢救等产科急重症病例,主要学习目标是培养学生在面对产科急重症时的判断能力、处理能力、应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教案设计,包括病例摘要、情境设计、操作流程标准、标准病人设置、实验用物准备等。
3)综合实训的实施。学生在常规单项专业操作考核合格后进行综合实训。学生预先分组,在实训课前教师不预先提供任何病例相关信息,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标准病人”身份出现,学生需依据“标准病人”的临床表现作出反应、采取相应措施。“标准病人”依据学生的反应及处理措施继续设置问题,引导场景发展,完成预定教学目标。
4)实训总结与反馈。在模拟实训后,教师有针对性地回放录像,进行总结与反馈。评价方式主要通过演练小组自评、观摩同学他评、主控老师录像回放点评和反馈总结等步骤实施。
角色扮演法 教学病例、教学场景的设计及用物准备与仿真模拟实训类似,学生分别扮演患者、家属、巡回护士、助产士等角色,相互配合完成任务,课后进行训练,撰写实验报告。考核采取操作小组自评、观看组他评、教师最后总结评分。
过渡式综合实训法 部分院校在学生临床实习前利用5~7天时间,通过实习前动员、医院参观见习、常用妇产科单项技能操作强化考核、病例讨论、沟通交流能力培养、职业道德素质培养、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等环节,消除学生临床实习前紧张情绪,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和临床适应能力。
4 助产综合实训中心建设
近年来,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投入逐渐加大,部分高职院校已建成融教学、科研、培训、竞赛、技能鉴定和教学研究为一体的现代化实训室。目前多数院校妇产科实训中心设有产房、妇科检查室、产科检查室、母婴同室病房、新生儿病房、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新生儿沐浴抚触室、儿童体测室等仿真实训室,拥有高级产床、胎心监护仪、新生儿抢救台、早产儿保温箱、新生儿蓝光箱、高级助产训练模型、高级孕妇检查模型、肛查及阴道检查模型、会阴侧切缝合模型、分娩模型、高级婴儿抢救模型等教学设施。但临床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日新月异,操作程序逐渐简化,而学校教学内容、设施更新换代速度相对滞后。目前,多数院校会通过安排教师定期外出学习培训、请临床工作人员参与教学、引进有临床工作经验的人员加入教师队伍的方式增强师资力量,因此具有“双师”资格教师比例逐渐增加,以保持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材编写方面与时俱进,与临床接轨。 5 讨论
国际妇产联盟中定义助产士为:在以“妇女为中心”服务中与妇女结成伙伴并对其负责,提供孕期、产期、产后护理的支持和建议,把分娩服务作为独立职责的人。2011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对妇幼保健工作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助产士的专业素质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妇幼保健工作的质量,对助产专业人员进行培训是提高助产护理质量的基本保证。然而在我国,助产士的作用被严重忽视。
目前,我国依旧沿用以医生为主导的产科服务模式,助产士在医疗和护理的夹缝中生存。助产士的独立工作范围逐渐缩小,几乎仅剩下处理正常分娩。助产士在临床工作中常处于被支配状态,且其自身也缺乏积极能动性,可见我国助产士在产科领域中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一现状的成因,主要是我国落后的产科服务理念和管理模式,这也直接影响着助产教育的理念和方式。
一直以来,助产教育多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多是被动地学习,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思考的机会不多。而且在校实践课程安排以单项练习为主,学生临床思维及团队合作意识较差。这也注定我国助产教育质量不高、岗位胜任力较差。加之近年来医疗环境差、医患关系紧张,临床工作中助产士为了减轻责任,发现患者稍有异常就请示医生处理,致使其自身业务能力得不到应有发展。因此,要改变我国助产教育尴尬的现状,首先应更新教育理念,其次应注重助产士临床综合能力、独立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真正成为“把分娩服务作为独立职责的人”。
参考文献
[1]闫育敏,刘晓英.我国助产教育的起源与发展[J].护理研究,2013,11(27):3559-3561.
[2]陈顺萍,林翔,等.高职助产专业实训指导团队的建设与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4,29(2):59-61.
[3]郑琼,朱晓玲,等.本科助产专业仿真模拟实训课程的设计及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2022-2023.
[4]盛夕曼,夏晓萍.高职助产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妇幼综合技能教学实践[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
7(35):1041-1042.
[5]向罗珺.助产专业模拟产房综合实训教学的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4,4(32):77-78.
[6]郭娟.助产方向护生临床实习前开展妇产科护理学综合实训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3,23(31):108-109.
[7]赵巧红.浅谈助产专业实训基地建设[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3):87-88.
[8]吴晓琴.创新型助产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4,11(32):85-86.
[9]谭丽,李耀军.助产专业的现况和助产教育的发展趋势[J].中国健康月刊,2010,6(6):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