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直译”给忽悠了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yw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先分析了直译容易被学习者接受和采用的原因,然后分析了直译可能给学习者带来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直译;文化差异;英语学习;学习者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45 -02
  
  常有学生这样写:I against the plan. 意为:我反对这个计划。字字对应,意思完全对等,别人也能理解,但这并不是一个完整正确的英语句子,不符合英语表达的要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其原因在于“against”这个词在英语中是一个介词,并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这一点学生可能也清楚,但其汉语意思为“反对”,在汉语中却具有“动词”的功能,因此学生容易将“反对”在汉语中的这种用法迁移到到英语中来将“against”这个词也当动词使用,因而学生写出这样的英语句子也就不难理解了。其实这是“直译”惹的“祸”。
  直译就是指在翻译的过程中按原文逐字逐句一对一的翻译。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各国在自然环境、风土人情、伦理道德等方面都具有某种相似性,导致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某些相似的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有着类似的社会生活体验和经历,使得不同的语言在某些方面形成完全相同或大体相同的表达方式,这就使语言之间的“直译”成为可能。直译不仅能传达原文的意思,而且能体现原文的风格,比如: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道路通罗马),Knowledge is power(知识就是力量)。
  直译不需要太多的技巧,这给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缺乏英语思维习惯的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了便利。直译尤其受到了那些认为“背好单词就等于学好英语”的学生的推崇而在英语学习中被广泛使用。
  俗话说:过犹不及。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凡是都应有度。直译虽然有其吸引人的地方,但它也不是“包治百病的万能药”,它也有副作用。如果忽视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把它当作学好英语的一把“万能钥匙”,其结果是译文虽然与原文完全对应,但不通顺、不达意,令读者费解,严重时会弄巧成拙,引起误解,甚至闹出笑话。如:I wish you break a leg. 如果直译为“我祝你摔断一条腿”,那就会让人迷惑不解,正确的译文应是“祝你好运”。再如:The farmer who timed his dealings right has made a bomb. 如果直译为“这个看准时机做买卖的农场主造了一个炸弹”那就会闹出笑话了。正确的译文应是“这个看准时机做买卖的农场主发了一大笔财”。
  在英语学习上过分依赖直译可能会蒙蔽我们的眼睛,使我们碰钉子,犯错误,使英语学习变的枯燥无味,毫无乐趣。
  一、直译导致学习者看不到中英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汉语和英语分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有着自身发展的特点,在语言上必然会存在许多差异。
  在中国,提到“狗”,人们很快会联想到“看门狗”、“哈巴狗”、“走狗”、“疯狗”、“落水狗”、“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等与狗有关的词语,可以想象狗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是怎样的。然而在英美人士的眼中,狗是朋友和伙伴,他们把狗当成宠物饲养,更有甚者,竟然会立下遗嘱将财产留给宠物,可见,他们对狗是宠爱有加。英语中有一些习语像“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a lucky dog(幸运儿)”、“Every dog has its day(人人皆有得意时)”,如果直译为“爱我,爱我的狗”、“一条幸运狗”、“每条狗都有它自己的日子”,那又怎能领略到这种文化差异的魅力呢?
  而“龙”就不同了,说到“龙”,在中国人的心中就会油然而生一种敬意,他们常以“龙的传人”自居,在中国,“龙”象征着高贵、神圣和伟大,是一种吉祥的动物。即便如此,要是我们把成语“望子成龙”直译为“long for one’s son to become a dragon”,一定会让英美人士大跌眼镜,感到莫名其妙,不可思议。因为“龙”给英美人印象是可怕的,“龙”是罪恶的象征,是一种邪恶的动物,一个人怎么会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一种罪恶的东西呢?
  英语民族有爱狗的传统,而中国人崇敬龙,这种文化的差异岂是“直译”所能体会的出来的。因此,只有了解了不同国家的文化知识,才能真正地表情达意。正如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所言:“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语言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下才有意义”。直译会使我们忽视文化的差异,体会不到语言的丰富多彩,欣赏不到语言的美。也使我们不能确切的表达,造成交际困难。
  二、直译导致学习者容易望文生义
  无论是在汉英翻译还是英汉翻译中,都有不少语言表达通过直译而来的成功之作,比如:汉语里的“纸老虎”被直译为“a paper tiger”;汉语的“好久不见”被译为“Long time no see” 都比较生动,并且被收进英语词典。英语里的“armed to the teeth”被译为“武装到牙齿”;“a bad egg”被译为“坏蛋”,这样的翻译保留了原文的特点,且生动形象。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它们既是直译的结果,也可以说是“望文生义”的产物。
  直译导致的望文生义在英语学习中是很普遍的,有时是行的通的,但很多时候是错误的。比方说“dead president”,美钞,并非“死了的总统”;sporting house,妓院,并非“体育室”;pull one’s leg,跟某人开玩笑,并非“拉某人的腿”;the black sheep,害群之马,败家子,而非“黑羊”等等不一而足。
  三、直译导致学习者进行错误类推
  我们学习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是归纳总结,使分散的相关知识形成一个知识链,构成一定的体系,以方便掌握和学习。这就导致学习者被要求表达某个东西却不知道如何表达,而又不知道有某种现成的表达形式存在时,很自然就会借助母语用熟悉的结构去套用不熟悉的结构。如:喝茶,drink tea;喝水,drink water;喝咖啡,drink coffee;喝啤酒,drink beer。那么碰到“喝汤”呢?在不知有现成表达的情况下,学习者自然而然会进行错误类推,马上想到“drink soup”,可能还会沾沾自喜,自认为“聪明”。其实正确的表达应是“eat soup”。再如:吃零食,eat a snack;吃肉,eat meat;吃午饭,eat lunch;错误类推,吃奶,eat the breast;吃药,eat medicine。正确的应为“suck the breast, take some medicine”。这类错误是学习者常犯的。
  四、直译导致学习者忽视中西思维和表达方式差异
  虽然不同民族的语言在外在表现形式上存在某种共性,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某些相似之处,但是各个民族的语言也有着自身发展的特别之处,有着不同于其他语言的特点,在思维和表达方式与其他语言产生很大的不同,在表达相同意思时,句子结构有着很大的不同。
  Not all the answers are right.这样的句子与汉语在思维方式上如出一辙,可直译为“并不是所有的答案都对”。但是把这一句同义转换为另一种形式:All the answers are not right.这时直译就变为“所有的答案都不对”。这样的表达不同于汉语的思维习惯,直译时意思就变了“味”。
  汉语中两个动词可直接连用,而英语则不然。如:汉语“他将来看你”,“来”和“看”都是动词可直接连用,而英语则要说成“He will come to see you”或“He will come and see you”。而直译成“He will come see you” 就出问题了。
  忽视中西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有时还可能会造成尴尬,比如在姓名的表示上,中国人往往是“姓”在前“名”在后,而在英美则是“名”在前,“姓”在后。如果在介绍中国人与英美人士相互认识时,直译怎不让对方将“姓”和“名”搞混引起尴尬呢?
  五、直译导致学习者对习语产生误解
  汉语和英语在发展过程中都形成反映本民族特色的习惯用语,如果直译就会引起误解乃至错误。“rain cats and dogs”,这一表达就带有强烈的比喻含义,形象生动,意为“下倾盆大雨”而非“下猫下狗”。而“ eat one’s words”,意为“(承认错误而)收回前言,俯首认错”,翻译成对应的中文“食言”就大相径庭了。像“face the music(面对挫败,接受批判,承担后果)”直接理解为“面对音乐”就大错特错了。对于习语,直译很容易出错。
  六、直译导致学习者体会不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直译使我们用一种方式去对待英语翻译,使英语学习变得单调,失去乐趣。如果碰到“看”这个词就译成“look at”,且不说翻译的对与错,翻译的千篇一律使得语言的丰富多彩变得黯然失色。中国的羊没有用汉语叫,英美的羊也没有用英语叫,他们的叫声是一样的。人和动物的区别之一就是人的语言是富于变化的,这种变化也是语言的魅力之所在,正是这种变化才赋予语言学习无穷的乐趣。
  我们常说要讲地道的语言,什么意思?其实是说讲汉语就要符合讲汉语人的习惯,讲英语就要符合英语国家人的习惯,否则就会不伦不类。同是“看”,在英语中就有很多不同的表达,如:看黑板说成“look at the blackboard”;看书说成“read a book”;看电视译成“watch TV”;看病译成“see a doctor”等等。再如,同一个“uncle”在汉语可指叔叔、舅舅、伯父、姑父、姨父等等,语言的多样性被体现的淋漓尽致,从中也可体会到语言学习的乐趣之所在,这岂是“直译”所能做到的。
  难怪有人会说,学习英语不是难在生词,而是难在所有的单词都认识就是句子意思理解不了。学习者在学习的道路上千万别让“直译”给忽悠了。
  参考文献:
  [1]郭著章,李庆生. 英汉互译实用教程. 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
  [2]谭载喜. 新编奈达论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教师在拼音教学时应顺应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在游戏和活动中组织汉语拼音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从而提升教学效能。  关键词:拼音;教学;游戏;有趣;效能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2-058-1  学龄初期的孩子一入学,便会面对汉语拼音的学习。学好汉语拼音对小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汉语拼音关系到学生日后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索符合学校发展情况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新课程实施中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新课改;英语课堂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59 -01     从事初等教育的广大工作者如何顺应日益发展变化的高考形势?如何探索新形势下课堂教学的新方法、新思路已成为非常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摘 要:教师在课堂上要重视营造氛围,在有效情境体验中,让学生快乐、自主地学习,用奇妙的艺术魅力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真正触及学生心灵,震撼学生心灵,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达到师生的共同成长。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教学;情境体验;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9-088-2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情境体验是指在品德与生
摘 要:开发课程文化,凝炼学校特色早已成为基层学校办学的一条思路。在积极培育学校文化生长点的同时,发挥课程领导团队的领导力,激发课程开发主体的内驱力,将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根”和“魂”。本文从以课程文化为抓手,提升课程建构力度;以课程开发为载体,提升课程文化品质;以课程体系改革为中心,提升课程领导水平三个方面对课程文化的开发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学校文化;课程;领导  中图分类号:G463
摘 要:本文分析了一节展评课教学上的一些有益做法,探討了与传统英语课堂的不同之处以及一些问题,探索了开展有效的高中英语教学的策略和途径。  关键词:主体性;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体验成功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8-020-2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是教育教学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引导学生主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材料的引用使高考历史选择题命题水平不断提高,给高三师生的备考复习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从所引材料与设问之间的关系入手,对材料型选择题进行分类,把握题型特点、探索命题规律、生成解题能力,是高三师生的正确选择。  关键词:历史高考;选择题;题型特点;复习建议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9-055-2  新课
摘 要:教师在阅读中要营造恰当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阅读敏感和期待视野,有针对性地把文本中的重点词句反复细读、深读、追问,从而实现对信息的扩容和重组,达到品读的目的,完成有意义的语言实践。  关键词:语文教学;“问”;细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5-071-1      前不久,我有幸随特级教师陈跃红到江苏句容上
摘 要:本文细致探讨了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运用讨论式教学的策略,希望能使讨论式教学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使课堂氛围走向生动活泼,从而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讨论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3-032-1    讨论式教学就是指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就相关问题提出看法,然后经由师生
摘 要:绘本本身蕴藏着许多写话资源,教师只要科学加以开发利用,完全能激发学生写话热情,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教师可以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适宜读写的绘本,找到绘本阅读与写话的结合点,探究阅读与写话的有效策略,让孩子们轻松训练思维与语言。  关键词:绘本;读写结合;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2-030-1
摘 要:班主任工作是学校里最细最烦的工作,很多老师在长期繁琐的班主任工作中失去了耐心,发现学生的错误后严加斥责,让学生体会不到来自教师的关心、尊重、信任和期待。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不断地用赏识、激励、期待的方式,让学生在自信、快乐的环境中,沐浴在班主任洒下的阳光里健康成长。  关键词:阳光心态;关注;赏识;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