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板书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配合口授教学完成教学任务的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因此它 是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它既体现教师的业务素质的优劣,也反映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掌握 了它,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也可以大大地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为此,它为许多教师所重视 。在此谈谈我的认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板书
对于小学生来说,板书的重要性是不容质疑的。只有把板书和课文内容联系起来,使板书成为课文内容的概括、缩影,让学生一见板书就知道课文内容,才真正发挥了板书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板书必须做到形神兼备。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课前应对其内容和形式作精心策划,既要突出教学的重点、体现课文作者的写作思路及教师的教学思路,又要有利于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显现出新颖、美观、精当、实用的特点。
板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行为,其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板书如果设计合理,应用得当,有利于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教材,还可以揭示教材内在的联系,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建造,增强信息的刺激强度,提高学习效率,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板书艺术还提倡师生共同创造成果,即打破课堂板书由教师一人包揽的局面,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基础上,上讲台将内容板书在黑板上。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可使师生共享板书艺术的成功乐趣,达到师生思维共振与情感共鸣的境界。
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板书设计的一些体会。
一、板书设计的原则。
1、目标性。板书设计要符合课文的教学目标,体现教学重点难点,与教学要求紧密相关的内容要系统、条理、简练的板书出来,反之与教学要求关系不大的内容,就必须忍痛割爱。
2、准确性。板书设计应在准确把握课文的“文路”、教师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的情况下,以精炼、准确的用词表现出来,做到科学和艺术的结合。
3、凝练性。学会浓缩提炼课文内容的艺术,因为板书是要受时(授课时间)空(黑板面积)限制的,所以,抓住主要内容,以少胜多,以简驭繁,才能抓住要害。
4、条理性。依据生动的课文内容和系统的知识结构,有条理地反映课文的要点,用课文中的关键词,按课文本身所揭示的逻辑关系,构成板书提纲。
5、直观性。在课堂上,对板书的布局、结构、色彩都要精心考虑。板书字体大小、主次分明、排列行款,都要给学生以美观、严谨、大方的空间感受,增添课堂学习的视角美,增强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
二、板书与口授教学应有必然的联系性。
板书是直观教学,它不能独立,必须与口授教学相结合,才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取决于两个方面: 其一,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对象是青少年学生,而不是接受函授教育的成年人。他们较子函授学员,无论在分 析理解的能力上,还是在归纳记录的水平上,都远不及函授学员。他们在语文学习的听、说、读、写上,既需 要教师反复的讲析,也需要教师提纲挈领的板书。因为教师讲授快,他们听不清、记不全的地方,尤其是那些 容易导致歧义误解的同音字、词、句式等,需要板书来校正。其二,教师的教学也必须有个“谱”来规范,使 讲授分析的发挥不至于“串调”。这个“谱”既起着对教师讲授的提示作用,也有着制约作用。因此,有必要 将它设计进板书中来,时时提醒教师,使之口授不至于“走腔串调”。总之,板书设计,既要考虑教师的教, 也要顾及学生的学;既要给口授有充分发挥的机会,也要让板书有实施教学的余地。
三、板书过程中注意要激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的情况下进行教学,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板书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如手:
(一)点题激趣。教师在开始上新课的时候,把课文的标题板书在黑板上,然后引导学生与老师一起分析课题的含义。这样,容易突出教学的中心内容,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定向,很快便集中到课程的中心问题上来。如在教学《司马光》时,可先用白粉笔把课题板书到黑板上,然后,提出问题“这篇课文讲的是司马光干什么的故事?”学生在自读课文后会很快地归纳出:这篇课文讲的是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教师再用红色粉笔把“砸缸救人”四字写在“司马光”的后面。这样,课文的重点就自然而然地摆在了学生的面前,兴趣提起来了,课文的理解就变得简单起来。
(二)图画激趣。小学生都喜欢写写画画,特别 是 在 语 文课堂上,教师如能用彩色粉笔,把 课文内容画到黑板上,学生的兴趣就会被不言而喻地提高起来。如在教学《蜜蜂引路》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边讲解边板画:列宁住在莫斯科附近的小山上,当地有个养蜂的人。列宁通过观察思考找到了养蜂人的住处。
(三)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这也能运用到语文课堂的板书上来。教师要让孩子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幻想,学会好奇,去尽情地释放生命中的创造能量。在课堂板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以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板书时注意要美,即要注意文字美、结构美、色彩美。
文字美要求教师的粉笔字写得要工整、清丽、大方、美观。学生受其熏陶,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摹仿,日久年深,也将字写得同老师相差无已。如果教师的字写得歪歪扭扭,既不美观又不工整,学生目睹其形,没有好感,久而久之,也将失去写好字的兴趣,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一手好的粉笔字,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关健。记得我有一次去参加优质课比赛,那是借班上课,学生对我毫不了解。当我走进教室时,几十名学生和听课的老师,都拭目以待。我在黑板上写下“参观人民大会堂”七个字后,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有的啧啧称赞,有的投以赞美的目光。可以说,刚一上课,靠这七个字的书写,为全课打下了成功的基础。
结构美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板画在黑板上的文字、图画等都要注意整体布局的完整性好的板书就像画家笔下的一幅作品,结构完整,布局合理,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色彩美是指教师在板书时运用色彩,使板书在黑板上能一目了然,让人有赏心悦目的感觉。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板书时可以运用与事物颜色相关的色彩,如写“草”用绿色,写“雪”用白色,写“花”用红色,写“天”用蓝色,让学生通过这些熟悉的颜色,加深识字印象。板书时色彩的运用,还能体现课文内容的感情色彩,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时,就可以分别用黄色和绿色代表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用红色在桃心图形中写“爱字,让学生体会到周总理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五、语文板书设计必须有直观性。
直观教学的特点是:通俗浅显,一目了然。那些艰深复杂、抽象含蓄的语文知识,口授教学往往说不清, 道不明,这就需要板书来弥补其不足了,或用精炼通俗的文字,深入浅出地“点睛”,或有简明的表格来归纳 ,或用形象的画面来图解,从而使学生一目了然,心领神会。为此,板书设计的文句必须浅显明白,图表要简 明扼要,画意要生动形象,容易认知,富于启迪。只有这样,板书才能将其直观作用发挥到最佳程度。
六、板书设计要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的内在本质是语言和思维的辩证统一。“我国语文教学改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普遍重视了对学生的智力开发和思维培育。”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高低与否,关键在于是否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板书是使思维视觉化的一种手段。板书设计,通过图示,对教学内容进行比较、分类、抽象与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促使学生形成各种概念,并通过上述那些局部性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思维的基础过程,是分析和综合。板书图示教学法,正是把分析与综合两种思维过程紧密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为了理解作者的行文脉络,教师往往分析一个一个段落,最后又把全文综合起来;在分析和综合的过程中,教师把作者的思路用图示法标示在黑板上,以简驭繁,向学生显示课文的结构、线索,梳理作者的思路,教给了学生思维的方法。
再者,中小学生的思维多数带有具体性,他们的抽象思维还没有充分发展,根据这个特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应该从具体直观的形象入手。板书图示教学法,正是运用直观形象的手段,使学生的认识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将形象性与逻辑性融于一体。从形式上看,板书图示法是“形象——抽象——形象”的过程;从实质上看,它又是“综合——分析——综合”的逻辑思维过程。教师从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出发,选取不同的切入角度,对全文作鸟瞰式的综合,从宏观出发,运用演绎法,条分缕析,最后运用归纳法,分门别类加以概括。这样,就能启发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与结构,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费时少,收益大。
另外,板书时速度要快。如果花费时间太长,就会影 响 教学进度,还可能造成学生心情烦躁,导致课堂纪律混乱。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遇到较为复杂的板画,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需要,在课前制作或收集图片,粘在黑板上,代替板画。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要精当安排,严密组合。板书出来的一个词,一个点,一条线,一幅画,安排的位置和形式,都要周密考虑。要做到板书的内容有条不紊,水到渠成,绝不可随心所欲。板书的好坏,直接反映教师分析运用驾驭教材能力的高低,所以,必须吃透教材的“三点”(即重点、难点和特点)和“三路”(即文路、教路和学路),竭力追求内容美和形式美。
而且,要讲求实效,利于记忆。板书时色彩和图形的运用勿滥,要简洁明了。形成的板书内容要有利于学生记录和记忆,要为复习巩固知识服务,要让学生从板书里获取知识信息。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板书设计既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又是一门艺术,它是小学语文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掌握了它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增强老师的教学素质;也可以大大地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激发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板书的使用,不能忽略这一环节,更不能随意乱写。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板书
对于小学生来说,板书的重要性是不容质疑的。只有把板书和课文内容联系起来,使板书成为课文内容的概括、缩影,让学生一见板书就知道课文内容,才真正发挥了板书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板书必须做到形神兼备。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课前应对其内容和形式作精心策划,既要突出教学的重点、体现课文作者的写作思路及教师的教学思路,又要有利于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显现出新颖、美观、精当、实用的特点。
板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行为,其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板书如果设计合理,应用得当,有利于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教材,还可以揭示教材内在的联系,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建造,增强信息的刺激强度,提高学习效率,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板书艺术还提倡师生共同创造成果,即打破课堂板书由教师一人包揽的局面,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基础上,上讲台将内容板书在黑板上。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可使师生共享板书艺术的成功乐趣,达到师生思维共振与情感共鸣的境界。
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板书设计的一些体会。
一、板书设计的原则。
1、目标性。板书设计要符合课文的教学目标,体现教学重点难点,与教学要求紧密相关的内容要系统、条理、简练的板书出来,反之与教学要求关系不大的内容,就必须忍痛割爱。
2、准确性。板书设计应在准确把握课文的“文路”、教师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的情况下,以精炼、准确的用词表现出来,做到科学和艺术的结合。
3、凝练性。学会浓缩提炼课文内容的艺术,因为板书是要受时(授课时间)空(黑板面积)限制的,所以,抓住主要内容,以少胜多,以简驭繁,才能抓住要害。
4、条理性。依据生动的课文内容和系统的知识结构,有条理地反映课文的要点,用课文中的关键词,按课文本身所揭示的逻辑关系,构成板书提纲。
5、直观性。在课堂上,对板书的布局、结构、色彩都要精心考虑。板书字体大小、主次分明、排列行款,都要给学生以美观、严谨、大方的空间感受,增添课堂学习的视角美,增强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
二、板书与口授教学应有必然的联系性。
板书是直观教学,它不能独立,必须与口授教学相结合,才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取决于两个方面: 其一,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对象是青少年学生,而不是接受函授教育的成年人。他们较子函授学员,无论在分 析理解的能力上,还是在归纳记录的水平上,都远不及函授学员。他们在语文学习的听、说、读、写上,既需 要教师反复的讲析,也需要教师提纲挈领的板书。因为教师讲授快,他们听不清、记不全的地方,尤其是那些 容易导致歧义误解的同音字、词、句式等,需要板书来校正。其二,教师的教学也必须有个“谱”来规范,使 讲授分析的发挥不至于“串调”。这个“谱”既起着对教师讲授的提示作用,也有着制约作用。因此,有必要 将它设计进板书中来,时时提醒教师,使之口授不至于“走腔串调”。总之,板书设计,既要考虑教师的教, 也要顾及学生的学;既要给口授有充分发挥的机会,也要让板书有实施教学的余地。
三、板书过程中注意要激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的情况下进行教学,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板书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如手:
(一)点题激趣。教师在开始上新课的时候,把课文的标题板书在黑板上,然后引导学生与老师一起分析课题的含义。这样,容易突出教学的中心内容,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定向,很快便集中到课程的中心问题上来。如在教学《司马光》时,可先用白粉笔把课题板书到黑板上,然后,提出问题“这篇课文讲的是司马光干什么的故事?”学生在自读课文后会很快地归纳出:这篇课文讲的是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教师再用红色粉笔把“砸缸救人”四字写在“司马光”的后面。这样,课文的重点就自然而然地摆在了学生的面前,兴趣提起来了,课文的理解就变得简单起来。
(二)图画激趣。小学生都喜欢写写画画,特别 是 在 语 文课堂上,教师如能用彩色粉笔,把 课文内容画到黑板上,学生的兴趣就会被不言而喻地提高起来。如在教学《蜜蜂引路》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边讲解边板画:列宁住在莫斯科附近的小山上,当地有个养蜂的人。列宁通过观察思考找到了养蜂人的住处。
(三)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这也能运用到语文课堂的板书上来。教师要让孩子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幻想,学会好奇,去尽情地释放生命中的创造能量。在课堂板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以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板书时注意要美,即要注意文字美、结构美、色彩美。
文字美要求教师的粉笔字写得要工整、清丽、大方、美观。学生受其熏陶,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摹仿,日久年深,也将字写得同老师相差无已。如果教师的字写得歪歪扭扭,既不美观又不工整,学生目睹其形,没有好感,久而久之,也将失去写好字的兴趣,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一手好的粉笔字,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关健。记得我有一次去参加优质课比赛,那是借班上课,学生对我毫不了解。当我走进教室时,几十名学生和听课的老师,都拭目以待。我在黑板上写下“参观人民大会堂”七个字后,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有的啧啧称赞,有的投以赞美的目光。可以说,刚一上课,靠这七个字的书写,为全课打下了成功的基础。
结构美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板画在黑板上的文字、图画等都要注意整体布局的完整性好的板书就像画家笔下的一幅作品,结构完整,布局合理,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色彩美是指教师在板书时运用色彩,使板书在黑板上能一目了然,让人有赏心悦目的感觉。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板书时可以运用与事物颜色相关的色彩,如写“草”用绿色,写“雪”用白色,写“花”用红色,写“天”用蓝色,让学生通过这些熟悉的颜色,加深识字印象。板书时色彩的运用,还能体现课文内容的感情色彩,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时,就可以分别用黄色和绿色代表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用红色在桃心图形中写“爱字,让学生体会到周总理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五、语文板书设计必须有直观性。
直观教学的特点是:通俗浅显,一目了然。那些艰深复杂、抽象含蓄的语文知识,口授教学往往说不清, 道不明,这就需要板书来弥补其不足了,或用精炼通俗的文字,深入浅出地“点睛”,或有简明的表格来归纳 ,或用形象的画面来图解,从而使学生一目了然,心领神会。为此,板书设计的文句必须浅显明白,图表要简 明扼要,画意要生动形象,容易认知,富于启迪。只有这样,板书才能将其直观作用发挥到最佳程度。
六、板书设计要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的内在本质是语言和思维的辩证统一。“我国语文教学改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普遍重视了对学生的智力开发和思维培育。”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高低与否,关键在于是否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板书是使思维视觉化的一种手段。板书设计,通过图示,对教学内容进行比较、分类、抽象与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促使学生形成各种概念,并通过上述那些局部性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思维的基础过程,是分析和综合。板书图示教学法,正是把分析与综合两种思维过程紧密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为了理解作者的行文脉络,教师往往分析一个一个段落,最后又把全文综合起来;在分析和综合的过程中,教师把作者的思路用图示法标示在黑板上,以简驭繁,向学生显示课文的结构、线索,梳理作者的思路,教给了学生思维的方法。
再者,中小学生的思维多数带有具体性,他们的抽象思维还没有充分发展,根据这个特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应该从具体直观的形象入手。板书图示教学法,正是运用直观形象的手段,使学生的认识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将形象性与逻辑性融于一体。从形式上看,板书图示法是“形象——抽象——形象”的过程;从实质上看,它又是“综合——分析——综合”的逻辑思维过程。教师从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出发,选取不同的切入角度,对全文作鸟瞰式的综合,从宏观出发,运用演绎法,条分缕析,最后运用归纳法,分门别类加以概括。这样,就能启发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与结构,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费时少,收益大。
另外,板书时速度要快。如果花费时间太长,就会影 响 教学进度,还可能造成学生心情烦躁,导致课堂纪律混乱。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遇到较为复杂的板画,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需要,在课前制作或收集图片,粘在黑板上,代替板画。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要精当安排,严密组合。板书出来的一个词,一个点,一条线,一幅画,安排的位置和形式,都要周密考虑。要做到板书的内容有条不紊,水到渠成,绝不可随心所欲。板书的好坏,直接反映教师分析运用驾驭教材能力的高低,所以,必须吃透教材的“三点”(即重点、难点和特点)和“三路”(即文路、教路和学路),竭力追求内容美和形式美。
而且,要讲求实效,利于记忆。板书时色彩和图形的运用勿滥,要简洁明了。形成的板书内容要有利于学生记录和记忆,要为复习巩固知识服务,要让学生从板书里获取知识信息。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板书设计既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又是一门艺术,它是小学语文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掌握了它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增强老师的教学素质;也可以大大地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激发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板书的使用,不能忽略这一环节,更不能随意乱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