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0多年前,站在锦江饭店18层向外眺望,上海的房子是大片大片鸽笼似的小阁楼,逃离“鸽笼”住上楼房,是那时六成上海人的梦想。
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曾经可以俯视整个上海的锦江饭店被淹没在水泥森林中。太多数人终于告别了“72家房客”式的生活,从弄堂里的亭子间走向封闭但宽敞的公寓。2010年,上海市人均居住面积从几十年前的4.5平方米上升到17平方米。
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善,人们的住房理念也在变化。曾经只是建筑概念的‘智能住害’已经受到更多开发商关注:轻点鼠标,社区内的各种信息便在家庭电脑上一览无余,出门后,家中设备自动关闭,安防系统启动……这样的情景已在一些社区变成现实。
智能化是未来之家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另—个正在被更多建筑师考虑的要素是“绿色低碳”。上海唯一参展世博会的实物案例——“沪上一生态家”项目,展示了智能绿色未来之家的样板。 这座白墙黑檐、带着江南水乡味道的四层小楼,通过“风、光、影、绿、废”五种主要生态元素的构造,让一个未来的生态住宅穿越时空来到大家眼前:用“垃圾”造的房子,会“呼吸”调温的墙面,自动调节的屋内光线,用回收的雨水冲马桶……
初尝低碳生活
1970年,全国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10%;现在这一比例已变成28%,并仍在不断上升。建筑已成为与工业和交通并列的“能耗大户”。
“如果不注意建筑节能,到2020年,我国建筑总能耗会达到10亿吨标准煤,相当于三峡发电三十四年的总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李迅说。
对建筑能耗的忧虑最早来自学界。早在上世纪90年代,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江亿、朱颖心等学者就开始向许多房地产开发公司“推销”绿色、低碳建筑理念,却遭到大部分企业的拒绝。
渐渐地,部分开发商开始在售楼广告中宣传建筑的“绿色”和“智能化”。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梁俊强指出,实际上很少有项目涉及节能玻璃、太阳能、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
不过,也有一些先锋派悄然开始“低碳”社区的实践。2000年起,上海住友名人花园的600多户居民,不仅享受了四重安全防范系统、“水电煤”三表远程信息采集系统等智能产品,中水处理、太阳能发电等环保技术也被引入了社区生活。
在该小区,花草使用的是剩菜剩饭提炼出来的天然绿肥;清洗走廊过道的是处理过的中水;而晚上亮起的路灯则是太阳能的。
2004年,全国首幢生态建筑示范楼在上海闵行区莘庄工业园建成,它就是“沪上·生态家”的原型。这座主体为白色和浅灰色的小楼,乍看就像一座乡村别墅,却集成了太阳能光伏发电、外墙保温、雨水收集回用等各种技术,比同类建筑节能75%以上。
2009年底,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它虽然没有创造一个环保的“丹麦童话”,但其倡导的低碳未来却获得了全世界的空前认同。
2010年,一幢未来生态城的样板楼已经矗立在上海崇明陈家镇:屋顶上的太阳能装置一年可发电约6万度,楼外的风力发电装置一年能发电约4万度;办公区的百叶窗会根据阳光强度自动调节角度,一旦办公区人员全部离开,灯光会自动关闭;楼顶的通风塔依靠热压产生自然通风;厕所不但节水,还能分别回收大小便……
陈家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振飞说,这幢生态楼是为“未来”而准备的。除此之外,该镇还将启动可容纳3万人居住的实验生态社区项目,社区将采用目前生态样板楼所使用的多种节能技术。
对“乐活”的全新诠释
人类对理想居住的追求其实从未改变:冬天不冷,夏天不热,空气清新,低噪适光等等,然而实现起来往往顾此失彼。“沪上·生态家”作为“零能耗”的生态智能住宅,带来的不是技术的冷冰冰,而是对“乐活”的全新诠释。
“让建筑像从大地中生长出来一样,向着太阳。”20世纪美国著名的建筑大师莱特曾有这样的追求。“生态家”就像具有生命和大脑一样,知道如何聪明地利用自然能源。
不必担心停电,屋顶上巨大的太阳能光热设备可提供能源;不必担心空调病,百叶窗外的遮阳设备可以隔热;取暖完全来自于地热,墙体上密密麻麻铺设着像毛细血管一样的管道,管中流动的溶液会把地下土壤中的热量带上来,用以调节整幢建筑的温度。更令人惊奇的是,不用去医院,在“生态家”中,聪明的建筑可帮你测量血压、脉搏、血糖等健康指标……
今天任何灯火通明的城市繁华背后,都是大量能源的消耗。但“生态家”的能源不但能够自给自足,一旦有富余,还可输送给城市电网。
在“生态家”,雨水将会神奇地变成纯净水。地面雨水经由“跌水”,层层落人雨水回用景观水池中。跌落的过程也是水质净化的过程,雨水中的杂质被水面利,植的水生植物叶片、根系滤去,落入水池后,在水体中种植的生态浮床系统的作用下,水质得到进一步改善。
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教授龙惟定说,建筑节能要与人文环境、生活习惯,特别是当地气候环境有关。“生态家”的建筑形体就迎合了上海夏季主导季风方向,面南朝北条状布置,设置多路横向贯穿风道,增强穿堂风通风效果。
建筑表达文化内涵
讲究自然生态并不排斥人类的文化。山墙、老虎窗、石库门、花窗等上海传统建筑元素,穿堂风、自遮阳、自然光、天井绿等上海本土生态浯汇,都将在“生态家”里重新回归。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实现生态技术以及本土文化价值信息的双重传导,促使人们重视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环境。”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師范一飞说。
“建筑不仅表现科技,还应传递建筑师的理念,表达文化内涵。”在范一飞看来,上海建筑文化的载体就是石库门,这种萌生于19世纪,盛行于上世纪20年代的建筑,承裁着几代上海人的人文传统和生活模式。
作家程乃珊说,百多年来,上海人心目中的理想居家,“游子夜半梦回的屋里厢”,根本不是什么豪宅华厦,仅仅只是一幢青灰或赭红砖砌成的房子,“石库门已成百年海派文化的图腾。”
石库门、老洋房是建筑师的灵感源泉。“生态家”的外立面墙砖,用15万块年代久远的石库门旧砖砌成。这些材料,是范一飞团队花了几个月时间从上海市中心街巷的工地里“淘”来的。
老建筑的自然采光手法也为未来低碳建筑借鉴。在“生态家”,天井变成了采光中庭,老虎窗成了屋顶天商,结合智能化信息集成管理系统,可以统筹自然采光、遮阳系统,通过对室内外光线的感知,还可以自动调控遮阳系统位置或方向。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老洋房善于利用绿化的手法同样适用于未来。容易拆卸更换的模块式绿色植物被种植在建筑外立面上,使“生态楼”清新可人。这些植物不需要特别照顾,智能化装置控制的“滴灌”技术用最少的水资源将植物“喂”得恰到好处。
“我们是用现代的栩料、现代的技术、现代的结构来重现古代的智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说。
理想的未来之家,不仅仅是一个高科技生态住宅,还必须是一座精神家园。
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曾经可以俯视整个上海的锦江饭店被淹没在水泥森林中。太多数人终于告别了“72家房客”式的生活,从弄堂里的亭子间走向封闭但宽敞的公寓。2010年,上海市人均居住面积从几十年前的4.5平方米上升到17平方米。
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善,人们的住房理念也在变化。曾经只是建筑概念的‘智能住害’已经受到更多开发商关注:轻点鼠标,社区内的各种信息便在家庭电脑上一览无余,出门后,家中设备自动关闭,安防系统启动……这样的情景已在一些社区变成现实。
智能化是未来之家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另—个正在被更多建筑师考虑的要素是“绿色低碳”。上海唯一参展世博会的实物案例——“沪上一生态家”项目,展示了智能绿色未来之家的样板。 这座白墙黑檐、带着江南水乡味道的四层小楼,通过“风、光、影、绿、废”五种主要生态元素的构造,让一个未来的生态住宅穿越时空来到大家眼前:用“垃圾”造的房子,会“呼吸”调温的墙面,自动调节的屋内光线,用回收的雨水冲马桶……
初尝低碳生活
1970年,全国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10%;现在这一比例已变成28%,并仍在不断上升。建筑已成为与工业和交通并列的“能耗大户”。
“如果不注意建筑节能,到2020年,我国建筑总能耗会达到10亿吨标准煤,相当于三峡发电三十四年的总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李迅说。
对建筑能耗的忧虑最早来自学界。早在上世纪90年代,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江亿、朱颖心等学者就开始向许多房地产开发公司“推销”绿色、低碳建筑理念,却遭到大部分企业的拒绝。
渐渐地,部分开发商开始在售楼广告中宣传建筑的“绿色”和“智能化”。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梁俊强指出,实际上很少有项目涉及节能玻璃、太阳能、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
不过,也有一些先锋派悄然开始“低碳”社区的实践。2000年起,上海住友名人花园的600多户居民,不仅享受了四重安全防范系统、“水电煤”三表远程信息采集系统等智能产品,中水处理、太阳能发电等环保技术也被引入了社区生活。
在该小区,花草使用的是剩菜剩饭提炼出来的天然绿肥;清洗走廊过道的是处理过的中水;而晚上亮起的路灯则是太阳能的。
2004年,全国首幢生态建筑示范楼在上海闵行区莘庄工业园建成,它就是“沪上·生态家”的原型。这座主体为白色和浅灰色的小楼,乍看就像一座乡村别墅,却集成了太阳能光伏发电、外墙保温、雨水收集回用等各种技术,比同类建筑节能75%以上。
2009年底,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它虽然没有创造一个环保的“丹麦童话”,但其倡导的低碳未来却获得了全世界的空前认同。
2010年,一幢未来生态城的样板楼已经矗立在上海崇明陈家镇:屋顶上的太阳能装置一年可发电约6万度,楼外的风力发电装置一年能发电约4万度;办公区的百叶窗会根据阳光强度自动调节角度,一旦办公区人员全部离开,灯光会自动关闭;楼顶的通风塔依靠热压产生自然通风;厕所不但节水,还能分别回收大小便……
陈家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振飞说,这幢生态楼是为“未来”而准备的。除此之外,该镇还将启动可容纳3万人居住的实验生态社区项目,社区将采用目前生态样板楼所使用的多种节能技术。
对“乐活”的全新诠释
人类对理想居住的追求其实从未改变:冬天不冷,夏天不热,空气清新,低噪适光等等,然而实现起来往往顾此失彼。“沪上·生态家”作为“零能耗”的生态智能住宅,带来的不是技术的冷冰冰,而是对“乐活”的全新诠释。
“让建筑像从大地中生长出来一样,向着太阳。”20世纪美国著名的建筑大师莱特曾有这样的追求。“生态家”就像具有生命和大脑一样,知道如何聪明地利用自然能源。
不必担心停电,屋顶上巨大的太阳能光热设备可提供能源;不必担心空调病,百叶窗外的遮阳设备可以隔热;取暖完全来自于地热,墙体上密密麻麻铺设着像毛细血管一样的管道,管中流动的溶液会把地下土壤中的热量带上来,用以调节整幢建筑的温度。更令人惊奇的是,不用去医院,在“生态家”中,聪明的建筑可帮你测量血压、脉搏、血糖等健康指标……
今天任何灯火通明的城市繁华背后,都是大量能源的消耗。但“生态家”的能源不但能够自给自足,一旦有富余,还可输送给城市电网。
在“生态家”,雨水将会神奇地变成纯净水。地面雨水经由“跌水”,层层落人雨水回用景观水池中。跌落的过程也是水质净化的过程,雨水中的杂质被水面利,植的水生植物叶片、根系滤去,落入水池后,在水体中种植的生态浮床系统的作用下,水质得到进一步改善。
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教授龙惟定说,建筑节能要与人文环境、生活习惯,特别是当地气候环境有关。“生态家”的建筑形体就迎合了上海夏季主导季风方向,面南朝北条状布置,设置多路横向贯穿风道,增强穿堂风通风效果。
建筑表达文化内涵
讲究自然生态并不排斥人类的文化。山墙、老虎窗、石库门、花窗等上海传统建筑元素,穿堂风、自遮阳、自然光、天井绿等上海本土生态浯汇,都将在“生态家”里重新回归。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实现生态技术以及本土文化价值信息的双重传导,促使人们重视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环境。”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師范一飞说。
“建筑不仅表现科技,还应传递建筑师的理念,表达文化内涵。”在范一飞看来,上海建筑文化的载体就是石库门,这种萌生于19世纪,盛行于上世纪20年代的建筑,承裁着几代上海人的人文传统和生活模式。
作家程乃珊说,百多年来,上海人心目中的理想居家,“游子夜半梦回的屋里厢”,根本不是什么豪宅华厦,仅仅只是一幢青灰或赭红砖砌成的房子,“石库门已成百年海派文化的图腾。”
石库门、老洋房是建筑师的灵感源泉。“生态家”的外立面墙砖,用15万块年代久远的石库门旧砖砌成。这些材料,是范一飞团队花了几个月时间从上海市中心街巷的工地里“淘”来的。
老建筑的自然采光手法也为未来低碳建筑借鉴。在“生态家”,天井变成了采光中庭,老虎窗成了屋顶天商,结合智能化信息集成管理系统,可以统筹自然采光、遮阳系统,通过对室内外光线的感知,还可以自动调控遮阳系统位置或方向。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老洋房善于利用绿化的手法同样适用于未来。容易拆卸更换的模块式绿色植物被种植在建筑外立面上,使“生态楼”清新可人。这些植物不需要特别照顾,智能化装置控制的“滴灌”技术用最少的水资源将植物“喂”得恰到好处。
“我们是用现代的栩料、现代的技术、现代的结构来重现古代的智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说。
理想的未来之家,不仅仅是一个高科技生态住宅,还必须是一座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