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2年,曾被称为一代法国人精神导师的阿兰先生逝世,他活了84岁,但死时却有些冷清。中国人常说“寿多则辱”,用在阿兰身上正合适。
阿兰上世纪初开始写短小精悍的思想笔记,一战前开始出名,到了二战前夕,阿兰的声誉达到了顶峰。阿兰最关注的话题之—是人的欲望,在其著作《幸福散论》中,他认为人追求财富、爱情、名誉乃至统治国家都是无可非议的,但欲望过多过盛会让人失去对感情的自我控制,这是违背幸福的规律的。他强调,人必须通过控制肉体和行动来抑制那种欲望带来的破坏性后果。阿兰的许多文章都有“静心”、“制怒”的禅学意味,在他这里,幸福、希望、乐观之类的东西全系于个人的修为,没有任何外力可以剥夺—个内心强大者的快乐。所以,阿兰在晚年迅速失去地位也就不足为奇了:他的人生观决定了他对—切行动都持怀疑态度。1930年代正是第三共和国风雨飘摇的时候,希特勒的冒险—再得逞,英法两国互怀鬼胎,姑息养奸。法国国内的有识之士频频发出警报,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时,安德烈-纪德、罗曼-罗兰、雷蒙-阿隆等知识分子积极参与。但当人们求问阿兰时,他的反应始终是消极的,一如他在《头脑发热》一文中所写:
“我们总需要担心,因为如果大家头脑发热,一些细小的原因也能引起战争。战争又总是可以避免的,不管原因有多么重大,只要大家保持头脑冷静……”
不能不说,阿兰的态度对法国人在二战前的懈怠态度是有一定影响的——他拥有那么多读者,他们都笃信他的睿智。若干年后,阿隆斥责阿兰的和平主义是无端的妄想,他说,阿兰不懂得区分暴君和为了防范暴君而采取的必要的暴力准备。和平固然是需要宣扬的善,但你视凶顽的敌人为无物,对自己的同胞大谈和平,这不是投降主义是什么?
可以说,阿兰生逢其时,而又生不逢时,从19世纪末德雷福斯事件开始,法国知识分子声誉持续上涨,而社会又相对处于稳定,阿兰在此时以优雅哲人的面貌出现,劝诫世人修身养性,的确大有市场。然而一战结束后,在欧洲局势动荡,需要政治家和知识分子更具远见和决断力的时刻,阿兰的思想就显露出自我麻痹的一面来:他一心想要维护一个完整的道德人格,一心要展示给读者一个“世外高人”的形象;他以书生气十足的论调幻想用自己的书把战争调解于无形。
法国在二战中遭受了奇耻大辱,阿兰的命运其实已经注定了。在战后法国人的眼里,他当然归于反动的、落后的一类,尽管他并没有作出通敌行径。今天我们读《幸福散论》,也许仍然会为作者的优雅和睿思所折服,不过对他以败笔收尾的一生而言,这些只是微不足道的慰藉。
《幸福散论》
【法】阿兰 著 施康强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8月版
Review
《正面抗日战场》
关河五十州 著 武汉出版社2010年9月版
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对国民党及各派系力量在正面抗日战场上的浴血奋战,做了真实的历史还原。
《白雪乌鸦》
迟子建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8月版
百年前,一场鼠疫在东北大地蔓延,共有六万多人为此失去生命,仅有两万多人口的哈尔滨傅家甸,疫毙者竟达五千余人。迟子建沉静地叙述了这一悲剧。
《一个人的帝国:默多克的隐秘世界》
【美】迈克尔·沃尔夫 著 蒋旭峰译中信出版社2010年9月版
从一份小报起家,建立起庞大的媒体帝国,74岁进军互联网行业,拥有近百亿身家,是什么使得默多克做到這一切?本书展现剖析了这个媒体帝国的秘密。
阿兰上世纪初开始写短小精悍的思想笔记,一战前开始出名,到了二战前夕,阿兰的声誉达到了顶峰。阿兰最关注的话题之—是人的欲望,在其著作《幸福散论》中,他认为人追求财富、爱情、名誉乃至统治国家都是无可非议的,但欲望过多过盛会让人失去对感情的自我控制,这是违背幸福的规律的。他强调,人必须通过控制肉体和行动来抑制那种欲望带来的破坏性后果。阿兰的许多文章都有“静心”、“制怒”的禅学意味,在他这里,幸福、希望、乐观之类的东西全系于个人的修为,没有任何外力可以剥夺—个内心强大者的快乐。所以,阿兰在晚年迅速失去地位也就不足为奇了:他的人生观决定了他对—切行动都持怀疑态度。1930年代正是第三共和国风雨飘摇的时候,希特勒的冒险—再得逞,英法两国互怀鬼胎,姑息养奸。法国国内的有识之士频频发出警报,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时,安德烈-纪德、罗曼-罗兰、雷蒙-阿隆等知识分子积极参与。但当人们求问阿兰时,他的反应始终是消极的,一如他在《头脑发热》一文中所写:
“我们总需要担心,因为如果大家头脑发热,一些细小的原因也能引起战争。战争又总是可以避免的,不管原因有多么重大,只要大家保持头脑冷静……”
不能不说,阿兰的态度对法国人在二战前的懈怠态度是有一定影响的——他拥有那么多读者,他们都笃信他的睿智。若干年后,阿隆斥责阿兰的和平主义是无端的妄想,他说,阿兰不懂得区分暴君和为了防范暴君而采取的必要的暴力准备。和平固然是需要宣扬的善,但你视凶顽的敌人为无物,对自己的同胞大谈和平,这不是投降主义是什么?
可以说,阿兰生逢其时,而又生不逢时,从19世纪末德雷福斯事件开始,法国知识分子声誉持续上涨,而社会又相对处于稳定,阿兰在此时以优雅哲人的面貌出现,劝诫世人修身养性,的确大有市场。然而一战结束后,在欧洲局势动荡,需要政治家和知识分子更具远见和决断力的时刻,阿兰的思想就显露出自我麻痹的一面来:他一心想要维护一个完整的道德人格,一心要展示给读者一个“世外高人”的形象;他以书生气十足的论调幻想用自己的书把战争调解于无形。
法国在二战中遭受了奇耻大辱,阿兰的命运其实已经注定了。在战后法国人的眼里,他当然归于反动的、落后的一类,尽管他并没有作出通敌行径。今天我们读《幸福散论》,也许仍然会为作者的优雅和睿思所折服,不过对他以败笔收尾的一生而言,这些只是微不足道的慰藉。
《幸福散论》
【法】阿兰 著 施康强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8月版
Review
《正面抗日战场》
关河五十州 著 武汉出版社2010年9月版
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对国民党及各派系力量在正面抗日战场上的浴血奋战,做了真实的历史还原。
《白雪乌鸦》
迟子建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8月版
百年前,一场鼠疫在东北大地蔓延,共有六万多人为此失去生命,仅有两万多人口的哈尔滨傅家甸,疫毙者竟达五千余人。迟子建沉静地叙述了这一悲剧。
《一个人的帝国:默多克的隐秘世界》
【美】迈克尔·沃尔夫 著 蒋旭峰译中信出版社2010年9月版
从一份小报起家,建立起庞大的媒体帝国,74岁进军互联网行业,拥有近百亿身家,是什么使得默多克做到這一切?本书展现剖析了这个媒体帝国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