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教学是思维的碰撞,只有每天都在不断思考,才能感受数学带来的快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使学生思维活跃,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每日一思”就是教师在教学之余每天给学生一道有一定思考价值的思考题,使学生变学为思,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研究背景;研究过程及方法;研究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13-1
“每日一思”的实施对象主要是针对城乡结合的普通初中学生。这些孩子的父母大部分文化程度不高,对思维价值的认识浮于表面,再加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和手机已经深入到每个家庭生活中,不论是父母或是孩子,每天必不可少的都要在手机上花大量时间。手机里的游戏,快餐式的文化,让很多学生变的浮躁不安,痴迷和专注于简单的机械操纵,根本不能静下心来,踏踏实实的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很多时候,学生对于不理解或者不能解决的问题都是直接的询问或者借助网络搜索答案,不能对自己的思维起到一定的锻炼作用。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懒惰并且产生依赖。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缺乏思考意识和锻炼思维的兴趣。这不仅會影响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更直接制约着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学生的数学思维特点
数学思维活动以思考为核心,思考是学生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学生反思数学思考的过程,就是对自己的数学思维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进而对数学认知活动进行指导、支配、决定和监控。然而当前的学生都是被动的接收或者逼迫去思考一些现成的东西而导致思维停滞、死板。在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了解到,许多初中生在学习数学遇到困难的时候,往往是通过直接询问他人求得答案而不是通过看书学习思考的方式解决问题。再加上近几年的中考更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方式的考察,尤其是一些创新题更是要求学生在夯实基础的情况下拓展自己的思维,认真的思考、全面的分析。在升学的压力下,很多教师免不了会增加学生的学习任务,大量的占用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只能仓促和肤浅的思考问题,导致很多学生依靠网络找答案,久而久之学生就没有了思维能力和耐心思考的态度,更多的是顺从、接受和依附。
二、“每日一思”的方法和原则
1.选题:每天提前开始设计和定位题目和题型并且设想要达到的预期目标,然后通过悬赏和竞争的方式隆重公开布置。选题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同步性原则。
初中学生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在讲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时很多学生愿意参与到课堂并展开积极讨论,但课后作业的完成就不容乐观了,究其原因是在上课的过程中是知识的直接呈现和运用,对于知识的内容也比较单一,再加上一节课的时间很有限,我们不可能将知识体现的那么详尽和全面,并且对于知识的本质巩固也不可能拓展得全面。所以课后教师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来加强课堂的不足,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基础不好学生会感觉疲惫最后厌学放弃,如果我们能在课堂之余选择同步的一些值得思考的内容并且引入竞争机制,学生就会主动的研究和思考然后对于一些疑惑的地方在课堂上能解决,如果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学生之间讨论,这样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氛围。例如: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讲解之后,可以设置这样的“每日一思”:
例:二次函数y=x2 bx的图象如图,对称轴为直线x=1,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 bx-t=0(t为实数)-1 A.t≥-1 B.-1≤t<3
C.-1≤t<8 D.3 效果:本题给出之后,引起了一阵讨论。有的组是利用对称轴方程求出b=-2,得出解析式y=x2-2x然后代入x=-1和x=4解出t。也有组利用两图象的交点求解,x2 bx-t=0可以看成是函数y1=x2 bx和函数y2=t的图象在-1 我随即给出了问题追加:请想出来的小组自己编写一道类似的题目,作为明天的“每日一思”题目。
(2)难易适当原则。
难易适当原则就是我们常说的“跳起来就能够到桃子”的状态。成功是思维培养的终极目标,只有成功才能获得喜悦感,所以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同时也需要学生“跳起来”才能够到;难以结合,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讨论与探索,逐级pk掉个个关卡,让学生如同游戏晋级般解决数学问题。往往在学生激烈的讨论中能够发现意想不到的解题方法。
(3)方法代表性原则。
方法代表性原则是指不出偏题、怪题,而是正常题型的不同层次的拓展,这样对于学生来说会感觉入口宽,人人都能进入。但是越往里走会感觉越困难,越困难又越想往里钻,一旦问题解决就是一通百通。掌握此类题型的根本方法,这样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就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2.检查:每天的数学课前都会选派一组的代表交流研究成果。交流方式可以是一人讲解,也可以是合作讲解,或者其他组补充和建议等。讲解成功的组可以积一颗星称号“入门新手”,再积两颗星称号“起步熟手”,以此类推当累计达到十五颗星为“头脑王者”并获得月度奖励。
3.研究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发现:(1)班级的研究和学习气氛增强。对于一些平时胆小,内向的学生有时候也能看到他们讨论的身影。(2)研究兴趣浓厚。学生的付出教师给予肯定和赞赏,数学思维意识进行了激发和强化。学生每天都很期待新问题的出现,兴趣吸引学生去思考、探索、创新,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提升了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3)形成习题库。根据学生完成情况把“每日一思”题目按难度和类型进行归类,也可以按学生完成时间分类。
关键词:研究背景;研究过程及方法;研究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13-1
“每日一思”的实施对象主要是针对城乡结合的普通初中学生。这些孩子的父母大部分文化程度不高,对思维价值的认识浮于表面,再加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和手机已经深入到每个家庭生活中,不论是父母或是孩子,每天必不可少的都要在手机上花大量时间。手机里的游戏,快餐式的文化,让很多学生变的浮躁不安,痴迷和专注于简单的机械操纵,根本不能静下心来,踏踏实实的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很多时候,学生对于不理解或者不能解决的问题都是直接的询问或者借助网络搜索答案,不能对自己的思维起到一定的锻炼作用。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懒惰并且产生依赖。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缺乏思考意识和锻炼思维的兴趣。这不仅會影响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更直接制约着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学生的数学思维特点
数学思维活动以思考为核心,思考是学生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学生反思数学思考的过程,就是对自己的数学思维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进而对数学认知活动进行指导、支配、决定和监控。然而当前的学生都是被动的接收或者逼迫去思考一些现成的东西而导致思维停滞、死板。在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了解到,许多初中生在学习数学遇到困难的时候,往往是通过直接询问他人求得答案而不是通过看书学习思考的方式解决问题。再加上近几年的中考更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方式的考察,尤其是一些创新题更是要求学生在夯实基础的情况下拓展自己的思维,认真的思考、全面的分析。在升学的压力下,很多教师免不了会增加学生的学习任务,大量的占用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只能仓促和肤浅的思考问题,导致很多学生依靠网络找答案,久而久之学生就没有了思维能力和耐心思考的态度,更多的是顺从、接受和依附。
二、“每日一思”的方法和原则
1.选题:每天提前开始设计和定位题目和题型并且设想要达到的预期目标,然后通过悬赏和竞争的方式隆重公开布置。选题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同步性原则。
初中学生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在讲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时很多学生愿意参与到课堂并展开积极讨论,但课后作业的完成就不容乐观了,究其原因是在上课的过程中是知识的直接呈现和运用,对于知识的内容也比较单一,再加上一节课的时间很有限,我们不可能将知识体现的那么详尽和全面,并且对于知识的本质巩固也不可能拓展得全面。所以课后教师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来加强课堂的不足,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基础不好学生会感觉疲惫最后厌学放弃,如果我们能在课堂之余选择同步的一些值得思考的内容并且引入竞争机制,学生就会主动的研究和思考然后对于一些疑惑的地方在课堂上能解决,如果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学生之间讨论,这样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氛围。例如: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讲解之后,可以设置这样的“每日一思”:
例:二次函数y=x2 bx的图象如图,对称轴为直线x=1,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 bx-t=0(t为实数)-1
C.-1≤t<8 D.3
(2)难易适当原则。
难易适当原则就是我们常说的“跳起来就能够到桃子”的状态。成功是思维培养的终极目标,只有成功才能获得喜悦感,所以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同时也需要学生“跳起来”才能够到;难以结合,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讨论与探索,逐级pk掉个个关卡,让学生如同游戏晋级般解决数学问题。往往在学生激烈的讨论中能够发现意想不到的解题方法。
(3)方法代表性原则。
方法代表性原则是指不出偏题、怪题,而是正常题型的不同层次的拓展,这样对于学生来说会感觉入口宽,人人都能进入。但是越往里走会感觉越困难,越困难又越想往里钻,一旦问题解决就是一通百通。掌握此类题型的根本方法,这样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就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2.检查:每天的数学课前都会选派一组的代表交流研究成果。交流方式可以是一人讲解,也可以是合作讲解,或者其他组补充和建议等。讲解成功的组可以积一颗星称号“入门新手”,再积两颗星称号“起步熟手”,以此类推当累计达到十五颗星为“头脑王者”并获得月度奖励。
3.研究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发现:(1)班级的研究和学习气氛增强。对于一些平时胆小,内向的学生有时候也能看到他们讨论的身影。(2)研究兴趣浓厚。学生的付出教师给予肯定和赞赏,数学思维意识进行了激发和强化。学生每天都很期待新问题的出现,兴趣吸引学生去思考、探索、创新,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提升了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3)形成习题库。根据学生完成情况把“每日一思”题目按难度和类型进行归类,也可以按学生完成时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