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言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来源 :教学世界·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un87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提出的“文以载道”是指用文章来说明道理,而今天我们所说的“文以载道”的“道”,则泛指作品的倾向、思想内容,具有寬广的内涵。在这里我们把这“道”理解为思想道德。
  初中教材中的文言文,多为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在《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教师应发掘文言文其中的道德价值,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精神。
  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做到“德育渗透”很值得我们去研究、探讨。
  
  一、文言文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
  
  初中文言文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其渗透点是有迹可寻的。大致可以把它们归结为以下几点:
  爱国教育题材的主要渗透点有:热爱祖国的山河(《三峡》),歌颂英雄(《陈涉世家》),忧国忧民(《岳阳楼记》),等等。
  传统美德教育题材的渗透点主要有:勤奋好学(《送东阳马生序》),舍生取义(《鱼我所欲也》),执著追求(《夸父逐日》),保持高洁情操(《爱莲说》),诚实守信(《陈太丘与友期》),等等。
  哲学思想教育题材渗透点主要有:机遇与成功(《马说》),成才与环境的关系(《伤仲永》),坚持就是胜利(《愚公移山》),等等。
  文言文德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不是孤立的,授课时不应受某一渗透点束缚,而忽视利用其他可以进行德育渗透的内容。让文言教材中蕴含着的思想火花与学生灵魂碰撞,从而点燃学生的心灵之火,以达到德育的目的。
  
  二、教师是德育渗透的桥梁
  
  要让学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老师必须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否则,德育只能是纸上谈兵。
  (一)教育者先受教育
  能否有效地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有一个前提就是教育者先受教育,要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上要与时俱进,满怀热情、关注民生;信念上要热爱祖国;事业上,要有执著的追求、奉献的精神。同时,对中学文言文教学涉及的优秀人物,作为语文教师也应进行相应的研究,善于发现他们的个性和精神风貌。例如:诸葛亮白帝托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身上闪现着坚韧、顽强、善良、无私、爱国忧民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自觉接受这些传统美德的熏陶,提高道德修养。这样才能在文言文教学中很好地引导学生去感受和弘扬传统美德。
  (二)德育渗透需要教师的激情
  “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缘为事而发”,优秀的作品都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美学观点的产物,能感染读者,引发激情。如果语文教师能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作者的激情,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境界,并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激情,那么,德育将很好地渗透于文言文教学中。例如讲《岳阳楼记》,教师先以激情的语言朗读“上下天光,一碧万倾,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等优美的词句,引起学生的美感和想象,后面再要求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题就比较易于接受。然后再指出:“早在九百年前已被贬职的封建文人范仲淹尚且有济世泽民的宽广胸怀,我们是当代的青少年,难道不更应该树立‘以天下为已任’的远大理想和抱负吗?”像这样充满激情的话,就比较容易点燃学生心头的爱国之火。可以说教师能寻找恰当的渠道,抓住适当的时机,以自己的激情激发学生的激情,是语文课中德育渗透能够成功的关键。
  
  三、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施
  
  在探讨如何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我认为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手段来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
  (一)利用介绍作者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例如在讲授《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时,重点讲范仲淹青年时,在日食两餐冷粥的困境中,坚持苦读,甚至五年未尝解衣就枕;欧阳修四岁丧父,家境贫穷,母亲用荻秆画地教他识字。他们后来终成为文学家、政治家。我们要抓住古人这些事迹,对学生进行珍惜优越环境,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方面的教育。
  (二)深入发掘思想内涵,让学生得到深刻的教育
  要让学生从课文中受到教育,就必须引导学生深入发掘其中的思想内涵。例如学习《愚公移山》时,有些学生认为愚公聪明,有些学生认为愚公笨。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钻研课文,讨论分析出:愚公移山的动机是“痛感迂塞之苦”, 图的不是个人利益,这是大公无私的精神;愚公明白人力无穷尽,这是一种远大的目光;愚公能挖山不止,这是一种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愚公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等。这样,在学生的深入探索中,他们就受到了多方面的思想熏陶。
  (三)举一反三,纵横联想,扩展进行思想教育
  有的文言文篇目就其本身而言,思想意义并不是太大,但我们要善于举一反三,联系到历史背景,社会现实或学生的思想实际,其思想意义含量就增加了。例如在讲《陈涉世家》一文时,我们分析:陈胜地位卑贱,但他年轻时就发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豪言,他敢于打破传统门弟观念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声,最终在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联系学生状况,我们不妨这样引导他们:“同学们,在我们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些人穷志不短范例?我们农村学校也有来自贫寒家庭的,也应有鸿鹄之志,树立自信心,为自己的前途而奋力拼搏。”无形中学生受到了感染,心灵深处肯定有所触动。
  通过举一反三,学生从多角度去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使文言文教学德育渗透无形中得以实现。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做到既解文又寓道,使文道有机统一,水乳交融,积以时日,学生的思想就能产生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既受到高尚思想情操的熏陶,又提高了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分班是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内容,是学校开学工作的一部分。每学年分班在各地中小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国家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和相关部门的规章文件也相当明确地禁止在中小学阶段分班。社会上大多数人也对分班持非常鲜明的、强烈的反对意见,但中小学分班之风不但没有刹住,反而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分班的标准在原有的基础上更有大胆的突破与创新,真的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过去按成绩好坏分班,现在还创有按关系、按贫富、按
期刊
今天通过51网看到网友在共享栏目中共享了一段主题是《让世界充满爱》的演讲,也许是出于好奇我就点击了连接,结果叫我备受感动。随即我来到百度,搜索邹越老师演讲,在众多的视频连接中我点击了一个观看起来。演讲分四个部分,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爱自己,仁爱境界在不断地酝酿、渲染、深化、升华。演讲中通过一个个鲜明生动的故事,不断的敲击着每一个有良知人的心房,令人一次次的感动,一次次的流泪……  经过一段时间
期刊
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面向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基本目标,其人才观、质量观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综合动手能力,在面向市场办学的激烈竞争中,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如何,是职业学校办学竞争力的体现和最终标准,因此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我校的长期办学宗旨。为了时时践行这一宗旨,我们的办学始终坚持贴近市场,以市场的需求为专业发展指针,培养的学生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社会的认可。下面就我校在校本
期刊
摘要困难地带造林绿化理论及技术是森林培育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同时,由于困难地带立地条件的恶劣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使得困难地带的造林绿化十分困难。困难地带的植被恢复和环境保护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其中荒漠化地在我国分布较广,占地面积宽,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和破坏。文章综述了荒漠化地的形成机理及其防治和改良措施。  关键词造荒漠化地,造林绿化,理论技术    根据《联
期刊
摘要在职业教育得到大力发展的新形势下,中职语文教育如何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对职业教育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已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分析了当前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对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提出自己的若干思考。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材改革,中等职业教育,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市场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教育结构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等职业教育
期刊
教学内容:感受泗水美丽的春景;感受孔子有关水的循循善诱的一段话。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第8自然段。  2、理解生字词,联系上下文体会司空见惯、深思熟虑等词语的意思。  3、体会第8节中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语所蕴涵的道理,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之间浓浓的情谊。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知道孔子的哪些名言?板书:孔子  (1)三人行,
期刊
摘要:《化工机械基础》是技校化工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教材中力学部分的外力与内力,是整个教材的基础,也是教师讲课中的一个难点。在讲解时,对这两个概念认真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配合相应的图形和实验,调控好教学的节奏和气氛,使学生加速理解、加深记忆。  关键词: 外力 内力 力学    《化工机械基础》课程的内容包含物体的受力分析与计算、构件的强度、化工机械常用材料、化工容器和机械传动基本知
期刊
当前,各地正在借鉴北京丰台区的经验,大力开展教师发展学校的建设,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发展,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那么,教师发展学校有哪些实践特点呢?     一、合作性    教师发展学校是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建设的。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的大学与中小学双方共同协商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职责和义务。大学向共同合作的中小学派遣指导教师和师范生,同时为他们开放必要的教育资源等。大学的指导教师根据
期刊
中学思想品德课以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础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四有”的好公民奠定基础。中学思想品德课新教材教学改革几年来,由于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探索,教学的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
期刊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爱好是在兴趣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一个人对某项活动发生了兴趣,就会产生参与这种活动的动机,继而参与这项活动。在活动中他感到有趣,于是就产生了对这项活动的爱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做他感兴趣的事,他的主动性将会得到充分发挥。即使是十分疲倦和辛劳,也总是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即使困难重重也绝不灰心丧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