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教学法下的写作教学实践研究

来源 :文学教育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cac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阅读和写作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读写结合教学法是针对语文教学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文章主要是通过对读写教学法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进行分析,研究读写教学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如何利用讀写教学法更好地促进小学写作教学。
   关键词:读写教学法 小学语文 写作 实践
   语文作为从初级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必修课,对学生个人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小学作为语文学习的启蒙阶段,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必须在启蒙阶段打好基础,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在语文教学中有一个有别于其他科目的教学方法——读写教学法,读写教学法是把阅读和写作结合在一起,以读促写。这种教学方法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但是当前读写教学法还不是很完善,影响到了实行读写教学法的预期目标。
   一.我国小学生的读写教学现状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开始由之前的阅读和写作分开的传统教学方法转向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使用很久,突然改革让教师乃至学生都不太适应。面对新的教学方法,教师没有确定的教学方向以及大量教学案例作参考,导致其在使用读写教学法时没有最大程度地发挥这种教学方法的作用,反而阻碍了正常课程的进行。读写教学法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但是我国小学的读写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反而阻碍了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我国小学读写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读写结合失衡,分配不均
   读写教学法比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发挥学生主体性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虽然许多教师已经开始使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但是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他们对于新的教学方法还不适应,使用起来不免流于形式。大部分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还是会把重心放到阅读教学上,而关于写作教学,大多教师会选择把写作布置成家庭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完成。然而,小学阶段不仅是阅读的启蒙阶段,也是写作的开始阶段,大部分学生由于刚接触写作,对于写作比较陌生,若把写作放在课后,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出现为了完成作业进行抄袭或者不写的现象。除此之外,小学生精力旺盛,正处于爱玩的年纪,把写作作为课后作业,写作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2.小学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单一
   很多小学教师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开始重视读写结合教学方式,对如何更好地实施读写教学进行认真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增加更多的趣味性,虽然如此,在开展模式上还是略显单一,而且教学质量也得不到保障。小学语文读写教学在大部分教师眼中只是将阅读和写作融合在一起,而且许多教师过于依赖课本,完全按照课本开展教学。例如,教师首先按照课本提供的课前预习导读让学生进行课前几分钟的阅读,然后进行阅读教学;在带领学生进行指定课文阅读后,教师就开始带领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课文;最后,教师根据教材课后的相关习题,给学生布置相关作文题,让学生在剩下的课堂时间或者课后时间完成写作。这样的读写教学看似把阅读和写作结合在一起,其实还是没有脱离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需要完成的写作任务与之前的阅读教学关系不大,这样就违背了进行读写教学的初衷。所谓的读写教学也只是走了过场,流于形式,“换汤不换药”。
   3.读写教学不受重视
   虽说在新课改的促进下,读写教学开始受到重视,但是受重视的程度远远不够。首先,学校对读写教学不重视。学校的课程编排中,阅读课和写作课还是分开的,这样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会在潜意识里认为这是两门分开的课程。其次,老师也对读写教学不够重视。教师刚开始进行读写教学时,难免对这种教学方式不熟悉,导致课程速度减慢,课堂效率不高,影响教学进度。这就会导致老师“知难而退”,降低使用读写教学的频率。学校和教师对读写教学的不重视自然而然会影响到学生,致使学生也未能意识到读写教学对于提高自身写作能力的作用,这样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无法达到要开展读写教学的预期目标[1]。
   三.读写教学促进写作的对策
   1.强化教师读写教学理论基础
   读、写是语文教学的两大重要部分,读是理解,写是运用,二者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所以要把两者结合,绝不是简单的融合就可以。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能力的形成离不开阅读教学。进行阅读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写作奠定基础,促进语言应用。但是,阅读教学不仅仅只是为了写作服务,阅读教学还有为学生打下终生学习基础的任务。因此,要防止产生阅读是写作的附庸的想法。写作是在阅读的基础上,把在阅读过程中学到的内容加以整合利用来表达自己情感、观点的过程。写作可以看做是阅读内容的整合,也可以看做是在阅读基础上的二次创造。这个过程内容的好坏、质量的高低是受到阅读的影响的。但是写作也具有自己的独特性,所以二者不能混为一谈。读写结合是在阅读和写作都可以独立完成的情况下对二者进行结合。这样可以合理地利用教学资源,更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潜力。教师要在理解读写教学的理论基础上,改变之前读写教学法就是读写简单融合的错误想法,同时要丰富教学方式,针对课本内容,结合学生特点,有计划地进行读写教学。
   2.提高教师读写教学素养
   教师主导整个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起着引导、促进的作用。教师应首先提高自己的读写能力,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活动高质量地进行,同时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这就需要教师扎实知识基础,并且拥有终生学习的能力。但是目前,小学教师课务繁重,私下学习的时间不够,这就导致大部分教师自身的写作方式单一,而且会过度依赖课本,课本有什么就教什么,课本有什么就写什么。这样会限制学生写作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提高。教师应该在课余时间做好准备工作,首先提高自己的读写意识,再带动学生读写水平提高,以此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3. 进行因材施教,开展针对性教学
   在小学阶段,不同年级的学生面临的写作问题也不尽相同。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刚接触写作,阅读也处于开始阶段,水平较低。针对这一阶段的学生,让他们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独立写作是不太现实的,在这一阶段,可以让学生先进行仿写,先了解写作是什么,再进行独立写作。针对小学的中高阶段,由于在初级阶段已经进行过简单的写作训练,在中高阶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加大阅读量,拓宽阅读视野,在此基础上再与写作教学相结合,让学生进行独立写作。从仿写到独立写作,在不同阶段教师应该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引导。除了关注不同的学习阶段,教师还应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学生在智能发育上会有所差异,每个人擅长的东西不同,有的学生天生阅读写作能力强,所以只需稍加点拨,写作能力就會大幅度提升。但是有些学生先天能力较差,这样就需要老师进行后天培养。针对这两类学生,教师应该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教学,而不是偏向某一类学生,这样才能促进所有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
   4.合理使用教材
   教学活动中,教材是重要的知识载体,对教材利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不同阶段的教材中关于阅读和写作的侧重点都不相同。因此,教师要自己先吃透教材,明晰整个教材中阅读和写作的侧重点是什么,再从单篇课文入手,明确课文的写作思路,然后再分析课文所在单元的写作共性,确定主题,最后寻找同一类的素材,使用新的素材引导学生写作。寻找素材这个环节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这样有步骤地引导学生从阅读再到写作,可以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进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不应该只局限于教材。教师可以利用教辅资料,在课本给定的主题上再进行拓展,帮助学生进行拓展训练,以此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5.积极评价,完善学生写作
   积极进行课堂反馈与评价可以帮助教师寻找授课过程中的优缺点,促使教师不断改进,从而提高课堂质量。学生进行写作活动后也不例外,老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点评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快速了解学生的写作情况,同时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但是教师由于教务繁重,无法及时批改学生的作文,而学生写完作文也容易忘,面对老师滞后的评价,难以较好地吸收,这就导致大部分学生还是会在同样的问题上犯错误,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而老师不断地强调这些常出现的问题,时间久了其教学无力感会加深,甚至对自己的教学过程产生怀疑,学生一再面对批评,也会产生厌烦心理。这样不仅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也打击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面对这种问题,老师可以通过创新评价方式来提高对学生写作的评价效率,从而把问题积极反馈给学生。比如,教师可以使用学生互评的方式开展写作评价,即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作文互评,在互评中找出问题,进而对作文中的共性问题进行统一解决。教师也可以随机选取一篇作文,在课堂上作为例子进行讲解,再让学生进行评价,以此来提高学生对写作的理解。这些方式都是为了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问题,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会得到提高[2]。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师必须严格遵循课改的要求。尤其是语文教师应该习惯去使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而且应该去探究如何更好地使用这种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利用好读写教学法,更好地教导学生,提高课堂质量,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增强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杜欣.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J].职业技术,2017,16(11):87-89.
   [2]李娜.小学高段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案例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6.
   (作者单位:豫章师范学院)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自十九世纪以来人们旅行不仅仅是出于他们自己的好奇心,而是为了贸易、商业交易、外交、流放、移民、朝圣、传教,这些都是吸引外国旅行的典型方式。在20世纪,随着快速、可靠、廉价和长途运输的发展,成为了一个值得注意的世界范围的国外旅游的推动者。旅行写作随之兴起。旅行写作同时具有着文学的艺术美感和议论文的思想深度。通过探究毛姆的《在中国的屏风上》为例,浅析旅行写作的特特色。   关键词:旅行写作
内容摘要:张贤亮曾经是浪漫张扬、激情澎湃的诗人,却因一首《大风歌》被剥夺创作权力、强制劳动改造,他的诗人才情和青春岁月在宁夏贺兰山的劳改农场一起被消磨殆尽。后来,他通过《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作品重返文坛,至今还没有哪个作家像他那样细腻、逼真地展现落难知识分子的生存境遇和复杂心理,在当时略显寂寥的宁夏文坛上,张贤亮的出现,如同荒凉大地上长出的一株大树,为当时的宁夏文学注入了血液与
内容摘要:《边城》是沈从文著名乡土小说代表作之一,承载着独特的民族区域文化和优秀的儒家传统文化,独特的民间习俗和人物优良的品质十分值得我们学生学习。本文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文化传承与理解”要求,着眼于小说的文化价值分析,以少数民族的地域文化和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从语言学习、人物分析、民俗风情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四个方面,初探小说中蕴含
内容摘要:初中语文课程的阅读思维培养、文学艺术赏析与价值评判观念树立等,都属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主要培养项目。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大多影射出时代背景、阶级统治关系与社会思想等,透过人物形象可以更好理解文章立意以及所揭示的社会现象。初中阶段作为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关键时期,需要教师在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思想引导、思维启发与价值观念教育等。深度学习就提供了一套相对全面的教学体系,其蕴含的建构主义
内容摘要:相较于城市初中语文,农村初中语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教学水平和学生生活也不同,通过开展农村生活化作文教学,可以让学生切实感受生活真谛,并且丰富与完善他们的语文知识,那么需要针对初中生这一生活主体,转化成他们的内在需求,使其通过生活实践掌握语文知识,并且提高生活质量,培养良好情操。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生活化作文教学具备的特点以及农村初中生活化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生活化作文教学的对策。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针对“面向职业”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展开研究,先提出当前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然后总结了几点“面向职业”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措施,主要包括明确教学重点内容和改革方向、更新语文教材、设计专业化语文实践活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改革考核评价方式,旨在顺应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发展趋势,满足“面向职业”的培养需求。   关键词:面向职业 中职 语文教学   目前,我国整体教育水平提升迅速,中
内容摘要:从当前高职语文教学中不难看出,在其中仍然存在很多不同问题,问题的出现影响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此背景下,应该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作为重点与关键,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采取适合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未来就业提供保障。   关键词:高职 语文教学 职业能力   在高职教学中,语文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语文教学工作的更好落实,使得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知识,拓展学生知识层面。
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对于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语言能力的提升,鲁迅的作品是很好的范文,值得选入教材,但其价值能否实现,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文章主要阐述了中学毕业生对鲁迅的认识情况,并根据小调研分析学生认识与课标要求之间的差距及原因,最后結合实际,对提升鲁迅作品在中学教学中的效果提出方法、建议。   关键词:中学语文 鲁迅 认识研究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对于中学
内容摘要:随着全球文化交流的加深,互联网及各种现代化智能产品的普及,学生的娱乐方式也走向了多元化。现代文学在描写手法、叙述角度、文章结构上都体现出了现代化特征,烙印着时代元素。学生学习现代文学时。时常出现内容与实际脱钩的现象,难以深入领会现代文学的魅力。再就是教师的课堂教学会出现问题,造成我国现代文学处于一个尴尬的局面。所以,必须对现代文学的课程教学状况予以全面分析,从其中寻找问题的根本。   关
内容摘要:朱自清善于运用多种修辞艺术,尤其对通感艺术“情有独钟”,其散文中的通感艺术准确而奇妙,感觉借移类型多样,达到出神入化的妙境。他的散文中所运用的通感艺术不仅能够突破语言的局限,加强事物的某种特征和性状,巧妙地揭示了自己瞬间的艺术感受,增强了文采的艺术效果,创造出优美的意境;而且也十分有利于调动读者积极的审美心理因素,进入艺术美的胜境。   关键词:朱自清 散文 通感 意境 审美   通感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