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几千年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发出这样的感言:“不学礼,无以立”。良好的交往礼仪不仅代表一个人的综合素养,还直接影响交往的效果。幼儿是祖国的未来,从小对幼儿进行礼仪的培养,有助于她们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化生活。如何进行幼儿礼仪的培养呢?现在作出以下几方面探索。
一、为孩子树立良好的礼仪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幼儿时期心灵纯净,各种思想观点还没有形成,不论受到好的教育与环境影响,还是不好的教育与环境影响,都会在心灵上留下深深的烙印,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作为与幼儿接触密切的家长、老师必须根据幼儿模仿性强的身心特点共同配合,各自发挥自己的角色作用,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交往环境,树好榜样,做好示范。
(一)在幼儿园里
老师除了要注意自身的行为举止外,还要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树立文明礼仪榜样,激励幼儿积极参与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展示礼仪和宣传礼仪整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推动文明礼仪宣传教育系列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二)在家庭里
家长的一言一行会不知不觉地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潜移默化地、深深地影响着孩子。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文明、安全的学习、活动环境,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我们特向家长朋友们倡议:首先从身边小事做起,言行举止文明,做孩子表率;积极参与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培养孩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
二、把礼仪教育渗透于教学中
(一)创造环境,营造氛围
一个好的幼儿园环境就应该是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教科书。环境对幼儿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其教育意义尤为重要。我们一方面注重礼仪教育与环境创设相结合,注重环境对幼儿的熏陶,无形中让幼儿产生视觉语言,从而产生环境的教育作用;另一方面注重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教师时时作细致的观察,设立光荣榜,以及时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
(二)将礼仪教育列入幼儿教育课程,并渗透于各学科中
幼儿教育课程是对幼儿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将幼儿礼仪教育纳入幼儿教育课程中,旨在将幼儿礼仪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实施幼儿素质启蒙教育的一种手段。我们注重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各学科中,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平衡地发展。
三、在游戏活动中模拟交往礼仪
由于幼儿的感知特点是具体形象的,所以我们常利用角色游戏,情境表演等活动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接受礼仪教育,把礼仪教育寓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教育。
(一)创设游戏教育环境
为激发孩子的兴趣,幼儿教育者要为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首先,营造一个宽松、自由、融洽的氛围。要尊重孩子,对他们平等看待,使他成为真正的游戏的主人。其次,为他们提供游戏的材料。我们可以让孩子自制游戏的材料,如带孩子到户外活动时、鼓励他们自制风车、风筝等游戏工具,与他们进行体育游戏。通过孩子之间的交流发展幼儿的交往礼仪。
(二)充分运用幼儿自选游戏
老师根据幼儿园现有的条件设施以及材料配备情况,老师让孩子们先自由选择他们喜欢的游戏项目。在他们自由选择的基础上,老师再适当进行分组,根据所选游戏的分类再进一步将孩子们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让他们自由游戏,自由交往,充分发挥幼儿的组主性。事实证明,这种基于孩子自选游戏的游戏,幼儿学会合作,学会礼让,学会尊重别人。
四、在生活实践中学习交往礼仪
幼儿园的日常活动内容多,幼儿每天接触各种各样的环境,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如果常规教育跟不上,很容易使幼儿受到不健康的教育因素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日常生活对幼儿的礼仪教育。这就是利用生活常规对幼儿进行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
幼儿园的卫生习惯是德育工作的一项内容,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提高人的文明素质有重要影响。在卫生习惯教育上主要有幼儿的个人卫生习惯教育;集体生活卫生教育;公共卫生规范教育等内容。
(二)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
幼儿的生活习惯教育的主要内容有:睡眠、进餐、寝舍规范和生活朴素教育及独立生活能力教育等方面。如睡觉时不影响别人、进餐时不讲话、不剩饭菜、遵守寝室规范、不乱花钱、节约用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生活习惯教育一般以规范和制度影响的养成教育方法为主。
(三)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人的行为习惯是人的文明素质的外在表现,坐、立、行的姿势是否正确也影响着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中国俗语讲“站如松、坐如钟、走如风、卧如弓”。实际上就是对人的行为习惯所总结出来的标准要求。当然由于幼儿的年龄还不具备达到这种标准的条件,但我们也应该对他们进行一定的训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基础。
(四)结合家庭、社区养成教育
幼儿在幼儿园进行礼仪教育时,如果在家庭没有以同样的礼仪规范来要求,那之间就会出现教育断层。因此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活动与表现,掌握幼儿在家庭中变化的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同时教师还应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内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宣传幼儿园的教育主张和对幼儿礼仪教育的要求,促使家长能够按照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这样才能使幼儿的礼仪得到提升,才能影响家长,辐射社会。
文明礼仪教育不仅是体现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是让幼儿在认识和实践的循环往复中由被动变为主动,最终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只要持之以恒,一抓到底,一定会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文明礼仪教育,让我们从幼儿抓起。幼儿教师不仅肩负着培养幼儿能力的责任,同时也扛起了抓好幼儿文明礼仪的重任。
一、为孩子树立良好的礼仪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幼儿时期心灵纯净,各种思想观点还没有形成,不论受到好的教育与环境影响,还是不好的教育与环境影响,都会在心灵上留下深深的烙印,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作为与幼儿接触密切的家长、老师必须根据幼儿模仿性强的身心特点共同配合,各自发挥自己的角色作用,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交往环境,树好榜样,做好示范。
(一)在幼儿园里
老师除了要注意自身的行为举止外,还要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树立文明礼仪榜样,激励幼儿积极参与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展示礼仪和宣传礼仪整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推动文明礼仪宣传教育系列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二)在家庭里
家长的一言一行会不知不觉地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潜移默化地、深深地影响着孩子。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文明、安全的学习、活动环境,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我们特向家长朋友们倡议:首先从身边小事做起,言行举止文明,做孩子表率;积极参与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培养孩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
二、把礼仪教育渗透于教学中
(一)创造环境,营造氛围
一个好的幼儿园环境就应该是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教科书。环境对幼儿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其教育意义尤为重要。我们一方面注重礼仪教育与环境创设相结合,注重环境对幼儿的熏陶,无形中让幼儿产生视觉语言,从而产生环境的教育作用;另一方面注重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教师时时作细致的观察,设立光荣榜,以及时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
(二)将礼仪教育列入幼儿教育课程,并渗透于各学科中
幼儿教育课程是对幼儿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将幼儿礼仪教育纳入幼儿教育课程中,旨在将幼儿礼仪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实施幼儿素质启蒙教育的一种手段。我们注重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各学科中,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平衡地发展。
三、在游戏活动中模拟交往礼仪
由于幼儿的感知特点是具体形象的,所以我们常利用角色游戏,情境表演等活动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接受礼仪教育,把礼仪教育寓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教育。
(一)创设游戏教育环境
为激发孩子的兴趣,幼儿教育者要为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首先,营造一个宽松、自由、融洽的氛围。要尊重孩子,对他们平等看待,使他成为真正的游戏的主人。其次,为他们提供游戏的材料。我们可以让孩子自制游戏的材料,如带孩子到户外活动时、鼓励他们自制风车、风筝等游戏工具,与他们进行体育游戏。通过孩子之间的交流发展幼儿的交往礼仪。
(二)充分运用幼儿自选游戏
老师根据幼儿园现有的条件设施以及材料配备情况,老师让孩子们先自由选择他们喜欢的游戏项目。在他们自由选择的基础上,老师再适当进行分组,根据所选游戏的分类再进一步将孩子们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让他们自由游戏,自由交往,充分发挥幼儿的组主性。事实证明,这种基于孩子自选游戏的游戏,幼儿学会合作,学会礼让,学会尊重别人。
四、在生活实践中学习交往礼仪
幼儿园的日常活动内容多,幼儿每天接触各种各样的环境,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如果常规教育跟不上,很容易使幼儿受到不健康的教育因素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日常生活对幼儿的礼仪教育。这就是利用生活常规对幼儿进行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
幼儿园的卫生习惯是德育工作的一项内容,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提高人的文明素质有重要影响。在卫生习惯教育上主要有幼儿的个人卫生习惯教育;集体生活卫生教育;公共卫生规范教育等内容。
(二)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
幼儿的生活习惯教育的主要内容有:睡眠、进餐、寝舍规范和生活朴素教育及独立生活能力教育等方面。如睡觉时不影响别人、进餐时不讲话、不剩饭菜、遵守寝室规范、不乱花钱、节约用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生活习惯教育一般以规范和制度影响的养成教育方法为主。
(三)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人的行为习惯是人的文明素质的外在表现,坐、立、行的姿势是否正确也影响着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中国俗语讲“站如松、坐如钟、走如风、卧如弓”。实际上就是对人的行为习惯所总结出来的标准要求。当然由于幼儿的年龄还不具备达到这种标准的条件,但我们也应该对他们进行一定的训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基础。
(四)结合家庭、社区养成教育
幼儿在幼儿园进行礼仪教育时,如果在家庭没有以同样的礼仪规范来要求,那之间就会出现教育断层。因此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活动与表现,掌握幼儿在家庭中变化的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同时教师还应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内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宣传幼儿园的教育主张和对幼儿礼仪教育的要求,促使家长能够按照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这样才能使幼儿的礼仪得到提升,才能影响家长,辐射社会。
文明礼仪教育不仅是体现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是让幼儿在认识和实践的循环往复中由被动变为主动,最终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只要持之以恒,一抓到底,一定会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文明礼仪教育,让我们从幼儿抓起。幼儿教师不仅肩负着培养幼儿能力的责任,同时也扛起了抓好幼儿文明礼仪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