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走路的树》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一篇清新纯美的童话,叙述了小鸟与驯鹿父子纯真的友情,细细品读,发现文本有“三多”——想象留白多、角色对话多、左右结构的生字多。为充分发挥“语例”功能,我遵循文本特点和学情,将教学目标聚焦于“三好”——说好话,读好书,写好字,在语言实践中落实语言文字运用,培养学生语用能力。
一、浸润童话诗境,巧妙补白,想象练说
这篇课文故事简单易懂,其间留白想象的空间较多,因此,结合童话文本特点,创设情境,放飞想象,巧妙补白,拓宽文本内涵,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使学生生命与文本无缝对接,与作者产生共鸣。
故事开头,小鸟与“会走路的树”相识、相知,“他们去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大胆想象:小树带着小鸟来到( ),看见了( )。学生语言如清泉汩汩流淌:“他们来到小河边,看见了清澈的河水和活蹦乱跳的鱼儿。”“他们来到花园里,看见了鲜艳的花朵和勤劳的小蜜蜂。”……无需老师的烦琐讲解,声情并茂的补白已经把小鸟与小树之间愉快的相处表现得淋漓尽致。
秋天到了,朝夕相处的老朋友就要分开了,我引导学生在角色互换中深情“告别”:“小鸟,你一路上可要注意安全啊!”“小树,谢谢你带我去了那么多好玩的地方,见到那么多有趣的东西!我会想念你的!”“小鸟,明天春天,我们还在这儿不见不散” ……话语中有不舍,有感恩,有约定,小鸟与小树之间深厚的友谊和依依不舍的情感已然镌刻于学生心里。
第二年春天,小鸟从南方赶回来,见到了“小树”的孩子——小驯鹿,他们愉快地交谈,心情激动的小驯鹿带着小鸟向自己的家快步走去。学到这里,课文已经结束,我引导孩子将故事续编下去:“小鸟对驯鹿爸爸说:‘老朋友,我们终于见面了,我可想念你了!’‘我也是呀!’驯鹿爸爸一边说,一边和小鸟拥抱在一起。”“小鸟说:‘老朋友,你知道吗?我在南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事情,我讲给你听吧!’‘好啊!来,我们边吃边聊!’小鸟和驯鹿一家子欢聚一堂,有说有笑,真开心呀!”……
二、破译标点密码,渗透读法,入情阅读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指出:“应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这篇童话故事语言清新,小鸟和驯鹿父子的对话贯穿全篇,小鸟的纯真可爱,“小树”热情善良尽在对话中流露无遗。针对文本、学情特点,我在教学中抓住对话为训练点,关注问号、感叹号,引导学生读出不同语气。
指导学习第一次对话时,先联系学生生活体验感知“好奇”,结合自己的理解读小鸟的问话和小树的回答,从对话中感受小鸟的好奇、天真可爱以及小树的热情、乐于助人,并相机板书“?”和“!”,在一次次入情诵读中学习体会“?”和“!”表达的不同语气,破译出“?”和“!”背后隐藏的秘密——“?”表达疑问的语气,“!”表达感叹、激动的语气;学习第二次对话时,同桌合作学习,运用学习第一次对话时掌握的朗读方法——借助对话末尾的“?”和“!”帮助理解小鸟和小驯鹿的不同情感,读出不同的语气。“标点无声胜有声”,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朗读有法可依,有情可循,读起对话来入情入境、声情并茂,小鸟初见小驯鹿时的疑问、惊喜以及小驯鹿遇见爸爸老朋友时的激动兴奋尽情展现无遗。
整个阅读教学过程由扶到放,循序渐进,学生在内容与表达的巧妙整合中得意、得言、得法、得能。
三、梳理汉字规律,点拨写法,规范书写
新课标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并要求每天语文课安排10分钟练习写字。这篇课文共有9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其中左右(左中右)结构的汉字就有4个:概、激、陪、路。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独立识字、写字能力,书写好“陪”、“路”较简单,而“概”、“激”笔画繁多,结构复杂,学生书写规范有困难,容易写得松散,要写好这一类字,必须掌握左中右三部分长短宽窄变化以及各部分之间的穿插避让,如何让二年级的学生明白这个书法要领呢?我在教学中努力将汉字变成一个故事、一副画面,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规律,总结写法:我首先出示“概”字,引导学生观察左中右三个兄弟的高矮、胖瘦、笔画穿插,相机出示观察方法:“一看胖瘦,二看高矮,三看笔画”,然后一边讲故事一边范写“概”字:“老大木字旁又高又瘦,站得笔直;老二是个胆小鬼,紧紧挨着哥哥身边,缩在中间;老三呢,是个调皮蛋,他一边捂着嘴巴(竖画)笑话二哥,一边还将一条长长的腿(撇画)一直伸到他的脚下逗他玩呢。”说话间,一个字形匀称美观的“概”字出现在孩子们面前。孩子们哈哈大笑,对“概”的写法心领神会,在轻轻松松中就掌握了写字要领,尤其是右边的撇画与中间部分穿插写得十分到位,一个个美观大方的“概”字就从孩子们手中诞生了。接着,我引导孩子回顾刚才的写字方法,在已有学习经验上运用总结出的“三看”的写字方法:一看胖瘦,二看高矮,三看笔画,书写“激”、“陪”、“路”,让孩子在运用中举一反三,达到指导一个字带动一类字的目的,在轻松愉悦的学习过程中习得写字方法,内化写字能力。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只有根据文本语言文字特点和学情需要充分挖掘“例子”功能,找到语用训练点,化繁为简,通过多种方法策略引领学生走进扎实有效的语用训练活动,才能实现“语例”最大限度的增值!
一、浸润童话诗境,巧妙补白,想象练说
这篇课文故事简单易懂,其间留白想象的空间较多,因此,结合童话文本特点,创设情境,放飞想象,巧妙补白,拓宽文本内涵,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使学生生命与文本无缝对接,与作者产生共鸣。
故事开头,小鸟与“会走路的树”相识、相知,“他们去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大胆想象:小树带着小鸟来到( ),看见了( )。学生语言如清泉汩汩流淌:“他们来到小河边,看见了清澈的河水和活蹦乱跳的鱼儿。”“他们来到花园里,看见了鲜艳的花朵和勤劳的小蜜蜂。”……无需老师的烦琐讲解,声情并茂的补白已经把小鸟与小树之间愉快的相处表现得淋漓尽致。
秋天到了,朝夕相处的老朋友就要分开了,我引导学生在角色互换中深情“告别”:“小鸟,你一路上可要注意安全啊!”“小树,谢谢你带我去了那么多好玩的地方,见到那么多有趣的东西!我会想念你的!”“小鸟,明天春天,我们还在这儿不见不散” ……话语中有不舍,有感恩,有约定,小鸟与小树之间深厚的友谊和依依不舍的情感已然镌刻于学生心里。
第二年春天,小鸟从南方赶回来,见到了“小树”的孩子——小驯鹿,他们愉快地交谈,心情激动的小驯鹿带着小鸟向自己的家快步走去。学到这里,课文已经结束,我引导孩子将故事续编下去:“小鸟对驯鹿爸爸说:‘老朋友,我们终于见面了,我可想念你了!’‘我也是呀!’驯鹿爸爸一边说,一边和小鸟拥抱在一起。”“小鸟说:‘老朋友,你知道吗?我在南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事情,我讲给你听吧!’‘好啊!来,我们边吃边聊!’小鸟和驯鹿一家子欢聚一堂,有说有笑,真开心呀!”……
二、破译标点密码,渗透读法,入情阅读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指出:“应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这篇童话故事语言清新,小鸟和驯鹿父子的对话贯穿全篇,小鸟的纯真可爱,“小树”热情善良尽在对话中流露无遗。针对文本、学情特点,我在教学中抓住对话为训练点,关注问号、感叹号,引导学生读出不同语气。
指导学习第一次对话时,先联系学生生活体验感知“好奇”,结合自己的理解读小鸟的问话和小树的回答,从对话中感受小鸟的好奇、天真可爱以及小树的热情、乐于助人,并相机板书“?”和“!”,在一次次入情诵读中学习体会“?”和“!”表达的不同语气,破译出“?”和“!”背后隐藏的秘密——“?”表达疑问的语气,“!”表达感叹、激动的语气;学习第二次对话时,同桌合作学习,运用学习第一次对话时掌握的朗读方法——借助对话末尾的“?”和“!”帮助理解小鸟和小驯鹿的不同情感,读出不同的语气。“标点无声胜有声”,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朗读有法可依,有情可循,读起对话来入情入境、声情并茂,小鸟初见小驯鹿时的疑问、惊喜以及小驯鹿遇见爸爸老朋友时的激动兴奋尽情展现无遗。
整个阅读教学过程由扶到放,循序渐进,学生在内容与表达的巧妙整合中得意、得言、得法、得能。
三、梳理汉字规律,点拨写法,规范书写
新课标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并要求每天语文课安排10分钟练习写字。这篇课文共有9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其中左右(左中右)结构的汉字就有4个:概、激、陪、路。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独立识字、写字能力,书写好“陪”、“路”较简单,而“概”、“激”笔画繁多,结构复杂,学生书写规范有困难,容易写得松散,要写好这一类字,必须掌握左中右三部分长短宽窄变化以及各部分之间的穿插避让,如何让二年级的学生明白这个书法要领呢?我在教学中努力将汉字变成一个故事、一副画面,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规律,总结写法:我首先出示“概”字,引导学生观察左中右三个兄弟的高矮、胖瘦、笔画穿插,相机出示观察方法:“一看胖瘦,二看高矮,三看笔画”,然后一边讲故事一边范写“概”字:“老大木字旁又高又瘦,站得笔直;老二是个胆小鬼,紧紧挨着哥哥身边,缩在中间;老三呢,是个调皮蛋,他一边捂着嘴巴(竖画)笑话二哥,一边还将一条长长的腿(撇画)一直伸到他的脚下逗他玩呢。”说话间,一个字形匀称美观的“概”字出现在孩子们面前。孩子们哈哈大笑,对“概”的写法心领神会,在轻轻松松中就掌握了写字要领,尤其是右边的撇画与中间部分穿插写得十分到位,一个个美观大方的“概”字就从孩子们手中诞生了。接着,我引导孩子回顾刚才的写字方法,在已有学习经验上运用总结出的“三看”的写字方法:一看胖瘦,二看高矮,三看笔画,书写“激”、“陪”、“路”,让孩子在运用中举一反三,达到指导一个字带动一类字的目的,在轻松愉悦的学习过程中习得写字方法,内化写字能力。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只有根据文本语言文字特点和学情需要充分挖掘“例子”功能,找到语用训练点,化繁为简,通过多种方法策略引领学生走进扎实有效的语用训练活动,才能实现“语例”最大限度的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