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an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2页。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3.建立估测的意识。
  教学片断:
  一、引入新课
  课始,教师提供回形针、固体胶、积木、铅笔等物品,让学生每人任选一样,量一量自己数学书的长边。教师根据学生得到的不同数据进行讲解,使学生明白需要统一测量工具,从而引出尺子。(师板书课题:认识厘米)
  二、认识1厘米
  师:谁知道尺子上从哪到哪是1厘米吗?老师给你们1分钟的思考时间,先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出1个1厘米的长度,再指给同桌同学看一看。
  生1:0到1之间是1厘米。
  生2:1到2之间是1厘米。
  生3:3到4之间是1厘米。
  生4:6到7之间是1厘米。
  生5:10到11之间是1厘米。
  生6:18到19之间是1厘米。
  ……
  师:你们在尺子上是怎么找到1厘米长度的?
  ……
  师引导学生总结得出:尺子上两个数字之间一大格的长度就是1厘米。
  三、体验1厘米有多长
  师:请你们观察自己尺子上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跟你们小手的什么部位差不多?先自己比划比划,再和同桌互相比划比划。(生操作后交流)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厘米呢?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
  生7:睁开眼,上下眼皮之间的距离是1厘米。
  生8:数学书的厚度、图钉的长度是1厘米。
  ……
  四、认识几厘米
  师:你能试着说出铅笔、蜡笔、回形针的长度吗?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两分钟后,再相互交流。
  生9:铅笔长9厘米。
  生10:蜡笔长7厘米。
  生11:回形针长3厘米。
  ……
  师:你们怎么这么快就找到它们的长度呢?有什么秘密吗?
  师引导学生总结得出:物体的一端对准尺子上的0,另一端对准尺子上的几,就是几厘米。
  五、再次体验厘米的长短
  (学生欣赏生活中各种较小的物品,如辣椒、小黄瓜、固体胶、铅笔、积木等)
  师:这些物品大约有多长?
  ……
  思考:
  由“双基”走向“四基”是数学课程标准修订中的一个重大变化,“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北京教育学院的刘加霞教授认为:“数学活动主要包含数学的实验操作活动、数学的思维活动以及关于数学的交流活动。数学活动的形式有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类比、抽象概括等。”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呢?下面,笔者结合上述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让学生经历独立探究的过程——观察、猜想、交流、验证
  独立就是不依靠他人,只靠自己的力量去做事。而探究性学习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探究性学习具有主动性、问题性、开放性、生成性和创造性等特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造精神,使学生学会学习。然而,由于传统教育的束缚,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中国传统教育中更多的是被作为“篮子”来盛“菜”,正像人伦上的传宗接代一样完成着知识的沿袭,这样的教育扼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很难建立起独立的人格和张扬自己的个性,何谈活动体验!所以,要想让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必须让学生经历独立探究的过程。探究性学习的典型特征是具有问题性,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
  首先,要有问题——探究方向的问题。问题既是思维的方向,也是思维的起点。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就是由若干个问题组合起来的,而且每个问题都是一个“驿站”。教学的成功与否,学生所获的丰欠与否,都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问的质量有直接关系。如上述教学,在学生探究尺子上的1厘米、几厘米有多长时,教师设置了这样两个问题:“谁知道尺子上从哪到哪是1厘米吗?”“你能试着说出铅笔、蜡笔、回形针的长度吗?”这两个问题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起点,给学生思维指明了前行的方向。学生在问题的思考下开始观察、猜想(第一阶段),因为这时学生的思维还处于模糊期,只是凭着生活经验自己去观察、去猜测、去摸索。第二阶段是交流、验证阶段,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有了想法,急于想和同学说说,当自己的猜想得到同伴的认同、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时,思维开始清晰化、明朗化。同样,在归纳总结认识1厘米、几厘米的方法时,教师也提出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你们在尺子上是怎么找到1厘米长度的?” “你们怎么这么快就找到它们的长度呢?有什么秘密吗?”通过问题,促使学生总结、抽象、概括认识1厘米和几厘米的方法。学生的思维在问题的引领下得到升华,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现象上升到本质。所以,问题既是自主探究的向导,又是进行数学活动的必要因素。
  其次,还学生时间——静思默想的时间。时间是检测学生有没有经历数学活动过程,是真活动还是假活动的标准。这个时间是指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是每个学生都有的时间,而不是几个学生才有的时间。如上述教学中,在每一个问题抛出后,教师都让学生先独立思考1~2分钟,然后再让学生合作交流。只有先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才能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想法,合作交流时才有话可说,否则这样的合作交流就是走过场,流于形式。教师教学中也只有先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才能确保思维的动态化、数学学习的活动化,保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和活动的生成性,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目的。   不论是道家的炼心炼气或儒家的修身养性,还是佛家的六根清净,无不以心静入手。“心不能静便无所安,心不能定便无所守”,也就是说,人静不下来就会没了主心骨,就会浮躁、心生杂念,最终一事无成。人只有静下心来,才能专心致志,将智慧、灵感全部调动起来,才会有所创造、有所成就。所以,课堂上教师给学生静思默想的时间,既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保障,也是学生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前提。
  2.让学生进行数学的思考——归纳、推理、抽象、概括
  归纳、推理、抽象、概括是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形成科学知识的重要思维工具。它们的定义各不相同,但在思维过程中是交互融合、密不可分的,都是理性认识的一种能动活动。归纳是通过对特例的分析来引出普遍结论的一种推理形式。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导出一个未知的结论的思维过程。抽象是从众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而舍弃其非本质的特征。概括是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加以简明叙述,从而形成关于这类事物的普遍概念。没有抽象就没有概括,抽象是概括的前提。
  如教学认识1厘米时,教师先让学生自己试着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学生凭着生活经验,自己去观察、猜测、探索、交流,大部分学生都能在尺子上找到1厘米的长度。如果教师教学满足于此,那么学生的思维只能停留在直观感性的层面上。上述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你们在尺子上是怎么找到1厘米长度的?”学生通过归纳、抽象、概括,得出:尺子上两个数字之间一大格的长度就是1厘米。同样,在认识几厘米的时候,教师也是这样引导学生:“你们怎么这么快就找到它们的长度呢?有什么秘密吗?”学生通过归纳、抽象、概括,得出:物体的一端对准尺子上的0,另一端对准尺子上的几,就是几厘米。这个归纳、推理、抽象、概括的过程,就是垂直数学化的过程,这才是真正的数学思考,使学生的思维由零散到有序、由横向到纵向、由模糊到清晰、由浅表到深刻、由平面到立体,实现思维的一次质的飞跃,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处漫延。
  3.让学生获得体验的情感——亲历、感悟、顿悟、激动
  体验也叫体会,指用自己的生命来验证事实,感悟生命,留下印象。只有通过自己探究、体验得到的东西,才会感到真实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使我们可以随时回想起曾经亲身体验过的历程。数学活动体验就是指让学生自己去验证数学事实,感悟数学知识,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这种深刻印象(形成的数学经验)在后续学习中能起到迁移的作用。
  如上述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自己静静地独立观察,探究尺子上1厘米、几厘米的长度,亲历1厘米长度的思考过程(这是学生自己感悟的过程),然后和同伴交流验证自己的思考(或者是教师讲解)。在交流过程中,有的学生会产生顿悟“我怎么没想到呢”,有的学生会很激动地说“耶,我对了”。同样,教师在引导学生总结1厘米、几厘米的认识方法时,学生也会出现这些情况,如有的学生能够用语言很顺畅地归纳概括出方法、结论,而有的学生的归纳概括不一定到位。
  其次,在让学生体验1厘米有多长这一环节中,教师先让学生观察尺子上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跟小手的什么部位差不多,通过独立比划、和同桌比划,再寻找生活中差不多1厘米的物体长度。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学生对1厘米长度的体验是感性的、深刻的,这是一种直接体验,因为通过亲身经历更容易将体验转化为经验。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用厘米测量时,学生就会想到1厘米跟手指的宽度、上下眼皮睁开的距离差不多,这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方式。
  最后的欣赏环节,由动物到植物再到身边的学习用品,让学生在欣赏数学美的过程中了解到这些物体的大约长度,这样他们的头脑里就会产生几厘米长的印象(这是一种间接体验),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学生就会用这些物体的长度去估计其他物体的长度。
  因此,要想让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首先要让学生经历独立探究的过程,再让学生进行数学的思维活动,使学生从中获得体验,形成数学的思维方式、数学的思想方法、基本的活动经验,从而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
  (责编 杜 华)
其他文献
英国著名数学家罗索说过:“什么是数学?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怀特海曾说:“只要细细分析,即可发现符号化给数学理论的表述和论证带来极大方便,甚至是必不可少的。”数学符号除了用来表示外,也有助于思维的发展。如果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符号的组合谱成了“体操进行曲”。那么,什么是符号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呢?用符号化的语言来描述数学的内容,这就是符号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的符号化语言不分国家和民族到处通用,这
[摘 要]计算在小学数学阶段乃至整个学习阶段都是至关重要的,上好计算课是十分必要的。但计算课是比较枯燥的课型,尤其是遇上“学生都会算了”的情况,更是尴尬。教师应认真分析学情与教材,整合和改编教学内容,利用学具突破各个核心问题的重难点,最后进行激趣练习,让学生感受计算的魅力和乐趣!  [关键词]整合改编;核心问题;游戏练习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摘 要]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教学上,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多种方法,挖掘几何直观内涵,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  [关键词]几何直观 解决问题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5-076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
[摘 要]可能性是学生的最伟大之处,把人引向更高的可能性是教育的本质所在。在传统教学观念里,二、三年级学生学习平方差公式简直是不可能的事。实际教学证明,只要学习材料组织恰当,探索过程引导得当,低年级学生学习这一内容完全是可能的。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实性,更要走向开发学生学习的可能性。  [关键词]可能性 现实性 平方差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
[摘 要]随着教材的变更,教材内容也发生相应的变化。针对“找规律”这个教学内容,进行教材的对比和解读,并给出部分教学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挖知识背后的“知识”。  [关键词]找规律 教材对比 解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2-022  一、教材对比和解读  本文所述新旧教材分别为2012版和2001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
新教材用“解决问题”一词代替老教材中的应用题一词,使许多一线教师认为,低中年级的“解决问题”教学就是把原来用文字叙述的应用题变为情境图,让学生在情境图中寻找信息,进而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较之应用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正确领会新教材的意图,继承应用题教学的经验,把握“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的实质呢?下面,以自己在““解决问题””一课的
“留白”是艺术中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法,指的是作品未明确展示的部分,即给读者留下联想和再创造的空间。国画有“计白当黑”之法,音乐有“休止”之法,诗文有“无言之境”……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留白”艺术是指教师教学适可即止,给学生留下联想、思索的空间。“留白”艺术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新思维,不仅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对学生的终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如何运用“留白”艺术达到理想的
[摘 要]在数学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进行教学。陶行知的“三小”策略,正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使学生在学习上获得主动、自主和独立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策略 “三小”策略 合作学习 生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与面积单位》一课,在空间形式的认识上是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学生空间表象发展的一次质的飞跃,是进一步完善整个小学阶段几何知识的基础内容。如何让学生在正确理解概念的前提下,建立较为深刻的面积表象呢?一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处理,引发了我的思考。  案例回顾 在课堂上,教师以1平方分米为突破口来开展面积单位教学。  师(直接出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板):这就是1平方分
案例描述:  片断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上体育课吗?(喜欢)我们班有48人,如果你是我们班的体育委员,你会让同学们怎样排队?说说你的想法,并完成表格(略)。  生1:每排站4个同学,站12排。  生2:可以站2排,每排站24个同学。  生3:也可以48个同学站成1排。  ……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体育中蕴含哪些数学知识。  ……  片断2:合作探究,学