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数学教学应用中求“活”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1982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灵活的思维能力表现在能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对题目进行分析推理,从而获得不同的结果。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开放式的课堂结构,需要教师设计出灵活性较大的练习题。
  一、思维的灵活性
  为了让学生在解题时保持兴趣,可给学生提供一些能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设计练习时,不管是练习内容的选取还是练习形式的呈现,都应尽可能让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给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创造时空,激发并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我参考互联网上某位教师的设计,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用3根小棒,你能摆出哪些图形,数一数,有几个角?”这道题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空间的灵活性
  我们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离开座位,教室的每个角落都可以作为学生的练习场地,每个同学都可以作为与合作伙伴,也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生活与社会。作为自然科学基础课的数学只有实现回归自然,融入生活,教育的多向性目标才能实现。比如,《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是枯燥乏味的,为了激发学生兴趣,结合生活巩固这部分知识。我要求学生到生活用品超市去逛一逛看一看,或者买些所需的物品,回来后把活动过程说一说,议一议,编出相应的小数四则运算习题,再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争当“小电脑”处理遇到的各种情况。学生练习激情很高,因为这些都是学生自己发现或试过的。通过练习,还能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产生成功的体验。
  三、层次的灵活性
  由于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认识钟表》这一课中,我第一个练习是连线练习,(把钟表与时刻对应起来)。第二个练习是看钟表说时刻。第三个练习是让学生在一天的活动中认识钟表,体会时间。让学生认识到早上6∶00精灵鼠小弟起床,晚上6∶00精灵鼠小弟从动物园回家之后,老师追问学生:为什么一天中会出现两个6∶00,这两个6∶00有什么不同?向学生渗透24小时计时法。第四个练习就是按照钟表的时间把缺少的表针画出来。第五个练习是学生回答各种能够看到时间的场合、事物,老师在学生回答后,出示电子表。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电子表,你会看吗?说一说电子表上的时刻是什么时刻?从给钟表和时刻连线到看钟表说时刻,再到看生活中具体情境的时刻,继而是画表针,最后向课外延伸到电子表。这样,练习的难度逐步加大,使学生易于接受。
  (灌云县下车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一、提高农村小学低、中年级数学教学质量是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  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低、中年级阶段,只有在低、中年级把基础打牢了、打好了,才有可能在高年级阶段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降低教学难度。以下是我在多年教学工作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1. 加强学习目的教育  做任何一件事都要有他的目的,只有明确目标,做起来才能投入。学生学习数学也是这样。要充分利用学生看得见、感受
德育是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主渠道。结合学科教学的特点,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呢?以下是我在数学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一、充分发挥教师人格魅力的德育功能  众所都知: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
在现代教学中,传统的教育模式已远远跟不上时代的需要,为适应学生学习的需求及教育发展的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引入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教育手段,它具有传统教学不可达到的直观、形象、生动、交互性等优势,突破了原有课堂教学形式,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这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已被广大师生所接受和认可,它使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多样化,课堂内容也更丰富,充分发挥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风格。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遍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