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历史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历程,也是人类在各个领域不断创新和战胜挫折的奋斗史。历史上治国安邦的经验、军事外交的谋略、科技发明的创见、思想观点的深遂、文学艺术的魅力、个人成就的历程……无不给后人以智慧的启迪。尤其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认真学习和研究它:有助于学生继承传统美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励他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奉献力量。可见战斗在教学第一线的广大历史教师应积极投身于教改科研,优化课堂教学。笔者现就自已对教材中插图的认识、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材 插图 运用
初中历史教材中编排了很多形象的插图,在教学中巧妙、合理地运用这些插图,会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并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一、以图为路,转入正题
一节课能否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读,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必须讲究引导艺术,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到课文中心上来。利用插图,精心设计导言,是众多导入法中的一种,而且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效果显著。如教学《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一课,首先,引导学生看《秦始皇图》:秦始皇头戴冕流,身著龙袍,踌躇满志,左手执剑,右手评点江山。从装束到表情,可以看出他这位始皇帝的雄心、威严和胆识。对于秦始皇,同学们可能有一些了解,那么,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他在中国历史上起过什么作用呢?学习本课,大家对他就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通过这一看一讲一问,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课文的学习上来,并在求知欲的作用下,积极思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顺利地入门了。
二、以图开路,突出重点
教学实践表明:刺激强度大、变化性大、形象有趣的材料,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的无意注意,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进而达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功效。一般来说,历史课中的插图是课本重要内容的体现。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重大事件及古代遗存尽入画幅,成为大脑兴奋的催化剂,它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比如《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一课中,“保卫根据地的斗争”一目指出:为了打退敌人对根据地的反复扫荡,党领导人民群众在斗争中创造出了一整套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独特方法———地道战、地雷战等。但掌握这些知识,并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这些内容体现党领导的人民战争路线的特点。在此《地道战剖面示意图》和《民兵布雷图》就起到了开路作用。地道战,是华北平原群众与敌人斗争的形式。地道,原为乡村干部躲避敌人的搜捕而设,后来发展成为打击敌人的坚固阵地,它还可以作为存放东西的仓库、安置伤兵的医院。为防止敌人的破坏,还有防毒、防水和通风的设施。原来仅限一家一户,后来家家相通、村村相连,有的长达几里。鬼子进村后,还没有摸清头脑,就遭到冷枪的袭击,深感头痛。地雷战,是根据地人民创造的另一种作战方法。地雷的种类很多,有挂在门框上的“抬头见喜雷”,吊在井里的“蜻蜓点水雷”,互相连接起来的“遍地开花雷”,小雷套大雷的“子母雷”,埋在公路上炸汽车的“飞雷”等。这大大小孝各种各样的地雷,炸得敌人滚的滚,爬的爬。在这场战斗中,人民群众不分男女老幼,一齐上阵,发挥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机智灵活地打击敌人,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通过这些内容,可使学生认识到“人民战争路线”的正确性,只要抓住这两幅图,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诱导,主题就会深化,重点就会突出,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了。
三、以图引路,突破难点
对初中学生而言,形象直观的材料,比长篇大论更容易接受。新编历史课本图文并茂的特点,为教学难点的突破起了辅助作用。像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旧课本尽管用了大段文字来说明,但学生却不易消化,教学中费时费力。而新编课本用了两幅图(如后图)问题就容易解决了。《西周宗法制示意图》用一棵主干——支干——树枝衍生的大树,形象地表明了宗法制度的形成和嫡长子继承的特点。《西周分封制和等级制度示意图》,用金字塔的人像逐级向下缩小,人数逐级向下增多的阵形,表示分封制和等级制的概念,言简意赅,把抽象、空洞的材料具体形象化了。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易掌握、印象深,在不知不觉中攻破了难题。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材 插图 运用
初中历史教材中编排了很多形象的插图,在教学中巧妙、合理地运用这些插图,会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并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一、以图为路,转入正题
一节课能否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读,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必须讲究引导艺术,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到课文中心上来。利用插图,精心设计导言,是众多导入法中的一种,而且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效果显著。如教学《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一课,首先,引导学生看《秦始皇图》:秦始皇头戴冕流,身著龙袍,踌躇满志,左手执剑,右手评点江山。从装束到表情,可以看出他这位始皇帝的雄心、威严和胆识。对于秦始皇,同学们可能有一些了解,那么,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他在中国历史上起过什么作用呢?学习本课,大家对他就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通过这一看一讲一问,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课文的学习上来,并在求知欲的作用下,积极思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顺利地入门了。
二、以图开路,突出重点
教学实践表明:刺激强度大、变化性大、形象有趣的材料,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的无意注意,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进而达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功效。一般来说,历史课中的插图是课本重要内容的体现。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重大事件及古代遗存尽入画幅,成为大脑兴奋的催化剂,它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比如《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一课中,“保卫根据地的斗争”一目指出:为了打退敌人对根据地的反复扫荡,党领导人民群众在斗争中创造出了一整套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独特方法———地道战、地雷战等。但掌握这些知识,并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这些内容体现党领导的人民战争路线的特点。在此《地道战剖面示意图》和《民兵布雷图》就起到了开路作用。地道战,是华北平原群众与敌人斗争的形式。地道,原为乡村干部躲避敌人的搜捕而设,后来发展成为打击敌人的坚固阵地,它还可以作为存放东西的仓库、安置伤兵的医院。为防止敌人的破坏,还有防毒、防水和通风的设施。原来仅限一家一户,后来家家相通、村村相连,有的长达几里。鬼子进村后,还没有摸清头脑,就遭到冷枪的袭击,深感头痛。地雷战,是根据地人民创造的另一种作战方法。地雷的种类很多,有挂在门框上的“抬头见喜雷”,吊在井里的“蜻蜓点水雷”,互相连接起来的“遍地开花雷”,小雷套大雷的“子母雷”,埋在公路上炸汽车的“飞雷”等。这大大小孝各种各样的地雷,炸得敌人滚的滚,爬的爬。在这场战斗中,人民群众不分男女老幼,一齐上阵,发挥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机智灵活地打击敌人,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通过这些内容,可使学生认识到“人民战争路线”的正确性,只要抓住这两幅图,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诱导,主题就会深化,重点就会突出,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了。
三、以图引路,突破难点
对初中学生而言,形象直观的材料,比长篇大论更容易接受。新编历史课本图文并茂的特点,为教学难点的突破起了辅助作用。像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旧课本尽管用了大段文字来说明,但学生却不易消化,教学中费时费力。而新编课本用了两幅图(如后图)问题就容易解决了。《西周宗法制示意图》用一棵主干——支干——树枝衍生的大树,形象地表明了宗法制度的形成和嫡长子继承的特点。《西周分封制和等级制度示意图》,用金字塔的人像逐级向下缩小,人数逐级向下增多的阵形,表示分封制和等级制的概念,言简意赅,把抽象、空洞的材料具体形象化了。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易掌握、印象深,在不知不觉中攻破了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