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教学需三“思”而后行

来源 :语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k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轼的《前赤壁赋》,语言精妙,情感率真,哲思深邃,一直是高中文言文阅读的经典篇目。《前赤壁赋》的阅读教学,很多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都做过较为深入地研究与探索,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课例和学习资源。不久前,笔者又一次做了《前赤壁赋》的区级研究课。这节研究课使我对苏轼的《前赤壁赋》又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对文言文阅读教学也有了更新的认识。我的教学从思路、思维、思想三个层面展开,美其名曰:“高中文言文阅读需三‘思’而后行”。下面我就结合《前赤壁赋》教学设计,依次加以阐释和论述。
  一、以思路探究为学生阅读搭建平台
  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文章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意思是找寻到作者的写作思路即把握文章的文脉,才能使阅读深入到文本中去,才能抓住文本的核心,才能领悟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情感,才能感受到文章的精妙之处。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在《文言文教学教什么》一书中也讲到:“学习文言文,研习谋篇布局的章法、体会炼字炼句的艺术,是两个重点。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往往是作者言志载道的关节点、精髓处。”王教授所说的“章法考究处”也就是文章的写作思路。要解读苏轼的《前赤壁赋》,阅读教学的切入点就是作者的写作思路,抓住了写作思路就找到了解读这篇文章的钥匙。以往的教学一般都是从文中的景、情、理三者的关系入手。作者看到赤壁的美景心生快乐之情。再由赤壁联想到曹操的丰功伟业被湮没于历史长河,感慨生命的短暂,自我的渺小,随即由乐转悲。最后又在江月的变与不变中悟出了人生的哲理,不再执着于个体生命的永恒,转而看淡名利得失,以豁达超脱的心态面对生活,从而转悲为喜。作为一般性阅读,遵循这种思路是没问题的。但作为文言文阅读教学,这种思路未必十分妥当。阅读教学中找出作者的写作思路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作者的写作思路要成为学生的阅读思路,这一思路要为学生后面的阅读搭建平台,引导学生将阅读向纵深展开。因此,我在本次《前赤壁赋》的教学中将作者的写作思路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依然由赤壁之景切入,进而分析情与理。但我将对“江”与“月”两个景物即两个意象的捕捉贯穿整个阅读,以“江”与“月”将情与理相勾连。在教学设计中我布置的第一个学习任务是:《赤壁赋》中苏子情感发生了几次变化,每一次变化时,苏子眼前的江与月有着怎样的特点?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静谧、朦胧、皎洁、明亮)
  乐↓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奔腾不息,恒照古今)
  悲↓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动亦不动,变亦不变)
  喜↓
  这样的设计就使苏轼的三次情感变化都与“江”“月”两个意象有了密切的关联。完成了这一学习任务,学生不仅找到了文章的行文线索,厘清了作者的写作思路,还为后面的阅读铺平了道路,搭建了平台,依循这一思路,学生就有了进一步解读文章的抓手,阅读教学也可以顺利展开了。
  二、以思维培养让学生阅读充满期待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提出:“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可见,学生品质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提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苏轼的《前赤壁赋》正是培养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首选佳作。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在教学中我向学生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结合文本内容和自己的阅读及生活积累,说说每一次引发苏子情感变化的究竟是不是赤壁的江月呢?如果是,你的依据是什么?如果不是,你的理由是什么?这个问题是上一个学习任务的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分析探究文中景、情、理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的阅读走向深入,深度阅读带动学生的思维走向更高更深的层面。而且这个问题起到了激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它不是简单的是与非、对与错的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得出不同的结论,学生的思维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发散的,多元的,这就使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思维品质得以提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对学生加以引导,我又预设了如下三个问题:
  1.苏子面对赤壁的江月,开始时的“乐”是一种怎样的乐呢?是完全摆脱了苦闷与忧愁的乐吗?
  2.为什么面对同样的一条大江,一轮明月,苏子既乐又悲,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说说你的理解。
  3.当乐与悲产生矛盾时,苏子解决的办法是什么呢?
  在这些预设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对阅读充满了期待,对苏轼的解读更加深刻了,思维水平也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谈到当前教育问题时说:“教育的本质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而课堂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最好场所。”课堂如何能成为培养学生的最好场所呢?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教师的设计与组织。通过教师的任务驱动,问题引导等有效的教学组织,学生的思维才会被激活,学生思维品质才有了提升的可能。在文言文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
  三、以思想提升使学生阅读回味无穷
  《前赤壁赋》是一篇有着思想深度的文章,儒、道、佛的思想在文中均有表述。儒、道、佛三种思想相互交织,既矛盾又融合,既对立又统一。正是在这三种思想的影响下,苏轼的内心才能如此强大,苏轼的胸怀才能如此豁达。学习《前赤壁赋》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让学生走进苏轼内心的精神世界,感受儒、道、佛三种思想的魅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语文教学不能搞纯粹的思想灌输,只能通过阅读感悟,通过鉴赏评价来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环节:苏轼对于宇宙、人生变与不变道理的阐述以及后文阐释的道家人生观,你认可吗?你觉得苏轼是否真正从悲伤中解脫出来了呢?如果你是苏轼,会用和苏轼一样的方法将自己从悲伤中解脱吗?对于这几个问题,学生应从下面几个角度入手分析:
  1.苏轼由悲转喜的过程是否太快。
  2.苏轼对宇宙人生的见解是否牵强。
  3.真正发生改变的是江月还是苏轼的人生观。
  4.道家心态,暂得解脱;儒家精神,直面苦痛。
  5.调整心态,化悲为喜;勇敢面对,痛并快乐。
  这样的教学依然是把问题留给学生。学生不仅要读懂苏轼,还要以自己的生活经验,自己的人生感悟去解读苏轼的内心世界,去理解儒、道、佛三种思想。即便《前赤壁赋》学习完了,但学生们对问题的思考与探究还会继续,学生思想认知水平自然而然得以提升。
  作者单位: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中学
其他文献
《礼记·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句话讲出了治学的根本之道。对于小升初学生而言,初中语文学习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有些学生语文学习不得其法。其实初中学习语文的方法就在“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十个字中。  一、與小学相比,初中语文有哪些变化?  1.阅读文章难度增大  我们以记叙文阅读为例。小学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
期刊
所谓多要素模式,就是从作文题目提供的材料中,提取一个论述对象,从中开掘进去,发现其内在的若干成分(要素),选择三个最具代表性的,并分别提炼出分论点,展开议论文写作思维样式论述。要素就是构成事物的多种因素、成分、原因与条件等内在事物。比如:事物的因素、构成、组织、结构、原理……;人物的思想、品格、文化、气质、能力……;事件的意义、原因、前景、后果、影响……;办事的方式、方法、方案、途径、思路……;人
期刊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本人最喜欢的一篇文章,“能于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穷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地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很显露,有大家的作风”(孙伏园:《关于鲁迅先生》,《晨报·副刊》,1924年1月12日)。鲁迅在《孔乙己》这篇小说中叙述了一个社会底层小人物被侮辱、被损害的悲剧。学生对于孔乙己的命运解读本来就有距离感。因此,笔者在进行教学时尝试“深文趣教”。以“谁是害死孔乙己的凶手”这一主问题贯穿课堂,
期刊
学生的文章是否文通字顺、准确达意——这是语言文字运用是否精确规范的问题,王尚文先生称其为“语文品质”,即“一篇语言作品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质量高下”。“语文品质”衡量的是语言作品的质量,是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探索的真实反映。  显然,学生语言作品“语文品质”的高下更多的来自于语文课堂的习得。甚至说,语文课应是学生“语文品质”的“第一责任人”,好的“语文品质”,必然来自于好的语文课的培育。为此,我们在
期刊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具体落实到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中,可以理解为借助古诗词的学习,发掘古诗词中的文化基因,并在初中生中进行传承与理解。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采用“议题设计、文本组群、文本学习”的总体教学策略,挖掘古诗词当中蕴藏的文
期刊
诗歌教学的主要着力方向有三个——语言、审美、思想。要想使诗歌切实发挥其教育效能,教学当然应均衡地照顾到三个方向,不宜轻此薄彼。但诗歌教学的三个方向,各有其引导和发展规律,在具体实践中是不能同策的。比如语言,主要依靠研究技法、咬文嚼字来指导学生;审美,则宜通过情境、诵读、寻韵等来引导。因而,虽然实践中是将三个方向的对应策略整合起来运用,但从教研上,可以把它们作为独立的课题来研究。这样,可以使教学质量
期刊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饰物也是一种文化,并且源远流长,不容小觑。从原始人佩戴的贝壳,到今天人们的手机装饰小物件,它们并不是单纯为了漂亮,还隐含着某种文化或心理的期待。  古人认为牛皮性柔,性急的人佩带可以自我警戒。《韩非子·观行》中记载:“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韦”,即熟牛皮,成语“韦编三绝”中的“韦”就是熟牛皮这个意思。西门豹知道自己性子急躁,经常佩带熟牛皮,提
期刊
斯托夫人因著有《汤姆叔叔的小屋》一书给当时社会带来了重大影响而获得林肯总统的称赞,说她“就是那位引发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我国著名作家夏衍的《包身工》也因其真实地再现了包身工的非人生活,揭露了在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政府双重统治下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而一度引起巨大的轰动,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报告文学的开山之作。  阅读这篇报告文学我们自然不会忽视其对人物所处的当时社会环境的展示,从文学的角度而言我
期刊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总主编、北京大学教授温儒敏先生曾用“守正创新”一词来概括新教材的特点。就笔者看来,“守正”是指新教材保留了人教版、苏教版的不少经典篇目,延续了苏教版人文组元的编写体例;“创新”则意指编写理念的革新,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通过“整体规划,有机渗透”的方式去设计单元,引导教师创设恰当的学习任务去驱动学生。可见,根据统编版教材的导向和新课标的要求,以
期刊
我国的文言文对语言中的文字音律方面比较考究,作者在进行文言文写作时,也往往从音律的角度出发,使得文言文在字里行间透露着音律美。文言文的主要特点是音律铿锵,由于古人在进行文言文写作时,往往注重文言文字词之间的骈俪对仗,并且对于字词之间的平仄及押韵极其考究,所以,许多文言文作品读起来抑扬顿挫,音律美的特点十分明显。其中,音律美的典型代表作品以诗、词、曲为主,由于诗、词、曲有着严格的韵律要求,因此读起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